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Search documents
央广时评·成就十四五|从“第一”涌现 读懂中国创新突破的“必然”
Yang Guang Wang· 2025-07-12 11:06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C919实现商业飞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负 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其中一个个"第一"勾勒出中国持续创新突破的轨迹。近五年来,我们接连攀登一个又一个创新 制高点,一系列"第一"彰显出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突破,背后是中国科研创新能力的厚积薄发。 中国空间站模型 创新突破得益于体系化布局的战略构建。从福建舰下水到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运营,从第四代核电站投产到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我们创新构建 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生态,大幅提升了基础研究转移转化的效能。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达2.68%,基础研究占比提升至 12.3%,正是有这种"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让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算力跃升百万倍,特高压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体系化布局打破创新"孤岛效 应",让我国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相互促进,为技术突破提供了不竭动力。 科研人员在进行实验 创新后劲在于人才梯队的持续供给。今天,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等均居世界第一,科 ...
从三个“最”看中国经济新发展(锐财经)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11 21:25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 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记者从中梳理了三个"最",以此 来看中国经济新发展。 创新驱动 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 "'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说,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 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经济合作与 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 "十四五"期间,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中,人才创新活力加速迸发是一个关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 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毕业生每年超过500万。"这种人才储备为技 术突破提供了坚实基础,成为创新活动的源头活水。"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说。 "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从点状突破到系统集成加速 推进,'硬核产品'层出不穷。"郑栅洁说,过去几年,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有了赋 能千 ...
上半年预盈900万元至1100万元 西域旅游加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11 14:10
本报讯 (记者殷高峰)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域旅游")7月11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 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预计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万元至1100万元,同比下 降62.55%至69.36%。 公告显示,公司报告期内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遇见喀什""遇见赛湖"等旅游演艺项目正处于项目进入 市场培育初期阶段。作为战略布局的新兴业务,该项目一方面尚处在市场培育与模式探索期,营收规模 及盈利能力仍需项目自身及文化品牌的打造及提升;另一方面,叠加当前旅游消费市场以及旅游消费结 构发生变化,需要加大投入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在此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本报告期业 绩有所下滑。 当前旅游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行业生态正从依赖自然景观的"资源红利"模式,加速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的"价值体验"模式跃迁。面对消费升级与文旅产业的趋势变革,西域旅游依托天山天池景区独特资源优 势,在稳定发展主营项目的同时,精准洞察文旅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以战略眼光布局文旅消费新生 态,加速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型,深度挖掘区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努力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 曲线。 西域旅游以科技与文化双向赋能 ...
晶采观察丨最新!120秒读懂“十四五”成绩单
Yang Guang Wang· 2025-07-11 01:57
Economic Growth and Achievements - The economic increment in China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is expected to exceed 35 trillion yuan, equivalent to the total economic output of Guangdong, Jiangsu, and Shandong provinces in 2024, surpassing the total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the GDP of the world's third-largest economy [1] -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has consistently contributed over 30 trillion yuan annually, with China maintaining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er for 15 consecutive years, producing the highest output of over 220 major industrial products globally [1] Innovation and R&D - Innovation has been prioritized in the "14th Five-Year Plan," with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increased to 2.68%, nearing the OECD average, showcasing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various fields [2] -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decoupling and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have only strengthened China's resolve for self-reliance and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2]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s -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has reached 79 years, with a consistent increase of 1 year every five years from the 12th to the 14th Five-Year Plan [3] - The construction and upgrading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have reached 460 million mu, with over 1 billion mu completed, ensuring food security as China leads in the production of grains and meat globally [3]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ec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forest area globally, contributing to one-fourth of the world's new greening area [3] - The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have exceeded expectations, positioning China as a stable and reliable force in global development [3]
百德福:创新驱动,引领肽产品新时代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7-10 10:17
创新,是百德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大健康领域中,百德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持续的创新精神,在 肽产品领域独树一帜。 为了确保创新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百德福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建立了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围绕海参肽展开了多项深入的研发实验,采用膳食干预、动物模型等多种科学方 式,对"海参肽对肺纤维化影响作用的研究""海参肽对肺癌的影响研究""海参肽对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 研究"等课题进行探索。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百德福的产品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在国际权威 学术期刊《Food&Function》上发表,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进一步提升了百德福在行业内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百德福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逐渐走向国际市 场。百德福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拥有多项专利。 展望未来,百德福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探索肽产品的更多可能 性。公司将致力于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同时,百德福 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动 ...
解码富诚国际研发体系:如何以创新驱动美妆市场变革
Jin Tou Wang· 2025-07-10 06:30
Core Viewpoint - The beauty industry is undergoing a transformation driven by personalized consumption, fast fashion pressures, and sustainability values, with Guangzhou Fucheng International Holdings and its brand Legend of Today providing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domestic beauty brands [1] Group 1: Brand Development Phases - Legend of Today has evolved through four distinct phases: - Phase 1 (1.0): Entity-based model from 2004 to 2013, serving over 1,000 high-end beauty salons and retail outlets with 108 products [8] - Phase 2 (2.0): Mobile internet era from 2014 to 2018, gaining recognition through the "Legend of Today Lipstick" [8] - Phase 3 (3.0): Digital omnichannel era from 2019 to present, offering a diverse product matrix and integr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channels [8] - Phase 4 (4.0): Aiming to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national brand to showcase Chinese beauty to the world [8] Group 2: Commitment to Quality - Legend of Today prioritizes product quality, adhering to the philosophy that "product equals character, quality equals life," ensuring high standards throughout the R&D, production, and sales processes [9] - The company established a smart factory in 2017, covering 13,000 square meters, which began operations in 2019, featuring a fully automated production system and stric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9] Group 3: R&D and Innovation - The company has invested in advanced skin science testing and product testing equipment, establishing the "Legend of Today Research Institute" to collaborate with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securing multiple patents for product innovation [10] - Legend of Today employs a "global selection" strategy to source high-quality raw materials worldwide, enhancing product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from the source [11] Group 4: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 Over 21 years, Legend of Today has demonstrated how domestic beauty brands can transition from "following" to "leading" through innovation, aiming to shift from "Made in China" to "Created in China" [11]
新突破、新变化竞相迸发积蓄澎湃动能 “数”看中国经济增长“成色”↓
Yang Shi Wang· 2025-07-10 05:00
央视网消息: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一项项新突破、新变化在5年间竞相迸发。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左右。光是5年经济增量,预计就 将超过35万亿元。这个增量到底有多大?它不仅超越了整个长三角地区一年的经济产出,甚至超过了全球经济排名第三国家的体量。 实体经济根基越筑越牢。"十四五"期间,我国每年的制造业增加值都保持在30万亿元以上,连续15年蝉联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在工业品领域,我们拥有超过220项产量世界第一的纪录,一批"首个""首次"新成就陆续解锁。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国产大飞机 C919 商业飞行、"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增长"成色"显著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速落地。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已突破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 产总值的总和。中国经济向"新"而行,正在为下一个5年积蓄澎湃动能。 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完成规划目标 在7月9日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四年多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的10 ...
“十四五”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7-10 03:31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从内需整体看,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86.4%。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消费领 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市场消费的扩大,通过产品生产、配套建设等渠道带动投资,比 如,5G、智能手机等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带动近4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21.9%、通信设 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1.2%。 他表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 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 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 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 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总和。 昨天,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 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 ...
“十四五”将收官 获得感如何再升级?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0:01
十四五成绩单出炉,十四五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十四五"将收官,如何看待获得感?《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 学校长刘元春,带来分析解读。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 已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创新是持续发展的源泉,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占GDP的2.68%,已经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水平,这就说明我们目前在 整个创新体系上,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何实现新的消费增长? 国家扩内需、扩消费政策的力度不断加码产生了积极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新的消费增长? 第一要稳定收入增速,使老百姓的口袋能够持续鼓起来。这个收入不仅是工资收入,实际上还包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就要求在资本 市场稳定,在企业经营环境改善以及在财政的定位上要有新的举措。 第二要稳预期,也就是要给出一揽子方案,使民众不仅对当下的收入有一个乐观预期,对未来也要有一个稳定预期。 这个创新强度意味着我们在基础研发、专利水平、产业转化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新的体系。我们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全面展现,这对中国经济结构和质 量提升至关重要。 中国创造的新型体系 已经开始形成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 ...
今年中国经济总量预计可达140万亿元左右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09 23:33
本报北京7月9日电(记者 邱海峰)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 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 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 量总和,超过世界经济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 郑栅洁表示,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这五年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 个方面。"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 之一。"治污"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 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循环"快速发展,每年生产钢材 中,20%以上的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介绍,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 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