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贸易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国首单股份制银行“银期保”项目落地黑龙江 中信期货玉米大豆双项目护航黑土地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7-11 03:15
近些年,黑龙江嫩江市科洛种植合作社作为新型种植主体,持续关注大商所大豆期货和玉米期货行情与 价格走势,并通过期货价格作为种植和粮食销售的重要参考,合作社在种植规模、统一经营、化解价格 风险上走在前沿,并积极参与大商所银期保项目,本次项目分别覆盖大豆种植面积8万亩,项目金额 3998万元;覆盖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项目金额3519万元,中信银行及工商银行分别作为大豆、玉米项 目的银行参与方,为种植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中信银行是全国首家股份制参与银行,大连分行突破传 统农户授信模式,为合作社进行贷款;工商银行大连分行与黑龙江分行异地联动,高效推动贷款落地。 通过银行信贷前置介入,有效缓解种植户春耕资金压力,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顽疾,为农业生产注入 源头活水。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饶红浩)近日,2025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黑龙江省嫩江市玉米和大豆两 个"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顺利完成出单,项目由中信期货牵头,国投期货、五矿期货、渤海期货、西南 期货共同参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两个项目的保险端参与方,为种植户提供保险保 障。中信银行、工商银行作为两个项目的银行参与方,为农户提供银行资金支持。 嫩 ...
卓创资讯:贸易环节出货积极性提升 华北市场粮源供应增加
Xin Hua Cai Jing· 2025-07-08 03:45
新华财经北京7月8日电 7月4日开始华北市场玉米均价由涨转跌,产区部分市场玉米价格较3日下跌10- 30元/吨,截至7月4日,华北地区玉米均价为2427.85元/吨,环比跌幅0.26%,同比涨幅1.86%。价格 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商出货性提升,玉米有效供应阶段性增加,需求相对稳定,供应面对玉米价格 支撑减弱,玉米价格承压窄幅下跌。 贸易商为锁定出库利润多积极出货 6月下旬开始,随着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上调,贸易商的出库利润提升,据卓创资讯电话调研了 解,6月底、7月初华北部分贸易商的出库利润在300元/吨左右,上下100元/吨的差值。因出货利润为 近几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且截至7月3日,华北地区玉米均价较1月2日已涨405元/吨,涨幅远超预期; 进入7月份以后,进口玉米拍卖启动,部分贸易商担忧后期玉米拍卖量增加,玉米供应增多,价格再涨 空间有限;另外,随着气温升高,玉米存储难度增加。多重因素影响下,华北地区贸易商玉米出货积极 性提升,当地玉米有效供应增加。 华北玉米价格短期偏弱后市或仍偏强 近期受华北及东北贸易商出货积极性提升影响,玉米供应阶段性提升;下游深加工企业刚需采购为主, 且开工存下降预期,饲料企 ...
外企持续“加仓”中国:向更高端产业升级转变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06 18:17
从在天津投资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到计划将晶圆制造也转移到中国本土,荷兰半导体公司恩智浦,正 在用"真金白银"投下对中国市场的信任票。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李晓鹤近日在媒体沟通会上,以12字凝 练概括了这家半导体巨头近年的发展策略。 恩智浦的战略深耕绝非孤例。伴随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稳外资相关举措,众多外资 企业正积极扩大在华投资版图。从高端制造到消费服务,从传统领域到新兴赛道,外资用实际行动表达 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看好中国市场潜力、增配中国资产,已成为当前国际资本的主流共识。 经济韧性显现 近1个月,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集体调高了对2025年中国经济的预期。 其中,高盛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得益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维持对中国股票市场"增持"立场。 同时,预计未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主题偏好将提升、企业盈利前景改善,外资流入中国股市的力度将增 强。摩根士丹利也于近日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和股指目标,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出 现了能够引领全球技术竞争的科技领袖。 中国市场受国际资金追捧,本质上是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韧性与潜力 ...
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阿根廷2025年上半年粮食及其衍生品出口创纪录,达6,450万公吨。
news flash· 2025-07-01 16:18
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阿根廷2025年上半年粮食及其衍生品出口创纪录,达6,450万公吨。 ...
美国地下首富:坚决不上市,年营收已经超越了当今的“世界首富”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08:31
从巴菲特,比尔盖茨到马斯克,每一个世界首富都闻名世界。但是有一家叫做嘉吉的美国公司,多年来 霸榜非上市企业营收第一。 他是全球四大粮商之一,是神秘、低调的百年家族企业,从不上市却富可敌国,凭一己之力创造超出特 斯拉几乎两倍的营收。 这家隐形巨头,用百年时间编织了一张渗透全球的农业帝国网络,它们不仅塑造着国际市场,更直接影 响着除中国之外,所有国家的餐桌。 除了中国掌握的20%,世界上80%的粮食,都掌握在"四大粮商"手里,这几家公司,江湖上通常简称为 ABCD。 A就是ADM,B是邦吉,C是嘉吉,D是路易达孚。它们控制了全球粮食贸易的大半江山。从种子落 地,到收割、加工、运输,再到最终卖到你手里。 谷物、油籽、肉类,这些大宗商品经过它们的手,摇身一变成了我们日常所需的食品、饲料甚至工业原 料。 正因为对整个链条的强大掌控力,它们在国际粮食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定价权,也因此常被看作是市场波 动的"幕后推手"。 这四家里,今天我们重点聊聊C——嘉吉(Cargill)。嘉吉总部在美国,2020年,嘉吉全球营收1146亿美 元,2023年, 嘉吉公司营收为1770亿美元,2024年下降至1600亿美元。 而世界首富马斯克 ...
逊克海事处多措并举助3.1万吨配额俄粮安全完成进口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9 14:52
据黑河海事局逊克海事处工作人员介绍,5月23日,2025年明水期逊克口岸正式通航。当日,黑河海事 局逊克海事处接到通知:俄罗斯波亚尔科沃口岸的3.1万吨配额粮食(均为玉米)因合同约定,须在6月10 日前完成回运,这意味着日均运量需超1500吨。鉴于俄粮仓储周期短、跨境物流链条复杂,叠加极端气 象条件预判与船舶运力协调等多重风险变量,任何环节的流程阻滞均可能触发违约责任。此次紧急调运 不仅涉及中方企业重大经济利益,更关系到中俄跨境贸易体系的信誉。 面对此次粮食安全保障攻坚战,逊克海事处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一是通关效率再提速,开通"7×24小 时"通关绿色通道,实行"预约申报+随到随检"模式,最大限度压缩单船通关时间。二是安全监管无死 角,对参与运输的6艘船舶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整改隐患18项,确保适航性100%达标。三是航道实时监 控,通过CCTV、北斗定位系统,全天候监测黑龙江水域通航动态,提前预警3次恶劣天气。 据介绍,逊克海事处完成进出口岸船舶查验115艘次,进口粮食3.1万吨。这一成果不仅避免中方企业有 可能违约的潜在损失,更体现了中国口岸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国际化服务水平,为"一带一路"北向通道建 设注入新 ...
茅台集团与中粮集团座谈
news flash· 2025-05-28 15:52
5月28日,中粮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庆立军率队到访茅台,与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举 行座谈,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合作、文化出海、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进行沟通交流。中粮集团对外合 作部总监陈刚,中粮酒业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峰,中粮我买网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 理羊凯,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监崔程;茅台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刘刚,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 总经理向平出席座谈。交流中,庆立军介绍了中粮的发展情况,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及成果。他表 示,茅台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同时,积极履行社 会责任,始终践行国企担当,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民族品牌。双方前期合作基础扎实、成效显著,未来 期待以资源共享为核心,在更广泛领域探索创新合作模式,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双方 事业高质量发展。张德芹对庆立军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茅台发展情况。他表示,中粮集团着眼全球 布局,聚焦核心主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粮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上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茅台的发展得益于历代茅台人对质量的坚守、工艺的传承和技术的创新,才造 就了始终如一 ...
川普天塌了,不是说好互相减税吗?为啥中国人还是不买美国货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8:33
特朗普天塌了,不是说好互相减税吗?为啥中国人还是不买美国货 二、南美码头: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局" 2001年咱们加入WTO那会儿,美国佬可没安好心。他们开出的条件,跟现在逼TikTok卖身差不多——必须全 面开放粮食市场。那时候咱们穷啊,为了进WTO这个"国际大群聊",硬着头皮签了协议。结果您猜怎么着? 美国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似的,呼啦啦全涌进来了。 最狠的当属2003年那出戏。美国农业部突然放出消息,说自家大豆遭了天灾要减产。国际大豆价格瞬间从每 吨2000美元蹿到4400美元,跟窜天猴似的。咱们国内的榨油厂老板们哪见过这场面?赶紧跟风囤货,有的连 棺材本都押上了。可谁承想,这竟是四大粮商精心设计的"围猎局"——等价格涨到顶,人家突然集体抛售, 国际粮价三天跌回解放前。咱们这边上百家油厂直接破产,东北种大豆的老乡们赔得血本无归,连种子钱都 掏不出来。 这还没完,美国人又祭出转基因大豆这个"核武器"。人家的大豆出油率比咱们高20%,价格还便宜三分之 一。没几年功夫,东北大豆就被挤兑得没了活路。您现在去超市买大豆油,十桶里有八桶原料都是美国转基 因大豆。更绝的是,连种子都 ...
增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Jing Ji Ri Bao· 2025-05-01 22:03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去年我 国粮食生产克服重重困难,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实 施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油料产量稳步增加,提高了大豆和 油料自给率,增强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议价能力。面对挑战,今年我国稳定水稻、小麦生产,因地制宜 发展薯类杂粮,持续巩固提升大豆产量,同步提升油料自给能力,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为经济高质量发 展、社会大局稳定夯实基础,为抵御外部风险构筑牢固屏障。 总之,唯有强化底线思维,运用好政策组合拳,在应对外部冲击的同时,锻造内生动力,通过进口多元 化、产能挖潜、储备调控、全链减损四重防线,才能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全力巩固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我国对美国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加征关税,是应对美国"关税大棒"、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反制措 施。来自美国的粮食进口量显著下降,不仅不会动摇国内粮食稳定供应,反而将加速粮食进口多元化, 进一步促进粮食自给水平、粮食储备调控能力和粮食节约减损能力提升,不断增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韧 性,将粮食安全 ...
日本大米进口商将采购量提高20倍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19:23
这一跳跃发生之际,日本正考虑扩大其大米进口的免关税最低准入配额,作为美国贸易谈判的一部分。日本政府每年通过这一框架进口77万吨大 米,最多拍卖10万吨,所有这些大米都在2024年售出。 与该框架分开的私营部门进口商品的关税为每公斤341日元(2.40美元)。尽管成本增加,但企业仍在从国外购买更多粮食。 预计日本私营部门在2025财年的大米进口量将比前一年增加约20倍,因为主粮价格的历史性飙升导致餐馆和其他企业转向外国替代品。 预计本财年,仅主要贸易公司和批发商就将进口4万多吨大米,相当于约70万人的年消费量。大部分将来自美国。 过去,私营部门的大米进口比日本种植的谷物更贵,这意味着日本几乎没有进口可以在国内种植的品种。但近年来,极端的高温和缺水导致了歉 收。日本私营部门在2024财年的前11个月进口了1497吨大米,是2023财年全年进口量的四倍多。 尽管日政府在3月份首次从储备中释放大米,导致价格飙升,但供应仍然紧张。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截至周一,5公斤的平均零售价已连续15 周上涨至4217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据东京一家批发商称,即使加上关税,进口大米每5公斤的售价也在3000日元左右,而日本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