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双重上市

Search documents
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10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数十家筹备中
Jin Rong Jie· 2025-07-04 01:11
科技类企业在这波赴港热潮中表现尤为突出。截至6月30日,已有16家A股半导体及消费电子公司向港 交所提交招股书,数量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龙头企业已率先完成 港股上市。 政策环境为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证监会此前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中,明确 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发布相关通知,完善境内企业境 外直接上市的跨境资金管理。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的"科企专线"进一步便利了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申请。这项举 措允许相关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提升了审批效率。 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的动机主要围绕全球化发展需求展开。通过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企业能够更便捷 地对接全球产业链,吸引海外合作伙伴。A股上市地位使这些公司在港股市场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好发 现,实现合理定价。 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流持续升温,"A+H"双重上市模式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去年9月至今,已有 10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同时数十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相关事宜。 立讯精密、长春高新等行业龙头企业近期相继发布公告,宣布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一天16家,港股IPO爆了
投中网· 2025-07-01 06:27
以下文章来源于格隆汇新股 ,作者发哥说新股 格隆汇新股 . 格隆汇新股(ID:ipopress),为您提供全球IPO市场的专业解读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中国资产将在全球资本体系中迎来重新评估的重大机遇。 作者丨 发哥说新股 来源丨 格隆汇新股 最近几天,港股IPO公司多到头晕目眩! 就在今天(6月30日),一共有8家港股公司同时招股,包括极智嘉、首钢朗泽、BOSS直聘、富卫 集团、峰岹科技、讯众通信、大众口腔、蓝思科技,除BOSS直聘于30日上午招股结束外, 其余7 家公司的招股时间都还将持续2-4天。 这都不算啥,上周五更夸张——港交所直接被16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材料淹没了!这些公司涵盖机器 人、半导体、消费、生物医药、金融等多个行业,其中有5家是A+H双重上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的具体情况。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迎来43只新股IPO上市,较2024年上半年的30家增长了43.3%;新股首 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067.1亿港元,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876.5亿港元,这主要受宁德时代、恒 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大型IPO上市的拉动。 从2025年各 ...
一天16家,港股IPO爆了!
Ge Long Hui· 2025-06-30 10:16
最近几天,港股IPO公司多到头晕目眩!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共迎来43只新股IPO上市,较2024年上半年的30家增长了43.3%;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 1067.1亿港元,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876.5亿港元,这主要受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大型IPO上市的拉 动。 数据来源: Wind ,格隆汇整理 从2025年各月的表现来看,5月是募资金额最多的月份,单月募资总额达572.9亿港元;6月是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月 份,一共有15家公司上市。 数据来源: Wind ,格隆汇整理 就在今天(6月30日),一共有8家港股公司同时招股,包括极智嘉、首钢朗泽、BOSS直聘、富卫集团、峰岹科技、 讯众通信、大众口腔、蓝思科技,除BOSS直聘于30日上午招股结束外,其余7家公司的招股时间都还将持续2-4天。 这都不算啥,上周五更夸张——港交所直接被16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材料淹没了!这些公司涵盖机器人、半导体、消 费、生物医药、金融等多个行业,其中有5家是A+H双重上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的具体情况。 除上市数量和募资金额大幅增加外,今年港股IPO的认购也非常火爆;其中,布鲁 ...
给两位创始人各发999万年薪后,这家公司要去港股再圈10亿美元?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25 10:59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通社 ,作者财通社 财通社 . 财通社专注于港美股IPO,深度研究港美股、中概股、美股明星股财报,为价值投资者服务。财通社团队成员来自国内一流 财经证券媒体记者编辑,拥有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作者 | 财通社 来源 | 财通社 导语: 澜起科技创始人杨崇和与戴光辉仅分别持有218万股,但2024年,他们均从公司各领取了999万元税前报 酬。 在半导体国产化热潮下,A股上市IC设计公司澜起科技(688008.SH)正筹划赴港上市。 6月20日晚间,澜起科技官宣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上市的计划。 不过,与其高调IPO计划形成对比的是,澜起科技账上仍躺着超过70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这一"有钱还融资"的操作,也在市场上引发疑问:澜起科技到底意欲何为? 根据澜起科技公告,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拟聘请安永作为本 次H股发行并上市的审计机构。 今天,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澜起科技已聘请投行负责筹备其计划中的香港IPO,规模或达10亿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澜起科技正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就潜在香港IPO进行合作。 一旦成功,这将成为又一个"A ...
“打新吃肉” 港股新股盛宴正酣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9 13:24
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港股IPO市场迎来热潮,打新赚钱效应也出现明显回升。 6月19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报告称,香港将会以40 只新股集资1021亿港元,为2025年上半 年画上句号。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位列全球证券交易所IPO融资额第一名。与去年同期的30只新股集资 132亿港元相比,今年上半年港交所新股上市数量增加33%,集资总额猛增673%。 IPO热潮之下,资金蜂拥而至,新股超额认购额大增,打新赚钱效应大增。不过,机构人士表示,投资 者在追捧概念个股的同时,也要注意破发风险。 IPO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接近四分之三的2025年上半年集资额,来自4只超大型A+H新股及1只H股上市, 分别为宁德时代410亿港元、恒瑞医药99亿港元、海天味业94亿港元、三花智控79亿港元、蜜雪冰城40 亿港元。 业内预计,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保持全面回暖态势。 展望未来,目前香港还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可 从80只新股集资 2000亿港元。其中,大部分港股上市项目来自科技、传媒和电讯,以及消费业。 值得关注的是,A+H 将成为今年靓丽风景 ...
经营业绩不振的锦江酒店,三年后想重返港股了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1 09:40
(文/朱道义 编辑/张广凯) 2025年以来,伴随着中国资产重估、港股流动性改善、企业出海等多重动力助推,"A+H"的双重上市模式正渐入佳境,如今首家向其发起冲刺的酒店巨头也 出现了。 6月4日晚间,锦江酒店(股票代码:600754.SH)公告透露,为深入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拟于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 港联交所上市,拟聘请毕马威为审计机构。 锦江酒店表示,本次H股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权整体协调人行使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 权,但最终发行规模、发行比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且因此次上市计划尚处于早期阶段,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自股东大会关于本次H股上市相关议案审议通过之后的二十四 个月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H股上市。 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锦江酒店表示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此番描述,一方面点明了锦江酒店剑指国际化,但另一方面也 透露了其业绩情况似乎不甚乐观。 事实上,此次锦江酒店冲击港交所,用"回归"二字或更为合适。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6月,锦江酒店在上 ...
券商IPO业务回暖:23家券商合赚22亿元,中信建投领跑、年内募资近80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09:13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今年以来,券商投行IPO业务一改2024年低迷态势,出现显著回暖。 据Wind数据,截止6月10日,2025年券商在A股市场共保荐46家IPO,去年同期为40家,同比增长15%;募集资金333.71亿元,上年同期为259.77亿元,同比 增长约28.5%。 此外,华泰联合证券、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分别以31.86亿元、26.74亿元、25.46亿元的募资额,排名行业前四,平均每单募集资金分别为 7.96 亿元、4.46 亿 元、4.25 亿元。 今年以来,23家券商合计收取承销及保荐费用22.4亿元,平均每家收入0.97亿元。4家券商IPO承销收入超过2亿元,即中信建投证券(2.72亿元)、华泰证券 (2.20亿元)、中信证券(2.07亿元)、国泰海通证券(2.03亿元)。 从单个项目平均承销保荐费用来看,中金公司承销 2 家总承销保荐费用 1.46 亿元,平均每家 0.73 亿元;而一些承销家数较多的券商,如中信证券承销 6 家,总承销保荐费用 2.07 亿元,平均每家仅 0.345 亿元。 港股IPO市场更是一骑绝尘,年内主板IPO募资776.6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95.96亿 ...
证监会备案 | 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分析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01:46
华谊信资本 | 境外上市备案 | 数据统计 | 美国上市备案 | 香港上市备案 | 备案情况分析 刚刚结束的五月,香港资本市场掀起新一波上市热潮,多家企业纷纷赴港启动上市。近年来,在港交所持续深化上市制度改革、欢迎企业挂牌的同时,内地 政策也在大力拓宽企业境外上市通道。这双重政策叠加,显著提升了港股IPO的吸引力。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数据,2025年5月1日至5月31日,共38家企业提交了境外上市备案,其中1家拟在台湾上市,37家拟在香港上市,5月没有申请在美国纳 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整个5月份,共有11家企业成功获得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备案的企业涵盖了制造业、生物医药、消费服务、农业、新能源和科技多个行业,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上市地的选择上,5月企业集中选择在 香港联合交易所申请上市。 为了帮助大家详细了解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华谊信资本对2025年5月份境外上市备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2025年5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情况统计 根据证监会官网数据和华谊信资本的统计,2025年5月份共新增38家企业已提交上市备案,其中37家拟在香港上市,1家拟在台湾上市,没有申 ...
大变化!A+H料成港股IPO主角!
券商中国· 2025-05-30 04:29
在中国资产重估、港股流动性改善、企业出海等多重动力助推下,越来越多A股优质公司赴港上市,吸引着众 多国际长线资金捧场、超额认购,推动AH股折价变溢价。 "A+H"双重上市正渐入佳境。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也正因这波热潮悄然生变——新经济行业市值占比提升、增量资金持续涌入、估值中枢上 移。有观点认为,A股优质核心资产的估值也有望借"港"修复。 他表示,"港股市场历来存在一定的AH股折价现象。但近期部分公司的上市打破了这一惯性。反映当前市场环 境下,优质公司的港股定价与A股的价差正在缩小,港股市场对优质资产的定价更加独立和乐观,开始掌握一 定的外资定价权。" 何兆烽还提到,由于港股市场拥有国际化的投资者结构,能更准确地评估公司海外业务潜力和全球化战略布局 价值。对宁德时代和恒瑞医疗等公司的估值,不仅反映了其国内业务的价值,还包含了对海外业务拓展的预 期。事实上,从比亚迪到宁德时代,目前港股估值高于A股的两地上市企业都表现出了同一特征——由于海外 的业务规模和知名度都相当可观,国际化定价逻辑逐渐凸显。 A+H料成港股IPO主角 从折价惯性到溢价信心 过去一周(5月19日—5月23日),港股市场不可谓不热闹,先有新能源 ...
150家公司扎堆排队 赴港上市“燃”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0:26
截 至 2025 年 5 月 14 日 , 港 交 所 拟 上 市 公 司 中 显 示 " 聆 讯 通 过"的有2家,显示"处理中"的有150家。 作者:牛钰 封图:图虫创意 前有知名玩具品牌布鲁可(0325.HK)、餐饮界的"雪王"蜜雪集团(2097.HK)在港交所挂牌上 市,后有A股"宁王"宁德时代(300750.SZ)、"药王"恒瑞医药(600276.SH)分别于5月12日、5 月15日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一家又一家备受瞩目的行业新贵。 "去香港上市"成了2025年资本圈的热词。 港股正在接纳诸多谋划"A+H"双重上市的A股上市公 司,也迎来了一批消费、医疗、科技等行业的新兴企业。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5月14日,已经有21家企业登陆港股市场,同比增加6家;合计募资 234.72亿港元,同比增长198.32%。 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在政策层面也给企业赴港上市热添了一把"新柴"。5月6日,港交所推 出"科企专线"上市新政,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可以 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表示,港交所始终将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