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CENT(00700)
Search documents
 智通ADR统计 | 11月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22:40
 Core Points - The Hang Seng Index (HSI) closed at 26,167.41, reflecting a slight increase of 0.03% on November 3, 2023 [1] - Major blue-chip stocks showed mixed performance, with HSBC Holdings rising by 1.13% while Tencent Holdings fell by 0.21% [2]   Stock Performance Summary - Tencent Holdings: Latest price at 628.00 HKD, down by 1.00 HKD (-0.16%), ADR price at 626.678 HKD, a decrease of 1.322 HKD compared to the Hong Kong market [3] - Alibaba Group: Latest price at 163.20 HKD, down by 1.90 HKD (-1.15%), ADR price at 162.916 HKD, a decrease of 0.284 HKD compared to the Hong Kong market [3] - HSBC Holdings: Latest price at 108.30 HKD, up by 0.20 HKD (+0.19%), ADR price at 109.527 HKD, an increase of 1.227 HKD compared to the Hong Kong market [3] - AIA Group: Latest price at 79.95 HKD, up by 4.50 HKD (+5.96%), ADR price at 79.996 HKD, a slight increase of 0.046 HKD compared to the Hong Kong market [3] - BYD Company: Latest price at 99.10 HKD, down by 1.50 HKD (-1.49%), ADR price at 98.008 HKD, a decrease of 1.092 HKD compared to the Hong Kong market [3]
 警钟敲响,央企纷纷退出美股,美国将让出首位?
 Sou Hu Cai Jing· 2025-11-03 19:12
第一是监管环境的变化。美国政府2020年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连续三年未通过美国公众公司 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审计审查的外国公司将被强制退市。这一法案直接针对中国企业,使得它们面临 两难选择:要么违反中国相关法规,要么面临美国市场退市风险。 清晨,翻开财经新闻,一则消息让我心头一震:2025年4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 示,"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股市退市是一个开放的选项"。几天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Paul Atkins向美国 国会宣布准备对中国上市公司展开大规模"退市调查",可能导致数百家中概股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 这则消息瞬间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作为长期关注跨境投资的财经观察者,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几 位华尔街的朋友了解情况。"这事儿可不小,"一位在纽约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老友告诉我,"市场已经开始 反应了,美股上的中企股价承压明显。" 为什么央企纷纷退出美股?这背后有何重大影响?美国资本市场是否会因此失去首位?带着这些问题,我 们来一探究竟。 央企从美股退出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22年8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铝业、上海石油化 工股份等多家公司就相继宣 ...
 鹅厂的教育梦:黎明前的清醒者
 Sou Hu Cai Jing· 2025-11-03 17:44
01 大厂的教育梦 导语: 大概十年前,教育领域曾被视作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潜力的"新蓝海"。彼时,互联网大厂纷纷扬帆入海,试图在这片广阔水域 中,开辟出下一片增长大陆。 有人想靠在线课堂重构学习场景,有人试图用教育硬件抢占家庭入口,还有人计划以内容生态打通终身学习链路,一时间,行 业热闹非凡,仿佛能听见梦想落地的声响。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行业逻辑的重构,不少企业的教育业务或收缩、或调整、或彻底关停,曾经炽热的"教育梦",渐 渐在调整中失了温度。 主笔/ 佳佳 文章架构师/ 拓拔野 出品/ 桃李财经 从集体融入到路径分化 曾几何时,"做教育"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巨头们的标配野心。他们怀揣改变教育的雄心,试图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平台能力嫁接 到教育领域,开启新一轮的增长探索。 字节是当时最具冲击力的入局者之一。它以"快速试错、大胆投入"的互联网打法切入教育赛道,不仅推出独立教育品牌大力教 育,整合旗下清北网校、GOGOKID等多个教育产品,还喊出"三年不盈利也要深耕"的口号,还凭借高薪大规模招揽教育行业人 才,试图用速度与规模改写行业规则。 阿里巴巴则走了"生态联动"的路子。它依托自身的电商生态与云计算能力,搭 ...
 数说公募权益及FOF基金三季报:成长主线多层次扩散,机构抱团同步推进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11-03 15:32
基金分析专题报告(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数说公募权益及FOF基金三季报 ——成长主线多层次扩散,机构抱团同步推进 王子薇 分析师SAC执业编号:S1130524010001 王聃聃 分析师SAC执业编号:S1130521100001 2025/11/3 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三季报总结 ◼ 基金市场概况:A股三季度呈现高贝塔全面上行、成长主导的结构性牛市特征,港股表现与A股同频共振。风格上,大、中、小盘成长指 数均显著跑赢价值,大盘成长领跑,反映成长主线内部投资机会的多层次扩散与机构抱团的同步推进;行业指数方面,申万31个行业除 银行外其余各行业指数均取得正收益,其中,科技制造和有色表现较好,金融整体偏弱。主动权益基金延续小幅净赎回,但净值驱动整 体规模显著上升;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均有明显提升,为近三年来新高。 ◼ 基金持仓情况:权益基金仓位有所上升,平均股票仓位为88.98%;港股仓位经历了超过一年持续大幅提升后,本季度略微下降。重仓股 板块配置方面,权益基金集中增持TMT方向,主要为业绩价格同步修复、政策与产业中周期指引、资金与风格共识强化、红利与消费相 对吸引力走弱的合力结果,机构在新质生产力+科技制造 ...
 四川银行 X腾讯云:超5000节点TencentOS部署、支撑93套应用系统
 Sou Hu Cai Jing· 2025-11-03 14:15
"TencentOS通过与融合创新芯片、指定数据库深度适配及金融场景性能优化特性,最终有效助力解决核 心挑战,保障融合创新改造有序推进,支持我行新一代工程全栈自主可控目标实现。" ——四川银行金融科技部成都运维中心副经理 李军华 四川银行成立于2020年11月7日,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引入28家投资者,采 取新设合并方式设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从2021年到2024年实现了资产规模千亿 级"三级跳",截止目前为止资产规模接近7000亿。在推动四川银行新一代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四川银行目标是需要一个成本可控、通用、可复制的框架及范式,实现基础技术平台的自主可控和跨越 式发展。 四川银行新一代的历程是三年,2022年5月启动咨询规划,2023年9月基于全融合创新技术栈构建云平 台、分布式数据库等基础平台,同步启动支付、核心、渠道、信投等13个项目群建设。2025年5月25 日,通过采用商业版融合创新开发工具包(Kona JDK、其他)、操作系统(云上TencentOS、云下其 他)、多模分布式数据库(TDSQL、其他),打造硬件统一。在硬件统一基础上,基于分布式、云原  ...
 57岁资管大佬王国斌病逝,泉果基金任莉挑大梁
 Sou Hu Cai Jing· 2025-11-03 12:59
| 基金管理人名称 | 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 | --- | | 公告依据 |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 | | | 办法》《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 | | | 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 | | 等相关法律法规 | | 高管变更类型 | 代任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 | | 离任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 作者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11月3日,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泉果基金")创始人、总经理王国斌因病医治无效,于当日不 幸逝世,董事长任莉代任总经理。目前,泉果基金官网已更换为黑白色调。 57岁的王国斌,是国内资本市场入行最早的一批投资老将,有着30年证券从业经验,业内称他为"A股 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之一"。 "真正好的策略是选择伟大公司,然后跟它们一起成长。"王国斌在《投资中国》里写的这句话,也成为 产品运作的"铁律"。"做资产管理是受人之托,守住'忠信'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的承诺"。 | 代任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 总经理 | | --- | --- | | 代任高级管理人员姓名 | 任莉 | | 是否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高 | ...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小米、中海油,净卖出中芯国际、阿里





 Ge Long Hui A P P· 2025-11-03 12:50
格隆汇11月3日|南下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54.72亿港元。其中: 据统计,南下资金已连续4日净买入小米,共计19.1269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中海油,共计16.0304亿 港元;连续4日净卖出腾讯,共计19.9056亿港元。(格隆汇) | 小米集团-W | 3.5% | 7.36 | 30.52亿 | 小米集团-W | 3.5% | 2.93 | 20.54亿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海洋石油 | 3.5% | 5.28 | 19.62 Z | 腾讯控股 | -0.2% | 4.01 | 13.24亿 | | 腾讯控股 | -0.2% | -5.52 | 18.75 Z | 中国海洋石油 | 3.5% | 4.65 | 13.24亿 | | 泡泡玛特 | 2.3% | -0.77 | 12.19亿 | 作虹半导体 | -3.5% | -5.68 | 11.25亿 | | 中国移动 | 1.1% | 4.61 | 11.50亿 | 泡泡玛特 | 2.3% | 1.30 | 7.50亿 | | 信达生物 | 3.7% | 0 ...
 2025民营企业可持续传承发展论坛: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应早做准备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11-03 12:05
2025年11月2日,由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主办的"2025民营企业可持续传承发展暨风险管理公益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上,全国工商联前党组成员、专职 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庄聪生表示,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不仅是家族企业的"家事",更是事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事",对民营 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他强调,代际传承不仅仅是企业的传承,更是创业精神、社会责任、专业管理传统的传承。 从全球范围看,家族企业是企业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家族企业约占全球企业的三分之二,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占比普遍超过80%。这是因为家族企业一 方面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快速完成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可兼顾短期决策效率与长期发展愿景。但家族企业也存在弱点,包括产权封闭 性、决策缺乏科学性,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等。其中,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实现延续需要迈过的重要关口。 德国赫尔曼·西蒙商学院(中方)常务院长林惠春说,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鸵鸟政策"与"开盲盒赌运气"——76%的家族企业没有明确的顶层 设计和交班制度,54%的企业家对传承考虑不成熟,69%的掌门人不愿谈及传承。他说:"传承成功的核心不在于规 ...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1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11:02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年11月3日当天,阿里巴巴-W(09988)、中芯国际(00981)、小米集团-W(01810) 位居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3位,成交额分别为31.51 亿元、28.65 亿元、20.54 亿元。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 | 公司名称 | 成交金额 | 净买入额 | | --- | --- | --- | | 阿里巴巴-W(09988) | 31.51 亿元 | -9600.34 万元 | | 中芯国际(00981) | 28.65 亿元 | -11.49 亿元 | | 小米集团-W(01810) | 20.54 亿元 | +2.93 亿元 | | 腾讯控股(00700) | 13.24 亿元 | +4.01 亿元 |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 13.24 亿元 | +4.65 亿元 | | 华虹半导体(01347) | 11.25 亿元 | -5.68 亿元 | | 泡泡玛特(09992) | 7.50 亿元 | +1.30 亿元 | | 三生制药(01530) | 7.18 亿元 | +3.24 亿元 | | 信达生物(0180 ...
 AI时代,中国人终于愿意为软件付费了
 3 6 Ke· 2025-11-03 10:57
"现在什么都得付费买个会员,不是会员视频下载速度就超级慢!" "有的视频会议软件吃相太难看了,一年会员费涨了三倍!" "辛辛苦苦剪了两个小时视频,结果导出4K高清画质时还要解锁SVIP会员,离大谱了!" 近期,各个社交平台上都充斥着,用户对软件付费以及会员涨价的吐槽。 以往,中国用户对软件付费的态度是"能蹭就蹭",白嫖党占据绝大多数。如2015年,某办公软件推出10元/月会员时,论坛满是卸载预警;2018年视频平 台首次涨价,微博相关话题下充斥着割韭菜的骂声。 现在,尽管社交平台上依然骂声一片,但却与十年前"付费即卸载"的抵制潮不同,更多的用户选择了愿意为其AI功能买单。 据智联招聘2025年调研显示,56.1%的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其中23.4%的职场人已完成AI工具付费行为,16.5%曾为单个AI工具/服务付费,如购买 单月会员,6.9%职场人曾为多个AI工具/服务付费,而24.1%高管愿意为单个AI工具支付200元以上的单月费用。 自2024年至今,从办公软件到视频工具,从个人会员到企业服务,一场席卷全行业的软件涨价潮悄然蔓延。 据光锥智能不完全统计,国内软件会员费用价格平均涨幅达20-30%。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