商标侵权

Search documents
16年“贵酒”大战终落幕!上海贵酒不能再叫“贵酒”,存货还堆了4.86亿元11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10-10 14:52
"贵酒"之争终于迎来结局。 10月9日晚间,*ST岩石披露了一则诉讼进展。相关判决书内容提到,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贵州贵酒集团有 限公司(下称"贵州贵酒")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贵酒"。 这意味着,上海贵酒将不能再使用"贵酒"名称,本就深陷泥潭中的*ST岩石(原上海贵酒)日子更不好过了。 吴典 摄 纠纷始末 *ST岩石与贵州贵酒的商标之争可以追溯到6年前。 2018年,市场掀起"酱酒热",茅台酱香及其他主流品牌热度高涨。看到机遇的*ST岩石果断抛弃互联网金融,以收并购的方式切入酱酒赛道,并在第二年 将公司名称更为上海贵酒,但股票简称未变。 更名引发了贵州贵酒的不满。2019年12月,贵州贵酒以侵害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在南京起诉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酿、上海贵 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拉锯战就此展开,引起业内关注。 一个事实是,虽然这两家公司撞名,但企业文化底蕴完全不同。 根据公开信息,1950年,贵阳市政府整合了144家酿酒作坊,成立国有贵阳酒厂,这是贵州贵酒的前身。到2016年,洋河股份将其纳入麾下,更名为贵州 贵酒,成为前者布局酱酒的重要一步 ...
*ST岩石商标案败诉,被判赔超418万元且不得使用“贵酒”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0-10 13:50
投资快报记者张厚培 广州报道 10月10日,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 *ST岩石 ", 证券代码"600696.SH")发布关于诉讼进展 的公告。公告显示,上海贵酒与贵州贵酒关于"贵酒"商标纠纷一案的终审判决结果出炉,上海贵酒作为 被告方败诉且需赔偿贵州贵酒相关经济损失,且不得使用"贵酒"这一企业名称。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民事判决书》主要内容之一,撤销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苏 01民初2135号民事判决;并裁定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 限公司、上海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害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第1223571号、第8550010 号,第9784875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裁定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立 即停止使用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贵酒"; 裁定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酿酒业有限公司、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 内赔偿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418.847万元。 资料显示,贵州贵酒前身系1950年成立的国营贵阳酒厂, ...
“贵酒”商标纠纷案迎终审,*ST岩石被判赔超418万元 停用“贵酒”名称
Feng Huang Wang· 2025-10-10 12:59
"贵酒"商标纠纷案迎来终审判决,*ST岩石被判赔超418万元,并停止使用"贵酒"名称。 10月9日,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ST岩石,600696.SH)披露关于诉讼进展的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 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民事判决书》(下称"判决书")。根据判决书,在与贵州贵酒集团有限 公司(下称"贵州贵酒")的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中,*ST岩石被判决赔偿贵州贵酒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 费用共计418.847万元,并立即停止使用贵州贵酒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贵酒"。 *ST岩石终审败诉,被判赔超418万元 根据公告,此案为终审判决,*ST岩石为被告方,涉案金额为428.84万元。 关于诉讼的基本情况,公告提及,原告贵州贵酒诉被告上海贵酒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贵州贵酿酒业有限 公司、*ST岩石、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 年7月13日作出一审判决。后贵州贵酒不服判决上诉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 2022年5月17日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后公司收到江苏省南京市中 级人民法院下发的《民事判决书》((2022)苏01民初2135 ...
“贵酒”商标案终落幕!*ST岩石被判赔偿419万元,立即停用“贵酒”名称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10 10:33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赵云 一场长达5年多的拉扯终于落幕。 *ST岩石(600696)最终在与贵州贵酒集团(洋河股份旗下企业)之间的"贵酒"商标纠纷案中败诉,被 罚款的同时,还失去了"贵酒"名称的使用权。 此次商标侵权案败诉对ST岩石而言可谓"雪上加霜",其影响远超419万元的直接赔偿,而是对品牌、渠 道、财务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性冲击。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退市新规严格执行的背景下,*ST岩石若 无法在年内完成品牌重塑和债务重组,退市风险无疑将进一步加剧。 国庆假期刚过,*ST岩石便"暴雷"了! 10月9日晚间,*ST岩石发布《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诉讼进展的公告》。公告显示,上海贵酒侵 害商标权纠纷一案已终审判决,公司作为被告方,因侵害贵州贵酒集团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判 承担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418.85万元(另须负担一审、二审案件受理费共计约10万元),并需 在官网及上交所网站发布致歉公告以消除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贵酒"名称此前一直是上海贵酒品牌标识的核心部分。此次判决要求停止使用"贵 酒"企业名称及相关商标,意味着公司需在短期内完成品牌替换,涉及产品包装、广告宣传、渠道标识 等 ...
“仿冒餐饮帝国”瓦解,靠不正当竞争发不了财
Xin Jing Bao· 2025-10-09 14:45
说这话的人是颜文伟,由他实际控制的四川无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通过抢注、仿冒各地老 店商标,迅速成为拥有十余个品牌、数十家门店的"碰瓷专业户"。 在经历媒体连续曝光、监管部门介入、老店联合维权后,颜文伟构建的"仿冒餐饮帝国"正在迅速瓦解。 日前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他说了这句话。 颜文伟这么说,看似醒悟和忏悔,但这话从一个靠"快速借力"挣了大钱的人嘴里说出来,却颇有些讽刺 意味。 颜文伟接受采访时承认,"借力"方式是不道德和急功近利的。"不道德",从其精心设计的一套程序可见 一斑: 先寻找目标,由专人筛选无商标或可擦边注册商标的高流量老店;再将打包的老店菜品送至合作食品公 司实验室分析成分,"还原"味道;同步快速注册商标;之后在城市热门地段布店,甚至紧贴老店开 出"同款"店混淆视听。 每一步都不是有道德的人能干出来的。除了"不道德""急功近利",还有一点,不知是颜文伟没有意识到 还是有意不说:这么做已经违法了。 违法,可以从多个法律视角解读。从商标法角度,商标法规定,"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 信用原则"。碰瓷者哪有一点"诚实信用"可言? 商标法还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 ...
关于“雪球结构”侵权雪球商标的声明
雪球· 2025-09-30 08:19
近期,有金融机构冠以"雪球结构"的自动敲入敲出类 期权 产品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因为名称当中含有"雪球"二字,使得一些用户、投资者咨询这种"雪球结构"是否为雪球所发 布。 雪球郑重声明,雪球公司于2015年12月3日在第36类"金融服务、金融咨询"等服务上申请 "雪球"商标, 并于2017年9月21日获准注册,有效期至2027年9月20日。 《商标法》禁止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任 何未经雪球公司授权,擅自在金融产品名称中使用"雪球"商标的行为,均涉嫌违反《商标法》的相关规定。雪球敦促 相关各方谨慎处理,尽快更正名称中的不当用法,并澄清所造成的混淆后果。对拒不更正者,雪球公司保留采取法律 行动和救济措施的权利,一切不利后果将由侵权方自行承担。 雪球公司也在多起涉及该类型商标侵权案件 中胜诉,法院在判决中支持了雪球公司的维权主张,认定雪球公司对"雪球"商标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方未经雪 球公司许可,擅自在其设立的 基金 产品名称中使用"雪球"字样,侵犯了雪 球公司的"雪球"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同时,针对被告方认为"雪球"为描述某类金融产品特点的通用 名称的主张,法院予以明确驳回。 另外,雪球也提 ...
北京查处一商户侵犯“泡泡玛特”商标专用权案
Zhong Guo Zhi Liang Xin Wen Wang· 2025-09-26 04:38
经查,涉案商户系从网上非正规渠道购入该批侵权商品,并以低于正品的价格对外销售。依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商标法》相关规定,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涉事商户作出没收全部侵权商品、处以罚款的行政处 罚,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查获的侵权商品依法集中销毁,并对上游生产供应单位线索予以追溯。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泡泡玛特"商标及相关商品具有较高的市场辨识度,而一些侵权商 品往往存在材质劣质、工艺粗糙等问题,消费者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还可能因商品质量问题 对自身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若在消费中发现疑似侵权商品,可及时拨打12315、12345热线举报,共同维 护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该局还提示广大经营者: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不采购、不销售未经授权或其他涉嫌侵犯注册商 标专用权的商品。 转自: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某零售店铺销售涉嫌侵犯"泡泡玛 特"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件。 根据消费者举报,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来到涉事商户经营场所,在货架上发现多款标注"POP MART""THE MONSTER ...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侵犯“泡泡玛特”商标专用权案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9-22 09:25
Core Points - The Haidian District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has taken legal action against a retail store for selling products that allegedly infringe on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 rights of "Pop Mart" [1] - The infringing products, including blind boxes and plush keychains, were found to closely resemble genuine Pop Mart products in design and branding, but lacked proper anti-counterfeiting measures [1] - The total illegal operating revenue from the sale of these infringing goods amounted to 2,322 yuan [1] Consumer Advisory - The "Pop Mart" trademark and related products have high market recognition, while infringing products often exhibit poor material quality and craftsmanship, posing potential health risks to consumers [2] - Consumers are encouraged to report suspected infringing products by calling the market supervision hotline at 12315 or 12345 to help maintain a fair market environment [2] Business Advisory - The Beijing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advises businesses to strictly adhere to the Trademark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avoiding the procurement and sale of unauthorized or infringing products [3]
借“暖暖”引流《以闪》落槌:叠纸胜诉,祖龙被裁定强制执行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9-19 14:18
Core Viewpoint - The trademark infringement and unfair competition dispute between Die Paper and Zulong has concluded with Zulong being ordered to pay 150,000 yuan in damag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gaming industry [1][6][9]. Group 1: Legal Proceedings - The dispute originated in January 2024 when Die Paper discovered Zulong using its registered trademarks as search keywords on WeChat, leading to a lawsuit filed in March 2024 [6]. - The Jiangsu Provincial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upheld the initial ruling, confirming Zulong's infringement and ordering compensation of 150,000 yuan to Die Paper [6][9]. - Zulong failed to comply with the court's ruling, resulting in a forced execution of the payment [1][6]. Group 2: Company Backgrounds - Die Paper, established in 2013, has successfully dominated the dress-up game sector with its "Nuan Nuan" series and is expanding its IP through various initiatives, including a clothing brand and virtual idols [7]. - Zulong, founded in 1997 and listed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in 2020, has faced ongoing financial losses, with cumulative losses exceeding 2.4 billion yuan from 2020 to 2024 [9][10]. - Despite recent revenue growth of 44.4%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Zulong reported a net loss of 11.73 million yuan, indicating ongoing challenges in profitability [9][10]. Group 3: Industry Insights - The use of competitors' trademarks for promotional purposes is seen as a risky strategy that can lead to legal repercussions and may not be sustainable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7]. - The gaming industry is witnessing a shift, with companies needing to innovate to keep pace with rapidly evolv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10].
胖东来优选=胖东来?最新回应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17 02:24
近日,有消费者向澎湃公众互助平台服务湃反映,他在网购平台购物,发现一些标签含"胖东来""胖东来优选"等关键词的商品,想买却又心 存疑虑。 对此,有律师向智通财经指出,只要没有获得商标使用授权,无论这些商品是否在胖东来销售过,均构成侵权。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智通财经记者 段彦超 这些标签含"胖东来"的商品是否获得胖东来商标使用授权?智通财经随机询问10家网店,均未获正面回应,更无一家表示获得授权。 9月16日晚,许昌胖东来生活广场值班店长向智通财经表示,对于这些线上商铺的侵权行为,胖东来一直在持续搜集证据。他表示,即使一些商品 曾在胖东来超市销售过,也不可以在线上销售中标注"胖东来",具体的情况需要再进一步咨询法务,以法务的声明为主。 诸多网店卖货商品关键词含"胖东来" 例如商品为"胖东来官方旗舰店猴头菇猴菇饼干酥性小饼干代餐零食许昌超市",显示"全网热销1万+",店铺名为"货东来食品旗舰店"。该商品资料 页面包含胖东来商场门头照片。 智通财经以消费者名义咨询店铺客服,客服称,该款商品为胖东来商超同款的平替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