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交运平台高增长,进入利润兑现期
Tianfeng Securities· 2025-04-27 10:44
证券研究报告 2025年04月27日 行业报告 | 行业专题研究 分析师 陈金海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60001 联系人 李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行业评级: 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强于大市 维持 ( 评级) 交通运输 摘要 交运平台高增长,进入利润兑现期 ⚫ 估值相对低位,发掘成长公司 作者: ⚫ 经营杠杆,利润进入兑现期 随着竞争格局稳定,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维持稳定,毛利润增长有望带动营业利润更大 幅度增长。2024年满帮集团、美团、顺丰同城的营业利润成倍增长,未来或持续较快增长。 ⚫ 渗透率上升,毛利持续增长 网约车、网络货运、即时配送的渗透率上升,带动满帮集团、美团、顺丰同城等公司2024 年营收和毛利润30%左右增长。满帮集团的变现率上升,2024年毛利润增速42%。 风险提示:公路运价下跌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监管要求降低佣金率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2 1.1 聚焦交运高成长板块 高成长公司带来高回报机会。新兴的网约车、数字货运、即时配送等平台头部公司,业务 量和收入增速20%左右,营业利润成倍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智能驾驶 ...
优步(UBER.US)联手大众汽车 将在明年部署自动驾驶汽车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3:19
智通财经APP获悉,优步(UBER.US)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合作,将在美国部署数千辆电动ID Buzz厢型 车,这是该网约车平台为拓展自动驾驶服务选项达成的最新合作。 在美国其他地区,优步计划与Avride合作,今年在达拉斯推出基于现代艾尼氪5车型的自动驾驶服务。 在海外市场,该公司正与中国企业文远知行合作,在阿布扎比和迪拜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竞争对手Lyft公司也表示,计划"最快今年夏天"在亚特兰大与丰田汽车支持的初创企业May Mobility推 出其首项自动驾驶服务。 自动驾驶汽车已成为优步日益重视的领域。在放弃自主研发方案后,该公司选择与汽车制造商和车队运 营商合作——数年前优步曾在该领域投入巨资。其最引人注目的合作之一是与Waymo在美国的合作, 目前已在凤凰城提供自动驾驶服务,并即将扩展至亚特兰大。 截至目前,优步已与十余家全球合作伙伴达成协议,在其拼车、配送和货运业务中部署自动驾驶技术。 这一布局正值市场扩张之际:特斯拉公司的人工监督机器人出租车即将登陆奥斯汀,而Waymo正在主 要城市快速扩充车队。 大众汽车已在奥斯汀开展配备人类操作员的ID Buzz厢型车测试。这些车辆搭载了英特尔旗下Mob ...
证监会开绿灯 曹操出行IPO接近冲线
BambooWorks· 2025-04-22 00:45
上周,在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一年后,这家由吉利投资的网约车应用程序终于获得中国证监 会的境外上市许可 Key takeaways: ▶ 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曹操出行耗时一年的港股上市计划或即将完成 ▶ 该公司去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5%,超越竞争对手,在此期间它进军32个新城市,业务版图扩大 逾60% 汽车巨头吉利一向在最新的驾驶科技与服务领域起步稍晚,但往往能凭借更雄厚的资源与执行力迅速迎头 赶上。这点在吉利对标 Uber (UBER.US)打造的出行平台 曹操出行有限公司 身上或许会再次应验。如 今,其一度停滞的IPO计划终于接近终点线。 曹操出行一年前首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未能成功,后于去年10月重新提交申请。上周五,中国 证监会终于批准了此次上市,清除了主要的监管障碍之一。现在,曹操出行须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此 事可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完成,这将为其最终上市铺平道路。 虽然这一策略自2022年才启动,但公司迅速加大投入。2023年,专用车辆占其平台总交易金额(GTV)约 五分之一,并于去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6.4%。公司表示,该比例将持续上升,目标是最终为所有司机提 供定制车辆。 ...
证监会开绿灯 曹操出行IPO接近冲线
BambooWorks· 2025-04-22 00:45
Key takeaways: ▶ 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曹操出行耗时一年的港股上市计划或即将完成 ▶ 该公司去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5%,超越竞争对手,在此期间它进军32个新城市,业务版图扩大 逾60% 上周,在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一年后,这家由吉利投资的网约车应用程序终于获得中国证监 会的境外上市许可 汽车巨头吉利一向在最新的驾驶科技与服务领域起步稍晚,但往往能凭借更雄厚的资源与执行力迅速迎头 赶上。这点在吉利对标 Uber (UBER.US)打造的出行平台 曹操出行有限公司 身上或许会再次应验。如 今,其一度停滞的IPO计划终于接近终点线。 曹操出行一年前首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未能成功,后于去年10月重新提交申请。上周五,中国 证监会终于批准了此次上市,清除了主要的监管障碍之一。现在,曹操出行须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此 事可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完成,这将为其最终上市铺平道路。 届时,曹操出行将加入一个日渐拥挤的赛道,与中国的上市同行一较高下,其中包括规模较小的 嘀嗒出行 (2559.HK)和 如祺出行 (9680.HK)。许多人认为,行业巨头滴滴也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在香港上市, 在2021年 ...
热闻丨花1400多选择独享顺风车,7座车却挤了8个人,哈啰回应
Qi Lu Wan Bao· 2025-04-16 08:44
Core Points - A customer reported an incident involving overloading in a ride-sharing service, where a family of five paid over 1400 yuan for a non-shared ride but ended up with eight passengers in a seven-seat vehicle, leading to discomfort and safety concerns [2][4] - The ride-sharing platform, 哈啰顺风车, acknowledged the issue, stating that the driver had indeed picked up additional passengers and has since permanently banned the driver's account, promising compensation to the affected customer [8] Group 1 - The customer, Mr. Mo,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discomfort during a 600-kilometer journey due to overloading, which included unsafe driving behaviors such as chatting on the phone while driving [4][6] - The platform's initial compensation was only 45 yuan, which the customer found unacceptable, prompting a public outcry regard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ide-sharing service [6][7] - 哈啰顺风车's response included an apology and a commitment to provide satisfactory compensation, indicating a proactive approach to customer service and safety [8] Group 2 - The incident has sparked widespread criticism from users, highlighting concerns about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ride-sharing servic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adherence to booking preferences [7] - The platform has mechanisms for reporting violations, including internal reporting options and consumer complaint hotline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ability in the ride-sharing industry [9][10] - Legal provisions exist for reporting overloading incidents to authorities, reinforcing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surrounding ride-sharing services and passenger safety [12][13]
上汽、吉利、比亚迪起诉欧盟;抖音本地生活上线打车服务;“特朗普交易”3.0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1-24 15:02
上汽、吉利、比亚迪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反对加征反补贴关税。 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和比亚迪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一事,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 此次诉讼是因为 2024 年 10 月底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为期五年。比亚迪被加征 17% 关税,吉利为 18.8%,上汽集团最高为 35.3%。欧盟认为中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压低出口价格,导 致不公平竞争。 上汽集团对此裁决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调查过程中存在信息遗漏和认定错误。令中国车企感到不满的还 有对特斯拉中国的单独审查,这让特斯拉中国获得最低的额外关税,仅被加征 7.8%。 上汽是受欧盟反补贴关税影响最大的厂商,2024 年全年上汽集团海外销售汽车 108.2 万辆,根据欧洲汽 车制造商协会 ACEA 数据,上汽去年在欧洲市场的销量达 24.5 万辆,是欧盟地区销量最好的中国车 企。 并且,上汽也有持续进军欧洲市场的计划,集团旗下的智己汽车联席 CEO 刘涛在去年 2 月的媒体沟通 会上表示,2025 年,智己 LS6、L6 两款产品在欧洲等市场进行布局。 迷因币是加密货币的一种,受网络潮流、热梗启发而生,任何人都可以发行,多数只是个玩笑 ...
晚点独家丨滴滴上线海外聚合出行服务,国际化网约车业务已盈利
晚点LatePost· 2025-01-20 01:01
滴滴国际化业务在 14 个国家提供服务,日均贡献超一千万笔订单。 文丨沈方伟 编辑丨管艺雯 我们了解到,滴滴目前正在海外推进两个新动作,一是国内 App 上线海外聚合出行服务,滴滴通过开放 接入运力服务方以及滴滴国际业务,聚合分发订单,中国用户在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印尼、柬埔寨和越南 8 个国家,也能使用滴滴打到 Grab、 Kakao T 等本地网约车;二是继续深耕拉美市 场,拓展即时配送业务,除了巴西等市场的商超食杂商家,未来也将给本地电商商家送货。 "如果你在 8 亿用户上碰到瓶颈,那就国际化,就像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一样,从地球到太阳系,那里有 6 亿用户。" 2018 年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和我们对谈时,曾这样谈及如何解决增长瓶颈。 滴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较早尝试出海的一家,2017 年正式组建海外业务团队,到今天出海已经八年。 当出海刚刚成为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必选题时,滴滴已经在拉美、亚太、非洲共 14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 务。 据我们了解,滴滴国际目前覆盖了三大业务:海外网约车业务已盈利,日均单量近千万单;外卖业务在墨西 哥做到了第一,市占率 50% 以上;金融业务每年发放数亿美元规模 ...
Top 15 中国互联网公司首次全部盈利,但姿势更受考验了丨晚点回望 2024 ③
晚点LatePost· 2024-12-31 10:30
有人要找回自己,有人在适应未来。 文丨高洪浩 沈方伟 孙海宁 陈晶 贺乾明 龚方毅 管艺雯 邱豪 编辑丨黄俊杰 "最终你会面对一个组织合法性的问题。你的组织除了创造 GDP、就业之外,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这 是最终能完成合法性的过程。"2020 年夏天,贝壳创始人左晖在接受李翔采访时把中国大公司的挑战与 100 年前的洛克菲勒、摩根相比。 四年前提出的疑问,再次成为一个问题。经过疫情、疫情后的消费反弹,人们的关注重点在 2024 年回到 了增长和分配。 这恰好也是中国互联网平台收益可观的一年。随着 B 站在 2024 年三季度实现盈亏平衡,我们追踪的 15 大 互联网公司首次全部盈利。而经营效率本就高的几个大公司,多家盈利破了记录。 利润提升是多年降本增效的成果。也因为当生意不那么好做,各行各业都想靠互联网平台找生意机会。 但当钟睒睒、贾国龙、叶国富这三个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家今年相继公开质疑互联网平台打乱价格体系、 分走过多收入;当一个许昌的区域型零售公司的创始人被捧为企业家榜样,多少说明了氛围的变化——增 长不完全被视为正面的、钱太多也不是。 任何一个大平台经营至今,必然有过巨大正向影响。比如,电商提供公 ...
第三个万亿美元芯片公司;肯德基中国两年来首次涨价;特朗普在硅谷招了批顾问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4-12-25 12:17
市值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又多了一家。 今年 AI 业务收入增长 220% 达到 122 亿美元,帮博通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博通市值上涨的推力和 英伟达一样,都是大型科技公司大力投资 AI 算力中心。 区别在于,英伟达出售 GPU,博通出售自研 AI 芯片方案,正在帮助 Google、Meta、苹果、字节 跳动等公司开发 AI 芯片。字节跳动曾否认与博通合作。今年以来,博通市值上涨 128%,英伟达 上涨 182%。 博通 CEO Hock Tan 接受媒体采访说,他们在硅谷的客户正在匆忙地制定未来 3、5 年的 AI 基础设 施投资计划,到 2027 年会有客户建设百万 AI 芯片的集群。 特朗普找来一批硅谷高管充实班底。 其中两位来自硅谷风投 a16z,包括 a16z 管理合伙人斯科特·库普尔(Scott Kupor)。特朗普提名他 担任人事管理局局长,负责协调招聘工作,并为政府雇员提供资源。库普尔说:这个机会能让他与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等人一起领导政府效率部(DOGE)。 另一位是斯里拉姆·克里希南 (Sriram Krishnan),a16z 的普通合伙人,在微软、Meta 等公司工作 过 ...
过过脑子
猫笔刀· 2024-07-10 14:16
这个就是增加融券做空者的成本,增加了他们需要支付的保证金。这个数字也调好几次了,早先是 50%,后来为了限制做空调高到80%,这次加到100%。与之相对的,官方鼓励股民做多,下调了融资的 保证金,也是前几个月的事。 不管昨天的140亿是不是境外回援的官军,反正今天它们没有继续出现,今天北上通道的数据是净卖出 17亿,昨天的反弹戛然而止,a股又变回了前几天的老样子,中位数-0.89%,差不多把昨天反弹的一半 跌了回去。 就这样退二进一,退二进一,大盘逐渐被打向低位,几个大盘指数看起来还好,但指数外的边角料,像 低价股和微盘股这两个板块今天收盘的时候又快创新低了。 收盘后监管又出了几项限制做空的新政: 1、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已有的存量依法展期并不晚于9月30日了结。 很多读者分不清融券和转融券业务的区别,简单说融券就是你找券商借股票来卖出做空,但券商手里的 股票有限,一些紧俏的被借光了怎么办呢,可以去找银行、投资机构、大股东,向他们借手里不交易的 股票,借过来之后再供二级市场做空,这就是转融券。 现在转融券业务要被暂停了,存量9月底出清,这部分大概会减少300亿左右的抛盘,由于之前连续打 压,转融券的总规模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