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

Search documents
证监会:3个确定性为保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基础和条件|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26 09:38
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 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 系列会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总结上半 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重 点任务。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风险考验,证监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 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协同各方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 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 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强化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严控增量、妥处存量,稳步推进债券违 约、私募基金、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和持续收敛。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 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在此过程中,证 ...
刷爆历史记录!拐点来了?
Ge Long Hui· 2025-07-26 09:00
周五,最猛过江龙——南向资金单日爆买港股201.84亿港元,今年合计净买入规模直接怼到8200.28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的8079亿港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 纪录。 本周,公募债基遭遇今年1月债市回调以来的最大单日赎回,周四单日卖出规模近千亿。 主动权益基金似乎也迎来拐点,2022年12月以来持续缩水的混合基金,6月份额新增近100亿份。 周五,寿险产品"降息"在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确定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比前值(2.13%)下降14个bp(基点)。 再结合6月的社融数据来看,M1、M2增速环比回升,且M2-M1剪刀差收窄,种种迹象之下,资金拐点要出现了吗? 1 南向资金今年爆买8000亿 其中: 净买入盈富基金72.8亿、恒生中国企业14.35亿、中国人寿9.54亿、中芯国际7.81亿、小米集团-W 7.7亿、美团-W 3.3亿、三生制药3.15亿、腾讯控股 1.19亿; 净卖出快手-W 6.66亿、药明生物1.97亿、国泰君安国际1.16亿。 毋庸置疑,南向资金是港股今年最强的资金流,已经连续第25个月净买入港股,堪称最强过香江猛龙。 同时,AH股溢价收窄成为近期市场焦点,今年 ...
A股现震荡走跌态势,主力在洗盘?行情见顶了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26 06:04
当夜幕低垂,北京金融街19号的灯光照亮夜空,一场关乎中国经济命脉的博弈正悄然展开。 凌晨三点,一份标注着"七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材料"的红色文件夹,以最高安保等级送入大楼。值班秘书注意到,稳增长章节被重点强调,尤其是水利工程预 算明细,被荧光笔醒目地标记。 就在此时,华盛顿传来消息: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夜,华尔街集体下调美元存款利率。北京东三环某外资行交易室一片哗然,"这帮孙子提前动手了!" 香港市场异动频频,大笔买盘涌入,离岸人民币汇率从7.28直线拉升至7.26。外汇交易员们紧急查找新闻,试图捕捉背后的信号。 与此同时,ETF申购记录揭示了更隐秘的动向——沪深300ETF单日净申购额创下三月以来新高,高达35亿的资金在市场下跌之际悄然入场。 当日,北向资金最终呈现净流出,但沪深股通十大成交股名单却暗藏玄机:外资在抛售茅台的同时,大手笔加仓宁德时代,金额高达7.3亿。 医药代表们焦急地刷着手机,期待着命运的垂青。随后恒瑞医药盘后爆出中标胰岛素集采的消息。深圳交易所的地下数据机房嗡嗡作响,数据洪流奔涌不 息。 接近发改系统的信源透露,旨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反价格战新规草案正在进行最后的修订。隔壁财政部,第七批药品集采的中 ...
全球股市狂欢还能走多远?大连游学论道:与付鹏等一线大咖畅聊资产配置风向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26 05:40
7月25日,美股标普、纳指再创历史新高。上证指数也在近期突破3600点,创下年度新高。然而8月份关税问题将重返市场焦点,可能会给当前全球权益 市场的"狂欢"带来变数。 8月1日,是特朗普暂缓执行"对等关税"的最后一天。无论美国是否再次延长暂缓期,美国在8月都将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围绕关税议题再次进行谈判。 德意志银行则将目光锁定在市场"杠杆"上,警告称投资者借钱炒股的规模已"热得发烫",6月保证金债务总额已历史性地突破1万亿美元。 "华尔街最准分析师"之一,美银Hartnett也重申泡沫风险,指出货币宽松政策和金融监管放松正推高泡沫化程度,他表示"散户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大, 波动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在市场风险上升的情况下,还能给美股牛市"续命"的,可能就只剩下美联储降息了。也难怪特朗普最近不断"找茬",7月24日还亲自造访美联储向鲍威尔 施压,要求尽快降息。 美国高盛研究部门的经济学家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9月降息,这比此前高盛预测的时间提前了三个月。高盛首席美国经济学家 David Mericle表示,9月降息的可能性略高于50%。9月17日公布的美联储议息决议,势必牵动全球市场走向。 日 ...
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500亿元,股票、黄金、期货成交额两位数高增
第一财经· 2025-07-26 04:19
2025.07. 26 本文字数:226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君君 7月25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增加值达 4500.8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领跑第三产业。同期,上海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 6.6%,其中证券交易、期货、黄金三大交易所表现尤为亮眼,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引 擎"。 回顾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上海经济保持5.1%的稳定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6%,金融业增长8.8%,两大行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 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仅靠总量扩张难以有效激发需求,需进一步强化货币与财政协同,用好 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金融业增加值领跑第三产业 上海统计局发布数据称,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222.15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0739.70亿元,增长5.4%。数据 显示,金融业领跑第三产业,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4500.81亿元,增长8.8%。 金融"蓄水池"扩容,存 ...
又一券商研究所所长变动!
券商中国· 2025-07-26 04:14
又一券商研究所所长变动。 近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国投证券研究业务条线发生人事变动,邵琳琳不再担任国投证券产业研究院证券研 究所总经理(即外界所言的"证券研究所所长"),该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韩晖接任国投产业研究院执行院 长、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国投证券在7月8日曾公告,该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由原总经理王苏望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国 投证券凭借自营等业务出色表现扭转了连续两年下滑态势,不过,该公司在业内研究业务有所下滑,分析师流 动也比较明显。 国投证券对券商中国记者回应称,研究条线的相关人事调整,是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做出的正常的工 作调整安排,旨在进一步强化研究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效能。该公司始终重视人才建设和管理效能提升,未 来,将继续秉持专业、创新的理念,为客户和行业提供更高质量的研究服务。 研究所长换人,老将接任 据悉,近日,国投证券研究业务条线出现新的人事调整。其中,邵琳琳不再担任国投产业研究院证券研究所总 经理,出任国投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总经理,由韩晖兼任国投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证券研究所总经理。 回溯过往,2021年安信证券(即更名后的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研究所所长)胡 ...
经观头条|“长钱”入市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26 03:4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洪小棠 牛钰 时隔九个月,沪指终于再次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市场回暖固然可喜,但绝不能放松警惕。"7月24日,浙江浩坤昇发资产合伙人、基金经理李佳佳在晨会 上强调。她始终保持着近乎苛刻的情绪管理。 因为市场风格切换特征显著,当日,李佳佳的目光紧锁在交易终端上,捕捉着盘中随时异动情况,选取强势板块的交易机会。 7月24日收盘,这根久违的阳线稳稳定格在3600点上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84万亿元。这是自2022年1月以来沪指首次收于3600点上方。去年同期,沪 指还徘徊在2900点。 过去三个月,沪指从3040点一路稳步攀升至3600点,累计涨幅超过18%。 波动上涨行情中,投资者的怀疑与亢奋在空气中交错,像两股电流。 从高股息板块频创新高,到科技板块崛起,再到雅江概念股、"反内卷"概念股在近日"腾势而起",A股的板块轮动让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嗅到牛市的味道了!"有投资者称。也有怀疑者说:"再等等。"有人选择观望,但市场从来都不等人,沪指强势突破3600点关口,市场做多情绪持续升温。 在各金融机构的眼中,3600点的到来并不突然,券商们在5月底早已作出预判拉高期待值,诸如中信 ...
财经观察丨券商资管合并首例!“国泰海通资管”登场,资产管理总规模近7000亿
Sou Hu Cai Jing· 2025-07-26 03:12
Core Viewpoint - The merger of Guotai Junan Asset Management and Haitong Asset Management marks the first consolidation action within the securities asset management sector in China,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1][4][10]. Group 1: Merger Details -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board approved the absorption merger of Guotai Junan Asset Management and Haitong Asset Management, with management authorized to handle the merger process [1][3]. - The newly merged entity will be named "Shanghai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3]. - The merger includes key steps such as product migration and legal entity consolidation, with the latter to be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 progress of product migration [3][12]. Group 2: Historical Context and Scale - Both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have a long history, with Guotai Junan Asset Management established in 2010 and Haitong Asset Management in 2012, both being among the first to receive licenses for collective asset management in 2005 [4]. - As of the end of 2024, Guotai Junan Asset Management has an asset management scale of 588.43 billion yuan, ranking second in the industry, while Haitong Asset Management has a scale of 106.98 billion yuan, ranking fourteenth [4][5]. Group 3: Financial Projections - The combined asset management scale of the two companies is projected to reach 695.4 billion yuan, with total revenue estimated at 2.118 billion yuan and net profit close to 500 million yuan [5]. Group 4: Regulatory Compliance - The merger is driven by the need to avoid competition among subsidiaries and to comply with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specifically the "one participation, one control, one license" rule set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7][9]. -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fund resources is deemed necessary to meet regulatory standards, as the current structure violates the aforementioned policy [6][7]. Group 5: Strategic Implications - The merger i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in wealth manage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sset management industry in Shanghai [10]. - The integration will allow for the exploration of new customer service and wealth management model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sset management products [10][11]. - The merger will also involve significant changes to product names and management, with plans for some products to transition to public fund status [12].
香港交易所(00388.HK):成长性可验证 有望迎来重估
Ge Long Hui· 2025-07-26 03:09
坚定给予买入评级,相对PE 估值法下公司上行空间24%。港交所的垄断经营特权、清算一体化平台属 性使其依赖从ADT 中合法抽佣;轻资产模式下港交所支出端刚性,多年来EBITDA 率维持70%+,因此 把握ADT 即为把握港交所业绩。我们预计2025-2027E 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179、188 亿港元 (原预测164、169、172 亿港元),yoy 分别+26%、+9%、+5%。可比公司PE 估值法下我们给予公司 目标PE42 倍,合理市值6920亿港元,对应当前市值上行空间24%,强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美联储超预期加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推进不及预期、中概股回流 不及预期。 机构:申万宏源研究 研究员:罗钻辉/金黎丹 估值复盘:下限基本为30 倍PE,上限可达近70 倍,基本面和流动性是核心驱动因子。 2014-2015 年PE∈【29,67】:受益于沪港通开通、H/A 折价、公募/险资投资松绑,港交所估值在15 年3 月快速上行。2017-2018 年PE∈【28,54】:16 年末深港通开启为南向流入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 随着经济复苏,企业盈利向好预期&港股估值洼地属 ...
上半年ETF市场图谱:三大券商“合砍”25%交易份额,做市商覆盖98%产品
Sou Hu Cai Jing· 2025-07-26 02:20
| 序号 | 公司名称 | 当月成交额占比 | 当年累计成交额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1.75 | 11.06 | | 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11.04 | 8.01 | | | 因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6.55 | 6.54 | | 4 |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5.30 | 5.20 | | રે |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4.71 | 5.96 | | 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4.66 | 3.91 | | 7 |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4.32 | 5.62 | | 8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3.80 | 3.85 | | 9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326 | 3.40 | | 10 |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3.07 | 3.65 | | 11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3.05 | 3.02 | | 12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2.93 | 2.94 | | 13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2.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