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融资
icon
Search documents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23期:科创债ETF加速推出,首批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正式落地-20250627
Zhong Cheng Xin Guo Ji· 2025-06-27 07:31
信用利差周报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 2022 年第 9 期 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强调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2025 年 6 月 1 6 日—6 月 20 日 总第 566 期 2025 年第 23 期 债券市场研究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院长 袁海霞 hxyuan@ccxi.com.cn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22期】民营房企 重启境外融资,债券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 2025-6-17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21期】债市"科 技板"落地首月迎爆发,关税冲突推升美 国滞胀预期 2025-6-10 【信用利差周报 2025 年第20期】首批9 只 信用债ETF获准纳入质押库,债券收益率走 势分化 2025-6-4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19期】上交所试 点公司债券续发行业务,信用债收益率全 面下行 2025-5-27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18期】货币政策 报告强调优化债市结构与制度安排,债券 收益率走势分化 2025-5-20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17期】新规落地 后科创债密集发行,中美关税大幅互降 2025-5-13 作者: 中诚信国际 研究院 马子喻 zyma@ccxi.com ...
AIC高端访谈|“金融国家队+地方国资+社会资本”新局初显——AIC渐成投融资风向标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2 07:18
新华财经北京6月12日电在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较大的背景下,依托大型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 司(AIC)作为连通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桥梁,有望成为改变我国融资结构的"窍门"。 自2024年9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 通知》,将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以来,AIC股权投资试点政策稳步推进,逐渐开始全 国布局、带动地方。近期又有3家依托于银行体系的AIC获批,为科创领域带来新气象。 AIC跨领域跨市场的投资便利,使其无论是在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支持国内第一大钾肥企业盐湖 股份改革脱困,还是支持科创企业协同突破集成电路、算力困局,亦或是产业链投资、打造汽车强国助 力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甚至是推出科技金融股权投资指数,为行业建立起中国股权投资助力科技创新 发展的"数字标尺",AIC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资金基础、智囊顾问和沟通桥梁作用。AIC在近几年的火 热奔跑中,渐成格局,为科创企业的融资和发展蹚出了不同的范本。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军伏认为,相比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投资私募基金,AIC在银行 资本、信贷、风控及综合服务上优势显著 ...
债券市场“科技板”规模迈向4000亿元 业内期待更多民营科技型企业参与
Jin Rong Shi Bao· 2025-06-11 01:51
债市"科技板"规模会进一步扩容是业内共识。同时,各方期待包括民营科技型企业在内的更多中小发行 主体进入市场,进一步扩大债市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覆盖面。 自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以来,市场反响热烈,各方参与热情高涨。《金融时报》记者根据数据 统计,截至6月6日,包含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在内,全市场累计已有超过190只科技创新债券完成 发行,发行规模约3745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金额达2958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金额约787亿 元。 此外,有11只科技创新债券发布公告后实际未发行,原计划发行规模86亿元;还有32只科技创新债券正 在发行或已公告拟发行,均将于6月12日前完成发行,拟发行规模475.5亿元。 "要推动科技型企业和科创类基金发行中长期债券,需要在债券品种、条款设计以及风险分担机制上进 行创新和优化,平衡好发行成本、信用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吸引长期资金参与。"东方金诚在 研报中建议。 创新:不只是发行主体和产品类型 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在政策引导下,债市"科技板"应运而生。 "债市'科技板'具有鲜明特征。发行主体多元化,涵盖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 业投资机构 ...
科创债新政首月发行超4000亿,发行主体仍待拓宽
Di Yi Cai Jing· 2025-06-08 13:43
科创债是专为科技创新领域企业设计发行的公司债券,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债券。2022 年5月,沪深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推出科创债及科创票据。次年,证监会发布《推动科 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科创债发行加速。 2025年3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联合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 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5月,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 《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机制两方面推出多项举 措。 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和央国企。 自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最新政策以来,市场迎来了快速扩容。 Wind数据显示,5月7日~6月7日,市场发行了221只科创债,总规模超4000亿元。其中,银行发行的科 创债总额达2274亿元,占比过半。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和险资等对科创债的配置热情也显著升温。 科创债新政满月,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目前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和央国企, 中小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参与度较低;存在融资期限错配的问题,难以与科技企业的研发周期相匹配 等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超3000亿元 形成“绿色通道”加速科技型企业融资
Jin Rong Shi Bao· 2025-05-30 01:46
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全市场已发行134只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达3013.06亿元,其中,银行间 市场发行金额达2512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金额为501.06亿元。此外,还有37只正在发行或已公告拟发 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将于6月初正式发行,拟发行规模约283亿元。 从发行主体类型看,科技型企业、券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以下简 称"股权投资机构")等均踊跃参与。"此次推出科技创新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 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并实现了规则统一。发行人在发行方式、融资期限、债券条款以及募集资金使用方 式方面也更为灵活丰富。同时,降低了科创债相关费用,增设了风险分担工具,均有利于降低融资成 本。"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作为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002230)在债券市场融资参与度相对偏低,期待通过这次发行能开一个 好头,为企业更好利用债券市场支持企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兼CFO段大为在接 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12日,25科大讯飞MTN001(科创债)在银行间市场顺利完成发 行,募资规模8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83%。 距离债券市场" ...
“科创债”发行热!多地抢“首发”,多措并举推落地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5-27 13:07
5月7日,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支持金融机 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 市场活力。5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已有多省份披露"科创债"发行新进展。 与此同时,各地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债券落地见效。展望未来,分析人士建议,要立足地方产业特色与科创需 求,强化"因地制宜"的精准施策,对科创债发行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接连落地 在5月2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介绍,目前市场各方响应积 极,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额超过2500亿元。 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不仅有效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 领域质效,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3类发行科创债券的主体来看,朱鹤新表示,最需要给予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特别 是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但股 ...
债市“科技板”发力显效总规模逾2865亿元 一马当先银行已成发行主体主力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5 16:07
本报记者 毛艺融 随着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发行主体的扩容,科创债发行积极性持续提高,特别是5月9日银行间债券市 场"科技板"上线以来,市场反应积极,进展迅速,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启动科创债发行工作。 Wind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期计,自5月7日债市"科技板"一系列鼓励政策落地以来,截至5月25日,已有110家发行主体发行 了135只科创债,总规模超2865亿元。其中,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成为主力,14家银行合计发行1700亿元,发行规模占比约六 成;13家证券公司合计发行174亿元。此外,5月26日至27日,还将有13只科创债正式上市,合计规模174亿元。 金融机构表现活跃 银行成最大增量 从发行主体来看,科创债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企业和机构。其中,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在内的金 融机构表现尤为活跃,充分体现了当前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的趋势。 目前,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涉及14家发行主体,且银行类型多样。进一步看,银行发行的科创债单笔发行规模也高于其他类 型机构,募资后主要通过贷款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例如,5月20日,中国银行成功完成200亿元科创债发行定价,本期债券期限 3年,票面利率1 ...
马蔚华:需建立多层次支持科技创新的融资结构
"只有突破不敢投早期、不敢面对风险、不懂得评估技术、不能跨界这些桎梏,我们才能够从'跟跑创 新'到'定位创新',才能把科技成果的'盆景'变成科技产业的'参天大树'。" 风险容错机制和风险追责也存在不相融的情况。"投早投小"可能风险很大,但没有一个宽容的容错机 制。最近一系列政策推出,包括科创债、银行设立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 道得到大幅度增加。 近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在会上表 示,"政府引导基金在整个科技创新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解决整个科技创新资金链中最 重要的但又没有人愿意投的部分。" 因此,马蔚华认为政府引导基金应该起到组织、协调资金的作用,在动员社会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投入 科技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及科技成果市场化等方面,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马蔚华认为,间接融资对高科技企业支持有一些局限性。2024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换率已经提升到 35%,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创新链和产业链阶段性的断链。他分析称,因为早期VC(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本来就很少,且高科 技项目早期风 ...
1400亿元科创债密集发行,2%利率区间受热捧,未来一两年规模或翻倍
Hua Xia Shi Bao· 2025-05-16 04:0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科 技部等部门,积极准备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市场 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之后的短短一周内,资本市场迅速掀起以银行、券商为主体的科创债发行"旋 风"。 Wind数据显示,从5月6日到5月15日,共计有85只、合计规模约1358亿元的科创债(含科创票据)密集 发行,这些科创债及科创票据的发行主体涉及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银行和证券)、生物医药、电 器设备等行业的国央企和民企,发行期限以中长期居多,超60只达到3年和5年期及以上。而截至5月11 日已经发行完毕的科创债中,另一个特征也凸显出来——票面利率较低、认购倍数较高,普遍年利率在 2%区间。 "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使得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拓展,推动资本市场更好 地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科创企业。另外一方面,当前经济结构转型与科技创新加速的背景下,市场对 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融资工具需求不断上升,科创债正好填补这一融资缺口。利 ...
鼓励券商开展做市业务,上交所详解科创债新政,多项优化细节披露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15 09:18
智通财经记者 | 邹文榕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全面升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下称: 《公告》),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入新阶段。 《公告》发布后,三大证券交易所配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 (下称:《通知》),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下称:科创债)发行自此迎来"井喷"模式。 据Wind数据,以发行起始日计算,自5月8日以来,截至5月15日,全市场已有19家企业成功发行31单科 创债券,合计实际发行规模234.1亿元,计划发行规模395.15亿元。 其中,首批证券公司申报科创公司债券发行积极,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 券、中国银河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11家券商首期科创债发行落定,实际发行规模已超130亿元。 为进一步加强各市场机构对交易所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认识,传递最新政策,推动各类市场机 构用好科创债券,5月14日,上交所举办了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政策专场交流会,从拓宽发行主体类别和 募集资金使用范围、配套支持机制、优质企业科创债做市等方面对科创债券新政进行详细解读。 上交所累计发行科创债超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