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NE系列
icon
Search documents
恒瑞医药20250709
2025-07-11 01:13
恒瑞医药 20250709 摘要 恒瑞医药受益于国内外医药市场回暖及海外投资者关注,预计 2025- 2027 年营收将分别达到 330 亿、378 亿和 446 亿,增速分别为 18%、14.8%和 17.8%;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达到 74 亿、86 亿和 103 亿,增速分别为 17%、16.7%和接近 20%。 恒瑞医药临床管线丰富,拥有 132 条管线,其中 31 条已申报上市或处 于后期申报阶段,57 条已披露靶点,另有大量未披露管线,显示出强大 的未来竞争力,预计未来几年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将显著增加。 基于收入与利润结构优化及创新药上市数量增加,恒瑞医药市值有望重 回 5,000-6,000 亿元水平,公司近年来完成销售改革并积极推进国内外 创新药业务发展,目前 3,000 亿元市值档口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恒瑞医药通过"借船出海"策略推进国际化,海外竞争力强劲,但 A 股 市场对其海外业务估值尚未充分体现。2023-2025 年 BD 利润分别为 7 亿、27 亿和预计 30-40 亿,将推动公司重回白马股逻辑,预计明年市 盈率为 30-35 倍,利润增速为 20%-30%。 恒瑞医药近期市场表现 ...
云知声上市港股最新涨幅60.6%,首周市值破230亿获资本青睐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6:52
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博士和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TO梁家恩博士共同敲响开市锣 业务数据同样支撑着市场信心。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云知声营收从6.01亿元增至9.39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5%;按弗若斯 特沙利文数据,其已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0.6%,"消费+医疗"双赛道表现突出——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跻身市场 前三,医疗AI解决方案位列第四,覆盖超2亿用户,技术商业化能力持续得到验证。 近日,云知声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家在港股上市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公司。此次港股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05港元,首日开盘 后股价迅速拉升,最高触及319.8港元,涨幅高达56%;最终收报296.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44.59%,以收盘价计算,市值约为210.31亿 港元。此后,在上市第一周,云知声股价最高收得338.6港元,最终收报329.4港元,较发行价大涨60.6%,收盘总市值超过233.7亿港 元。云知声上市首秀,用亮眼的成绩印证了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信心。 云知声13年深耕AI领域,技术硬实力获认可 这一亮眼表现印证了资本市场对其13年技术深耕的肯定。自2012年成立以来,云知 ...
消费级3D打印那些事儿
2025-07-07 16:32
消费级 3D 打印那些事儿 20250707 摘要 拓竹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已售出 72 万台 3D 打印机,预计全年销量有望 达到 150 万台,营收预计达 60-70 亿元。新款 HRD 个人制造中心自 3 月上市以来销量持续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 拓竹已成为消费级 3D 打印行业领导者,占据约 35%的市场份额,但内 部认为出货量达到 300 万台时市场接近饱和,表明公司仍有较大增长空 间,主要竞争对手为纵横立方和创想 3D。 拓竹客户主要集中在 ToB 端(占比 70%),包括 DIY 工厂、医疗器械 公司等,ToC 端(占比 30%)相对较少。公司通过 Make Word 社区和 简化大模型技术,致力于提升 ToC 端占比。 拓竹通过高效研发和创新产品策略迅速获得市场份额,X One 系列以消 费级价格提供工业级性能,打印速度达每秒 500 毫米,精度为 0.01 微 米,并首次引入激光雷达和支持 16 色多色打印。 拓竹创始团队在大疆积累的无人机技术经验,如电机控制、运动控制算 法和传感器融合,被成功应用于 3D 打印,实现了高速、高精度、多色 打印。 Q&A 2025 年消费级 3D 打印机 ...
独家丨对话云知声黄伟:撕掉博士标签,成为真正的CEO
创业邦· 2025-07-02 03:12
「IPO全观察」 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和 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作 者丨巴里 编辑丨 关雎 图源 丨 云知声 12 年前,刚创业不到一年的中科大博士黄伟面临一次重大抉择:一家巨头给出了"很多人无法拒 绝"的收购价格,甚至能让他早早享受"沙滩游艇"的轻松生活。 但当他征求合伙人梁家恩的意见 时, 对方提出疑问 : "创业还不到一年就卖掉,是不是太怂了?" 这句话点醒了他 ——他不想轻易放弃,更想和团队一起把事做成。如今,尽管创业让他"累"了 13 年,但他认为这段经历足够精彩,至少证明了自己和团队坚持的方向没有错。 13 年坚持的成果,成为了今年的"港股 AGI 第一股"。 6 月 30 日,黄伟掌舵的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成功在港交所挂牌。 云知声 IPO 发行价定为每股 205 港元 ,募资总额约为 3.2 亿港元,募资净额约为 2.06 亿港元。 上市首日,云知声的开盘价与 IPO 发行价持平,盘中一度涨至 319.8 港元 / 股。截至 当日 收盘, 云知声的股价报收 296.4 港元 ...
AI终端繁荣的B面,困在价格“围城”里的短期狂欢
Tai Mei Ti A P P· 2025-06-30 08:05
"从大盘和我们的表现来看,手机、平板等各个品类的表现都有较高的增长,但是生意没有表面数字看到的那么好,下半年的压力很大",某头部手机企业相 关负责人对作者说道,"AI作为刺激市场的希望,目前来看还未到真正的时候,更多的还是期望与溢价的不对等。" 今年上半年,从各个机构交出的季度报告以及618的数据统计来看,中国消费电子市场承接去年增长的势头,多家品牌接连发布喜报。区别于下行周期争夺 有限的份额,这一次则是在更大池子里的内卷。 与此同时,从全球的发展势头来看,抛开处于爬坡的新兴市场,成熟市场在饱和的血海竞争中,很难寻找新的增量,但中国和美国算是唯二例外的市场。 IDC全球及中国副总裁王吉平指出,"大的方向近年来看,主要的带动因素回归到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这两个区域来讲,还是主力的带动。" 只是,区别于过往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的波动规律,这一次产业的上行,则是多种因素推动下的结果。简单来说,过去的增长是每一次技术迭代的结果,是 价值体验主导下催生的新需求。对比之下,AI被认为是这一轮革新消费电子产业的新力量,但从终端侧、品牌侧的反馈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基于国补政策下的"价格战",是主导增长的核心因素。上述负责 ...
多家AI企业“赶考”港股盈利难题仍待解决
6月30日,云知声将登陆港股市场。据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目前港交所共有超2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正在排队IPO,数量明显高于往年,包括特斯联、卧安机器人、群核科技、云迹科技、深演智能等。 业内人士认为,港交所第18C章等上市制度的优化,为处于快速成长期但尚未实现盈利的AI企业打通了 资本化关键路径。但人工智能行业存在"技术投入高,盈利周期长"的难题,二级市场对其投资逻辑也正 从"概念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 今年以来,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创新应用的广泛落地,全球范围内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 指数级增长,推动终端生态与场景应用迎来变革。在此背景下,众多AI企业寻求赴港上市。 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企业具有研发投入高、盈利周期长等特点。这类企业若能成功赴港 上市,将有效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助力创新资本积累,从而构建起科技、资本与产业协同发展的 良性生态。 目前,市场倒逼AI企业在技术研发与商业落地之间找到平衡点,投资者也更看重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 为商业价值的能力。深圳市海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钟汉雄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公司面临几大难 题:一是盈利路径不明朗,现金流存在压力,商业化落地较难; ...
募资缩水六成!云知声引商汤为基石 初代AI“玩家”聚首
云知声即将登陆港交所,拟募资最高3.2亿港元,商汤科技成基石投资人,双方将在多模领域合作。 历经五年曲折跋涉,中国AI语音技术企业云知声即将叩响港交所大门。6月20日,该公司启动招股,拟 募资最高3.2亿港元,较此前科创板计划缩水65%。 业绩方面,尽管保持23%的年收入增速,但持续高企的研发投入导致公司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云知声此次引入同为老牌AI企业的商汤科技作为基石投资人。招股启动当天,双方官 宣合作,将在语音与视觉等多模态交互方面协同创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收入计,云知声在中国日常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第三,在 医疗AI解决方案排名第四。 但其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2020年11月,云知声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科创板"AI语音第一股"。然 而,仅仅3个月后,也就是次年2月,公司撤回了IPO申请。 对于撤回原因,云知声解释称,公司预期科创板上市申请的批准程序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决定重新将时 间及资源重点放在并优先用于业务及技术发展,旨在于业务状况更成熟及市况合适的较后阶段申请 IPO。 不过,市场存在不同看法。当时AI企业盈利模式不明、估值虚高,监管层对科创企业 ...
云知声IPO:12亿亏损背后的业务困局与项目制生死考
3 6 Ke· 2025-06-19 23:15
三年亏损12亿,云知声增收不增利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2年,在人工智能还未全面爆发之际,云知声就已经成立。招股书显示,经过了13年的发展,云知声业务覆盖医疗和日常生活,公司 的主要技术也从智能语音演变到大模型。可见,在AI的每一次技术和业务变革中,云知声都进行了针对性调整。 与其他AI新势力一般,凭借AI的概念以及曾经在摩托罗拉中国研究中心工作的黄伟等创始团队的履历,云知声成立后很快就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自2013年获得了A轮融资后,在10年内累计完成了11轮融资,总额超过3.4亿美元,吸引了包括启明创投、挚信资本、中网投、京东尚科等三十多家投资机 构的投资。 2025年3月30日,在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的联席保荐下,云知声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不同的是,这一次云知声得到了回应,6月12日,云知声披露 聆讯后的招股书,这位古早的AI玩家,终于要IPO了。 在DeepSeek变革下,如今的大模型赛道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云知声AI智能体管理平台不得不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虽然每年数亿的研发 投入略显尴尬,但又和研发高度外包化相得益彰。 | 融资历程 11 | | | | | | | | ...
台积电美国厂,真的干成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7 01:34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台积电已与美国公司Amkor合作,在美国开发先进封装能力,但其首批芯片将运往台湾封装成集成电 路。封装产能一直是人工智能供应的关键瓶颈,今天的报告显示,台积电今年的产能可从去年的7.5 万片扩大到11.5万片。此次产能提升是为了应对CoWoS L/S封装技术,此前有报告称,到2025年中 期,台积电的封装产能可能达到7.5万片。 关于亚利桑那州的芯片生产,报道称,台积电已在该工厂生产了2万片晶圆,这是其首批芯片的一部 分。这些芯片包括NVIDIA、AMD和苹果的产品,这三家公司在该工厂正式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宣布了 订单。据详细信息显示,这些晶圆包括用于NVIDIA Blackwell AI芯片的晶圆,这些芯片将运往台 湾,采用CoWoS技术进行先进封装。 除了英伟达的AI芯片外,亚利桑那州的工厂还生产苹果iPhone系列中使用的处理器以及AMD第五代 EPYC数据中心处理器。AI封装带来的高需求迫使台积电等公司扩大产能,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参与者 进入市场。 其中包括台湾第二大芯片代工厂商联华电子。据报道,联华电子正与高通合作,利用其晶圆上晶圆 (WoW)技术封装芯片 ...
从极限运动走向日常,“全球智能影像第一股”影石创新明日上市,能否带给投资者极致体验?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0 09:54
而明日又将迎来一只相对稀缺的新股,那就是将在科创板上市的影石创新,其被业界称为"全球智能影 像第一股",公司专业级产品更是参与好莱坞、央视直播等影视内容制作。那么影石创新明日上市会带 给投资者怎样的体验呢? 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全球龙头,业绩持续高增 公开资料显示,影石创新主营业务为自有品牌的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配件及其 他产品等。公司消费级产品从极限运动出圈,渗透进Vlog、直播、日常影像创作。 公司长期深耕全景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了全景图像采集和拼接技术、全景防抖技术、全景数据处理技术 等核心技术,并持续强化核心技术在公司产品的应用及迭代;发展期间陆续推出了Nano系列、ONE系 列、ONEX系列、ONER系列、GO系列和Ace系列等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产品,以及Pro系列、TITAN系 列、Connect系列等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产品。 据Frost&Sullivan数据,公司品牌"Insta360影石"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连续6年第一、2023年高达67.2%; 而运动相机领域,公司在2023年Frost&Sullivan全球排行榜中位列第二。 行业方面,公司属于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根据F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