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紫杉醇

Search documents
*ST双成:公司没有收购计划,正积极采取措施争取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12:57
证券之星消息,*ST双成(002693)07月0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是否重新考虑收购半导体公司,股东那边可以继续协商吗?若不收购,公司怎么 确保不退市? *ST双成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截止目前公司没有收购计划。公司有关信息请以公司在指定披露媒 体《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公告为准。为争取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董事会 正在积极主动采取措施。(1)营销方面:目前国家不断出台新的医保和招采政策,公司根据当前形 势,判断和把握好新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各项集采并力争中标,增加公司现有产品的销售 量;采用新的适合集采下的市场策略和销售政策、与各合作伙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销售网 络。国外销售方面: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布局的进程,提升公司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公司本次注射用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美国的获批,意味着该药品拥有美国合法销售资格。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2)多肽业务的出口业务方面:继续保持现有客户订单,拓宽 其他客户渠道,发挥扩建后的多肽车间纯化产能。(3)研发、生产方面:积极推进在审品种的获批及 ...
钱塘用“耐心资本”投资未来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3 02:57
对此,康霖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昊泉也深有体会。去年年底,该企业完成了A轮融资, 总金额1.5亿元,其中钱塘产业基金投资1亿元。目前,由康霖生物自主研发的产品KL003细胞注射液, 已经成功治愈数十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且治疗成本远低于国际竞品。此外,钱塘还帮助企业对接银 行、担保机构,成功争取到专精特新担保贷800万元。 在钱塘新一轮产业基金矩阵中,主导子基金由专注投资钱塘优势主导产业的7只非定向基金和助力 重大项目招引的6只定向基金组成,实现"车药芯化航"全主导产业全生命周期全覆盖。此外,基金阵容 还包括管理子基金和合作子基金。去年,区内企业天镜生物寻求资产重组,管理子基金主动帮助企业与 投资机构开展10余轮对接,最终帮助企业完成超5亿元人民币的C1轮融资,实现资产整合重组。在融资 助力下,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生长激素管线与菲泽妥单抗已提交上市申请,尤莱利单抗与赛诺菲达成 战略合作,另有多个重点管线快速推进中。接下来,钱塘产业基金将继续聚焦硬科技、坚持长周期、提 高容错率,通过市场化方式帮助区内企业快速发展。 作为产业大区,钱塘(新)区本周落地新一轮产业基金矩阵:钱塘和达产业基金,该产业基金按 照"母 ...
每周股票复盘:*ST双成(002693)注射用紫杉醇ANDA获FDA批准并完成里程碑款项接收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00:39
公司公告汇总:*ST双成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NDA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批准,并 已收到全部600万美元里程碑款项。 截至2025年6月6日收盘,*ST双成(002693)报收于8.22元,较上周的8.45元下跌2.72%。本周,*ST双 成6月4日盘中最高价报8.6元。6月6日盘中最低价报8.03元。*ST双成当前最新总市值34.09亿元,在化学 制药板块市值排名123/1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924/5148。 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693,证券简称:*ST双成)近期签署了《许可及供应协 议》的进展公告。根据协议,公司将研发和生产的制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100mg/瓶)在美 国地区的独家许可授予Meitheal Pharmaceuticals, Inc.和Hong Kong King-Friend Industrial Co., Ltd.。自 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公司陆续收到HKF支付的部分里程碑款项共计300万美元。2025年5月, 公司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NDA获得美国FDA上市许可批准,并实现了美国出口首次发货。 近日,公司收 ...
连续三日股价异动,科兴制药:多个创新药项目尚处于临床前阶段
Bei Ke Cai Jing· 2025-06-06 04:24
6月4日,科兴制药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30%,根据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科兴制药提醒,其在研的多个创新药项目尚处于临 床前阶段,后续进展尚存不确定性。近年来,科兴制药的研发投入不断缩水,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 企业,科兴制药该如何破局? 创新药项目研发具有不确定性 在上市之前的三年(2017年至2019年),科兴制药业绩稳步增长,利润从0.59亿元增至1.6亿元,年均增 速超70%。但是随着2020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利润不仅没有增长,且常年下滑。 2020年至2022年,科兴制药分别实现净利润1.39亿元、9021.06万元、-9029.52万元。此外,因2023年业 绩预告内容不准确、未能维持自愿信息披露的持续性与透明度以及在募集资金使用于现金管理上的操作 不符合规范等问题,科兴制药及相关责任人还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警示。 2024年,科兴制药终于实现盈利。相关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4.07亿元,同比增长11.75%;归母净 利润314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对此,科兴制药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业稳健向好,尤其是白蛋白紫 杉醇 ...
中美白蛋白紫杉醇仿制药竞争格局:双成药业三适应症突围,专利挑战成关键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04 08:49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制剂是一种新型纳米微粒制剂,通过人血白蛋白纳米载体技术,解决了 传统紫杉醇药物使用时导致的过敏问题。原研药商品名:凯素(Abraxane)于2005年1月7日获美国FDA 的上市批准,且目前美国原研产品还在专利保护期内,最晚专利期至2034年7月12日。截至目前,美国 已获批上市的中国企业仅有两家:恒瑞医药和双成药业。而原研药品中国专利已过期,石药、齐鲁、恒 瑞、海正等各大药企已实现获批上市销售。 一、美国竞争格局 1、双成药业:三适应症获批,专利和解奠定优势 双成药业(002693)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于2025年5月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少数 成功进军美国市场的中国抗肿瘤仿制药。其获批适应症包括: 据获悉,双成药业于2022年3月正式申报上市ANDA,同年12月对原研专利发起全面挑战并最终达成和 解。该品种于2025年5月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该产品获批上市标志着双成药业的白蛋白紫杉醇制剂 工艺、产品特征研究、临床数据全面达到FDA标准,且通过专利挑战和解协议,成功绕过原研药 Abraxane(凯素)的专利壁垒(原专利保护期至2034年)获得3个适应症。即专利 ...
深度复盘!今年国内规模最大医药IPO:集采倒逼的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5-26 04:01
以下文章来源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 ,作者文思敏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这里是《第一财经》杂志(前身《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 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2025.05. 26 本文字数:7072,阅读时长大约1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文思敏 5月23日,恒瑞医药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完成两地上市的布局。此次港股IPO以每股44.05港元的 定价发行,共募集资金约98.9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的医药IPO项目。 作为国内的创新药领域的头部公司,恒瑞医药这次在港股上市被视为其向国际化运作的关键一步。当 前,恒瑞医药的产品出海主要依赖于对外的授权合作,授权收入也是目前恒瑞医药重要的业绩贡献, 特别是利润端。在恒瑞累计的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中,近三年就达成了9笔,出海过程可以说在 加速推进。 此次上市,恒瑞再次拓宽了自己的融资渠道,背后也暗含其转型逻辑的延续。今年2月,我们曾系统 分析过恒瑞医药的转型路径,以及它的收获。以下是文章: 靴子落地——2024年1月6日,恒瑞医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恒 ...
恒瑞:集采倒逼的转型
Di Yi Cai Jing· 2025-05-26 02:02
Core Viewpoint - Heng Rui Medicine has successfully listed on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raising approximately HKD 98.9 billion, marking the largest pharmaceutical IPO in China this year. This move is seen a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for the company [2].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 Heng Rui Medicine is recognized as a leading company in China's innovative drug sector, with a strong pipeline of products. The company has primarily relied on licensing agre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with 14 licensing deals completed, 9 of which occurred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2][3]. - The company has not engaged in any financing activities since its A-share IPO in 2000, making this recent listing a notable event in its history [3]. Group 2: Impact of Policy Changes -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rug procurement policies since 2016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Heng Rui's operations, particularly affecting its revenue from generic drugs, which constituted 82% of its income in 2019 [7][8]. - The average price drop for drugs that have undergone procurement has exceeded 50%, creating substantial pressure on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7][21].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Following a peak revenue of CNY 27.735 billion in 2020, Heng Rui's income has declined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due to procurement policies, but it began to stabilize in 2023 [8]. - The company's revenue from innovative drugs has increased to 46.6% of total revenue in 2023, surpassing CNY 10 billion for the first time [8][27]. Group 4: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 Heng Rui has shifted its focus from generic drugs to innovative drug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reducing its generic drug projects and increasing its innovative drug pipeline [27][29].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research centers globally to monitor trends and gather patent information, although it lacks a standout blockbuster product [36]. Group 5: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Strategies - Heng Rui'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includes three main approaches: self-expansion, direct licensing, and joint ventures. The company has increasingly opted for direct licensing to reduce costs and risks [57][65]. - Recent licensing agreements have generated significant upfront payments, such as a EUR 160 million deal with Merck, contributing to a 32.98% increase in net profit in 2024 [66]. Group 6: Challenges and Future Outlook - The company faces challenges in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innovative drugs, particularly in the PD-1 market, where it must navigate pricing pressures and market acceptance [40][43]. - Heng Rui's recent foray into NewCo transactions, which involve complex asset and equity financing, indicates a strategic pivot towards leveraging external capital for growth [68][69].
健友股份国际化业务再提速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21 02:51
5月20日,健友股份(603707.SH)披露,公司子公司Meitheal Pharmaceuticals, Inc.(以下简称"Meitheal") 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FDA")签发 的盐酸伊达比星注射液生产场地转移批准信。 该药品包括5mg/5mL、10mg/10mL和20mg/20mL三种规格,适用于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 此次批准允许在健友股份的另一子公司健进制药有限公司的场地生产该药品。盐酸伊达比星注射液是美国FDA近期重点关注的市场短缺产品,目前美国境内 仅有另一家公司持有其仿制药上市销售。 健友股份总裁黄锡伟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该产品是2023年公司自以色列药企Teva处购买。在买下该产品后,需将产能转移至自身的肿瘤药基地进 行生产。"在更换生产场地后,FDA需要重新审查数据以符合要求。而在经FDA批准后,新批准产品近期将安排在美国上市销售。" 除该产品外,健友股份即将为双成药业(002693.SZ)刚获FDA批文的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以下简称"白蛋白紫杉醇")展开在美商业化工作。 过去一年,健友股份制剂业务自美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 ...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1.3%,恒瑞正式启动港股招股,健友、双成合作白紫品种美国ANDA获批-20250518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5-18 09:41
行 业 及 产 业 医药生物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相关研究 《本周医药上涨 1.0%,百济营业利润实现 扭亏,司美 25Q1 贡献超 78 亿美元收入 登顶药王 ——医药行业周报(2025/5/6- 2025/5/9)》 2025/05/11 证券分析师 张静含 A0230522080004 zhangjh@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李敏杰 A0230523070006 limj2@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李敏杰 (8621)23297818× limj2@swsresearch.com 2025 年 05 月 18 日 本周医药上涨 1.3%,恒瑞正式启 动港股招股,健友/双成合作白紫品 种美国 ANDA 获批 看好 ——医药行业周报(2025/5/12-2025/5/16) 本期投资提示: 1.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3%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1.3%,同期上证指数上涨 0.8%,万得全 A(除金融石油石 化)上涨 0.5%。本周医药生物指数在 31 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表现排名第 11。 1.3% -2% -1% -1% 0% 1% 1% 2% ...
交易超10亿美金,石药这款首仿药何以抢滩全球市场?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17 00:3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佳英 广州报道 对于石药集团而言,2024年肿瘤药收入因集采跌去28.3%,伊立替康又在销量爬坡期。此次成功出海, 不仅带来1500万美元首付款,更有望通过双位数销售分成构筑新的利润源头。 这种技术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一定验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团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显示,在接受过≥2次化疗的87名可评估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伊立替 康脂质体的总体应答率达到25.3%,疾病控制率高达6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整体生存 期(OS)则分别为4.8个月和14.1个月。 在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方面,以往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多数仍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化疗是复发或转移 性胰腺癌的治疗基石,但进展缓慢。而脂质体伊立替康的开发与上市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石药集团在2024年财报中指出,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已于2023年9月获批与5-氟尿嘧啶(5-FU) 和亚叶酸(LV)联合用于治疗接受吉西他滨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此外,2024年CSCO指南 还将该联合方案列为转移性胰腺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II级推荐,并纳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