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智能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东风集团成立“奕派科技”,引发自主品牌整合猜想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7 00:44
奕派科技以"奕派"命名,而非选择以纳米、风神命名,抑或另起新名,这一决策引发了汽车业内的关注及猜想,其中关于东风自主品牌将合并的猜测尤为热 烈。有行业媒体报道称,随着奕派科技的成立,纳米品牌或将纳入旗下管理,而风神品牌则暂时保持独立运营。针对这一品牌整合的消息,上述东风集团人 士回应称:"此次成立新公司主要是为了聚焦新能源转型,至于品牌是否整合,目前暂无相关信息可披露。"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告别了"规模扩张"的阶段,转而朝着"质量提升"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资源整合和战略聚焦对车企的长远发展而言至关重 要。东风集团成立奕派科技,或是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在行业内,类似的案例已有多个。今年2月,在极氪和领克完成合并后,新的极氪科技集团宣布成立。按照规划,极氪科技集团将基于"极氪汽车+领克汽 车"的双品牌战略,实行双品牌驱动、强产品线矩阵的组织运作模式,全面整合制造体系、供应链等中后台组织以及海外组织,并通过AI赋能,构建更具竞 争力的一体化强强联合体。 东风集团表示,未来,新公司作为其在自主乘用车领域的重要布局,将依托东风集团的品牌实力、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布局,推进品牌、渠道持续优化,以用 户为中心,提供 ...
观车 · 论势 || 从旧时光走向新岁月
2025年上海车展高调开场,一场关于全球汽车产业话语权转移的叙事正在悄然展开。这场盛会不仅 是中国汽车向世界递出的最新名片,更成为观察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绝佳窗口。当海外面孔从"旁 观者"变为"参与者",当零部件企业从"幕后"走向"台前",两个维度上的变化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追 赶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 外资企业的紧迫感同样真实可感。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将于2026年量产,这 一"反向合资"模式颠覆了过往"市场换技术"的路径依赖。更值得关注的是,起亚中国宣布将产品定义权 更多地移交本土团队,并计划在上海设立UX Studio,这种"技术本土化"策略本质上是对中国品牌创新 能力的追赶。全球车企正开始"师华长技",中国汽车工业的范式革命已从技术跟随转向标准输出。 车展的另一大变化,是零部件企业从供应链展区"渗透"至整车馆核心位置。宁德时代展台前,其第二代 神行超充电池30秒充电75公里的性能数据,让日本、德国等车企工程师驻足记录;博世展出的纵横辅助 驾驶至尊版系统,通过双Orin-X芯片实现的无图端到端技术,与华为乾崑形成直接竞争。这种"零整同 此次车展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逻辑正在重构 ...
华润微(688396):重庆、深圳产能持续释放 推动业绩增长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2 08:36
我们调整了华润微2025、2026 年盈利预测,下调目标价至人民币52.9元,潜在升幅15%,维持"买入"评 级。 重申华润微的"买入"评级:华润微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在去年低基数上保持较好的恢复和增长。从下游景 气度来看,1)虽然汽车电子增速有所下降,但是总量仍然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行业趋势而增长;2)消 费电子领域逐渐进入旺季,随着AI 创新带来的变化,将保持成长;3)新能源领域的需求也有望保持上 行;4)工控领域需求保持稳定。因此,在今年重庆和深圳产能持续释放的过程中,公司有业绩增长的 基本动能。 目前,华润微远期市盈率为44.8x,相对历史高位估值还有上行空间,重申"买入"评级。 一季度收入和利润录得同比增长:1)华润微一季度营收23.6 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11%。毛 利率为25.3%,同比下降1.2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1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是受到高端掩膜产能工厂带来 的折旧影响,环比下降主要由于折旧和价格的影响。一季度营业费用率为19.3%,同比下降2.6 个百分 点,环比增长2.6 个百分点。公司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4 亿元,同比增长46%,环比下降50%。公司录得 净利润8,322 万 ...
沪市2024成绩单:新增并购交易超1.4万亿,机构持仓占比增加
Di Yi Cai Jing· 2025-05-01 00:55
2024年,沪市ETF净流入近8400亿元;合计分红逾1.8万亿元,增持回购上限超1700亿。 随着年报披露收官,沪市主板和科创板2024年的"成绩单"出炉。 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净利润4.14万亿元,同 比增长1.9%、2.4%;科创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增长0.24%,实现净利润475.23亿 元。 沪市公司当年研发投入规模再超万亿,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近四成。其中,主板实体企业研发投入 金额合计约9200亿元;科创板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680.7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 12.6%,领跑A股各板块。 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政策频出,交易活跃度上升。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沪市主板公司新增并购 交易超1500家次,交易金额超1.4万亿元;自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产业并购 100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247亿元。 二级市场投资方面,2024年,703家沪市主板公司获外资增持,增持金额达3893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 度末,科创板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超过7.7万户,全部机 ...
总营收超50万亿、净利润4.4万亿!上交所最新发布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4-30 15:47
沪市公司交卷! 截至2025年4月30日,沪市公司完成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51万亿元,实现净利润约4.4万亿元。总体来看, 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沪市公司再次呈现出基础稳、韧性强的板块底色。 整体业绩稳中有进 2024年,沪市公司持续巩固"稳"的态势,整体业绩稳中有进。 具体来看,2024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净利润4.35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4%。 八成公司实现盈利,四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30余家净利润增幅超30%,78家扭亏为盈。年度走势先抑后扬,沪市主板公司净利润去年上半年同比下 降1%,下半年大幅回升至增长5%;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速进一步扩大至15%,全年已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2025年一季度,沪市 主板实体企业净利润重拾升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转正。 拉长区间看,沪市主板公司稳定性力量不断增量扩围。近五年,板块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为5%。744家"长跑型"公司近五年收入、净利润均实现 复合正增长,贡献近七成营收、超八成利润;310家"抗跌 ...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坚定走电动化智能化道路继续推进“油电同智”战略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28 18:39
面对自主品牌崛起的挑战,卢晓认为,上汽通用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对。他强调,上汽 通用有能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电动化、智能化、高价值化产品。 对于新能源转型与燃油车的关系,卢晓表示,中国市场具有特殊性。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以及燃油 车爱好者的存在,未来燃油车仍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他预计,到2027年,燃油车至少还有25%的市场份 额。因此,上汽通用将坚定地在2027年保留8款左右的燃油车,并继续推进"油电同智"战略。通过不断 提升燃油车的智能化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在谈及过去8个月团队变革的成效时,卢晓表示,客户需要什么,公司就能在最适配的架构上用最快的 方式提供解决方案。在降本方面,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技术降本等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决策机 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去年推行的营销跟产品互锁机制,使得项目决策更加高效。 在2025上海车展,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以"向好,向新"为主题,携旗下重磅 车型亮相,全景呈现上汽通用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最新成果。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在车展现场接 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公司油电共进策略以及品牌未来 ...
东风猛士科技上海车展三车齐发,智能化发展持续加速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27 08:06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作为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品牌的东风猛士科技携全新产品 矩阵亮相。 外观上,M900采用"星际战车"设计语言,灵感源于硬核科幻的星际战舰。专属定制的星际蓝车色,来 自罗伦士独家的光谱配方车漆,千面千色,光影流转;加高车顶搭配专属定制射灯,整车居高临下,尽 显重型装甲的极致科幻感。 车的内饰则为"龙吟"主题,融入"战机""龙鳞""天际"三种元素:全车多处战机钢印,辅以模拟机翼线条 的座椅绗缝设计,绘出战机翱翔的轨迹;"龙鳞"压花,遍布上车把手、方向盘、换挡手柄等;"天际"曙 光配合螺钿星芒工艺,流光溢彩;1818颗明星点缀的龙游星河星空顶,如进入浩渺的宇宙之中,让星际 之旅充满东方神韵。 在展台上,"全球首款满血华为乾崑智野SUV"猛士M817、"百万级高定双奢旗舰"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 与蛟龙战甲加长版联袂上市,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28.8万元起和109.8万元起,展现了东风猛士科技"越野 走向智能,豪华随心定制"的理念。 活动现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专门为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首位车主高德 红外董事长黄立先生交付新车。蛟龙战甲品牌代言人、明星车主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