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MF
icon
Search documents
X @IcoBeast.eth🦇🔊
IcoBeast.eth🦇🔊· 2025-07-09 17:23
Tbh I genuinely hope pump cooks hard.PMF-finding products having a winner airdrop is good for all of the other PMF-adjacent or almost PMF projects and products.Hit a few dingers and we all end up fabulously wealthy for having logged on and clicked buttons.App supercycle ...
「最强」打工人,靠1份假简历拿5份工资,硅谷AI公司被骗麻了
创业邦· 2025-07-05 10:17
以下文章来源于APPSO ,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 APPSO . AI 第一新媒体,「超级个体」的灵感指南。 #AIGC #智能设备 #独特应用 #Generative AI 来源丨APPSO(ID:appsolution) 作者丨 十四 图源丨Midjourney AI时代的「最强」打工人出现了。 骗倒全硅谷,一人打几份工,拿offer拿到手软,引来1375万人的围观,并直接屠榜海外各大社交平 台。 这事要从Playground AI的创始人Sohail Doshi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的一条爆料说起。他表示,一位 名为Soham Parekh 的印度工程师,靠着一份几乎90%造假的简历,同时在3-5家初创公司上班。 Sohail Doshi表示,入职第一周就发现对方不对劲,于是立马开除,临走前还苦口婆心地劝对方别再 骗人了,没想到这位印度老哥非但没收手,还越战越勇,继续多线作战。 打工人经常被资本做局是惯有的事,如今,资本被打工人明显地反向薅羊毛,还真是头一遭。随着事 件热度飙升,YC总裁Garry Tan也亲自下场发文表示: 如果没有YC社区,这个人可能还在继续操作,甚至永远不会被发现。YC的创业者联盟是一个 ...
业务增长路上的这些坑,你踩过几个?
Hu Xiu· 2025-06-27 02:38
前段时间,播客主持人Lenny与硅谷知名增长顾问Elena Verna聊了一个话题——《10 种行不通的增长策略》, 真的是拳拳到肉,句句直击要害。 比如,完全复制+粘贴通用增长方法,产品还未验证就想着扩张...... 增长真的很难,特别是在当下。有时候身在局中,很难看清前方,或者刚刚从一个坑里爬出来,一不小心又掉 进了另一个坑。 Elena提到的以下10条有些借鉴性。毕竟,坑,咱还是能少踩就少踩吧。 1. 产品不行怪GTM策略 2. 指望增长团队来"力挽狂澜" 3. 品牌重塑来推动增长 4. 盲目照抄别人的"成功经验" 坑一:产品不行怪GTM策略 "我的产品很好,就差把销售搞起来了!"是不是很耳熟? 但实际上,GTM(Go-to-Market,指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策略或流程)并不是你招几个人就能解决的魔法。 在早期,找到真正的产品市场契合度(PMF)并摸清用什么商业模式、选择什么营销组合来传播,最关键。 指望用"增长黑客",立马让用户病毒式增长、注册爆棚、留存率飙升的场景,只发生在跟资方画饼的时候...... 5. 难增长是因为自己的处境"独一无二" 6. 过度依赖"第三方渠道"来获客 7. 守着增长模型一直 ...
Z Waves|刘靖康:影石创新创始人,科创板首位90后董事长,200亿身家,21岁破解周鸿祎电话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1:50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刘靖康用自家公司的相机和自拍杆,敲了一记响亮的铜锣声,宣告了属于"90后"创业者的高光时刻,成为科创板史上最年 轻的创始人。 这一刻的背后,是他十年创业路上的跌宕起伏。从"技术黑客"到科创板敲钟人,他曾以少年锐气叩开名企大门,也因叛逆付出过沉重代价。他曾通过电 台主持人拨打电话采访周鸿祎的按键声音破译周鸿祎的手机号而年少成名,但大三那场因破解邮箱险些断送前程的风波,几乎让他与梦想失之交臂, 随后硬件创业初期的产品召回与资本寒冬,也一度将团队逼至谷底。正是在这些高光与低谷的交错中,刘靖康一步步积蓄起穿透行业天花板的力量, 让"不循规蹈矩"的勇气,最终照亮了中国智造通向世界的道路 。 "YOLO"——You only live once,这是刘靖康的人生格言;"始于敢想(think bold)"是Insta360的口号。仅此一次的人生,来不带来,走不带走。刘靖康 用自己的十年创业路,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敢想敢为,善做善成"。回顾刘靖康的十年创业生涯,他始终保持对世界的探索与创业的渴望,让影石 站在了世界的中央。 01 学生时代:技术"黑客",天才软件少年在"叛逆"中摸索创业 刘靖康, ...
伟大的起点无法被计划
3 6 Ke· 2025-06-24 06:46
文/吴炳见 十几年前,大概有上千份BP写着想做一个种草社区、穿搭社区、和中国的Instagram,后来实现这个的是小红书,它的起点是境外购物指南。 很多BP写着想做下沉版淘宝,解决乡村购物的问题,有人铺终端,有人用分销,后来实现这个的是拼多多,他的起点是拼团买水果。 有上千份BP写着他们想做移动互动娱乐平台,有人做游戏,有人做社交,后来实现这个的是抖音,抖音的起点是年轻人的音乐小视频,而字节的起点是 内涵段子。 这说明什么?终点常常被期待,也有不少人能看到,但难以预测起点,也无法精准预测终点的产品形态。伟大无法计划,因此只能做对用户有价值、有留 存的事情。 今天的 AI 创业,很多 BP上也写着下一代 AI 抖音、下一代 Agent平台,十多年后我们会发现这些平台真的存在,只是切入点又一次超出我们想象。 有上千人在BP上写着下一代AI某某平台时,这是个共同期待,这个平台是有挺大概率出现的,问题是这个产品day one长什么样子?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如何走?这是无法计划的。 (创业 is like...) 这是摸着用户过河,正是这样的正负反馈,才形成了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 探路的过程也是演进的过程,回头看,演进 ...
11Labs 增长负责人:搞营销要学着做视频,但创始人出镜会有点自恋
Founder Park· 2025-06-19 14:12
AI 产品如何做增长,ElevenLabs的案例很值得学习。 专注于 AI 语音生成的独角兽企业 ElevenLabs 可以说一直在高速增长。在今年 1 月完成 1.8 亿美元 C 轮 融资后,ElevenLabs 的估值突破 30 亿,直指 33 亿美元。2024 年 11 月用户超 3300 万,2025 年 ARR 收 入破亿。 高速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基于其 Eleven 系列模型基础能力的持续迭代,6 月初,ElevenLabs 推出了 Eleven v3,能够进行多人对话聊天,且情绪、语气等表现生动,被称为是「最具表现力的文本转语音 模型」。 另一方面,则离不开 ElevenLabs 独有的增长营销策略,ElevenLabs 频频出现在社交平台的热议话题 中,举办黑客松比赛出圈,制作另类 Demo 在社交平台引发病毒式传播...... ElevenLabs 的增长负责人 Luke Harries 最近接受了著名播客 20VC 的访谈,分享了 ElevenLabs 的独特的 增长和营销策略,包括增长团队的搭建,营销渠道,以及一些非常犀利的营销观点和增长方法。 TLDR : ElevenLabs 并没 ...
圆桌论坛:「疯狂只是表象」丨WAVES新浪潮2025
3 6 Ke· 2025-06-18 03:38
这是属于中国创投的新纪元。当下的中国创投市场,既是周期筑底的转折点,也是结构性转型的深化期。在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 生态下,唯有顺应趋势、灵活调整,方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机遇。 6月11-12日,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以「新纪元」为主题,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新锐企业创始人,以及深 耕科技、创新、商业的科学家、创作者与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拆解他们眼中的商业理想和未来世 界,一起讨论、寻找、走向中国创投「新纪元」。 圆桌现场。 6月11日下午,在投资人会场进行了一场圆桌对话,主题为「疯狂只是表象」,高瓴创投合伙人王蓓、达晨财智合伙人王文荣、五源资本合伙人刘凯、阿尔 法公社合伙人刘罡、创新工场执行董事任博冰、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郑灿展开了讨论,以及主持人「暗涌waves」作者徐牧心。以下为对话内容,经36氪整 理—— 徐牧心:大家好,首先特别欢迎各位参与我们今天的讨论,我们这场panel的主题《疯狂只是表象》。还有一个名字创投新王的背后推手,创投新王很好理 解,刚才主持人也讲了,我们今年有很多明星AI公司的涌现,让外界可能看 ...
对话创始人刘靖康:影石上市了,从哪里来,又要向哪里去?
Founder Park· 2025-06-11 06:53
今日,全景相机领域的龙头企业影石创新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按照开盘价计算,影石创 新最新市值达到 732 亿元。 这篇文章来自去年 12 月,张鹏和影石 Insta360 创始人刘靖康在极客公园 IF 2025 创新大会 上的对谈实录。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对谈内容中窥探到这家由年轻人创立的公司,为何能在硬件这一充满 挑战的赛道上取得今日的成功,并且在未来依然充满活力。 2024 上半年,影石 Insta360 超越了老牌厂商 GoPro,成为了运动相机品类的全球第一。 但影石这家公司的创新故事,并非是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好的。 实际上,九年前,当毕业于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刘靖康踏出创业第一步的时候,他只是想做 一款用于手机直播的软件。2016 年,当 Insta360 的第一款产品 Nano 在 CES 展会上成为明星产 品的时候,他还没意识到户外运动人群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这家公司主要的用户群 体。 Nano 在爆火后陷入低谷,刘靖康这才重新思考了产品、技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先摸钉子, 再造锤子」是他和公司在此后很多年里重要的产品方法论,即: 先找到一个被市场验证过的领域,然后挖掘用户尚未被满足的 ...
印度国家级大模型上线两天仅 300 余次下载,投资人直呼“尴尬”:韩国大学生模型都有20万!
AI前线· 2025-05-26 06:46
整理 | 褚杏娟 作为首批入选印度"IndiaAI Mission"国家级项目、承担构建印度主权基础大模型任务的公司之一,Sarvam AI 近日发布了名为 Sarvam-M 的模型。这是 一个基于 Mistral Small 构建的 240 亿参数、权重开放的混合语言模型。 该模型被视为印度本土 AI 研究的一项突破,甚至有开发者称赞为"印度人工智能的里程碑"。据悉,该模型支持包括印地语、孟加拉语、古吉拉特语、卡 纳达语和马拉雅拉姆语等 10 种印度本地语言。然而,模型上线后反响平平:在 Hugging Face 平台上线两天仅获得 334 次下载,因此受到了部分业内 人士的批评。截至目前,该模型获得 718 次下载。 风投公司 Menlo Ventures 投资人 Deedy Das 直言该成绩"令人尴尬",并表示这种"渐进式成果"根本没有真正的受众。Das 还将 Sarvam-M 与一款由 两 名韩国大学生开发的开源模型 Dia 进行对比,后者在 Hugging Face 上获得了约 20 万次下载 。 Das 对 Sarvam 的直接评价引发了印度 AI 社区的激烈争论和质疑。 实际上,Sarv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