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转型

Search documents
核心区房子还抗跌吗?2025买房指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14:56
开发商资金链紧张问题持续发酵,头部房企如英皇国际、新世界发展相继出现债务违约,部分项目停工或延期交付,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2025年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1.8%,民企拿地金额占比从62%骤降至6%,市场集中度加速向央企、国企倾斜。资金短缺导致开发商降价 促销,但低价房源入市进一步冲击市场价格体系,形成"降价-抛售-价格踩踏"的负向循环。 2025年深圳计划供应5万套保障房(含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价格仅为市场价的3-6折,直接分流中低收入群体购房需求。例如,宝安区共有产权房单价 2.37万/㎡,为周边商品房价格的50%,吸引大量刚需转向保障房市场。同时,保障房建设通过专项债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而商品房开发融资渠道收窄,导 致市场资源配置失衡。 楼市救市政策一波接一波,房价却没起色?二手房堆成山,开发商还在爆雷,保障房又来抢客源……房地产回暖咋就这么难?看完就懂了。 尽管2024年以来多轮救市政策密集出台,包括限购放松、利率下调、首付比例降低等,但政策效果呈现明显分化。一线城市如深圳、广州取消限购后市场反 应冷淡,三四线城市因库存积压严重,政策刺激难以扭转颓势。 以深圳为例,二手房挂牌 ...
2025年上半年130省市362次政策,进一步加力“稳市场”
3 6 Ke· 2025-06-26 02:14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的持续调控下,正逐步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二季度以来政策面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助力房地产市场格局加快向新 向好。 4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替代两会中的"止跌回稳"表述,反映2024年四季度以来稳市场政策见效,房地产市场已经进 入供求平衡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整体围绕稳市场、促转型、防风险主线,部署三大核心任务:城市更新、高品质转型和库存优化,其后各部委快速落实相关任务。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地方层面有130个省市362次出台稳市场政策,同比基本持平。 在中央因城施策、稳市场政策应出尽出的施政方针下,当前地方层面拥有足够的施政空间维持市场稳定。预计下半年地方层面将遵循中央部署,重点改善 自身主要矛盾,在"存量盘活、预期改善、精准破局"三方面发力。 政治局会议定性"稳市场"新阶段 下半年将更大力度推动止跌回稳 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围绕稳市场、促转型、防风险主线,部署三大核心任务,为年内政策实施划 定清晰路径:一、加力城市更新行动,以存量改造激活增量需求;二、构建房地产发 ...
高盛预测中国新房需求较峰值暴跌75%,未来年均不足500万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05:39
最近,国际大投行高盛又盯上了中国房地产,不出所料,这份报告一出来就炸开了锅。 他在报告里最扎心的一句是:"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彻底终结!" 这句话一针见血,点明了整个行业现在的大麻烦。 具体咋回事?我们一起来捋捋关于这次高盛的预测: 01、需求断崖:从2000万套到不足500万套 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未来数年(2025-2030年)中国城镇年均新房需求将骤降至410-500万套,较2017年2000万套的峰值缩水75%。" 这种断崖式的下跌依据是啥?业内人透过大佬的报告指出,有三个结构性的因素共同驱动: ①人口塌陷:人少了,结婚生娃的也少了 自从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进入负增长以来,按照这种负增长趋势,到2030年,每年减少的人口数量甚至达到数百万,而人口的持续减少也将拖累每年140 万套住房需求。 比如,当前主力购房群体已经出现了持续下降,90后年轻人比80后减少4000万,00后比90后减少3000多万,结婚登记暴跌35%,新生儿数量八年下降 40%…… 这些负面数据的背后,都透露出一个现实——刚需群体呈现"断崖式萎缩"。 02、市场分化:库存压力下的"冰火两重天" 随着需求持续萎缩,市场连锁反 ...
李嘉诚这回脸都要绿了吧!上海捂了18年的地王项目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11:32
这一切不是偶然。当年长实出手果断,一口气投进去好几个亿,想着趁着上海发展红利狠狠赚一笔。但现实是,从2018年开始,周边商业供应量激增,空置 率一路爬升,租金打折都不见起色。这块地上的几幢写字楼,不但空着,还背着土地增值税、违约金,各种成本堆得比天高。硬撑吧,耗钱;转手吧,没人 要。 站在市场一线的人都明白,长实此时不动,不是没看清趋势,而是看得太清。这几年全国不少大开发商陆续瘦身、退地,拼命把高位买的项目吐出来保命。 长实选择旁观,看着股权掉价,看着项目贬值,也不伸手。用脚投票,这比任何表态都直接。 有人说李嘉诚精明,其实他也赌错过。这块地买得早,拿得重,占得大,本来以为能吃大肉,结果成了个包袱。更讽刺的是,地段没变,楼也盖好了,但市 场不给面子。租不掉,卖不出,连拿地时的光鲜都被一点点吞噬。如今没人接盘,就算给到白菜价,也要有人敢接。可现在的问题是,不光没人敢,就连手 上有钱的人也变谨慎了。 那块地又挂出来了,起拍价比去年还低了两成,结果依然无人接盘。拍卖现场安静得吓人,没人举牌。曾经在上海被奉为地王的徐汇滨江地块,如今却成了 个烫手山芋,拍了两次,都凉了。这背后,不是地段不好,也不是项目不行,而是连李嘉 ...
4月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富力地产延长境外债重组期限丨房产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9 23:37
NO.4 金科服务延迟寄发收购要约综合文件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略降, 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其中,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均环比持平,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2%。1—4月份,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82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7035亿元,同比下降 3.2%。 点评:房地产市场仍处转型期,政策传导与需求释放节奏将主导板块分化,短期流动性改善预期或提振 地产链相关资产估值,但中长期需关注三线城市去化压力及政策协同效能。 NO.2 富力地产境外债务重组日期延至7月31日 5月19日,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境外债务重组加入日期延长至2025年7月31日。此举旨在为 债权人提供更多时间考虑重组方案及完成相关流程。 点评:此举反映出企业在债务管理中的灵活性,短期或缓解流动性压力,增强债权人协商空间,但需关 注后续重组方案落地效率及长期债务结构调整的可持续性。 NO.3华南城清盘呈请聆讯押后至8月11日 5月19日,华南城发布内幕消息公告称,在2025年5月19日的高等法院聆讯上,高等法院下令将公司的呈 请聆讯押后至2025 ...
在宁波,单价3-4万的二手房已经很罕见了!网友:不是刚需现在谁还买房?
Sou Hu Cai Jing· 2025-05-14 05:28
宁波楼市最近有个有趣的现象。 根据建局官网公布的四月份全市住宅成交数据, 4月宁波市六区成交商品住宅680套,环比大降72.8%,同比降幅约47%。 同样是四月份, 市六区共成交二手住宅4038套,环比虽有近15%的下滑,但交易市场相对活跃,交易量是新房的近6倍。 而针对二手房的成交, 东论网友@完美夏天@wechat最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看到中介们发的成交数据, 不管哪个区,成交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一 两百万的刚需。 从成交数据来看,房子的单价 普遍都在1万-2万之间,单价超过3万的项目可以用"稀少"来形容。 | DE DENARY TO | | | | --- | --- | --- | | 总价(万) | 咱积 | 单价(万元/平) | | 300. 8 | 137.98 | 2.18 | | 216 | 133. 57 | 1.62 | | 136. 5 | 102. 41 | 1.33 | | 29.7 | 21.5 | 1.38 | | 45 | 37.07 | 1.21 | | 17.5 | 85. 7 | 0. 20 | | 161 | 68. 5 | 2. 35 | | 41 | 10. ...
今天起,楼市彻底翻篇
Wind万得· 2025-04-30 22:29
当一大批人还在为 " 买不买房 " 犹豫时,一个关于 " 住得好不好 " 的新时代已悄然来临。 自5月1日起, 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正式实施,这一变革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步入全新阶段。 新规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目标,对住宅层高、电梯配置、隔音性能、适老化设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无疑将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 带来深远影响。 那么,新国标究竟会如何重塑住宅和楼市?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 新规对住宅项目提出了底线要求,这有助于住宅产品的迭代升级,通过优质供给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 从市场角度来看,新标准在建筑质量、户型设计、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使得符合新标准的"好房子"更具吸引力,进而促进新房市场销售的恢复。 同时,新规彰显了政府对行业规范和提质的坚定决心,这对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行业企稳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产品竞争力重构方面,新标准作为"底线要求",正倒逼开发商在隔音、智能化、适老化等维度展开"上限竞争",推动"好房子"的供给不断增加,以满足 人们日益升级的居住需求。 例如,部分沿海地区已先行将层高提升至 3.3 米,部分高端项目甚至尝试全屋智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