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极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历史照鉴未来
Qi Lu Wan Bao· 2025-05-07 21:23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 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外界认为,这是一次深化友谊、团结合作之旅,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之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各方高度关注此 访将如何推动中俄关系行稳致远,为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作出新贡献。 这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11次到访俄罗斯,10多年来,两国元首在不同场合会面已超过40次。今 年以来,两国元首已经两度进行战略沟通,持续引领中俄关系稳步前行。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今年2月, 习近平应约同普京通电话时,如是概括当今的中俄关系。 展望此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相信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必将进一步深化中俄政治互信,丰富战略 协作内涵,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认为,此访或将推动双方在传统领域之外,持续在数字经 济、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拓展合作范畴。 作 ...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发俄罗斯各界热烈反响
Xin Hua She· 2025-05-07 18:53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发俄罗斯各界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江宥林 刘恺 胡晓光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叶卡捷琳娜·扎克利亚济明斯卡娅对习近平主席在 署名文章中提到的两国携手开辟的国际"生命线"颇有研究。她表示,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危急时 刻,中国向苏联提供的多种急需战略物资和苏联向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通过这一"生命线"安全运 达,为两国取得最终胜利提供重要保障,这很好地诠释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的深厚情 谊。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学术秘书鲍里斯·切利佐夫说,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 的抗日战争,为最终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 战场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主力,使其丧失了向其他战线投送大量兵力的战略机动能力,成为 击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因素。" 坚决维护战后秩序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特列什·马马哈托夫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news flash· 2025-05-07 04:55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国家主 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 年。在这"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我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80周年庆典,同英雄的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历史告诉我们,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 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场大审判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不可撼动!一切歪曲二战 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苏历史功绩的图谋都不会得逞!对于任何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行 径,不仅中俄两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各国人民也不会答应! ——我们要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中国 和苏联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用鲜血 和生命换 ...
前瞻|中俄元首今年将首次面对面会晤,专家:国际变局中构建更坚韧的合作架构
Xin Lang Cai Jing· 2025-05-06 23:46
外交部网站消息,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 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外交部发言人介绍,访俄期间,习近 平主席将同普京总统就新形势下中俄关系发展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沟通。 这将是两国元首今年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克里姆林宫4日表示,除参加胜利日庆典活动外,中俄两国领 导人将就"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互动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议程问题展开讨论。俄方声明 称,双方还将签署一系列政府间和部门间的双边文件。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1"电视频道4日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表示,自25年前他初次 担任总统时就注意到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俄罗斯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为世界稳定 打造坚实基础。 普京强调,在当今条件下,俄中关系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全球性动荡未见缓和,反而呈现扩散态 势。俄中两国可靠、稳定的关系本身增强了世界稳定性。"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副院长万青松向智通财经(www.thepaper.cn)表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不仅在俄罗斯国内占据举足轻重的 ...
双方领导人互致贺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欧庆祝建交50周年
Huan Qiu Shi Bao· 2025-05-06 22:43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同日,中 国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今年中欧之间的重要议程:中方欢迎科斯塔、冯德莱恩适时联袂来华举行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还将举行战略、经贸、绿色、数 字等高层对话;从6日起,双方将先后举办4场庆祝建交的高规格招待会,以及经贸、文化、青年、体育、学术等领域系列活动。此前有媒体分析称,欧盟领 导人联袂访华、中欧峰会连续第二次在中国举行,这很不寻常。发言人同时表示,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这被 认为是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举措。路透社6日评论称:在美国全面关税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和欧盟正在解冻双方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授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发出了清晰的信号:一方面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倍加珍惜此前的合作成果;另一方 面要针对之前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合作环境,增强合作信心。 比利时通讯社6日称,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欧盟和中国一直在加强对话。新一轮的接触正值北京希望缓解紧张局势并使伙伴关 ...
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和音)
Ren Min Ri Bao· 2025-05-06 22:02
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诚对话,就能推动合作、办成大事。中方愿 同欧方一道,锚定伙伴正确定位,坚持互利合作主基调,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建设性、互惠 性、全球性,更好造福中欧人民和国际社会,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回顾中欧双方半个世纪的交往,最宝贵的经验是相互尊重,最强大的动力是互利共赢,最一致的共识是 多边主义,最准确的定位是合作伙伴。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 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伙伴。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历 史性访问,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赋予中欧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新的战略内涵。今年以来,中欧保持密切高层互动,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共同践行多边主义、维 护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继续成为变革世界中的稳定性、建设性力量。 中欧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中欧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 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 列,成为连接亚欧的黄 ...
新华时评丨不仅成就彼此 而且照亮世界
Xin Hua She· 2025-05-06 14:45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6日电 题:不仅成就彼此 而且照亮世界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张兆卿 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 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 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欧盟领导人表示,欧盟和中国建立起广泛联系,成为彼此 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为双方人民福祉和经济发展繁荣作出贡献。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欧双方发出 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成就彼此,而且照亮世界。 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没有地缘政治矛盾。当前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 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强权严重冲击国际规则和秩序,人类社会再次来到了关键的十字路 口。世界在变,但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机遇远大于风险,这一基本事实没有变化。 中欧都支持多边主义,都支持开放合作,这一追求没有变化。从共同维护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到共同 推动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各项目标,再到明确反对"脱钩断链",中欧用实际行动 诠释了对多边主义和多极化 ...
专访丨“中俄关系开创大国相处之道的新型范例”——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永全
Xin Hua Wang· 2025-05-06 08:00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专访丨"中俄关系开创大国相处之道的新型范例"——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 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永全 新华社记者侯悦 "中俄关系开创大国相处之道的新型范例,有力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促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 方向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永全日前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 示。 李永全说,中俄构建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大国开展深度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成为动荡变革 世界中的重要稳定力量。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李永全表示,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中俄两国人民为这场胜利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两国人民分别在亚洲和欧洲主战场英勇顽强抗击侵略者,共同赢得伟大胜 利"。 李永全指出,作为当今世界重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两国在国际秩序构建方面拥有广 泛共识。面对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两国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在联合国、上海合 作组织、金砖等多边平台深化协作,为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更多平衡与公正,彰显两个大国在全球事务中 的责任与担当。 李永全表示,中俄两国始终坚持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原则,2024年双边贸易额创下新高。他指出,个 ...
突然翻脸!特朗普全面封锁伊朗石油,现在看来中国才是最明智的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04:12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一边是美国强硬的石油禁令,试图掐断伊朗经济命脉,另一边是伊朗高达540亿美元的石油出口额,几乎占其财政收入的一半,这巨大的反差背后,是 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艰难抉择。 中国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表现出成熟稳重的大国风范,坚持维护自身利益同时要求和平相处,美国翻脸封锁石油后中 国会怎么选择呢? 内外承压下的生存空间 特朗普政府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就像一块大石头扔进水里,国际能源市场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这不仅仅是中伊两国的石油生意,还关系到中美 两国在能源、地缘政治以及国际规则上的较量。 2024年,伊朗通过出口石油获得了540亿美元的收入,这笔钱几乎占伊朗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对伊朗经济的稳定发展非常重要。 中国是购买伊朗石油的主要国家之一,有意思的是,中伊两国的石油交易没有使用美元,而是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这种做法引起了美国的关注,因为美国认为这挑战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削弱美元的影响力。 美国现在禁止其他国家购买伊朗石油,还威胁说谁敢违反禁令就严厉报复,这让伊朗的日子更难过了,这对中国的能源计划也 ...
花旗集团CEOFraser:美国消费者开支保持坚挺。客户预计全球将加速走向多极化。
news flash· 2025-05-05 17:50
客户预计全球将加速走向多极化。 花旗集团CEOFraser:美国消费者开支保持坚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