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IPO
icon
Search documents
6.5犀牛财经早报:3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本周首发 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Xi Niu Cai Jing· 2025-06-05 01:40
36只产品本周首发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唱重头戏 尽管本周仅有4个交易日,但新基金发行热情不减,共有36只产品本周首发。其中,工银泓裕回报、招 商价值严选、兴证全球合熙A等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成为本周新发市场的重头戏。以来,新成立基金 发行份额已超过4100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达1663.41亿份,占比显著上升至39.93%,债 券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则有所下降。(智通财经) 今年来基金累计分红近900亿元 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公募基金的分红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已接近900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 的分红积极性较高,分红额是去年同期的近7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有效性提升、经济复苏预期 强化,以及公募改革引导行业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更多基金公司有望采用"定期分红+超额收益分 配"相结合的分红模式,优化投资者持有体验。数据显示,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889亿元,是去 年同期的1.4倍,创出近三年的同期新高,且分红次数超过2500次。 年内520家私募机构已注销 险资私募基金扩容 私募严监管态势持续,违规私募出清速度明显加快。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统计,截至6 月4日, ...
外资成港股IPO基石投资“大户” 青睐这些赛道
Huan Qiu Wang· 2025-06-04 05:59
从15家外资机构投资的港股上市公司来看,新消费与医药赛道备受青睐。新消费赛道方面,蜜雪集团IPO引入5名基石投资 者,共认购2亿美元,其中英国投资巨头英卓资管认购230.78万股,斥资6000万美元,按6月3日收盘价计算浮盈近9亿港 元;布鲁可在IPO阶段,景林资产与瑞银资产管理(新加坡)分别认购2000万美元,上市后股价累计涨幅超170%,两外资 机构浮盈颇丰。星汉资产管理行政总裁王荣昆称,外资布局新消费赛道,是看好其高增长确定性、稀缺性溢价及中国消费 市场红利。 医药板块同样受外资重视。映恩生物-B上市前引入15名基石投资者,包括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拜恩泰科等国际机构,拜恩 泰科也是其产业股东,自2023年以来映恩生物与多家国内外顶尖药企达成多项交易;维昇药业-B引入专注于医药投资的投 资机构瑞凯集团作为基石投资者。一级市场投资者表示,医药行业引入有国际产业背景的基石投资者,是提升市场信心、 增强长期价值的关键策略,能带来战略协同。 今年外资作为港股IPO基石投资者的案例大幅增加,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际资金配置需求与中国产业升级红利的共振。华 泰证券称,大量过去投资美元资产的资金有回流诉求,外资长线资金关注中 ...
西普尼港股IPO:黄金价格波动风险高、ODM业务依赖度上升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3:47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3年HIPINE(西普尼)是国内最大的金表品牌和中国最大的足金手表品牌(以 GMV计算),在国内品牌金表GMV和足金手表GMV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98%和35.83%。公司拥有超分 子硬金技术,于2014年推出中国首款可量产的足金手表。基于此技术成果,公司于2023年开发了一系列 搭载华为智能机芯技术的足金手表。 在财务表现方面,公司收入由2022财年的人民币323.70百万元增长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445.48百万元, 并进一步增至2024财年的人民币456.6百万元。净利润方面,公司2022-2024财年分别实现人民币24.54百 万元、52.10百万元和49.3百万元。 不过,公司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首先,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黄金价格波动较大,受全球货币体 系、通胀预期、美元走势、利率等多重因素影响。除2022-2024财年的黄金租赁外,公司并无使用任何 重大对冲工具管理黄金价格波动风险。其次,公司ODM业务占比上升,2024财年ODM收入占比达到 26%,较高的ODM业务依赖可能影响公司的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 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普尼")向港交所提 ...
6.4犀牛财经早报: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手回集团较招股价跌近三成
Xi Niu Cai Jing· 2025-06-04 01:37
上市公司回购热度不减 多家公募自购新发浮动费率基金 正在发行中的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依然备受市场瞩目,多家基金公司更是用真金白银表达对旗下产品的 支持。6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 资基金。公开信息显示,该基金为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之一,将于6月4日起发行。业内人士表示, 此次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是产品明确锚定业绩比较基准,激励基金管理人不 断提升投资能力、完善投研体系,强化对长期超额收益的挖掘;二是费率与持有期挂钩,引导投资者长 期投资、理性投资;三是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兼顾投资者长期投资与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智通财 经) 数据显示,5月以来,截至6月3日,A股共440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回购相关公告。5月单月,发布新一 轮回购方案的有78家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4月份。同时,回购注销案例备受市场关注。回购增持贷款 方面,数据显示,自2024年10月以来,截至目前,A股共650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 回购增持贷款总金额约为1370亿元。(中国证券报) 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万元理财一年管理费低至1元 理财行业掀起 ...
外资“基石”大幅增加 国际资本抢滩港股IPO
◎记者 唐燕飞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外资机构加入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阵营。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今年已有 27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其中15家企业引入外资作为基石投资者。去年同期,港股市场共有21家企业上 市,但只有3家企业引入外资作为基石投资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外资机构主要青睐新消费、新能源、医药等赛道。通过参与优质企业的基石投 资,外资机构既能分享中国产业升级红利,又能提前锁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彰显了国际资本 对中国核心资产长期价值的认可。 外资成港股IPO基石投资"大户" 基石投资者是指在企业IPO前,与发行人签订协议,承诺以发行价认购一定数量股票的投资者。他们主 要是以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为主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及 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资者通常需接受6个月至12个月的锁定期限制。 医药板块也颇受外资重视。映恩生物-B在上市前引入了15名基石投资者,包括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拜恩 泰科(BioNTech SE)等国际机构。拜恩泰科也是映恩生物-B的产业股东,自2023年以来,映恩生物先 后与拜恩泰科、百济神州、三生制药等国内外顶尖药企达成 ...
港股IPO大爆发!多家科技公司转道港股
梧桐树下V· 2025-06-03 13:09
不久前,港交所重磅发布 "科企专线" 新政,专门 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 门槛 。 这一波动作,让越来越多科技企业把目光投向港股。 面对这么好的政策,企业该怎么利用?具体实务操作又该注意啥?我们给大家梳理了一些实操要点: 适用对象: 特专科技公司(如AI、芯片、新能源等硬科技)、生物科技公司(创新药、医疗器械 等),尤其处于早期阶段或产品未商业化的企业。 第一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1、核心门槛: 行业属性: 属于港交所定义的"特专科技"( 18C 章)或"生物科技"( 18A 章)领域。 特专科技: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半导体、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 生物科技: 创新药研发、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 研发投入: 过去三年研发开支占总成本 ≥15% (特专科技),或核心产品通过临床Ⅰ期(生物科 技)。 商业化阶段: 允许未盈利、无收入,但需证明技术可行性及市场潜力(如专利、合作意向书)。 2、自测工具: 登录港交所官网"科企专线"页面,下载《18A/18C资格自评表》,勾选是否符合条件。 1周内获初步反馈。 第二步:保密提交申请的实操流程 1、签署保密协议 与港交所签订NDA ...
打新"暴利"致投资者人数激增,港股散户中签率锐减
Di Yi Cai Jing· 2025-06-03 09:39
"叮!"——一声信息提示声音后,95后程序员大力(化名)看了看手机收到的通知,知道这次港股打新又没中签。 这种个体体验正折射出市场整体变化。 "今年打了5次新股,就中过1签,中签率简直像在抢演唱会门票。"大力告诉第一财经,自己从去年入场,偶尔"吃口 肉",现在连"汤"都难喝到。 这种情况折射的正式港股打新市场的变化。近一年来,港股超六成新股首日上涨,老铺黄金等个股上市后收益率甚至 突破2000%,赚钱效应持续引爆市场热情。然而,随着打新人数激增,散户中签率明显下滑,热门新股中签率普遍低 于10%,部分甚至不足5%。 除了打新人数增加,港股正在进行的逐步向机构投资者倾斜、降低散户配售比例,以稳定股价波动的改革,也是影响 打新中签率的一大因素。 港股打新赚钱效应十足 近一年,港股市场打新的"赚钱效应"持续显著。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近一年,港股共有77只新股上市,46只 首日上涨,占比达到6成。 这些新股中,涨势最猛的是映恩生物-B,首日收盘涨幅高达116.7%,宜搜科技首日涨幅也达到91.72%。毛戈平、老铺 黄金则紧随其后,上市首日分别收涨76.51%、72.84%。 近一个月来,港股打新更是"赚多 ...
港股,狂飙!
Sou Hu Cai Jing· 2025-06-02 15:27
港股IPO和二级市场交易热火朝天,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Wind数据显示, 截至5月30日,已有28家企业成功登陆香港市场,实际募资总额达773.2亿港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包括6家A股上市公司和一家A股 上市公司子公司,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疗、赤峰黄金等行业龙头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较高,在港股上市后表现亮眼。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联席主管、亚洲医疗健康投资银行主管刘伯伟表示,互联网公司估值被重估,消费热潮仍在持续。 △资料图,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01 消费及科技板块优势明显 今年以来,包括古茗、蜜雪集团等消费股先后敲钟港股。5月20日,宁德时代强势登陆港交所,这些企业的上市持续推高港交所的募资总额。 药企也掀起赴港上市热潮。5月23日,恒瑞医药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实现"A+H"两地上市,上市首日最高点触及60.50港元/股,收盘报55.15港元/股,涨 幅为25.20%。在恒瑞医药之前,已实现"A+H"两地上市的还有药明康德、复星医药、君实生物等。 华泰证券分析,自2018年港交所改革以来, 港股流动性和成长性持续改善,2025年至今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已经是2018年的2.8倍。目前,消费、科技在 港股市值 ...
如何看待今年以来港股IPO爆发︱重阳问答
重阳投资· 2025-05-30 06:27
Q: 请问重阳投资, 如何看待今年以来港股IPO爆发 ? A: 今年以来,港股IPO规模明显上升。根据Wind统计,截止5月28日,港股已有27家企业成 功上市,首次招股募资总额已超770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现象级IPO频发,蜜雪集团上市融 资认购金额达1.77万亿港元,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成功融资超350亿港元成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 沙特阿美的第二大IPO。目前港股仍有157家公司等待上市,募资超50亿港币的待上市项目有 18家。根据德勤的预测,年内港股IPO募资规模有望冲击1500亿港元,重返全球前三。 受益于IPO环境改善,港股正经历优质资产供给的结构性升级。 以蜜雪集团为代表的全球消费 企业,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核心制造企业,以及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优质创新药企等 纷纷赴港上市。这些优质核心资产港股IPO基石投资者认购比例高,上市后股价平均涨幅优 秀,带动港股优质资产占比进一步提升,行业结构的优化有望进一步吸引中长期资金对港股的 配置。港股当前兼具估值安全边际、产业升级动能与流动性支撑,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我们 坚定看好港股的中长期表现。 ▲向上滑动阅览 【免责声明】 本材料由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 ...
大变化!A+H料成港股IPO主角!
券商中国· 2025-05-30 04:29
在中国资产重估、港股流动性改善、企业出海等多重动力助推下,越来越多A股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吸引着众 多国际长线资金捧场、超额认购,推动AH股折价变溢价。 "A+H"双重上市正渐入佳境。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也正因这波热潮悄然生变——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增量资金持续涌入、估值中枢上 移。有观点认为,A股优质核心资产的估值也有望借"港"修复。 他表示,"港股市场历来存在一定的AH股折价现象。但近期部分公司的上市打破了这一惯性。反映当前市场环 境下,优质公司的港股定价与A股的价差正在缩小,港股市场对优质资产的定价更加独立和乐观,开始掌握一 定的外资定价权。" 何兆烽还提到,由于港股市场拥有国际化的投资者结构,能更准确地评估公司海外业务潜力和全球化战略布局 价值。对宁德时代和恒瑞医疗等公司的估值,不仅反映了其国内业务的价值,还包含了对海外业务拓展的预 期。事实上,从比亚迪到宁德时代,目前港股估值高于A股的两地上市企业都表现出了同一特征——由于海外 的业务规模和知名度都相当可观,国际化定价逻辑逐渐凸显。 A+H料成港股IPO主角 从折价惯性到溢价信心 过去一周(5月19日—5月23日),港股市场不可谓不热闹,先有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