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化

Search documents
合肥,即将诞生一个超级IPO
投中网· 2025-07-10 06:28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VC/PE都在等着这一刻。 作者丨 陶辉东 来源丨 投中网 A股即将迎来一位真正的王者。 7月7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鑫存储)启动首次上市辅导,中 金公司、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长鑫存储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唯一实现大规模量产通用型DRAM的IDM企业。它与专攻NAND Flash的长江存 储,被并称为中国的存储双雄。 所谓DRAM,也就是你电脑里的内存条,是几乎所有智能设备都离不开的基础芯片。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到数据中心服务 器,再到新兴的虚拟现实、物联网设备和机器人,如果没有DRAM,都会成为废铁。毫不夸张的说,DRAM是现代信息社会的 基石之一。 如此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任何大国都不会甘心拱手让人,中国尤其如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中国9成以上的 存 储 芯片需要进口。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发布的《中国芯片产品贸易月度监测报告》,仅2024年中国就进 口了932亿美元的存储芯片,其中一半以上是DRAM。攻克DRAM,是一场中国不能输的战役。 然而,在长鑫存储之前中国 ...
技术、生态、现金流,科创板光芯片企业高管在沪研讨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7 04:3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数据传输带宽和算力的需求持续增长,光通信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技 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国内光芯片产业链已覆盖设计、外延、制造、封测全环节,纯粹的III-V族DFB、 EML、APD等激光芯片基本实现自主可控。本次参会企业均在持续进行研发投入,通过原创技术为我 国光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打下坚实基础。 德科立董事长桂桑分享了公司在光通信产业中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布局。近年来,德科立通过自主研发, 在薄膜铌酸锂芯片和O-Band半导体光放大芯片等领域逐步突破了核心技术的瓶颈,为国内光通信产业 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算力中心的光交换技术领域,德科立的硅基光波导高速光交换机已经 获得了海外样品订单,为国产芯片的全球布局打下了基础。 长光华芯董事长闵大勇表示,面对持续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更高性能芯片的要求,公司利用IDM平 台优势持续投入研发,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国产替代"的高性能光通信芯片产品,成功实现了EML、 VCSEL、CW Laser等关键光通信芯片的国产化。公司的100G EML已实现量产出货 200G EML已经开始 送样,100G VCSE ...
聚焦光芯片产业国产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7-07 01:22
攻坚技术壁垒自主可控加速推进 光芯片被誉为"光通信的心脏"。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数据传输带宽和算力的需求持续增长,光通信 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德科立董事长桂桑表示,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在薄膜铌酸锂芯片和O-Band半导体光放大芯片 等领域逐步突破了核心技术的瓶颈,为国内光通信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在算力中心的光交换技 术领域,德科立的硅基光波导高速光交换机已获得了海外样品订单。 上交所近日举办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第二季第5期"光芯片中国算力新'燃点'",邀请四家光芯片 企业,与多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共同探讨国产化进程中的技术攻坚、产业链协同和全球化布局等 关键问题,旨在为行业发展指引方向,推动中国光芯片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程硕表示,光通信行业技术演进迅速,技术迭代存在周期性,企业唯有持续加码研发、动态调整产能策 略,方能规避阶段性产能错配风险。源杰科技重点布局高功率CW激光器等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深化全球布局引领国际产业新局 随着全球光芯片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巨头并购整合进程提速,中国光芯片企业如何提升全球竞争力,实 现从"国产替代"向"全球竞合"跨越也是此次沙龙的热议话题。 长光华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今日重磅上市,锚定AI时代“纯科技革命”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7 01:08
公告显示,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场内简称:港股通科技ETF,代码:159262)已于今日正式 登陆深交所,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高效工具。此次募集规模为13.37亿元,创近1年半 港股相关ETF募集规模新高,备受投资者关注。 该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与传统科技指数不同,这只ETF的底层资产具有鲜明的"纯科 技基因"。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聚焦TMT相关领域,包括AI、SEMI等。严格剔除了医药、家电、汽车等非科 技属性行业,确保30家成份股全部为通过港股通交易的纯粹科技企业。这种设计让投资逻辑更加聚焦, 资金更精准地流向AI算力、大模型、芯片国产化等前沿赛道,避开行业混杂带来的收益稀释。 历史表现方面,截止2025年7月4日,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三年录得27.62%的涨幅,显著跑赢恒 生指数(+9.40%)、恒生科技指数(+7.02%),超额收益显著。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7311.93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与历史全年数 据相比,仅次于2024年的8078.69亿港元,充分反映出南向资金对港股中优质资产的信心与配置需求。 图 华泰证 ...
万万没想到!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竟被卡脖子了
商业洞察· 2025-07-05 02:14
以下文章来源于非凡油条 ,作者豆腐乳儿 非凡油条 . 非凡油条新家 作者: 豆腐乳儿 来源: 非凡油条 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是什么? 熟悉外贸的人可能会回答出口"旧三件", 即服装、家电、家具 ;最近几年做外贸的朋友,则有 可能想到新崛起的出口"新三件",即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 。 但是这些答案都不正确。 按出口金额算,去年海关总署统计的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是 集成电路 ,也就是这么多年里一 直喊着"卡脖子"的芯片。 ---------------------------------- 有人看了这张图,洋洋得意地说: "卡了这么多年脖子,都卡成出口第一了。" 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芯片产业,就知道这个"第一"还远谈不上乐观。 如果我们再看中国进口商品,就会发现, 去年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还是芯片 ,其进口额高于我 们刻板印象中大量进口的原油,说中国还很缺芯片一点也不为过。 而且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 芯片进口都远大于出口。 进口芯片平均下来5元一个,出口芯片均价只有3.8元,说明进口芯片比出口芯片高端, 中国缺 的是高端芯片 。 事实也是如此,比如现在的前沿方向AI大模型,需要高端的AI芯片来进行训练和推 ...
重磅会议定调:强化科技创新!寒武纪劲升4%,科创芯片50ETF(588750)放量大涨2%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30 03:22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申万一级行业 | 涨跌幅 | 成交额 | 估算权重 ▼ | | --- | --- | --- | --- | --- | --- | --- | | 1 | 688981 | 中心国际 | 电子 | 1.93% | 17.45亿 | 10.24% | | 2 | 688041 | 海光信息 | 电子 | 1.63% | 9.08亿 | 10.02% | | 3 | 688256 | 寒武纪-U | 电子 | 3.00% | 21.15 Z | 9.59% | | 4 | 688008 | 湯起科技 | 电子 | 1.32% | 7.15 Z | 7.88% | | 5 | 688012 | 中微公司 | 电子 | 1.89% | 5.47 Z | 7.07% | | 6 | 688521 | 芯原微电子 | 电子 | 3.77% | 6.23 7 | 2.71% | | 7 | 688126 | 上海硅产业集团 | 电子 | 1.35% | 1.19亿 | 2.66% | | 8 | 688608 | 恒玄科技 | 电子 | 0.77% | 4.23 Z | 2.24% | ...
重磅!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CPU发布,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0:45
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就像"大脑"一样指挥各个部件的运行。今天(26 日),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在北京发布 。 最新发布的龙芯3C6000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指令系统龙架构, 无需依赖任何国外授权技术, 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可满足通算、智算、存储、工控、工作站等 多场景的计算需求 。目前,3C6000系列处理器已获《安全可靠测评公告》当前最高等级二级 认证,可确保关键领域应用安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表示: 3C6 0 0 0的性能 相当于2 0 2 3年或者2 0 2 4年市场主流产品的水平 ,是一个土生土长的CPU,它没 有任何境外技术授权,也不依赖任何境外的供应链,完全是依赖境内的供应链, 而且从指令系统到各种I P核都是自己研发出来的CPU。 此次发布的还有龙芯2K3000/3B6000处理器,同样采用自主指令系统龙架构。该处理器主要面 向智能终端和工控应用,为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在龙架构生态成果展示 区,基于龙芯处理器的通用算力服务器、存储及工业服务器等全场景产品矩阵也集中 ...
中国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提速,从“25%”到“100%”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07:02
来源:芝能汽车 根据日经报道,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全面加速车载芯片的国产化进程,目标在2027年实现100%本土化。 这是政策导向与市场自觉的叠加效应,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车企试图打破"卡脖子"困境的系统性努力。这件事情对于全球芯片格局影响是很大 的。 车载芯片是现代汽车"软硬融合"架构的核心支撑。一个整车通常需搭载数百颗芯片,覆盖感知、控制、通信、执行等多个维度。 从系统架构看,芯片大致可划分为五类:主控类(如MCU、SoC)、通信类(如CAN/LIN/以太网收发器)、功率类(如IGBT驱动、功率管理)、传感器 类(如毫米波雷达前端、摄像头ISP)及功能安全类芯片(如TPM、安全认证模块)。 国产车规芯片的系统角色 与当前替代技术路径 中国芯片厂商在上述几大类芯片中的起步阶段各不相同。当前取得突破的主要集中在主控与通信类产品。 | | | | | 芝能智芯 | | --- | --- | --- | --- | --- | | | | 汽车芯片分类 | | | | 芯片类别 | 定义 | 产品特征 | 应用领域 | 示例 | | 类芯片 (高成熟 度) | 已在整车量产的 成熟芯片 | 成熟制程中低性 ...
电子行业周报:国产存储双雄崛起,存储芯片国产化持续进行-20250622
Huaan Securities· 2025-06-22 05:05
[Table_IndNameRptType] 电子 行业周报 电子行业周报:国产存储双雄崛起,存储芯片国产化持续进行 [Table_IndRank] 行业评级:增持 报告日期:2025-06-22 [Table_Chart] 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走势比较 [Table_Author] 分析师:陈耀波 执业证书号:S0010523060001 邮箱:chenyaobo@hazq.com [Table_Author] 分析师:李美贤 执业证书号:S0010524020002 邮箱:limeixian@hazq.com [Table_Author] 分析师:刘志来 执业证书号:S0010523120005 邮箱:liuzhilai@hazq.com 相关报告 主要观点: ⚫[Table_Summary] 本周行情回顾 从指数表现来看,本周(2025-06-16 至 2025-06-20),上证指数周涨 跌-0.57%,深证成指涨跌幅为-0.46%,创业板指数涨跌幅-0.88%,科 创 50 涨跌幅为-1.47%,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2.17%。板块行业指数 来看,表现最好的是 LED,跌幅为 0.46%,集成电 ...
中国电科打造可信供应链 助力中国“芯”驱动中国车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16 06:59
中国电科在车身域控制器、智能保险丝盒、数字钥匙、泊车超声雷达等系统产品基础上优化设计,积极 应用与验证国产芯片;开展电子驻车、安全气囊等核心芯片的应用验证原型系统开发,支撑"卡脖子"芯 片迭代设计;整车控制器选用全电科自主车规芯片开发并上车应用;面向主流车企交付汽车电子产品超 900万件/套。创新打造T-BOX(智能网联终端)产线,应用电科自研控制芯片实现自动化生产。高端智 能驾驶摄像头在主机厂量产,行泊一体智驾产品融合视觉、超声波和毫米波雷达等感知技术,为行业提 供覆盖各层级需求的解决方案。中国电科坚持"系统思维、新域新质",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多样化、系 统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发展,促推产业发展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软件适配联通体系,拥抱行业"芯"生态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当前,我国作为全球 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加速领跑全球。伴随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趋势深入 演进,车内芯片数量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急剧扩大,加快解决我国汽车芯片"卡脖 子"问题刻不容缓。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科")深入推进"一巩固三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