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

Search documents
中汽协柳燕:中国汽车应跳出“单打独斗” 共塑中国品牌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7-12 09:41
中经记者陈茂利张硕上海报道 "坚持长期主义是喊出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内卷'竞争越是激烈,长期主义思维与现实冲突越大,以 至于一些企业一边强调长期主义,一边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成为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参与者甚至助推 者。而长期主义强调的是对品质的坚守、对创新的倡导、对品牌建设的持续投入和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 掘,而不是被市场短期波动和市场压力所左右。" 7月11日,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主题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 协")副秘书长柳燕的开场演讲直指行业痛点。 当市场从"流量狂欢""内卷"回归理性,中国汽车品牌如何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柳燕在论坛期间 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指出:"当前汽车行业需要穿越'内卷'迷雾,坚定拥抱长期主义。坚持长 期主义是汽车行业破局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何打造中国汽车大品牌? 在行业巨变中,柳燕提出三个"不变"的坚守:一是用户为本,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一切为了给用户提供 最佳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不变。二是底线为界,坚守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的底线不变,合规经 营,良性竞争,坚守底线不越界。三是品牌为基,立足长远,持续投入和精心培育,构筑品 ...
热度转移迅速,文旅发展何以“留量”破局?
Huan Qiu Wang· 2025-07-12 00:52
对此极光月狐认为,2025年文旅产业处于转型节点,与情绪消费等趋势及技术变革并行,各地方更需坚 持长期主义才能顺应转型浪潮、避免流量昙花一现。特别是在战略层面,需以长远眼光和可持续发展为 核心理念,关注可持续价值创造而非短期利益,通过系统规划、持续投入、文化深耕与创新,打造文旅 IP项目的长期价值和持久影响力。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4年,随文旅行业与自媒体深度融合,催生现象级小众旅游目的地涌现,文 旅市场进入 "流量即王道" 的时代。 极光月狐近日撰文认为,旅游行业从流量追逐到精细运营,结合长期主义和差异策略避免"千城一面"; 特别是2025年以来,当旅游目的地营销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文旅热点转移迅速、游客审美疲劳加剧, 旅游目的地从只看"流量"到追求"留量" 的变革中,精细运营成为破局关键。 以2023年"网红"城市淄博为例,凭借独特美食吃法和社交媒体传播快速出圈,成为热门旅游地;但热度 维持约三个月后,便出现公共设施承压、游客体验滑坡等问题,叠加文旅新热点持续涌现导致流量分 散、竞争加剧,淄博经历热度下滑、客流暴跌。 在充分汲取了经验教训之后,淄博通过发力城市治理、补齐旅游配套短板、打造齐风文化等 ...
直击2025中国汽车论坛: “反内卷”进一步深化 坚持长期主义正当时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7-11 17:15
Group 1 -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undergoing a transformation towards electr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networking, facing structural challenges and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1][2] - The 2025 China Automotive Forum held discussions on moving away from detrimental "involution" competition and focusing on value creation [1] -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CAAM)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shift market dynamics from price-driven to value-driven [1][4] Group 2 -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3, China's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sales both exceeded 15 million units, with year-on-year growth of 12.5% and 11.4% respectively [2] - New energy vehicles (NEVs) have become a dominant force in the market, with production and sales reaching 6.968 million and 6.937 million units, marking year-on-year growth of 41.4% and 40.3% [2][3] - NEVs accounted for 44.3% of total new car sales, and the total NEV ownership ratio has reached 10% [2][3] Group 3 - The ongoing "anti-involution" discussion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industry players to address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price wars on profitability and innovation [4][6] - Industry leaders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on and trust among global automotive companies to fost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4][6] - The call for a return to "long-termism" in business practices is gaining traction, with industry representatives advocating for a focus on brand value and customer insights [7]
绑定 6000 万家庭用户,花 10 年用 70% 资产重投牧场:左手养牛,右手用户,认养一头牛的内生驱动力究竟是什么?
混沌学园· 2025-07-11 09:32
2012年,当一位房地产商在香港为孩子买进口奶粉时由于不了解限购政策被海关查扣,这让他开始思考:"难道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就做不出一杯放心的好 牛奶?" 没人能想到,这个追问会催生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锐乳企。 发出这个追问的房地产商,便是如今认养一头牛的创始人徐晓波先生。 十几年后的今天,认养一头牛用 70% 资产重仓牧场,单产突破 13.81 吨超越美国、以色列水平;用 "慢功夫" 对抗短期主义,绑定 6000 万家庭用户, 成为新消费领域少有的 "重资产 + 高复购" 双标杆。 这家企业究竟靠什么打破"低价内卷""流量依赖"的魔咒?又凭什么撬动千万家庭年复购? 7 月 12 日(本周六),混沌特别邀请认养一头牛联合创始人 & CEO、混沌学园二期校友 孙仕军 —— 这位深耕乳业 20 年的 "老兵",带来全新课程 《左手养牛,右手用户:认养一头牛的内生驱动力》。 他将首次系统拆解 "左手养牛、右手用户、产品为桥" 的黄金三角模型,揭秘在重资产、长周期行 业中打造 95% 奶源自控率与千万家庭信任的底层逻辑。 扫码报名 锁定新消费时代的生存密码 为什么这堂课必须听? 两大核心价值提前揭秘 课程将披露认养一头 ...
【西街观察】4万亿“重奖”长期主义者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7-10 12:12
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赚得盆满钵满的不只英伟达和投资者,这似乎已经是整个AI群体的振奋。表面上 是股价、市值,背后充盈了AI所带来的利润和信心。 放到更大的行业背景,从AlphaGo围棋热到AI"小龙小虎",再到GPT"百模大战"、人形机器人屡屡出 圈……AI细分市场尽管热闹不断,从业者和观察者依然需要不停地找证据,依然免不了对高高低低成 长曲线的担忧。 AI淘金潮中,英伟达一直被描述为"卖铲子的"。当这个角色风光无限,市场用真金白银买单,坚信人工 智能就是未来。在充满希望及不确定性的领域,资本也好,用户也罢,对明星企业、超级产品的推崇, 能给怀有疑虑的群体吃下"定心丸"。 更重要的是,4万亿美元告诉我们,坚持"卖铲子",卖"好铲子",做技术的长期主义者,巨额财富是顺 其自然的褒奖。英伟达用30余年证实了这一点,围绕GPU这一项业务,其可以从芯片边缘跟随者,变身 AI算力定义者。 屹立潮头不倒,是很多企业的梦想,却难于登天。技术迭代速度太快的科技行业尤甚,诺基亚不行,英 特尔不行,雅虎不行,苹果也不行。能够熬过低谷穿越周期,就很幸福。 穿越周期的成功者,往往是持续深耕底层技术的长期主义者。它们需要在笃定的方向上 ...
中学教师持续15年拍摄太阳轨迹,物理学家为何被震撼?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03:20
陈晓峰拍摄太阳这份痴迷的背后,是对科学的纯粹的好奇心,以及定义自身存在意义的长期主义精神,这两点在 当下都是难能可贵的。 摄影是一种瞬间的艺术,摄影也可以是一种长时间的艺术。陈晓峰是一位衢州的美术老师,他用针孔相机拍摄太 阳轨迹,已经持续了15年,其中时间最长的一张照片拍摄了3年。 一个月前,复旦大学物理教授系金晓峰和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在陈晓峰的工作室见到了这位摄影家,二人都为他 对于拍摄太阳的痴迷感到震撼,并且意识到,这份痴迷的背后,不仅是大量的摄影作品,也是对于科学的纯粹的 好奇心,以及定义自身存在意义的长期主义精神,这两点在当下都是难能可贵的。 陈晓峰的摄影展览"逐日者"于7月5日至8月5日在申报馆举行。展览开幕之际,陈晓峰与策展人张力奋、科学顾问 金晓峰一起分享了"逐日"的故事。第一财经记者也趁此机会与摄影家进行了交流。 阳光穿越针孔 像很多摄影爱好者一样,陈晓峰起初也是一位器材党。他一开始使用胶片相机,从135到120,再到大画幅,随后 又使用数码相机,镜头也从国产的逐渐升级到日本的、德国的……直到他尝试了针孔,发现那种成像的效果,"就 像是时光机一样"。当他将镜头对准天空,拍到太阳运行4小时的轨迹 ...
无锡的变与不变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9 18:22
■记者手记 无锡的变与不变 ◎记者 徐蔚 操子怡 太湖佳绝处,运河绝版地,千年古吴都,百年工商城——无锡这座太湖畔闪亮的明珠城市,曾创造"村 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苏南模式"奇迹,如今正书写着从传统制造高地向"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典范 转型的新篇。在这场跨越数十年的迭代中,变的是发展动能与路径,不变的是敢闯敢试的工商基因与长 期主义的追求。 产业内核的迭代升级,是无锡最鲜明的时代印记。早期的"苏南模式"以纺织、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 主,而今的无锡,正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围绕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 彰显出从"制造大市"向"创新强市"的转型。这种转变背后,是产业附加值的跃升——从依赖土地、劳动 力等传统要素,到依靠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等核心创新要素,无锡的产业发展动能已完成质的飞跃。 资本属性的重塑,回应着科技发展的时代命题。过去的金融支持多以传统信贷为主,难以满足科技企业 轻资产、高风险的特性;如今无锡的金融服务早已超越资金供给,形成"发现需求—匹配资源—解决问 题"的闭环,让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找到支点。从"重成熟、轻初创"到"全周期、差异化",从单一 信贷到"投贷联动+基金集群 ...
经验就是生产力,35+的职业年龄歧视该取消了
36氪· 2025-07-09 13:05
35岁就失业?职场年龄歧视可以休矣。 35岁+的职场人,大都被失业焦虑笼罩,虽然经验更宝贵的抚慰常常有,但终究显得苍白。如今,终于有企业站出来,振臂高呼,开始带头为35+人群来进 行职业兜底。 7月8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微博更新了一条特殊视频。镜头中他的声音沉稳却有力:"35岁背着是个包袱,放下是垫脚石——踩着它,就能迈过这个 坎。"随着《年方35》短片的发布,长城汽车正式向全球35岁以上人才抛出橄榄枝,一场为期10天的"35+计划"专场招聘就此启动。 如今,90后群体已经集体迈入35岁,职场却悄然筑起一道无形高墙。简历上的出生年份成为"不能说的秘密",经验丰富的履历反成求职阻碍。 "这个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卷不动也躺不平,成见像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魏建军也在发言中直指痛点。 在魏建军看来,"35岁开场而已,加加油,充充电,干就完咧,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时间从不辜负敢坚持的人,最好的年纪不是过去,而是现在。" 35岁+的中年人,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幼儿需要抚育,是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而急功近利,"唯年轻适用"的用人环境,不仅让大量家庭失去安全感, 市场失去活力,也将抑制人才创造的积极性,蚕 ...
库迪果咖“爆红”启示录:3亿杯背后的产品力与长期主义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09 06:41
壹览商业旗下茶饮咖啡行业研究机构 导读: 库迪 在供 应 链 上 的 " 十 年 磨 一剑" 。 以下文章来源于茶咖观察 ,作者蒙嘉怡 茶咖观察 . 蒙嘉怡 丨 作者 木鱼 丨 编辑 茶咖观察 丨 出品 去年夏天,库迪咖啡高举高打,凭借 "夏日果咖季"和"百万大咖"的双重营销活动,短短三个 月果咖系列产品销量突破 1 亿杯,把果咖推向了新高度。 2 0 2 4 年入夏至今,库迪咖啡果咖系列累计销量已突破 3 亿杯,成为当之无愧的"入夏必 备"饮品。 对果咖领域的大力投入,让消费者形成了库迪与果咖紧密捆绑的品牌认知,也让库迪的果咖 热度持续爆表。 在库迪咖啡的硬核攻略下,果咖产品毫无争议地成为咖啡界的新顶流。 1 果咖必须有咖位 当下,占据年轻人饮品 C 位的,必然有果咖一席。众多的年轻人把果咖玩成了一种"潮流符 号"。无论是健身减脂,还是户外骑行,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果咖"成为年轻人打 卡记录生活的必备伴侣。 夏天到了还不练起来 ●●●●● 在小红书上, "库迪果咖" "库迪果咖品鉴大赏"等话题持续升温,消费者纷纷晒单分享饮用体 验,表达对今夏新品的喜爱与期待。 而消费者日复一日对同一款产品的复购,同 ...
总觉得看不够的新疆
Ren Min Ri Bao· 2025-07-08 22:32
一切的一切,都是靠人的走动流转,才能形成气候。文明的发展与人的行动,往往衍生出商业价值,最 终存续下来的,便会转化为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在丝路上遍地都是。同样,一切文化价值也都包含 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人类命运与共,只有彼此欣赏、交流、走动、合作起来,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而 新疆,就是一个特别适合你来我往、相携而行的地方。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9日 20 版) 我多次到新疆,但仍然常常想来新疆,总觉得看不够。无论自然风光、历史遗迹,还是现实风情,反复 看,仔细品味,实在有一种大美难言之感。过去来,主要是看文化、看文明、看大自然的千万年形塑, 总归一句,是看过去。而最近一次来,主要是看经济建设成就,看产业发展,看口岸开放交流,可以说 是看现在,当然,也在看未来。这是一种互补性的考察,让我对博大的新疆,有了更加全面而立体的认 知。 每每行走在新疆的大地上,都不由人不发幽古之思。每一处土地、山川、沙漠、草原、戈壁,包括丰富 多样的生物、民族、文化,都与遥远的过去有着目视可见的牵连。每次来,自然而然都会想到古丝绸之 路,继而唤醒张骞、班超、玄奘这些已远逝的灵魂。这里曾经金戈铁马,也曾经驼铃声声、商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