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
Search documents
“十五五”如何布局?黄奇帆、林毅夫、朱民、吴晓求、张军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25 06:34
Group 1: Core Perspectives - The "14th Five-Year Plan"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s a key driver for GDP growth and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4] -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ndscape is expected to remain weak, with potential risks of an AI bubble burst in the U.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6] - China aims to enhance its manufacturing quality and transition to a new type of manufacturing that is not only cost-effective but also high-tech [8] Group 2: Economic Strategies -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is identified as a crucial element for improv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with a target for its GDP share to rise to 35%-40% by 2040 [4] -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adopting more proactive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to tap in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potential, estimated at 8% annually until 2035 [6] - The need for restructuring the capital market ecosystem to prioritize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enhance market transparency is highlighted [10][11] Group 3: Trade and Domestic Demand - The strategy to reduce reliance on exports and increase domestic demand is emphasized, with a goal to bring trade surplus close to zero [13] - Suggestions include lowering market access barriers in service trade and adjusting the exchange rate to support manufacturing upgrades and consumer spending [14] -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social welfare sectors like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 is recommended to support the domestic demand strategy [15]
全链条护航中小投资者资本市场“强保护”时代来临
Sou Hu Cai Jing· 2025-11-24 06:20
(本文作者为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 2025年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 意见》)。作为当前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的核心纲领性文件,《若干意见》以"解决中小投资者核 心关切"为根本导向,全面覆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资本市场全流程,明确提出23项具体举措,这 一政策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从以往的分散治理模式,逐步迈向制度化、系统化推进的新 阶段,对重塑资本市场生态、夯实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基础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在发行上市这一源头环节,《若干意见》重点通过机制改革压实各方责任,从根源上减少风险传 导。 首先,在新股发行定价环节,政策创新推出"长期资金倾斜机制",对锁定期更长、锁定比例更高的网下 投资者提高配售比例,同时明确限制恶意报价机构参与配售,着力遏制行业内长期存在的抱团报价推高 发行价顽疾,切实降低中小投资者"高位接盘"的风险。针对中介机构,《若干意见》进一步划定行为红 线,明确禁止承销保荐机构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或把上市、审计结果与收费直接挂钩,从利益源头上 切断中介机构"推高发行价获利"的链条,倒逼其回归专业本质,聚焦企业真实 ...
深圳:“十四五”期间深圳企业直接融资超2.8万亿元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11-24 02:39
人民财讯11月24日电,据"深圳发布"消息,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深圳为科技企业、中小科创企业打 通融资堵点,在融资规模、市场主体活力、风险防控等多维度实现突破,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 4000亿元,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数量占同期深圳IPO家数逾八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 入强劲资本动能。五年来,深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持续跃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弹药"。数 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深圳企业直接融资超2.8万亿元,较"十三五"增幅超50%,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 三。 ...
尹艳林:把握“十五五”机遇 构建科技金融良性循环生态
证券时报· 2025-11-24 00:48
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2025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全 国政协委员尹艳林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在金融强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地位举足轻重,"十五五"时期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聚焦重点方向破解发展难题,构建科技产业与金融 的良性循环。 尹艳林首先回顾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金融取得的显著成就。商业银行充分发挥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5年来科技贷款 增长30%,截至今年上半年规模超40万亿元,制造业长期贷款增速尤为突出。此外,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至2.9%,100多 万家科技企业获得贷款服务,"小巨人"示范企业获贷率高达80%,"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显著缓解。 资本市场支持力度持续加码,科创板设立及注册制改革深化,设置科创成长层,启动第五套标准,截至4月底已有500多 家科创企业上市,占沪市企业总数的41%,新上市企业中70%为科技企业,市值占比30%以上。 版权声明 同时,科创债等创新产品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动;创业投资、科技保险蓬勃发展,推动7地设立科创金融改革 试验区,跨境金融便利化政策持续优化 ...
北京“十四五”建设筹集67万套保障房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1-23 15:32
11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有所居专场上获 悉,"十四五"期间,北京市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全市共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67万余套 (间),竣工43万套(间)。在城市更新方面,"十四五"期间北京已累计实施市属老旧小区改造7800万 平方米,完成核心区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9700余户,启动实施危旧房改建104万平方米,全面推进D级 危楼解危。 公租房配租240批次 会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飞介绍,"十四五"以来,北京公租房备案家庭保 障率达到85.5%,连续四年为刚毕业大学生提供1.4万余套青年公寓,助力人才安居。 公租房备案家庭保障率稳步提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杨家骥表示,五年来,北京 累计开展公租房配租240批次,滚动提供房源约13.6万套。截至目前,全市公租房备案保障率从2020年 的42.5%提升至85.5%,实现城市低保、低收入、大病、重残4类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完成"十四 五"期末保障率达到85%的既定目标,兑现政府庄严承诺。积极推进货币化保障,五年来,累计向5.3万 户家庭发放市场租房补贴33亿元 ...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8100亿元,首都金融业答卷“十四五”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1-21 15:01
11月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业发展成就专场,北京市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 主任、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曾林峰,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巢克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朱衍生,中 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侯凤坤等出席会议,介绍"十四五"期间首都金融发展成果,并就"十五五"时期北京金融业发展擘画新蓝 图。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记者李磊摄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8100亿元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由2020年底的6804.1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8154.2亿元,为首都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提质提供了强有力金融支撑。"曾林峰表示。 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包括科技创新需要长期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需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需要配 套金融工具等。为了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难点、堵点,北京各金融管理部门突破传统服务模式,通过政策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引导金融"活 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这一过程,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
着力提升资本市场的韧与稳
Sou Hu Cai Jing· 2025-11-19 23:01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抓紧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着力推动市场 更具韧性、更加稳健,制度更加包容、更具吸引力。 可以期待,随着推动市场更具韧性、更加稳健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个筋骨强健、活力充盈及更具包 容性和适应性的资本市场有望加快建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赋能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作 者:李华林 来源:经济日报) 此次提出推动资本市场更具韧性、更加稳健,强调的是一个"更"字,是立足当下的必然选择,更是着眼 长远的关键之举。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风险因素增多。更重要的是,我国高质 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需要一个更具强大韧性和稳健特质的资本市场,来有效承 载资源配置、风险定价的核心功能,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注入充足的金融活水。 市场韧性之强,在于理性力量的不断汇聚。一个富有韧性、不惧外部纷扰的市场,必是投融资协调、多 方力量长期坚守的市场。这就要大力培育理性投资的"定盘星",强化长周期考核,引来养老金、保险资 金等长钱稳钱,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稳定器"作用;要壮大专业力量的主力军,打造一流投行和投资机 构,着力提升机构投资者专业能力,让理性 ...
调研报告:近半数投资者股票资产集中在1-2个行业
3 6 Ke· 2025-11-19 11:22
"最近一年中,居民投资者的股票交易频率情况为:9.7%反映每天至少交易一次,27.8%表示每周交易1 次-4次,占比最高的是每月交易1次-3次(34.6%)。" "从股票持有情况来看,近半数投资者股票资产集中在1个-2个行业内,多元化配置不足。37.6%的投资 者只持有1只-3只股票,47.6%持有4只-10只股票,反映出多数投资者持股高度集中。" "在追涨杀跌方面,约半数居民投资者仍存在追涨杀跌倾向。" 如上调研结果来自中国中金财富证券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下称"CAFI")11月18日联 合发布的《拥抱金融健康:财富管理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实践》白皮书(下称《报告》)。 据悉,此次调研时间为今年6月中下旬,以普通居民为主要对象,样本平均年龄为46岁,本科及以上学 历者占近半数;调研同时摸底了中小企业金融健康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的金融健康状况处于较好水平。但是,部分受访居民在财务掌控力、管理 金钱方式、投资未来能力和风险防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短板;中小企业主则面临个人金融健康管理与 企业金融健康管理的双重挑战,居民和中小企业主均有提升财富管理能力的需要。 另据《报告》,此次 ...
专访许正宇:打造国家“国际资产保管箱” 香港金融现新棋局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18 23:17
对于备受关注的稳定币,香港特区政府的态度同样审慎。相关法律已经通过,牌照申请正在审批中,目 标是明年开始发放。"但我们必须明确,稳定币不是投机炒作的工具,而是旨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 跨境支付中的痛点。因此,初期的发牌量会非常有限,监管会十分审慎。"许正宇说。 T+1与同股不同权 今年以来,恒生指数涨幅超过30%,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录得近40%的增长,跑赢全球主要市场。在全球 资金寻求"分散投资"与"安全港"的浪潮中,香港正再次成为国际资本瞩目的焦点。 作为香港金融政策的核心决策者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系统阐述了在当前宏观背景下,香港如何利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在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商 品市场等多个领域开拓新增长点,并服务于国家战略。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从吸引全 球家族办公室,到构建亚太区黄金交易中心;从推动资产代币化,到服务内地企业"出海",香港的每一 步棋都备受关注。 赋能实体而非投机炒作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最新排名中,香港的金融科技实力已从2024年初的全球第14位,跃升 至全 ...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资本市场助推深圳打造产业金融中心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11-18 20:24
五年来,深圳资本市场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不仅实现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扩容、结构持续优化,更以多元 融资渠道与高效资本配置能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时期,深圳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约2.8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超50%,融资规模稳居全国大 中城市第三;深圳辖区创业板和科创板IPO企业数量占同期深圳IPO企业家数逾八成;截至目前,深圳 创业板与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超200家,在辖区上市公司中占比过半……一系列数据表明,资本市场促 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 除IPO外,深圳资本市场通过并购重组、债券创新、私募创投等多元渠道协同发力,形成全链条、全生 命周期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 ● 本报记者黄灵灵 深圳创业板和科创板IPO企业数量占同期深圳IPO企业家数逾八成;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较"十三五"期间 增长超50%;企业累计实现交易所债券融资超2.4万亿元……"十四五"时期,深圳资本市场以其韧性与活 力,交出了一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 记者了解到,"十五五"期间,深圳资本市场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做好金 融"五篇大文章"、强化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