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e Ji Ri Bao
icon
Search documents
徐寄遥:编织“观天巨网”,守望日地空间
Ke Ji Ri Bao· 2025-10-22 06:19
图为子午工程二期大型监测设备之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总师对话】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怀柔园区子午楼内,运控中心的大屏幕上,282台设备实时传回的 数据正不停滚动。这些来自子午工程的"数据流",如同无数条丝线,共同编织出一张覆盖日地空间全圈 层的"观天巨网"。 布网观天 受访者供图 田晶娟制图 记者:子午工程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工程? 徐寄遥:子午工程的全称是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名字之所以 叫"子午",是因为空间天气事件的扰动大多是从极区高纬向中低纬沿南北方向传播,即子午线方向传 播,工程的重点监测方向正是子午线方向。 日地空间即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空间区域,是受太阳活动直接影响、与地球空间环境紧密关联的特殊 空间。它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等离子体、磁场、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等,是人类探索宇宙、开展 空间探测和空间活动的主要区域。 子午工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高时空分辨率设备监测日地空间环境变化,摸清其变化规律,为空间 天气实时预报提供支撑,最终提升我国空间天气应用服务与保障能力。 记者:空间天气监测有天基、地基两种方式,子午工 ...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22项国家标准亮相 邦普循环牵头制定
Ke Ji Ri Bao· 2025-10-22 04:52
邦普循环年处理能力达12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刨除其中的废料,按单车电池平均重量300公斤计算,相 当于每年让20—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死回生"。 除了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制定,邦普循环还支撑了全国18个标委会开展电池回收标准研究,涉及有色金 属、化学品处置、汽车、化学和物流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邦普循环已经给行业制定445项标准,其 中国家标准126项。邦普循环也是全球首个开创定向循环技术体系的企业,并把这一技术公开和分享给 行业,形成国家标准。 邦普循环有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制定对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明确的技术规范加速了行业技术 进步和产品迭代;其次,中国标准正在成为国际规则的重要参考,助力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赢得话语 权;更重要的是,面对欧盟新电池法等国际绿色壁垒,高标准回收体系为中国电池企业出海提供了"绿 色通行证"。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22项国家标准,广东邦普循环科 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普循环)是其中主要牵头企业之一。记者从邦普循环获悉,全国超80%锂电池 回收标准由该公司牵头和参与制定。 邦普循环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作为全 ...
【科技日报】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再升级
Ke Ji Ri Bao· 2025-10-22 03:28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5-10-22 06版) 如今团队又将淀粉人工合成的途径进一步优化、升级到3.0版本。与玉米合成淀粉相比,人工合成 淀粉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了3.5倍,淀粉合成速度提升了8.5倍,产量是最初版本的136倍。"这意味着未 来淀粉生产有望脱离农业种植,实现工业化车间制造。"马延和说。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理性设计'的进程。"马延和在分享中还强调了AI技 术对于合成生物学的重要性,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生物学目前已拓展至蔗糖、己糖、生物 可降解材料等多碳复杂分子的合成,为食品、能源、医药行业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人工合成淀粉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进展。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利用低密度太阳能和空气中 的低浓度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整个过程不仅周期长达数月,并且能量转化效率极低,只 有1%左右。 2021年,马延和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包含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 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利用合成生物学的途径,用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生产的淀粉量,就能与5亩土地种植玉米所 产出的 ...
【科技日报】践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责任
Ke Ji Ri Bao· 2025-10-22 03:28
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党委举办纪念钱学森回国70周年主题活动。活 动上,"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专题展览力学所分展区正式揭幕。 "我的办公室,就在钱先生隔壁。对我而言,传承就是每天安静地走进办公室,坐下来,开始一天 的工作;传承就是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工作。"在纪念钱学森回国70周年主题活动上,钱学森科技攻关 青年突击队代表张陈安的这番话,道出了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真谛:它蕴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 体现在为解决每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而投入的专注里。 力学所党委书记刘桂菊致辞时,回顾了钱学森先生创建力学所的峥嵘历程,讲述了力学所70年来在 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奋斗历程与显著成果,并表示力学所将始终沿着钱学森、郭永怀指引的道 路和方向坚定前行,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践行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责任。 力学所工程师张琛也是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队员。她讲述了突击队在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 指引下,向高超声速科技巅峰发起冲锋的故事。 面对国家在高速、低成本、实用化飞行领域的迫切需求,他们敢为人先,在全球率先提出"乘波翼 身融合体"宽域气动布局;革新研发方法,用机理探索驱动虚拟设 ...
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强筋壮骨”
Ke Ji Ri Bao· 2025-10-22 03:18
10月15日,位于广东肇庆高新区的小鹏汽车肇庆基地一片忙碌。这里通过建设"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 了生产场景的实时数据分析、预测与应用,大幅提升了生产调度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今年1月—7月, 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产值250.33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起"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多元服 务"的联合推进机制,大型骨干企业数字化形成引领,中小型企业数字化加速普及,制造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绘制转型路线图 走进广东库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库博精密")自动化生产线,科技日报记者见到,产品从原 料入口、生产到检测,整个流程高效运转,一气呵成。 孙金城介绍:"按照'一企一策'原则,肇庆高新区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聚焦工业 互联网应用创新、5G全连接工厂等方向,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 在肇庆高新区,许多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其中,骏马混凝土有限 公司引入智能物流调度系统,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准时交货率提升了15%;肇庆富士通电梯有限公司上 线智能制造管理系统,设计生成清单所需时 ...
创新引擎强劲 竞逐全球市场
Ke Ji Ri Bao· 2025-10-22 01:41
【"十四五"答卷·创新驱动产业蝶变】 短短两天,国产创新药物就开出了5张出海大单,其中多个交易总金额超10亿美元。10月16日,深 圳普瑞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旗下细胞疗法公司Kite Pharma就体内原位编辑 疗法达成合作,交易潜在总金额达16.4亿美元;17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与瑞士罗氏集团就靶向抗 体偶联创新药物达成许可协议,交易潜在总金额达15.3亿美元……前沿领域、创新靶点、国际大单,中 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实力不仅获得国际认可,也得到跨国大药企的信任与垂青。 生物医药产业里从不缺乏新赛道。"十四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精准把握技术革命与需求升级 契机,构建起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纳米载体、抗体偶联药物等多个新赛道逐浪潮头。 研发实力,国际认可 10月17日,中国1类新药库莫西利胶囊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发布了临床数据报告。这 一新型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2/4/6)抑制剂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 近年来,登上国际学术大会报告台的中国新药临床试验不断增加,通过临床试验直接对标国际明星 药物的中国创新药也不断以硬核数据证明实力。安罗替尼联 ...
2026年,AI向物理世界挺进
Ke Ji Ri Bao· 2025-10-22 01:41
2025年已成为人工智能(AI)全面融入人类日常生活的一年。无论是工作、娱乐、学习还是科 研,AI的影响力已无处不在。 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报道预测,2026年,AI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将日益清晰,并持续为人类创 造新的可能:从推动医疗与教育水平提升,到助力科学发现,再到以多种方式优化日常事务、提升生活 品质。 AI不再只是屏幕后的数字工具,而是逐步成为物理世界中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对人们周围的实体 系统与运行机制产生深远影响。AI将走出手机应用与电脑程序,走进家庭、工厂与办公场所,成为看 得见、感知得到的现实存在。这些"物理AI"形态多样,共同构成智能实体网络,并将重新定义人类与技 术之间的互动方式与依存关系。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需直面一系列伴随而来的挑战,例如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以及就业等相关 议题。 然而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也可能借机缩减人力、压缩开支,导致裁员与失业现象逐渐常态化。在这 个人机协作深度重构就业图景的时代,适应与转型,正成为每个职场人不可回避的课题。 嵌入常规医疗流程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近期为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听诊器完成了一次"AI升级"。据英国国家健康 与护理研究所报道,这款新型智能听 ...
从“黑废料”到“绿建材”,用煤基固废制备云砼石
Ke Ji Ri Bao· 2025-10-22 01:04
Core Viewpoint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al-based solid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production line in Shenmu City, Shaanxi Province, marks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oal-based solid waste recycling in China, utilizing waste materials such as fly ash and coal gangue to produce low-carbon building materials [1][2]. Group 1: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 The production line has an annual capacity of 600,000 cubic meters of cloud concrete stone, effectively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high-value building materials [1][2]. - The research team has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package for recycling coal-based solid waste into microcrystalline glass, cloud concrete stone, and expanded clay, creating a pathway from "black waste" to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2][3]. - The Shenmu production line is described as a "solid waste digestive system," capable of processing 600,000 tons of solid waste annually [2]. Group 2: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 The Shenmu cloud concrete stone production line generates an average annual profit exceeding 20 million yuan, demonstrating the economic viability of solid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3]. - The projects not only showcase the potential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coexist but also highlight the vast market for solid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3]. - The initiative aligns with China's dual carbon goal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olid waste recycling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nergy security,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a low-carbon future [3].
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投运
Ke Ji Ri Bao· 2025-10-22 01:00
铁岭输变电工程可满足超过200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并网需求,每年可新增清洁能源消纳 超3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90万吨标煤消耗。工程促进了辽宁北部地区新能源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服务 清洁能源强省建设,加快构建辽宁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 通讯员张爱萍)近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500千伏铁岭输变电工程投运。 该工程是我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实现了500千伏西泉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核心材 料、关键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乃至技术标准体系的全链条国产化,建成国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铁岭输变电工程由500千伏铁岭-石岭线路工程和500千伏西泉变电站组成。西泉变电站具有典型的新型 电力系统运行特征,系统示范应用了5方面16类原创技术成果,并获批国家电网公司原创技术策源地科 技示范工程。 ...
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近万亿元
Ke Ji Ri Bao· 2025-10-22 00:27
与此同时,何亚琼坦言,行业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算法模型质量有待提升,中试服务平台体 系建设相对滞后,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宣传不足等。 谈及未来生物制造的方向时,谭天伟表示,需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研发一些新的软件和设计 工具、高通量的筛选和反应器等。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发布了16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了生物制造标 志性产品、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遴选发布,以及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等工作。何亚琼表示,接下来工业 和信息化部将加快新成果在应用场景方面的先行先试和成果转化,加大力量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 展。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日前从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的以"生机无限制引未来"为主题的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上获悉,我国 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 在论坛上表示,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成长壮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介绍,生物制造就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生物体, 结合工程学原理进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生物制造具有高效性、更好的安全环保 性。 "生物制造凭借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