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Walker S1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人形机器人,从“手搓”走向量产
第一财经· 2025-06-28 03:04
2025.06. 28 本文字数:2809,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郑栩彤 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手搓"走向工厂制造。 在深圳,创业公司智平方正在规划自建产线,以实现2028年万台场景应用的商业目标。另一家瞄准 工业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厂商近日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是工程师手动组装机器人,现在也在计划建三个 工厂。 机器人产量要增加就需要告别"手搓"、建立产线。随着人形机器人产量望向增长,供应链厂商也在加 码。6月26日,领益智造宣布公司将"All In"具身智能。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打算切入三类业务,包括 核心零部件和总成研发设计、全方位硬件服务、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三的具身 智能硬件制造商。领益智造是消费电子硬件上游零部件厂商,是"果链"厂商,此前也进入了汽车供应 链,今年以来则在加码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供应链厂商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要解决的远不止产能问题,还涉及如何推动零部件标 准化、如何降本等问题。 望向规模化生产 今年年初,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下线,吹响了国内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号角。更多 厂商在计划建设产线、扩大产量。 6月,智平方一边推动通用智能机器 ...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手搓”走向量产,供应链厂商加码制造
Di Yi Cai Jing· 2025-06-27 13:14
Core Insights - The humanoid robot industry is transitioning from manual assembly to large-scale production, with companies like Zhifang and Lingyi Zhizao planning to establish production lines to meet increasing demand [1][2][3] - Supply chain manufacturers are entering the humanoid robot sector, focusing on standardizing components and reducing costs to enhance production efficiency [1][6] - The domestic humanoid robot market is maturing, with companies announcing mass production plans and competitive pricing compared to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 [5][6] Group 1: Industry Developments - Zhiyuan Robotics has marked the production of its 1000th general-purpose humanoid robot, signaling the start of mass production in China [2] - Lingyi Zhizao has announced plans to invest 50 million yuan in upgrading its key components and assembly for humanoid robots [2][3]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multiple production lines for core components and is working on automated assembly lines to enhance production capacity [3] Group 2: Supply Chain Challenges - The humanoid robot industry faces challenges in standardizing components, which complicates cost reduction and profitability for suppliers [6][7] - Many suppliers are hesitant to collaborate due to low production volumes, but this is changing as manufacturers ramp up production [2][6] - The complexity of assembly processes and the need for consistent quality across mass-produced units present significant hurdles for manufacturers [7] Group 3: Material Innovations - New materials, such as gallium nitride, are being explored for use in humanoid robots, particularly in electric motor applications [8] - The industry is looking to leverage materials used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to reduce weight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in humanoid robots [7][8] - There is potential for market opportunities in developing new materials specifically tailored for humanoid robot applications [7][8]
新华每日播报|6月19日
Xin Hua She· 2025-06-19 11:53
·新华图片精选· 天津:智慧赋能 夯实港口"硬实力" 6月19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行驶在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作为我国港口智慧化转型的"试验田",近年来天津港持续推动传统码头全流 程自动化升级,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 目前,天津港已实现集装箱与干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8%,平均作业 效率提升15%。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02:21 三峡船闸通航22年货运量超22亿吨 6月18日,在湖北宜昌,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2025年6月18日,三峡船闸迎来运行22周年。据交通运输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统 计,自2003年6月18日正式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三峡船闸累计运行21.5万闸次,通过船舶107.4万余艘次、旅客1229.1万余人次,过闸货运量达22.4亿 吨,充分助力长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广西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下线 6月18日,在广西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工人检查即将下线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当日,在广西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柳州优必 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量产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 ...
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今日在柳州下线
news flash· 2025-06-18 15:02
6月18日,广西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柳州下线,填补了广西在高端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整机制造领域 的空白。首台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型号为Walker S1,此次共下线20台。与传统机械臂相比,工业版人形 机器人凭借其类人形态、灵活关节及强大的智能决策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复杂多变的产线需求,实 现"一机多能"的跨场景作业。据了解,这些人形机器人将在不久后进入当地一家车企开展实训工作。未 来,它还将与传统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解决复杂场景的柔性无人化生产难题,为柳州乃至中国汽车工 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智能化的澎湃动能。(央视新闻) ...
具身智能下半场 :各路机器人发起场景争夺战|智能涌现
6月7日,南方财经记者从智平方处获悉,该公司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柳汽")签署战略 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具身大模型在汽车制造全方位场景的首次深度应用,构建驱动技术迭代的数 据飞轮。 四天前,6月3日,越疆(2432.HK)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药师帮(9885.HK)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 机器人全栈技术与医药场景生态,重点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医药研发、仓储、配送及零售终端的规模 化落地。 可以发现,具身智能的下半场战役已经悄悄打响了。而下半场的胜负手就在场景上,即如何利用自身具 身智能机器人的优势,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场景,并要在这个场景上能够"有利可图"。为此,各家机器 人公司都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来各显神通。 脑子好的机器人备受高端制造青睐 实际上,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场打工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优必选和乐聚家的人形机器人都要早于智平方 进工厂。尤其是优必选比智平方更早宣布与东风柳汽之间的合作。 据公开报道,今年3月28日,东风柳汽就对外宣布将于其汽车制造工厂内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 人Walker S1,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提升其制造工厂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及 效率。 ...
发新芽 长成林 快生根——江苏聚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年2月14日,苏州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 仲茜 操子怡 江苏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展示尖端科技;无锡汽车装备企业天奇股 份研发中心,最新版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实训"上岗";盐城市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江苏最 大独立储能电站——远景射阳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完成全容量并网…… 作为全国经济的排头兵,江苏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10%的经济总量、13%的工业增加值。近 年来,锚定科技创新主线,江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 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省内13座城市立足资源禀赋,努力形成"高原隆起、高峰迭起"的新发 展格局。 2024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5.8%,5座城市GDP迈上万亿元台阶。2025年一季 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万亿元,同比增长5.9%。制造大省江苏不负期许,踔厉奋发,在"双 链"融合上走在前、打头阵,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挑大梁、做示范。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比赛开始!"4月25日,无锡市惠山区全民健身中心热闹非凡,1 ...
实探|广东资本市场新图谱
券商中国· 2025-05-15 07:00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枢纽,资本市场通过资源的高效链接与精准匹配,赋能实体经济,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引擎。 自2024年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各地陆续出台相关具体落实政策,致力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板块, 为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本报今起推出"从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型融媒报道栏目,对话监 管部门、探访上市公司,呈现各地如何以资本活水浇灌产业沃土,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编者按: 此系列首篇,证券时报、南方日报联合调研组走进广东一线,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访谈与案例解剖,探寻广东资本 市场从"硬"实力领跑全国到"新"实力支撑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跃迁图景。敬请关注。 证券时报、南方日报联合调研组 | 和为相通事一大量、产品及原点维护 | 图书 发力工程生产品,印度设施一 | AUTORIALS WARRENT | 这次位置是作用"这个用和线索的。",我们 | | | --- | --- | --- | --- | --- | | COP是在国家位,在第一党大陆进体图发展 | 从体量知障器;广东省仪示和法题,优信 | 们遗憾"东国中选题的力量的人都是5"力 | ANNIKOLORI ...
资本市场“新”实力,潮涌广东!|证券时报、南方日报联合调研报道
证券时报· 2025-05-15 00:13
编者按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枢纽,资本市场通过资源的高效链接与精准匹配,赋能实体经济,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自2024年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各地陆续出台相关具体落实政策,致力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板块,为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 展贡献力量。本报今起推出"从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型融媒报道栏目,对话监管部门、探访上市公司,呈现各地如何以资本活水浇灌 产业沃土,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此系列首篇,证券时报、南方日报联合调研组走进广东一线,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访谈与案例解剖,探寻广东资本市场从"硬"实力领跑全国 到"新"实力支撑科技产业深度融合的跃迁图景。敬请关注。 证券时报、南方日报联合调研组 | DER SEARDER LIVE SELECTRES | ANTILIA . W . W . W . A . B . B . | "第一股"通到 | VALUE CARDE PARK ACTUAL - THE | | | --- | --- | --- | --- | --- | | 更了全国工作的重要企选赌球,加快建设 | 日本有限,电子门盘,在线优秀,和智能小,都 | | "你们的目 ...
机器人行业周报:“外骨骼机器人”助力登顶泰山 市场反馈积极有望加速放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3 02:43
本报告导读: "外骨骼机器人"助力登顶泰山,优必选全球首次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技术升级+产品迭 代"促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落地。 投资要点: 苹果重组机器人团队,将机器人团队转移至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麾下。近日,苹果CEO 库克对公司人 工智能部门进行了重组,其中一项关键举措是将机器人团队转移至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John Ternus麾 下。机器人作为硬件与软件的高度融合体,其研发和生产需要硬件、机械、软件、算法等多方面的协同 合作,机器人团队整合到硬件部门,或将促进机器人研发过程中软硬件的对接,提升研发效率。 投资建议:重 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包括:1)执行器和电机:推荐标的 为兆威机电、鸣志电器、捷昌驱动和曼恩斯特;2)驱控类:受益标的为拓斯达;3)减速器:受益标的 为瑞迪智驱;4)丝杠类:推荐标的为恒立液压、贝斯特和长盛轴承,受益标的为丰立智能、震裕科技 和北特科技;5)丝杠设备类: 风险提示:国产设备替代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风险、产业政策不及预期风 险。 受益标的为华辰装备、日发精机、秦川机床和浙海德曼;6)传感器: 推荐标的为东华测试和 ...
600项科技新品科博会首发首展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5-13 01:55
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成果齐亮相 中化新网讯 新能源智能汽车为用户提供卓越的驾驶体验、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的突破为具身机器人产业 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风光氢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强劲动能……5月11 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出前沿科 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的1200余项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超600项科技新品首发首展,现场签 约项目43个,总金额超58亿元。 一批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引人驻足。国电光宇展示的风光氢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充分利用风能 和太阳能资源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设施,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上海化工区加氢站沙盘模拟的是我国 首座具备长管拖车充装能力的加氢母站,也是全国首个商业运营的全场景综合站…… 智能机器人扎堆亮相。全球首个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将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 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在垂直90度的墙壁上如履平地,极大规避高空作业风险;努力"搬砖"的工业 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展区间轻松搬运物品,展现出高效的作业能力。机器人迈出的每一个关键步伐 都离不开化工新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