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Search documents
中碳登董事长尹俊:碳价正成为技术进步与能源革命的新定价工具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碳价正成为新定价工具 电力行业是首批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尹俊介绍,自2021年7月开始交易运行以来,覆盖发电行业 的碳市场已进入第四个履约周期,对发电行业减排增效的作用不断显现。 在江西,国家电投集团所属的一家发电企业,原本的能耗远高于排放基准值,于是通过对机组进行通流 改造,将汽轮机内部的叶片及气缸进行升级,提高机组的运行功率。节能技改后,企业能耗降低至排放 基准值以下。从经济效益来看,技改完成后的第二年,企业的碳履约成本就降低了约1000万元,机组效 率的提升也让燃料成本同步下降。 尹俊 ◎记者 荆淮侨 9月24日,由上海市政府、湖北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举行。今 年大会主题为"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碳登")董事长尹俊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 示,碳价作为碳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信号,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市场激励机制的成效。要构建 符合产业特征的碳配额储备管理体系,并构建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长效运行、预期明确的调节机 制,以保障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 碳市场是国际通行的碳减排政策工具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将逐步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和总量控制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赖晓明 ◎记者 宋薇萍 上海证券报:作为试点市场,上海一直在先行先试。您认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海有哪些经验 可以输出? 赖晓明:一是在配额分配方面,上海一直在优化分配机制,结合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进展,从原来 以历史法为主的分配,到现在70%以上是以效率法为主的分配;从原来的全部免费分配,到后来93%至 99%免费,有少部分有偿分配;以及履约拍卖和非履约拍卖,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有利于提升市场流 动性。二是在市场参与主体方面,上海很早就是多元化主体,参与开户的企业和机构一共是2200多家。 其中,控排企业400家左右,其他都是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后者的积极参与,为市场奉献了比较大的 交易量。从这个角度讲,全国碳市场尽快引入投资机构参与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 究配套规则和制度。三是从产品来看,上海在持续创新,丰富交易工具。 现在市场还比较关注碳资产质押贷款融资的进展,上海等地已进行了探索,获得了各方支持。全国碳市 场配额已超过80亿吨,按市值来看,可能有四五千亿元。如果这些碳资产可以融资,对于破解企业融资 难将是全新的解决方案。 上海证券报:展望"十五五",您认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有哪些重 ...
天风证券计算机首席缪欣君:B端智能体落地转折点将近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随着AI技术日渐成熟,Agent的商业化落地已是大势所趋。在缪欣君看来,趋于明晰的市场需求、更加 优质的产品供给与一级市场的逐步繁荣,是支撑本土Agent在2026年一季度落地的主要因素。 T C 0 FF 缪欣君 ◎记者 郑维汉 "Agent(智能体)在国内市场落地的障碍正在被移除。"日前,天风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 缪欣君在"上证·首席讲坛"上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缪欣君认为,2026年一季度有望成为中国to B Agent(面向B端的智能体)市场的转折点,阿里云等行 业巨头将显著受益,并带动自身生态链蓬勃发展。 多重因素推动Agent落地 市场需求方面,Agent投资回报率(ROI)的明确是重要支撑因素。"从美国市场Agent的落地进程来 看,Tokens的价格下降已成确定性趋势。"缪欣君表示,"这从成本结构上决定了企业在采用Agent上具 备更强意愿。" 从国内市场来看,出于多重因素,此前企业对于Agent软件的付费意愿相对较弱。但随着模型API的调 用价格进一步下滑,Agent将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的成本优势,其ROI也将上行。"届时,中国的Agent也 会快速落地。"缪欣君表示。 在 ...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十五五”要推动投资结构实现四大转型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记者 于祥明 "十四五"期间,投资向优发力,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投资对优 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目前,我国人均GDP刚超过1.3万美元,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改 善人民生活,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强度。那么,在下一个五年,该如何更好发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作 用?如何把握投资的方向?主要的投资领域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 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亚平。他认为,未来五年,投资领域要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为主 题,统筹处理六大关系,推动投资结构实现四大转型。 在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方面,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坚持需求导向,加大有利于挖掘有潜能的消 费、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投资力度,形成消费引领带动投资、投资促进创造消费的良性循环。 扩大有需求、有效益的投资 上海证券报:"十四五"期间,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未来五年,您如何看待投资 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吴亚平:"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确保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十五五"时期,要服务和服从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着 ...
服务 品质 本地化 中国机器人踏出出海“新舞步”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极智嘉仓储机器人产品 ◎记者 操子怡 "美洲是我们海外销售额最高的地方,也是今年增长最快的市场。今年,我们在美洲地区的收入比去年 增长预计超10倍。"近日,杭州机器人企业云深处科技美洲区销售总监王世兴对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 普渡在柏林国际清洁管理展览会上展出自清洁工作站解决方案 作为"杭州六小龙"之一,这家2017年成立、核心团队来自浙江大学的企业,已将机器狗产品销往44个国 家和地区,海外服务网络覆盖北美、欧洲、亚太、中东等区域。 从服务配送、仓储物流到工厂巡检,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全球的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上海证券报记 者调研获悉,与传统制造业"出口"思维不同,这些新兴机器人企业更愿以"全球化公司"自我定位,践 行"在本地,为本地(local for local)"的深耕策略,同时在出海"打法"上也更加系统化,更具针对性。 响应需求 抢抓机遇 "业内普遍认为出海是未来的趋势,只是对于在什么时间、投入多少等问题存在不同看法。"今年1月, 仙工智能创始人兼CEO赵越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机器人企业对出海的看法。 尤其是在具身智能点燃了资本市场热情后,大批机器人企业递表港交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 ...
多赛道竞速升级 激光雷达行业“卡位战”正酣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车载辅助驾驶领域激光雷达商上半年市占率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郭晨凯 制图 激光雷达竞逐前装量产 随着Robotaxi逐步从试点转向商业落地,作为无人驾驶关键感知器的激光雷达也进入"抢滩登陆"阶段。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激光雷达头部厂商近期正密集公布订单与合作信息,加速抢占无人驾驶赛道生 态位。 以禾赛科技为例,9月上半月,公司连获三笔重量级合作:4日,禾赛科技与美国无人驾驶企业Motional 签署订单,为其旗下全电动Robotaxi独家供应近距激光雷达;11日,与哈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首 款前装Robotaxi车型"HR1"搭载8颗禾赛激光雷达,预计在未来2年内部署超5万辆;15日,宣布独家斩获 海外头部Robotaxi企业大单,金额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 禾赛科技CFO樊鹏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方案普遍倾向于配备 多颗激光雷达,这已成为行业共识。多笔大单落地的背后,是逐步明晰的量产节奏,从交付周期看,禾 赛的海外订单与哈啰Robotaxi的预期量产下线时间均集中在2026年。 速腾聚创则在数字化高线束激光雷达方向持续发力,并携手英伟达打造生 ...
苦练内功! 欧派家居且等春暖花开时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欧派家居总部基地展厅 ◎记者 周亮 "欧派想做百年企业,就必须经得起周期的考验,不光是存活下来,更要成为优秀企业。"日前,欧派家 居监事会主席、制造系统负责人朱耀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坦言,房地产行业及家居行业的深 度调整与转型挑战依然会持续,欧派家居要做的:快速抓住行业生态转型的市场机遇;同时,坚守"大 家居+信息化"战略以穿越周期。 主动转型 从1994年做橱柜单品起家,欧派家居经过31年的发展,产品向全屋产品延伸,覆盖整体厨房、整体衣 柜、整体卫浴、定制木门系统、金属门窗、软装、家具配套等整体家居体系。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欧派家居也迎来了挑战。2024年,公司业绩首次出现负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 一定程度的下滑。 朱耀军表示,面对房地产行业调整、消费者信心不足等挑战,欧派的应对之道是主动求变。 欧派家居迅速推出了三大转型举措:一是布局电商渠道,加大投流力度,将线上流量引流至线下门店; 二是开展直播业务,培训经销商做主播,触达消费者;三是与整装公司合作,明确零售与整装的产品区 隔,避免内部竞争,兼顾各方利益。 "到了8月,我再去上海调研时,就觉得信心回来了。我看到经销商们找到了方向,很多经销商不仅 ...
由厚到薄! 三利谱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可控”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三利谱偏光片生产线 ◎记者 刘逸鹏 染色,拉伸,贴合,裁剪……一张张薄至几十微米的偏光片经过多道工序后从三利谱的生产车间"新鲜 出炉"——这些超薄的光学元器件,将装配在手机、电视、汽车的液晶显示屏上,为亿万用户呈现图像 与色彩。 十七年前,中国偏光片市场几乎全部依赖日韩进口,技术封锁、价格垄断是行业常态。如今,三利谱不 仅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更与另外两家国内企业合计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份额,走出了一条从"一无 所有"到"自主可控"的逆袭之路。 从无到有 偏光片看似简单,却是液晶显示的核心材料,被誉为光学行业的"芯片"。没有偏光片,打开电源后的液 晶显示器,就只有白色屏幕,没有色彩和画面。 本世纪初,偏光片技术被日韩企业牢牢掌控,本土企业合计市占率不足3%。早早就进入液晶显示行业 的张建军亲眼见证了中国显示产业"缺芯少屏"的窘境。 2007年,三利谱成立。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情景,张建军坦言:"无技术、无设备、无人才,一穷二白。 国外的企业拒绝技术输出,我们只能从实验室开始,一步一步自己做。" 从中试线做起,历经三年,终于在福建莆田建成了三利谱第一条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这意味着三利谱 偏光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
两融余额迭刷纪录 券商争相提额抢占市场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刘禹希 记者 徐蔚 两融余额连创历史新高之际,券商争相提额抢占市场份额。9月24日,A股两融余额单日大增超140亿 元,达2.4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日,浙商证券发布公告表示,为促进信用业务发展及做好融资类 业务规模管控,董事会同意调增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就在9月初,华林证券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提升至80亿元。券商接连为两融业务提额,既传递出对后 市景气度的信心,也意味着行业新一轮围绕资本实力与风控能力的竞争拉开帷幕。 多家券商上调两融规模限额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宣布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其中,华林证券已两次上调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 在3月末提升至62亿元,9月初再次提升至80亿元。兴业证券董事会也在4月末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 司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的议案》,虽未披露具体数字,但业务扩张动向明确。 在业务拓展策略上,各家券商也有布局。国元证券在2025年半年报中介绍,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锚定"交 易型+事件型"营销策略,依托综合金融服务、差异化定价、动态风险量化与"业技融合",为高净值与战 略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方案。国信证券表示,上半年公司多措并举深化专业赋能,持续丰富两融智能交 ...
“互换通”运行机制再优化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9-25 18:14
今年以来,随着LPR利率互换合约的引入,"互换通"的产品体系更趋完善。业内机构普遍认为,这不仅 回应了境外机构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也有助于减少市场单边预期,健全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 险管理功能。 LPR作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核心定价基准,对资产价格影响广泛,市场对挂钩LPR的避险需求快 速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合约的推出,有助于拓展境内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箱,提升市场流动 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自2023年启动以来,"互换通"功能持续优化。2024年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 合约,并支持历史及远期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功能;今年6月,又将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进一步完善 人民币基准利率曲线。 (上接1版) 近期,交易中心联合上海清算所和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在"北向互换通"下推出挂钩一年期贷款市场 报价利率(LPR1Y)的利率互换合约交易,并同步上线IMM合约、历史起息合约和合约压缩功能。东 方证券、浦发银行、渣打银行等多家机构积极响应,在新品种上线首日均完成多笔交易,显示市场需求 旺盛。浦发银行还通过香港分行完成了中资机构在境外的首单交易。 渣打银行表示,"互换通"上线以来经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