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
Search documents
显著优于传统丝杠,陶瓷丝杠路线或为灵巧手重要方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1 09:20
伴随机器人灵巧手自由度的 增加 ,手部模组数量也逐渐 增多 ,例如 特斯拉 单手自由度已上升至 22 个,并 采用微型丝杠方案。 有研究机构 认为 , 未来随着特斯拉机器人进入 ToB 和 ToC 场景,手部丝杠模组 噪声 仍需降低,长久使用 下的温升也需控制。 因此, 微型陶瓷丝杠方案 作为一种 具备轻量化 、 高强度 、 低噪音 、 低发热等优点 的新型部件 , 能够降低运转 噪声 ,减少关节发热,显著优于传统微型丝杠, 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等高精 度、小体积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有望成为未来微型丝杠的重要发展方向 ▍ 陶瓷丝杠 方案优势在哪? 陶瓷滚珠丝杠多采用复合结构, 其 加工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陶瓷球的制造和金属丝杠螺母的加工,最后再进 行精密的组装。 丝杠和螺母仍使用金属, 但 用氮化硅等陶瓷球替代传统钢球,主要由于陶瓷材料硬且脆,加 工难度高,复合结构更加合适。 陶瓷球的制造是技术核心,其流程远比金属球复杂 , 需要经过 粉体制备、成型、烧结、精加工与抛光、检测 与筛选 等复杂过程,是一种类材料一体化成型技术, 由于采用高纯度、超细的氮化硅( Si3N4 )或氧化锆 ( ZrO2 ...
全球首台IP66全天候人形机器人DR02发布!风雨粉尘高低温环境下“站得稳、干得好”!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1 09:20
在多模态大模型和算法的持续迭代下,人形机器人能否突破结构化环境,在更加复杂的工厂车间进行作业,尤 其是 能否在户外淋雨、粉尘车间、高低温交替的真实场景中 "站得 稳 、干得好 " , 成为机器人规模化落地 的先决条件,也直接影响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 10月9日,云深处 科技发布全球首款 IP66 防护等级人形机器人 DR02 , 该机器人具备卓越的运动性能与 感知能力,搭载高算力单元以及模块化设计。能够突破极端恶劣的环境限制 ,为安防巡逻、工厂作业等多行 业场景提供可靠、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重新定义行业级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 为什么全天候机器人是产业刚需? 在应用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始终受限于环境适应能力, "不好用、不敢用、不会用" 的问题长期困扰着行业客 户。当前已上市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大多聚焦于运动性能优化或室内场景适配,一旦面对户外巡逻所需的防雨 防尘要求、工厂作业遭遇的潮湿粉尘环境,或是冷链仓库的低温条件,往往会因核心部件防护不足、温域适应 能力有限而陷入停摆。 | 序号 | 核心痛点 | DR02解决方案 | | --- | --- | --- | | | 环境适应性差,无法应对户外淋 ...
具身智能开发卡壳?思岚科技推出Aurora S全集成AI感知系统,破解“空间感知难、开发门槛高”痛点!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1 09:20
空间感知能力,是机器人实现自主运行的基础,直接影响其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价值。随着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方向发展,具备类人环境理解与交互能力的产品 成为产业重点,空间感知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该技术的实现需整合不同供应商的硬件、算法与软件,企业面临兼容性挑战及较高研发投入,这不仅 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也推高了技术门槛。因此, 如何高效稳定地获取并处理空间信息,已成为成为影响产品落地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瓶颈之一。 思岚科技新款 AI空间感知系统Aurora S 近日, 思岚科技( SLAMTEC)正式发布新一代全集成AI空间感知系统——Aurora S 。区别于传统相机,A uror a S是 一个 集成了 AI算法和配套算例 的"空间智能感知系统" , 可 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开箱即用的强大空间感知能力,大幅降低集成开发门槛。 ▍ 从 "传感器"到"感知系统"的升维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 Aurora S最大的革新在于高度集成化。它带有思岚自研的深度学习AI-VSLAM算法提供全3D的地图构建和定位能力以及端到端神经网 络的双目深度估计和语义识别能力,而所需的算力硬件,全部集成于仅238克的紧凑机身内。 对开发者 ...
两个月连融两轮!如身机器人为何被资本持续“加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1 04:34
近日,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如身机器人")在两个月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受到行业关 注。 该公司于 8月末获得由道彤投资独家注资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后,于昨日再次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 币天使++轮融资。 据如身机器人方面透露, 本轮投资方为力合金融,源合资本担任本轮及下轮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 技术研发迭代、产品工程化落地、养老场景规模化试点及市场前期布局。 与此同时,如身机器人目前也已正 式启动 Pre-A轮融资。短短两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的节奏,不仅直观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如身机器人在技术实 力与商业化路径上的高度认可,更与当前智慧康养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态势形成了呼应,成为行业发展活力的 一个缩影。 ▍聚焦真实场景,布局居家康复与养老照护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智慧康养领域正迎来关键发展期。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4年底,全 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比重22%。预计到2035年,这一群体规模将突破4亿,占比超 过30%。在这一背景下,以养老机器人为代表的智慧康养机器人作为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从技术 研发阶段逐步走向实际应用。 近两年来,面向护理、喂 ...
2025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赛宣讲会邀您共启!政策解读+赛制解析+面对面答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1 01:11
" 2025 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 " 官方宣讲会重磅来袭! 自 7 月 15 日报名通道开启,第 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已吸引全球高校、企业及科研团队竞相参与。但关于三大赛道的比拼规 则、 10 个赛项、 19 个 任务 的 得分要点 ,你是否还有诸多疑问? 10 月 14 日,开启 官方宣讲会,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四处深度剖析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布局, 北京 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立德机器人 平台(机器人 大讲堂 ) 拆解赛制密码,更有一对一答疑环节 扫清备赛 障碍。席位有限,速来锁定! ▍ 宣讲会核心信息 时间: 2025 年 10 月 14 日(周二) 14:00-15:40 地点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二楼阳山会议室 ▍ 宣讲会核心亮点 1. 权威声音:政策与战略双解读 ▍ 大赛亮点速览 1. 赛道全覆盖,挑战无极限 Ø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四处深度剖析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布局 ,详解大赛对技术落地、人才培育的核 心作用,带你看懂政策红利背后的发展机遇。 2. 赛制解码:赢取奖金的实战指南 Ø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独家拆 ...
获数千万元融资加持,「镜识科技」以“全球首款双形态家庭机器人BAOBAO”,颠覆四足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0 09:24
近日,镜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镜识科技")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本轮由常春藤 资本独家投资,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与迭代升级,并加快消费级、行业级机器人产品的量 产落地与市场交付。 成立于 2024 年 5 月的镜识科技,在一年 多的时间内 已完成三轮融资,此前投资方包括宏润建设旗下宏润 时代科技与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持续加持,印证了足式机器人赛道的潜力与镜识科技的技 术实力。 从资本路径看, 镜识科技的发展节奏令人瞩目 。 成立仅 1 个月便完成凯尔达独家投资的战略融资;不到一 年时间,又先后获得宏润时代科技和常春藤资本的加持。这种密集的融资节奏在长周期、高投入的硬科技领域 并不多见,既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看好,也体现了公司的技术 潜 力。 在核心团队方面,镜识科技由王宏涛教授、金永斌博士两位联合创立。其中王宏涛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执行主任,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及哈佛大学博士。金永斌是浙江大学博士, 师从杨卫院士,于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从事高速足式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控制器设计、稳定性评估和软硬件 优化。 王宏涛教授 其研发 ...
2025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赛宣讲会邀您共启!政策解读+赛制解析+面对面答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0 09:24
10 月 14 日,开启官方宣讲会, 中关村科学城产业促进四处 姜处长 将 亲授政策红利,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 研究院、 立德机器人 平台(机器人 大讲堂 ) 拆解赛制密码,更有一对一答疑环节扫清备赛障碍。席位有 限,速来锁定! ▍ 宣讲会核心信息 时间: 2025 年 10 月 14 日(周二) 14:00-15:40 地点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二楼阳山会议室 ▍ 宣讲会核心亮点 " 2025 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 " 官方宣讲会重磅来袭! 自 7 月 15 日报名通道开启,第 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已吸引全球高校、企业及科研团队竞相参与。但关于三大赛道的比拼规 则、 10 个赛项、 19 个 任务 的 得分要点 ,你是否还有诸多疑问? 1. 权威声音:政策与战略双解读 Ø 中关村科学城产业促进四处姜处长深度剖析北京市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布局,详解大赛对技术落地、人才培 育的核心作用,带你看懂政策红利背后的发展机遇。 2. 赛制解码:赢取奖金的实战指南 Ø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独家拆解三大主赛道(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 战赛、具身智能场景应用 ...
Figure 03在真创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0 09:24
Figure 03 全网解读非常多了,机器人大讲堂着重看了三个硬件的细节亮点,国产厂商可以试着围绕这些概念 抄作业。 其次是视触觉系统的应用。 本次 Figure 03 的灵巧手设计新增了视觉摄像头, 在头部主摄像头被遮挡时仍 能感知,同时指尖采用自研触觉传感器,最小可检测 3 克重量压力,实现精细操控。视觉与触觉结合是目前 机器人业界比较认可的一种确定性趋势,因为单一视觉模态的感知精度难以满足大多数家庭场景需求,其次开 环控制特性将实际闭环控制频率大多限制在 1 ~ 2Hz ,这种滞后性严重阻碍了实时触觉反馈的响应能力。 视触觉系统大多采用局部触觉信息生成高频动作 ,而全局视觉输入则用于制定短期粗略规划,机器人在进行 接触密集型任务时完成效果更好,即使在人类干扰下也能完成动作。 FigureAI 最新视频显示, Figure 03 侧重家庭场景展示。具体来看,其实家庭场景下工作可分为家务情景、 物品分类、人机交互三种。那么借助视触觉以及 Helix 系统的整体能力, Figure 03 不仅可以完成整理沙发 桌椅、准备茶歇、浇花、洗衣服、打扫卫生(刷碗、擦桌子)等全局性长任务,还能够完成将盘子、杯子归 类, ...
攻克高速着陆瓶颈!加拿大团队提出DART无人机系统,实现100km/h移动平台着陆成功率超80%!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0 09:24
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灾害管理及监视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其灵活性与数据采集能力为复杂任务提 供了有效支持。然而,着陆环节仍是操作中的关键难点, 据统计,超过47%的无人机事故发生于着陆阶段。 在强风、不平坦地形或移动平台等复杂环境下,着陆难度进一步增加。 当前多数小型多旋翼无人机采用刚性起落架,需在水平面上以较低速度着陆,以避免弹跳或翻倒。在高速移动 平台(如地面车辆)上着陆时,无人机常需保持较大俯仰角以抵抗空气阻力,而传统起落架设计难以适应此类 姿态。相关研究表明, 部分机型在特定条件下可实现最高约 50公里/小时的移动着陆,但受限于结构和控制 逻辑,成功率有限。 为提升着陆可靠性,部分研究引入磁性吸附机构或阻尼结构以增强着陆稳定性,并尝试通过提高下降速度以降 低风扰与跟踪误差的影响。然而, 在高速移动中着陆仍面临螺旋桨干涉、滑移及视觉跟踪失效等问题。 ▍融合摩擦减震与反向推力,突破无人机高速着陆技术瓶颈 该起落架采用摩擦减震器以消散着陆时的动能,有效防止无人机在冲击过程中发生反弹;同时通过反推力机制 增强脚部与着陆面之间的摩擦力,抑制滑移现象。这一策略使无人机能够以较高速度下降,并在接触前执行简 化 ...
快讯|云深处发布首款行业级全天候人形机器人,Figure 03人形机器人正式发布,俏妃云智护机器人发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10 09:24
1、 云深处发布首款行业级全天候人形机器人 10月9日,云深处科技发布全球首款行业级全天候人形机器人DR02。该机器人达IP66级防水防尘标准,能 在-20℃至55℃温度范围内作业,可适应户外淋雨、潮湿粉尘等环境。其身高175cm、臂长68cm,运动性 能良好,能稳定通行复杂地形,双臂操作负载10kg、整机背负20kg。同时采用模块化快拆设计,配备高算 力单元与多传感器系统。 10月9日,Figure AI发布第三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其外观覆灰色织物更具"活人感",质量减轻9%、 体积缩小,足部加入脚趾和足弓设计,采用足底无线充电。技术上,它展现五套"穿搭",掌心根部配备相 机,可更好判断物品抓取状态。虽竞争对手质疑其模仿,但双方在机械结构等多方面有显著差异。Figure 03面向家庭等C端场景,同时强调具备商用潜力,致力于开发通用性产品。 3、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落幕 近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闭幕。活动以"全民可感、可玩、可参 与"为特色,通过四大未来场景沉浸式体验,推动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场。汇聚松延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