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

Search documents
卖方不香了?券商分析师跨界搞教培
财联社· 2025-06-27 14:14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volving career paths of sell-side analysts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highlighting the trend of analysts transitioning to diverse fields, particularly in education and self-media, as a response to industry changes and personal career aspirations [2][3][6]. Group 1: Analyst Career Transitions - Analysts are increasingly moving from traditional sell-side roles to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seen in the case of Zhou Hanyang from Zhongtai Securities, who transitioned to the education sector [2][3][5]. - Zhou Hanyang's shift to education reflects a broader trend where professionals leverage their industry expertise in new contexts, indicating a growing acceptance of cross-industry transitions [5][6]. - The movement of analysts into education and self-media is seen as a response to regulatory changes and market dynamics, with many seeking more stable and fulfilling career paths [3][6][8]. Group 2: Industry Dynamics - The education sector, particularly aft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s stabilizing and evolving, provid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professionals from other industries [3][5]. - The sell-side research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personnel changes due to factors such as public fund fee reforms and heightened competition, leading to a dynamic environment for talent movement [8][9]. - Analysts with industry backgrounds are perceived to have an advantage in niche markets, as they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new areas, enhancing their career prospects [3][4]. Group 3: Future Outlook - The sell-side research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undergo a phase of cleansing, but the demand for specialized research will persis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those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9]. - The trend of analysts exploring non-traditional career paths is likely to continue, reflecting a shift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priorities within the industry [6][8].
供需优化,行业增长韧性十足——2025下半年教育行业投资策略
2025-06-24 15:30
供需优化,行业增长韧性十足——2025 下半年教育行业 投资策略 20250624 摘要 2025 年上半年,港美股教育指数绝对回报约为 8.8%,但受教培行业拖 累,相对于恒生国企指数的超额收益为负 10%。港股民办高职教及职业 教育板块表现强劲,收益超过 50%,其中中国东方教育表现突出。 大学毕业生和高考落榜生数量增加,技能培训市场关注度提升。高中阶 段招生数持续增加,但大学扩招相对缓慢,导致高考落榜生数量增加, 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井喷。青年人群失业率较高,对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更 强烈。 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持续扩张,普通高中入学率提升和职业高中招生吸引 力增加,导致初中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减少。普通高中录取人 数通过扩招从过去五年的 50%升至 60%。 高中阶段扩容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但大学招生未能完全承载,高考落 榜现象显著。近三年大学平均招生增速仅 2.2%,而高中阶段年度增速 超过 5%,导致高中毕业后未升上大学的人数快速增加。 Q&A 2025 年下半年教育行业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2025 年下半年教育行业的投资策略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和教 培行业特许经营三个方面。首先,青年人群职 ...
海外2025中期策略:稳定币跑步入场,虚拟资产趋势已成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6-23 05:24
证券研究报告 海外2025年中期策略:稳定币跑步入场, 虚拟资产趋势已成 C | 国金证券 NOLINK SEURITIES 易永坚 (执业S1130525020001) 徐熠雯 (执业S1130525030005) 作熠 (执业S1130525030003) 柴梦婷 (执业S1130525030013) 洁 (执业S1130525030015) 2025/6/77 2 虚拟资产&资产交易平台:随着各国对虚拟资产领域监管框架不断完善,机构入局增加,叠加流动性宽松预期, 虚拟资产趋势持续向好。稳定币有望加速w eb3.0扩圈,且稳定币相关政策只是大趋势下的一环,未来可以期待更 多各地政策出台,建议积极关注。 流媒体平台:音乐流媒体平台为内需驱动的优质互联网资产,高性价比悦己消费,规模效应持续驱动盈利杠杆 释放,建议持续关注音乐订阅平台。 O2O服务平台强者恒强的趋势加强:5月部分核心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出现环比负增长;1-5月车后市场进店台次和产 值同环比均持续下滑,地产和汽车后市场需求持续收缩下,贝壳和途虎有望在长尾出清的进程中提高市占率。 网约车行业均面临供给过剩问题,建议关注掌握流量权的派单平台。 咖啡茶饮和 ...
教育行业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供需优化,行业增长韧性十足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09 09:15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供需优化,行业增长韧性十足 教育行业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证券分析师:黄哲 A0230513030001 2025.6.9 1. 青年人群技能培训需求激增,行业景气 拐点已现 2. 高教办学投入拐点显现,经营效率提升 可期 3. 教培行业特许经营,品牌公司扩张提速 2025年教育指数大幅跑输基准指数 主要内容 2 教育指数略微上涨,仍跑输恒生国企指数 领涨教育重点公司(数据截止2025.6.5)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2025-01 2025-02 2025-03 2025-04 2025-05 2025-06 教育指数 民办高职教 K12课外培训 恒生国企指数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2025.1.1 - 2025.6.5 | 市值(亿港 元 ) | 所属领域 | | --- | --- | --- | --- | --- | | | | 涨跌幅 | | | | 0667.HK | 中国东方教育 | 149% | 144 | 高教/职教 ...
早教,是“真启蒙”还是“卖焦虑”?(深阅读)
Ren Min Ri Bao· 2025-06-01 22:12
"孩子多大可以上早教课?" "越早越好。"走进北京市一家早教机构,工作人员熟练地介绍起来,"0到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 期,千万别错过。" 如今,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婴幼儿早教愈发受到关注。但与此同时,早教市场鱼龙混杂,也让家长无所适从。 婴幼儿早教,是"真启蒙"还是"卖焦虑"? 早教越早越好? 切忌盲目跟风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谈起给孩子报的英语早教,湖北省武汉市的周女士直言,"我们希望孩子 从小就能接受多语言环境的熏陶。" 走进周女士报班的早教机构,几名不到2岁的宝宝依偎在家长怀里,跟着唱英文歌曲的老师,一边咿咿 呀呀,一边做肢体动作。 "一般来说,在托儿所、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之外,面向0岁至6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的教育活动,属 于早教服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蔷蔷说,目前早教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 是低龄化,不少机构甚至专门推出针对0—1岁婴儿的课程,另一个特征是费用高,且相当一部分早教机 构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各式各样的早教产品,真的有利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钱志亮表示,市场 上早教机构类目繁多,往往标榜前沿教学理念或高端授课方 ...
教培“翻红”,从按次扣费开始
3 6 Ke· 2025-05-27 07:06
大门紧闭,教学用具散落一地,办公区内空无一人…… 惊蛰研究所在搜索教培机构的相关报道时发现,近几年暴雷的线下培训机构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出现频率明显较高。 2024年8月,全国最大的国学教培机构"秦汉胡同"暴雷,90多家门店暂时性关闭,多地门店突然宣布暂停营业,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同时 有员工反映工资被拖欠数月。 几乎同一时间,成立于2015年,曾声称是国内最大的体育素质教育综合体,布局上海、苏州、南京、盐城、无锡、常州等多个城市的中体威博(此前名 为"中体星荟"),开始出现校区关闭、负责人失联的情况。累计受害家长超2000名,仅上海地区的涉案金额就超过600万元。 再到今年1月,知名少儿编程培训机构"童程童美"被曝多地校区停摆、总部失联、员工工资停发。公开资料显示,童程童美在国内拥有230多个线下校区, 遍布50多座城市。而据媒体报道,童程童美此次暴雷波及全国200个校区。在暴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童程童美总部还曾在官方公众号发布通告,称公 司旗下有超过120家门店在正常经营,春节假期后正常复课,但实际复课情况并不理想。 教培机构频繁暴雷引发了家长的担忧,而机构集体停摆的行业现象背后,是素质类 ...
直播卷不动了,这家教培巨头转行“打螺丝”?
3 6 Ke· 2025-05-21 12:51
近日,一家名为"天水智联锻压机床有限公司(下称'天水智联')"的新公司悄然成立,注册地显示为甘肃天 水。 让很多投资者摸不着头脑的是,其背后股东居然是知名教培企业豆神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 称"豆神教育")。 豆神教育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做直播电商,乃至投资者有此疑问:堂堂教培巨头,何以从直播间杀入制造业? 此前,已有另一家知名教培企业粉笔(02469.HK)一脚踏入"养生局",从刷题卖课扩展到了卖保健品。 这些深耕教培的企业,为何纷纷搞起了"副业"。 近期,豆神教育(300010.SZ)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57亿元,同比下降23.77%;实现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增长334.04%。 同时,豆神教育2025年一季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68.05%,约为3736.71万元。 分析其年报发现,其在2023年尚占据近半壁江山的直播电商业务(占当年营业总收入41.39%)下滑严重, 2024年减少约3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近年更是呈现断崖下降,旗下还有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被"限高"。 从直播带货到"打螺丝",这家教培巨头的"跨界"转型究竟能走多远? 布局AI+机器人,知名教培企业要"打螺丝" ...
4.27犀牛财经早报:多家银行警示黄金投资风险 哈佛大学拟售10亿美元私募股权基金资产





Xi Niu Cai Jing· 2025-04-27 01:45
多家银行发公告警示黄金投资风险 专家:信用卡炒金涉嫌违规 金价高位运行,让黄金投资持续升温。一些人贷款或用信用卡套现买黄金,还在社交媒体分享所谓 的"攻略"。多家银行发出公告警示投资风险,并表示严控信用卡"炒金"。专家表示,近期黄金大幅波 动,加杠杆追涨黄金,存在巨大的资金风险。此外,专家提醒,我国对贷款和信用卡资金的用途有明确 要求,相关资金不得用于黄金投资等领域。(央视网) "谷子"经济迅猛发展 年轻人带动千亿市场 据央视新闻消息,"谷子"经济,即以漫画、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的二次元周边商品,正在成为年轻人 的消费新宠。该经济模式通过赋予商品"陪伴"和"精神消费"等情绪价值,吸引了Z世代的广泛关注。目 前,国内多个城市的商圈正打造二次元消费地标,以吸引年轻消费者。数据显示,中国"谷子经济"市场 规模在2024年预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并预计在2029年突破3000亿元。这一趋势不仅 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活力。(央视新闻) 我国万瓦级氦制冷机首次公开亮相 权益。对于恶意发布上述不实图片,持续散播谣言的虚假摆拍账号、幕后推手,公司也会加大固证和打 击力度。(美 ...
热点思考 | “稳就业”的核心抓手?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4-14 11:42
贾东旭 高级宏观分析师 侯倩楠 宏观分析师 联系人: 侯倩楠 摘要 近期,青年就业承压明显,失业保险支出持续提速,稳就业政策或亟待加码。本文基于就业与失业数据 拆解,长期挑战与短期冲击,分析当前稳就业的核心和抓手,可供参考。 就业压力攀升的症结所在?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结构性失业及关税可能带来的摩擦性失业 拆分失业人群学历结构,初中学历群体占比较高,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占比持续提升。 2017-2022年,初 中学历群体占失业人员比例均维持在35%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群体占比自2020年起持续提升,2022年 占比分别达15.5%、2.2%。 本科以下学历群体或与农民工群体重合度较高,两者近年呈现出从制造业、建筑业流出,更多从事第三 产业。 初中学历群体多从制造业转向商业、服务业。2022年失业前岗位为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占比达 37.9%、较2018年提升7.5个百分点。农民工多从建筑业、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2023年农民工从事批发 零售和居民服务业占比均超10%。 本科、研究生失业群体占比提升或主要源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结构性失业。 猎聘数据显示,2021-2023 年,房地产、互联网、教培的行业招聘需求收缩,分别下 ...
最火求职节目里的老板们,十年后都塌房了
商业洞察· 2025-03-28 09:22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王阿姨 新周刊 .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作者:王阿姨 来源: 新周刊(ID:new-weekly) 时隔多年,我们不想知道在《非你莫属》不可一世的老板们是怎么来的,只想知道他 们是怎么"没"的。 近期的求职真人秀《开播吧!青春采销》中,杜华凭一句话出了圈。 她以此前面对练习生的经验,反复用一句"你觉得你配吗"质问求职者,登上热搜。 此情此景,让人很难不联想到初代网红求职节目——《非你莫属》。 这档求职综艺开播自2010年,由张绍刚主持。在网络资讯还不够发达的年代,这个节目似乎天 然接轨了2020年代综艺节目的争议套路,极其擅长制造故事与冲突,尤其以主持人和求职者互 怼、老板和求职者互怼等名场面,在当时的网络疯狂发酵。 那些争执 倘若 发生在当下,大概要长住热搜里。 比如"求职者晕倒"事件,一位自称留学法国的年轻人在节目上求职的过程中被老板和主持人张 绍刚反复质疑,最终不堪压力在现场晕倒。张绍刚也自此一战成名,成为"不会好好说话"的代 言人。 节目中,张绍刚吸引了大部分观众的火力,而那些作为挑选者的民企老板,怼起求职者毫不心 慈手软。在逼问、质疑、调侃甚至刁难求职者,以及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