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财政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财税益侃
Di Yi Cai Jing· 2025-07-03 12:06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比较快,这体现了在复杂内外形势之下,地方政府加快发 债筹资,投向重大项目等建设,从而比较好地支持经济稳步增长。 在今年上半年发行的2.6万亿元新增债券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45%。 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发债加速。 根据财政部及中国债券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5.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7%。 地方政府债券按用途分为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新增债券是新发行的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等 的建设。再融资债券则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属于"借新还旧"。 根据财政部及中国债券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地方发行的近5.5万亿元政府债券中,新增债券发行规模约2.6万亿元,同比增长 43%。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3%。 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一半以上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都用来"借新还旧",偿还旧债。 温来成分析称,今年上半年再融资债券发行速度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2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债 券,大多数在上半年完成发行,从而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延长偿债 ...
17省披露前5月财政数据
第一财经· 2025-06-30 12:59
2025.06. 30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本文字数:218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近期部分省份相继披露2025年前5月财政收支情况,由此可以一窥地方财政运行情况。 第一财经根据各省份财政部门披露数据梳理发现,截至6月底已有江苏、北京等17个省份公开了当地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7个省份中前5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的有15个省份,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吉林省。 根据吉林省财政厅数据,今年前5个月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2亿元,增长15%。这一增速远高 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0.3%)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平均增速(1.9%)。 在去年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10%)背景下,今年吉林财政收入为何仍能保持两位数高增速? 关键原因是吉林加大了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带动了收入增长。 根据吉林省财政厅数据,今年前5个月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 30.6%,这主要是各市县为提升自主财力,加快资源资产盘活进程,使得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源 (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66.1亿元)同比增长104.6%。另外,吉林前5个月全省税收收入 (319.1亿元)同比增长5.4%, ...
17省披露前5月财政数据:吉林增速最高,多地加快盘活存量资产资源
Di Yi Cai Jing· 2025-06-30 10:25
根据吉林省财政厅数据,今年前5个月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2亿元,增长15%。这一增速远高于全 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0.3%)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平均增速(1.9%)。 第一财经根据各省份财政部门披露数据梳理发现,截至6月底已有江苏、北京等17个省份公开了当地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7个省份中前5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的有15个省份,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吉林省。 今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低速增长,而支出保持扩张,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大。 近期部分省份相继披露2025年前5月财政收支情况,由此可以一窥地方财政运行情况。 | 省份 | 前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 增速(%) | | --- | --- | --- | --- | | 江苏 | | 4855 | 1.8 | | 上海 | | 4103. 5 | 0. 3 | | 北京 | | 2969. 1 | 2. 6 | | 四川 | | 2595. 3 | 4.1 | | 河北 | | 1966. 8 | 0. 4 | | 湖南 | | 1469. 3 | 1.7 | | 陕西 | | 1394. 4 | -3.7 ...
楼市的“逆火效应”:越救市越逆行
Sou Hu Cai Jing· 2025-06-29 01:52
所以,真正可怕的问题,不是楼市不景气,而是地方财政的过度依赖决定了楼市"不能垮"。 正因为"不能垮",所以不能不干预,不能让市场价格体系自主地发出触底信号,要一边扩张供应端,一边加快需求端,在动态中求一个稳字,供应端无法刹 车,一刹车地方财政就不是过紧日子,而是要过穷日子了。这就是楼市为什么会出现"逆火效应":越救越逆行。 天天都在放大招,放了几年了,政令滋彰,存量愈多。 为什么? 专家们罗列了很有多原因,从宏观的到微观的,都有道理,却又好像什么也没说清楚,为什么楼市越救越逆行,感觉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被办公室精英们搞 复杂了。 救的是谁?如果是为了解决广大市民美好生活的问题,应该让房价回归市场价格,继续跌; 如果救的是开发商,那就政府一揽子收购了,通通改成保障 房,各地方应该做的是停止土拍,不再增加新建房开发,出清过剩产能,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但是,有一个反常的现象,1-5月所有房地产数据都是降降 降,只有土地价格大涨,百强房地产楼面均价同比增长37.5%,现有存量房十年也销售不完了,为什么还要土拍,还在盖新楼盘,土地还要反市场涨价?那 救的既不是刚需,也不是开发商,救的是靠收取土地出让金维持运转的地方财政。 ...
电力资产集中对地方政府财政依赖性的多维影响机制分析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03:09
电力资产集中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呈现 "双向依赖与动态博弈" 特征,其作用机制涉及投资主体变迁、收益分配失衡、政策干预强化等复杂维度。基于我搜索 到的资料,可从以下五大层面展开深度解析: 1. 改革初期的财政压力转移 1980年代中央财政占比下降(从41.6%降至36.7%),地方投资占比升至40%,迫使地方政府通过集资办电填补缺口。这种模式形成"地方举债-中央兜底"的 隐形依赖,如广东1986年因缺电损失产值250亿元,倒逼地方举债160亿元建设电厂。 2. 代管体制下的债务风险累积 地方代管县供电企业普遍依赖省公司担保贷款,导致资产负债率攀升。典型案例如某省代管县企业负债率突破70%,其建设投入中贷款占比达85%。这 种"隐性财政担保"机制将电力债务风险转嫁至地方政府信用体系。 3. 新能源投资的结构性失衡 三北地区新能源项目依赖"中央补贴+地方配套"模式,但补贴资金源自全国工商业电价加价(非地方财政),形成"地方请客、中央买单"的扭曲机制。例如 内蒙古风电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足60%,加剧财政虚收风险。 | 收益类型 | 地方留存比例 | 中央集中比例 | 典型案例 | | --- | --- | -- ...
重庆昆明地铁涨价背后,地方财政困境显现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08:06
撰文丨关不羽 继4月15日昆明地铁涨价后,重庆地铁也要涨一波。 对于涨价的原因,重庆也没藏着掖着,听证会公告中讲得很明白: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地铁站 城市轨交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土地升值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为炒地强行 上马轨交,注定是得不偿失的。 通俗地讲,就是卖票收入太少,再不涨就不可持续了。数据摆在这儿,有足够的说服力。何况重庆轨交 的票价体系是2005年制定的,20年后涨一点也完全可以理解。所以,这次涨价本身并没有多少争议的声 音。 城市轨交涨价本身没有争议,但背后折射出的地方财政困境值得深思。 地铁售票收入不足以覆盖成本,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轨道交通的常态。真正支撑轨交持续运营的,是 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 以2023年为例,公布财报的29城轨交企业中财报显示亏损的仅3家。但是,扣除政府补贴后,仅1家盈 利。财政不贴,"人均"亏损。 地方政府对轨交的补贴分两种,一种是补贴运营亏损的经营性补贴,另一种是用于投资建设的投资性补 贴。 2023年、2024年,重庆轨交集团获得的财政补贴分别为85.38亿元和43.47亿元。差了足足42亿,就是 2024年只有42.91亿的运营补贴 ...
多地严管专项债挪用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06:21
5月下旬,中部某省的李阳发现,其服务的部分县区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在省级财政部门并没有通 过。后来他发现,这些未获通过的地方专项债项目都只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称"可研报告")批 复。李阳是地方政府投融资人士,他的服务对象是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 李阳说,此前,只要提供可研报告和立项批复就可以申请发行专项债,但现在省财政部门的要求更 加严格了。 该省的县区地方财政债务负责人也遇到了类似情况。省内财政部门的通知要求,发行新增专项债项 目要有公开的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以及国有土地使用证等。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已有多个省份提出要严加管理专项债资金使用的管理。财政 部监管局也将其作为管理重点。例如,2025年3月,财政部江苏监管局在《坚持"四个导向"高质量 开展2024年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核查工作》中提出:一是关注债券资金使用问题,是否存在挪 用、归垫企业资金、用于经常性支出等违规行为;二是关注项目管理问题,是否存在投向负面清 单、申报虚假项目、打捆申报等行为;三是关注债券支出进度问题,是否及时拨付项目单位、结余 资金是否足额安全存放,确保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精准高效。 李阳认为,这一系列的要求地方 ...
多地严管专项债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4 04:28
5月下旬,中部某省的李阳发现,其服务的部分县区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在省级财政部门并没有通过。后 来他发现,这些未获通过的地方专项债项目都只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下称"可研报告")批复。李阳是地方 政府投融资人士,他的服务对象是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 李阳认为,这一系列的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完成各种手续,等项目成熟且满足开工条件后,才可以争取专 项债资金。其目的是防止政府部门套取专项债资金,尽快推动形成实际的投资工作量,实现投资效益, 进而达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在李阳看来,这种管理思路是正确的,但对于当前部分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严格管理专项债券后,也 需要统筹考虑其"三保"(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由于地方财政近年压 力较大,地方政府挪用专项债资金用于"三保"工作的案例时有发生。从专项债制度的角度来讲,应该严 格管理专项债资金使用,发挥专项债的拉动投资、稳定经济的作用。 严格管理 按照李阳所在省份要求,各地需设立专项债券资金财政专户,对专项债券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 专用,严防挤占、截留和挪用。专项债券发行后,省财政将债券资金拨付至各地债券资 ...
债市启明|二季度隐债置换规模与区域占比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5 00:09
文 | 明明 李晗 徐烨烽 俞柯帆 来正杰 化债资金前置发行的背景下,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创新高,合计发行2 . 8 4万亿元,其中化债资金1 . 4万亿元,包括1 . 3万亿元 置换隐债专项债和11 7 2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但从新增地方债的角度看,一季度发行新增一般债2 7 9 1亿元,新增专项债9 6 0 2亿 元,节奏同比有所加快,但相对其余年份而言仍有差距。展望二季度,当前已公布发行地方债合计规模约2 . 2 3万亿元,在"自审 自发"试点落地后,新增债发行有望加速,也可期待土储专项债的增量发行和化债资金的继续落地。配置角度,当前地方债利差 相对较高,流动性虽有改善,但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适合负债端稳定的配置机构进行参与。 ▍ 2 0 2 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创新高,结构分化凸显政策导向。 2 0 2 5年一季度地方债合计发行2 . 8 4万亿元,同比增长8 1%,超越历年来一季度发行水平。从结构看,一季度专项债发行占比显 著提升,合计发行2 . 4 3万亿元,其中再融资专项债1 . 4万亿元,占发行总量高达5 2%,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化债资金加速落地需 求。一般债券发行4 1 0 2亿元,占比1 ...
资本研·观|21世纪日本地方政府债券的可持续发展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3-07 10:43
21世纪日本地方政府债券的可持续发展 -稳定地方政府主要财政资源筹集- 作者: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 江夏 茜 要点 1. 21世纪日本的地方债市场在市场公募不断推进之下,受到了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金融市场整 体动向的影响。但由于日本地方债安全保障机制、地方债相关制度的演进以及各地方政府为稳妥化 解债务而采取的措施等努力下,地方债市场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 2. 在日本地方政府财政整顿和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下,地方财政尽管趋于僵化,但仍有所 改善。然而,日本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仍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如国家财政紧张和地方财 政运作困难等。 3. 假设日本地方债在今后仍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那么能够从地方债市场稳定筹 集资金并维持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本文讨论的要点包括:(1)努力降低融 资成本;(2)进一步减少临时财政对策债;(3)有效管理偿债基金。 4. 特别是2001年度设定的临时财政对策债的发行额,自该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2025年度被设定 为零。从地方财政稳健的角度来看,虽然得到了肯定评价,但考虑到发行余额规模(2025年度末估 计约为42万亿日元),仍需进一步减少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