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华为发布天才少年AI挑战课题,汇聚全球智慧共探科技前沿
Sou Hu Cai Jing· 2025-06-17 19:01
基础研究与创新领域的课题同样引人注目。大模型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当下大模型应用中面临的安 全风险,探寻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保障大模型稳定、安全运行;智能成像/编辑技术研究,力求在成 像和图像编辑技术上实现突破,为用户带来更为出色的视觉体验;训练集群架构设计与优化,通过对训 练集群架构的精心设计与持续优化,提升模型训练的效率与质量;稀疏大模型架构与训练算法研究,致 力于研发更高效的稀疏大模型架构与训练算法,降低模型训练成本;端侧AI+OS垂直创新研究,则是探 索端侧AI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智能终端领域,世界模型(物理规律)理论突破课题,期望能让智能终端更好地理解和模拟现实世界的物 理规律,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智能、贴心的服务;面向智能体和操作系统的个性化与记忆增强,旨在实现 智能终端的个性化定制以及对用户记忆的有效增强;基于计算机视觉、多模态理解和生成的多媒体算法 研究,利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推动多媒体算法的创新发展;AI及智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专注于攻 克AI及智能系统的关键技术难题;终端高效去敏宽带功放架构和线性化研究,致力于提升终端功放效 率,优化信号传输质量。 云计算领域,通用可泛化的具身智 ...
首个转型AI公司的新势力,在全球AI顶会展示下一代自动驾驶模型
机器之心· 2025-06-17 04:50
机器之心报道 作者:泽南 L3 级别智能驾驶的关键: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 端到端智能驾驶,正在沿着大模型 Scaling Laws 的道路狂奔。 上周三,全球首款 L3 级算力「AI 汽车」小鹏 G7 正式亮相,其首发搭载的三颗自研图灵 AI 芯片,超过 2200TOPS 有效算力,本地部署的 VLA+VLM 模 型等特性引发了关注。 基于超高端侧算力,小鹏 G7 行业首发了智驾大脑 + 小脑 VLA-OL 模型,第一次给智能辅助驾驶加入了「运动型大脑」的决策判断能力。 小鹏 G7 同时首发了 VLM(视觉大模型),它可以作为车辆理解世界的 AI 大脑,将会是人与汽车交互的新一代入口。作为车辆行动的中枢,可以指导智能 辅助驾驶和智舱等整车能力,未来还可以实现本地聊天、主动服务、多语言等功能。 尽管只是在后装算力的车辆上用早期版本的模型进行测试,小鹏自动驾驶基模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智能和拟人水平。 同样是在上周,美国纳什维尔举行的 全球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 2025 上,小鹏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车企分享了其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的研发进展 。 小鹏自去年 5 月就宣布了量产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并构建了从算力、算法 ...
心智观察所|黑芝麻智能杨宇欣:辅助驾驶底层AI技术仍需解决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3 09:54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2025年,中国车市的硝烟,不仅弥漫在价格战的战场,更深藏于技术升级的暗涌。当"降本增效"成为全 行业的紧箍咒,电动化浪潮的喧嚣未歇,一场围绕智能化的下半场角逐已然鸣枪。 昔日动辄数十万的L2+乃至L3级高阶辅助驾驶,正悄然挣脱豪华与高价的桎梏,在芯片算力的跃升与电 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域控"乃至"中央计算"的革命性进化中,Tier2、Tier1以及整车厂这条生态链都 在寻找成本下探的坚实路径。高阶辅助驾驶这颗曾经遥不可及的明珠,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姿态,向 着更广阔、更亲民的消费腹地加速下沉。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芝麻智能")多年来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投入,突破重重挑战, 持续践行"智驾平权"的美好愿景。近日,企业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向心智观察所讲述了黑芝麻智能是 如何依托其核心产品矩阵——华山系列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与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深度参与并塑造 中国智能汽车未来图景的。 持续推动"智驾平权" 在终端价格战的压力下,主机厂的降本压力逐渐传导至产业链上游,而架构层面的创新能够带来质变级 降本。在汽车智能化的下半场 ...
内拓外延紧盯高精尖强江宁开发区千亿集群映照新质未来
Xin Hua Ri Bao· 2025-06-11 23:51
以南京市5%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市11%的地区生产总值、22%的工业经济、25%的实际使用外 资;1—5月,规模工业产值1447.2亿元、同比增长7.3%,工资投资123.3亿元、同比增长23.1%……即将 迎来"33岁生日"的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朝气蓬勃,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疾驰,挑大梁的劲头十 足。 从名不见经传的县级自费开发区到跻身全国前列的头部国家级经开区,园区始终坚持招商引资、项 目建设、产业培育"三位一体",形成多个产业高原、隆起座座产业地标。江宁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将紧盯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打头阵的目标,树牢"不管东南西北风,紧抓项目不放松"理念,奋 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强招商,内拓外延紧盯"高精尖强" 5月22日,法雷奥动力总成中国区总部项目签约落户江宁开发区,公司将把现有的南京基地升级为 动力总成中国区总部。这是开发区招商版图上漾开的最新涟漪,也是"内拓"的直观展现。 何谓"内拓"?江宁开发区将他们的招商思路形象地比喻为"双截棍",一截内拓,一截外延。内拓方 面,通过不断提升产业生态体系,激发存量项目释放增量;外延则是沿着产业链,往上下游不断延伸。 3月底举行 ...
小鹏G7全球首秀:自研图灵芯片上车,算力最高达2200Tops
Feng Huang Wang· 2025-06-11 13:40
Core Insights - Xiaopeng Motors has officially launched its new SUV model G7, which is positioned as the "world's first L3-level AI car with high computing power" [1][2] - The G7 will be available in two versions, Max and Ultra, with the Ultra version featuring three self-developed Turing AI chips, achieving a total computing power of 2200 Tops, which is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e current industry flagship standards [1][2] - The G7 introduces the industry's first AR-HUD technology that projects navigation information directly onto the road, enhancing driving safety and experience [2] Product Features - The G7 Max version is equipped with two Orin-X chips, while the Ultra version includes three Turing AI chips, with a single Turing chip's performance equivalent to three Orin-X chips [1] - The vehicle's design maximizes interior space utilization, achieving a roominess rate of 88%, with a trunk capacity of 819L that can be expanded to 2277L [1] - The G7 features the VLA-OL model for intelligent driving assistance, marking a technological leap from traditional reflective driving assistance to cognitive intelligent driving [1][2] Industry Impact - The launch of the G7 signifies the entry of the smart automotive industry into the "Ultra era," laying a hardware foundation for the mass production application of L3/L4 level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y [2] -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omputing power standards is expected to lead to greater breakthroughs in intelligent driving technology in the coming years [3]
瑞声科技收购初光,切入智能座舱“听觉中枢”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1 11:20
(原标题:瑞声科技收购初光,切入智能座舱"听觉中枢")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的逻辑并非简单的产品延展,而是一次能力体系的迁移实验。在"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双轮驱动的结构下,瑞声试图将自己在消费电子时代所形成的规模化制造、微型模组集 成、与全球品牌客户协同研发的全链条能力,迁移到智能汽车这个生命周期更长、反应更慢、标准更严 的产业中。如果验证成功,它所代表的就是一种跨产业的复制能力,而非纯粹的多元化业务探索。 这类能力的形成,对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声学领域作为传统汽车中价值占 比最低的模块之一,过去很少被整车厂战略性定义。但在智能化语音交互成为主流后,声音感知能力开 始变成产品体验的差异化来源。另一方面,车载声学的关键技术与供应链体系仍高度依赖海外,核心市 场长期被外企主导。这使得以瑞声为代表的本土企业若能成功完成闭环能力构建,可能成为率先打破技 术依赖的"试点样本"。 交易完成后,瑞声科技将与初光汽车在声学系统开发、整车适配、国际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协 同。据了解,瑞声正计划基于初光现有平台,进一步开发车规级新品类,并在声学模组集成方案中引入 自身在算法调优上的能力,逐步向主 ...
四维图新:未弥补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额1/3
Ju Chao Zi Xun· 2025-06-10 02:29
其次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精简冗余人员,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在研发投入方面,合理控制研发投入,实 现研发投入的连续适当降低,强化投入产出比评估,资源向高潜力产品线及关键技术倾斜。 三是通过私有化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提高算法开发效率,并推动AI工具在数据标注与生产中的应用,为产品创新和业务发展提供有 力技术支持。在人才管理方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设置阶梯式增长目标,锁定核心人才,激发员工积极性与组织创造力,形成"创 新-转化-激励"发展闭环。 一方面,市场竞争导致公司产品毛利不断受到挤压而下滑;另一方面,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公司主动开展聚焦主业的战略调整,持 续推进管理及组织优化,加强客户属地化服务;公司部分参股公司亏损,亦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一定负向影响。 针对公司目前未弥补亏损的情况,四维图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弥补前期亏损,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首先是将资源集中于智云、智驾、智舱、智芯等核心业务板块,深入挖掘核心业务潜力,提高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 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公司推出具有极致性价比的产品组合,例如发布NIInCar系列智驾产品矩阵,包括全新车规级舱 ...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
计算机 |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2025 年 6 月 10 日 强于大市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 英伟达与联发科联手开发 APU ,入局电竞本市场 近日,英伟达与联发科联手开发 APU,入局电竞本市场。软银与英特尔合作, 开发 AI 存储芯片,有望将芯片功耗降低 50%。同时,尊界 S800 正式上市, 首发搭载 HUAWELADS 4。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动态: (1)金山办公:金山办公拟以 25,369.01 万元自有资金收购数科网维 31.9769%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提升至 100%,实现全资控股。 (2)创业黑马:公司发布《关于参与竞买北京版信通技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 进展公告》,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北京版信通技术有限公 司 36.6015%股权(认缴出资额 675.72 万元)转让给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人民币 10,248.42 万元。支付方式为创业黑马采用分 期付款方式,首期付款为 30%(3,074.526 万元),剩余 70%(7,173.894 万 元)在募集资金到位后 30 日内支付,并需按 LPR 支付延期利息。 投资建议 考虑到英伟达 ...
36氪精选:辅助驾驶人才争夺战:一把手下场挖人VS法务连续起诉
日经中文网· 2025-06-06 07:55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与36氪展开内容交换合作,精选36氪的精彩独家财经、科技、企业资讯,与读者分享。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Pro ,作者李安琪 李勤 36氪Pro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车企的AI辅助驾驶人才饥渴症。 文 | 李安琪 编辑 | 李勤 封面来源 | 日经中文网 入职新公司第一天,张杨(化名)被要求"吐露"上家公司的辅助驾驶算法与代码。因没有积极配合,张杨没在新公司待多久就离 开了。 张杨的前东家是理想汽车,近年因迅速落地辅助驾驶而被行业关注,成为同行重点"探秘"的对象。 辅助驾驶的技术演化在持续喷发。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方案转向"端到端"模型路线后,车企的人才画像需求发生了极大变化,中 国车企像互联网大厂与AI公司一样渴求AI人才。 行业竞争激烈而持续。车企内部,团队赛马、立军令状、集体封闭式开发、"做不出来就换人"等,已经成为辅助驾驶部门的常 态。在高压的交付压力下,挖角高端人才、解密头部公司的技术,成为企业的一些"水下动作"。 尤其今年以来,辅助驾驶第一梯队公司的人才遭到了哄抢。有猎头人士告诉36氪,在端到端、AI大模型这波浪潮中,华为、理 想、Mom ...
从“互撕”到合作,小鹏拥抱华为
6月4日,小鹏汽车和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同步官宣,将于次日发布战略合作,引发行业广泛关 注。 6月5日,小鹏汽车联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了车载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官方介 绍,这是小鹏全栈自研软件与华为顶级硬件强势联动,交出的"AR-HUD 终极答卷",将于小鹏G7首发搭 载。 这意味着,一直自研智驾的小鹏,首次在核心部件上拥抱华为。 01 合作聚焦AR-HUD技术 双方此次公布的合作聚焦AR-HUD技术。AR-HUD即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技术,将挡风玻璃信息显示与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深度结合,成为智能汽车座舱的核心配置之一。 当前,随着AR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ADAS的不断普及,AR-HUD正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扮演日益 重要的角色。从行业现状来看,华为AR-HUD已搭载于问界、极狐等车型,而理想、蔚来等新势力,以及 传统车企宝马、奔驰、奥迪等也在高端车型中普及各自的AR-HUD技术。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车载光领域总经理陈双宝认为,基于华为领先的光学根技术,结合小鹏 创新的AR场景和应用的HUAWEIXHUD解决方案,一定会为小鹏用户带来极致的驾乘体验。 据小鹏汽车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