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一体化

Search documents
“港车北上”两周年,车轮上的交流为大湾区带来了什么?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7-01 03:36
Children Land C nton 1000 Canada 35 and and THE ANARIE WARRETH AND THE LEAR 在试驾之后,有香港消费者反映,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非常满意。因为一些外资品牌车虽然也有语音助手,但在交流中说普通话 还行,一旦换成粤语,它就听不懂了。但是现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语音交互系统,对粤语的识别率非常高,不仅能准确执行指令,甚至还能用粤语进行 一些简单的对话。 还有香港消费者表示,过去,在香港开一辆外资豪华车是"有面子"的象征。但现在,开一辆设计新潮、科技感十足的国产新能源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 潮流。更多原本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的人,开始认真地考虑,是不是也该去看车、体验、换车。 而且,如今在香港市场,已经有至少20多个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入驻香港,为香港消费者购车提供了极大便利。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进入香港,也 都在根据当地法规,推出的是右舵车产品。今年以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香港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外资品牌车,改变了香港汽车市场格局。 27.9 Notes Business of the Comment 7 3 0 00 ...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解码“大桥经济”下湾区发展四点新变化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30 15:52
2024年6月30日,世界级跨海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这条横跨珠江口,连接深圳、中山和广州的交通大动 脉,不仅改写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通勤格局,更成为推动产业协同、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黄金走廊"。通车一年 来,深中通道总车流量超过3155万车次,日均超过8.64万车次,约占珠江口日过江总车流量的五分之一。 通勤革命:从"双城记"到"同城化" 陈先生在深圳前海上班,家人住在珠江西岸的江门,周末或有事时回家,以往的路线是先北上绕道东莞,过虎门 大桥后再南下江门。这样的行驶路线在深中通道通车后有了巨大改变,他可以从前海直接通过深中通道回家。"以 前回家需要差不多三个小时,堵车的时候更久,现在一个半小时就行了。"陈先生说。 在大湾区,和陈先生有着类似经历的不在少数,社交媒体上,很多跨城上班族分享了自己的通勤路线,并寻求一 起上下班的坐车"搭子",以分担过路费,比如不少从南沙前往前海上班,全程不到50分钟。对他们来说,伴随着 珠江口的日升日落,头顶不时有飞机飞过,也是上下班路途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交通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深中通道通车满一周年,总车流量超过3155万车次,日均超 过8.64万车次。 ...
跨境支付通上线产生积极金融效应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25 09:07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合 作(下称"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内地与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 民可以实时办理跨境汇款业务。当日,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包括内地居民南向汇款和港人北向汇 款)在深圳落地。 跨境支付通的正式上线是我国金融支付领域改革的又一重大实践创新,也是香港与内地民众金融生 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开启两地居民支付交易历史的新篇章。 最后,跨境支付通能够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其金融持续繁荣奠定基础。跨境支付通可 以为深港经贸活动与人员往来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也有助于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 一体化发展,有效促进两地经济融合。由于其支持薪酬发放、留学缴费、医疗缴费等高频民生场景,能 够促进人才交流与就业,推动两地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跨境支付通能够推动两地金融市场 发展,进一步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效强化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巩 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尤其是通过减少跨境支付障碍,跨境支付通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开放 和发展,实现香港经济的持续稳定繁荣。 跨 ...
以支付便利化助力湾区一体化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08:15
维 辰 具体来看,尝到"头啖汤"的深圳房女士以前给在香港读书的女儿汇钱,要先将人民币兑换成港币,汇出 后至少要等半天才能到账,如今在手机上输入相关信息,就能轻松完成南向汇款。也有香港市民表示, 过去,若找换店资金渠道有问题,可能受牵连被怀疑洗黑钱,汇款及户口遭冻结,"最旧式方法是在港 兑换人民币,然后人肉带钱过关",随着跨境支付通开通,"港人在大湾区置业""每逢假期到内地"等就 会方便许多。由此可见,两地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好满足居民资金流动的需求,也会有效促进 居民生活和业务往来,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其实,推出跨境支付通的背景,就是随着内地与香港往来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更加频繁,居民南下北上 消费需求旺盛,对跨境支付的高效安全以及资金的快速流通提出了更高要求。反过来,支付便利放大 了"港人北上"消费力。如今,跨境支付更丝滑,跨城消费更便利,人流、资金流、生活潮流不断深入融 合,"我们都是大湾区人"的身份认同也将愈加根深蒂固。 外界高度评价跨境支付通,还因互联互通蕴含的持续创新潜力。正如港媒所说,"香港成为人民币跨境 支付推广的试验田,为全球数字货币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
港人北上消费潮,回不到过去了
投资界· 2025-06-23 00:29
财经杂志 .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 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 必读刊物。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杂志 ,作者焦建 北上消费潮。 作者 | 《财经》特派香港记者 焦建 编辑 | 苏琦 来源 | 财经杂志 (ID: i-caijing) 每逢周末及热门节假日深港两地间过关人潮拥堵现象出现数年后,与之相关的研究开始 揭示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及可能的未来趋势。 "有别于大众观感,分析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等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港人北上消费没有挤压 其本地消费。" 6月19日下午,以疫情复常后中国香港市民北上消费趋势为研究对象的一项系统性研究成 果公布,负责该项目的香港中文大学伟伦经济学教授及经济系主任宋铮在相关发布会上 透露了上述观点。 该项研究以"港人北上消费:规模、目的地及消费特征"为题,通过综合分析中国香港特 区政府统计资料及Ali pa yHK数据模型得出结论,除前述港人在内地消费并无挤压港人在 香 港 消 费 的 结 论 , 该 研 究 在 分 析 原 因 时 则 指 出 , 港 人 在 ...
港中文发布报告:港人两地日常消费互补,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更融合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14:50
"港人北上"热衷于美容保健,与其在港消费形成互补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资料,香港居民前往内地的旅游次数,在2024年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且港人境外消费占其个人总消费的比例,在疫 情前后差不多。"有别于大众观感,政府数据反映,港人北上消费没有挤压其本地消费",宋铮教授指出。 大湾区数字一体化程度的升级,正进一步提高"数字湾区"的潜能。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发布首份"港人北上消费规模、目的地及消费趋势"研究 成果,这份视角独特的"大湾区一体化报告"显示:通过分析香港特区政府此前公布的相关统计处数据,研究发现港人来内地消费并未挤压其在 港消费力;另据对香港电子钱包AlipayHK的数据模型分析表明,港人来内地消费以生活服务类消费为主,在港消费则集中于零售和餐饮。 从湾区到更多热门目的地,港人来内地走得更远了 相比以往消费集中在广深等湾区一线城市,港人来内地消费的脚步走得更远了,既有同属粤港澳的低线城市(比如中山、江门等),也有湾区 以外的热门旅游城市(比如重庆、长沙等)。伴随"港人北上"和支付方式便利化、普及化,带来了明显的消费溢出效应。 据主导项目的港中文大学伟伦经济学教授及经济系主任宋铮及其团队介绍,本次研究得到 ...
中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2 12:14
中新网深圳6月22日电 (记者索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6月22日 正式上线,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跨境支付通为深港经贸活动与人员往来提供了更加安全、高 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有助于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也将更进一步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的建设。 据介绍,两地居民只需在手机银行"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便 可进行跨境汇款,同时还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 银行、招商银行;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 后续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 深港两地由于地缘相邻,经贸往来、人员流动十分频密。早在1998年就开始先行先试深港跨境支付互联 互通,先后推出深港票据联合结算、深港外币实时贷记、深港代收付、深港跨境人民币、深港电子支票 等业务。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合计617.8万笔、953 ...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港人北上未对香港本地消费造成挤压 两地消费偏好不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08:15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举行了"港人北上消费:规模、目的地及 消费特征"的研究成果发布会,旨在深入分析香港市民在内地的消费行为及其对本地消费的影响。自疫 情复常以来,港人北上消费已成为常态。透过分析香港政府统计处及AlipayHK的数据模型,研究发现 港人在内地的消费并未对香港本地的消费造成挤压。 研究结果显示,港人北上的消费地点由最初的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扩展至其他内地城市,包括中山、江门 以及重庆和长沙等地。这一变化表明,跨境消费市场正日益一体化。同时,支付方式的便利化也促进了 港人北上的消费增长。 根据AlipayHK的数据,港人在内地的消费行为主要集中于生活服务类,而在香港则偏向零售和餐饮 业。在内地,服务业的消费占港人总支出的近一半,而零售业仅占28%。反之,在香港,零售业和餐饮 业的消费则分别占58%和29%。这一差异突显了港人在两地的消费偏好不同,特别是在生活服务类的需 求上。 宋铮教授呼吁香港政府应关注香港本地服务业面临的压力,并提出针对性支持措施。他强调,随着跨境 消费的日益融合,中国内地的服务已成为港人消费的重要选择,这需要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和对策。 Alipay ...
优质港股中资企业“回A”将带来什么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12 16:27
其二,在资本市场层面,这一举措能够提高市场活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粤港澳大湾区H股企业主要 分布于高科技、新经济等领域,在深交所上市后,能够为市场注入高成长性资产,吸引中长期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同时, 这些企业带来的国际资本定价逻辑、运营经验、治理模式等先进理念,也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 增强国际影响力。 ■邢萌 其三,在国家战略层面,这一举措将畅通深港两地资本流动,以资本联动带动产业协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深港两地资本市场双向上市通道打通,将促使香港的国际资本、高端人才与广东的产业链优势深度融合,使大湾区企业能够充 分利用两地资金和市场优势,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投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 区一体化发展。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 称《意见》)提出,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从长远来看,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未来在资本市场的先行成功经验有望向全国推广,更多优质港股中资企业在 A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成果发布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06 08:08
小马智行的故事,是南沙制度破壁的缩影之一。2017年南沙在全国率先启动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推动 审批去许可化,将由经许可审批赋予市场经营主体资格,改为对其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的确认,并对外 宣告公示,最大程度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这一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并在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 复制推广。此外,南沙还推出了"无证明自贸区"、综合行政执法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立得住、 走前列的改革事项,其中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入选服贸会示范案例、"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 模式"入选2024年全国自贸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充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自贸区制度创新 综合排名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 6月5日,广东自贸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举行十周年建设成果发布活动,发布南沙自贸片区建设十周 年的十大标志性制度创新案例及促进粤港澳一体化发展十大领域合作成果。据悉,截至目前南沙自贸片 区累计形成45项、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分别在全国、省复制推广,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 页"政务服务新模式、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模式"等案 例入选全国自贸区"最佳实践案例"。 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