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核磁共振设备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广东点评“十四五”成绩单 深圳综改创60多个“全国第一”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11-07 14:45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 姚嘉莉)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召开第一场"'十四 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广东省人民政府 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胡洪表示,广东省"十四五"各项指标任务顺利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 这五年,广东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蝉联全国榜首,全省研发经费 投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稳居全国第一。加快布局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 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多点突破,麒麟高端芯片、高端核磁共振设备、 手术机器人等打破国外垄断。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 形成9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1/3,数字经济 规模居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量361.8万辆、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24.7万台(套)、占全国 43.5%。 这五年,广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造60多个"全国第 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 ...
创新体系展现全球竞争力 广东交出“十四五”硬核答卷
"十四五"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胡洪介绍,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影响力持续提 升,今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显示出区域创新体系的全球竞争力。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基本形成,跨江跨海通道群初具雏形;"湾 区通"工程深入实施,职业资格互认、人才跨境往来、资金跨境流通等领域加速拓展。教育、医疗、社 保等民生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同样提速,让湾区居民享受更多便利与实惠。 11月6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十四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广 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胡洪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的五年,是广东经济实力持续跃 升、创新动能加快积聚、开放格局不断拓展的5年。 在开放型经济领域,广东依旧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大关,连续39年位 居全国首位。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6262.6亿元,对外投资合作 也实现新突破,累计对外实际投资839.39亿美元。 胡洪表示,过去5年,广东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21年至2024年连续跨越12万亿元、13万亿元、1 ...
广东“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各项指标任务顺利推进 多项数据位居全国首位
"'十四五'各项指标任务顺利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11月6日,"'十四五'广 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广州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胡洪在发布 会上介绍,2021年至2024年,广东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2万亿、13万亿、14万亿台阶,2024年广东地区生 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增长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达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广东锚定"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影响力 不断提升,今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职 业资格认可、人才跨境往来、资金跨境流动、车辆跨境通行、数据跨境流通日益拓展,教育、医疗、社 保等民生领域融合进一步加快。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先后布局建设,深化粤港澳融 合发展、拓展港澳发展空间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广东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澎湃。全省研发经费投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以 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稳居全国 ...
广东晒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31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11-06 11:34
广东晒出"十四 五"高质量发展 成绩单!全省城 乡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比缩小至 2.31_南方+_南 方plus 2025年是"十四 五"规划收官之 年。11月6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 新闻办举办了第 一场"'十四五'广 东成就"系列主 会上,广东省人 民政府副秘书 长、省政府新闻 发言人胡洪指 出,"十四五"广 东各项指标任务 顺利推进,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 新征程实现良好 开局。全省经济 实力不断提升, 2021—2024年经 济总量连续跨越 12万亿、13万 亿、14万亿台 阶,连续36年位 居全国第一。 ——经济大省勇 挑大梁,全省经 济实力不断提 升。广东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 心,以推动高质 量发展为主题, 2021至2024年经 济总量连续跨越 12万亿、13万 亿、14万亿台 阶,2024年广东 地区生产总值达 14.16万亿元, 连续36年位居全 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了"十四 五"期间广东省 经济社会发展总 体情况。 国第一,"十四 五"前四年年均 增长4.7%。地方 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达1.35万亿 元,连续34年居 全国首位。广东 工业门类齐全, 规模以上工业营 业收入达19.41 万亿元, ...
“十四五”前四年广东GDP年均增长4.7%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1-06 09:37
这五年,广东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蝉联全国榜首,全省研发经费 投入、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稳居全国第一;持续将1/3以上省级科技创新战 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加快布局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实现多点突破,麒麟高端芯片、高端核磁共振设备、手术机器人等打破国外垄断。 此外,2024年广东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大关,连续39年位居全国首位;重大外资项目加速推进,"十 四五"前四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6262.6亿元;对外投资合作实现新发展,前四年累计对外实际投资达 839.39亿美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个港口实现互联互通,广 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完) "十四五"前四年广东GDP年均增长4.7% 中新网广州11月6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6日在广州举行"'十四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胡洪表示,"十四五"这五年,广东经济 实力不断提升,2021年至2024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2万亿元、13万亿元、14万亿 ...
欧盟“拉网式”设限中国商品,中国被迫反制,中欧贸易战开始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9:43
Group 1 - Recent trade tension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have escalated, with Europe imposing restrictions on Chinese goods and China initiating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against European products, particularly targeting brandy [1][2][14] - France has expressed concerns over the increasing market share of Chinese goods, which is nearing 50%, warning that without protective measures, local factories may face closure [5][14] - The European Union's internal divisions are evident, with economic sectors favoring cooperation with China while political elites lean towards a strategy of containment influenced by the United States [17][24] Group 2 - China's response to the EU's anti-dumping measures is strategic, aiming to protect its market while adhering to WTO rules, indicating that EU brandy has been found to be dumped and poses a threat to Chinese industries [14][26] - The ongoing trade dispu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precise retaliatory measures from China, which are seen as systematic and mature, contrasting with previous passive responses [22] - The geopolitical context,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US and the impact of the Russia-Ukraine conflict, complicates the trade relationship, leading to increased tensions and a call for a new mutual understanding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