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货膨胀
icon
Search documents
每日机构分析:6月13日
Xin Hua Cai Jing· 2025-06-13 08:29
【机构分析】 汇丰银行外汇策略主管认为,短期内地缘政治风险发酵令风险资产承压,英镑难以独善其身。英镑兑美 元被视为风险敏感型货币,盘中跌至1.3530附近。 汇丰银行:地缘政治风险短期令英镑承压 丹斯克银行:美国3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缓解长期美债需求担忧 北欧斯安银行:预计瑞典央行6月利率决议将降息 RSM首席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家电价格的上涨反映了之前进口税时期的成本增加情况。消费者行为对 于判断通胀是否会持续至关重要;如果通胀被证明是暂时的,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下调其政策 利率;但如果消费者因短期物价波动调整通胀预期,则降息时间可能推迟。 高盛分析师指出,美国数据中心证券化市场规模已从50亿美元激增至300亿美元,这一爆炸性增长短期 主要由云计算资本支出激增、供应紧张局面以及政策支持的推动。分析师预计,数据中心市场将在2026 年年中达到峰值入住率,随后几年将逐步放缓。数据中心证券化市场涵盖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商业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结构。增长主要由配备数千个GPU、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算力的设施大规 模投资推动。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指出,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 ...
今明两年,别再盲目存定期存款!银行内部人说出3大真相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4:43
再说说通货膨胀,它就像个隐形的小偷,悄悄割你韭菜,让你的钱越存越不值钱。你回忆回忆,去年花 100 块能买不少菜呢,今年还能买那么多吗?这就是 通货膨胀。你账户里的数字看着没少,但能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现在 三年期1.5%的定存利率,连食用油、米面涨价都赶不上。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存 10 万,一年就缩水 1100 元;存三年,肉眼可见地就少了 3300 元。 这种看不见的"负利率",正在一点点掏空你的老本。 还有定期存款的流动性太差了,一旦有点急事,你就得认栽。我有个邻居王大爷,本来想着稳稳当当的,就把 20 万元存了 3 年定期,按计划能拿到 1.9%的 利息。可 2025 年 1 月,他儿媳妇想换车急用钱,提前支取一看,利息只有 0.3%,才 1200 块! 家人们,2025 年这银行的形势正悄悄发生着变化。一边老百姓的钱那是越存越多,就说今年一季度,全国银行新增储蓄高达 9.22 万亿,算下来人均一个月 就多往银行存了 2195 元。可另一边,好多懂行的人都在劝,这两年别再一股脑把钱都存定期啦!银行柜台的老员工、理财经理都在说这事儿,咱这存款策 略真得改改了。 首先得学会资金分层管理,别把鸡蛋都放 ...
美国经济数据现疲态,特朗普呼吁降息遭遇“硬骨头”!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3:39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劳工部发布报告称,5月份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2.6%,符合预 期,前值增长2.4%。美国5月核心PPI同比增长3%,低于预期值3.1%,前值修正后为3.2%,表明关税冲 击尚不明显。 与此同时,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另一份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经季节调整后稳定在 24.8万人,市场预期为24万人,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至5月31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跳升至195.6万人,为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失业人员找到 新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此前,美国还公布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升0.1%,同比上升2.4%,均低于市场预期,剔 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8%,保持在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低于市场预期。 各项经济数据表现疲软,"懂王"特朗普显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施压窗口,他再次将矛头对准美联储主 席鲍威尔,疾呼降息,并称后者为 "蠢货"。 特朗普认为降息可以帮助美国在即将到期的债务利息上节省大量支出,他强调,如果降低2个百分点的 利率,每年可以为美国节省6000亿美元,不得不说,算盘打得很响。特朗普还抱怨称,如果 ...
凯投宏观:瑞士央行下周可能将利率降至负值
news flash· 2025-06-12 14:53
金十数据6月12日讯,凯投宏观经济学家Adrian Pretejohn说,瑞士央行可能会在下周的会议上将政策利 率下调至负值。投资者对这一决定意见不一。LSEG的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二的人预计将降息25个基点 至0%,三分之一的人预计将降息50个基点至- 0.25%。Pretejohn表示:"我们现在属于后一种阵营,预计 利率将自2022年以来首次回归负值。"此前,5月份通货膨胀率降至负值,而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 瑞士法郎大幅升值。 凯投宏观:瑞士央行下周可能将利率降至负值 ...
利率又降了,但我劝你尽快存钱
大胡子说房· 2025-06-12 11:53
事实上,利息高,不代表存钱就一定更划算,利息低,也不一定就不能存钱。 现在有一个非常害人的观点: 因为现在利息低,所以就要把钱拿去投资,不要存款。 相反,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现在利息越低,越是要存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利息低利率低,往往代表此刻整体大环境不乐观。 就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银行的投资途径和投资能力远超普通人吧。 银行愿意给大家存款更高的利息,是因为它能找到其他更高收益率的投资去覆盖存款利息的支 出。 但是现在银行都给不了大家高息,说明现在这个环境下,银行自己也找不到更高收益率的投资途 径,自然就没法用更高的利息吸引储户揽储。 银行都找不到更好的投资途径,普通人怎么可能找到呢?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想要知道现在的经济怎么样,想要搞清楚当下手里的钱去哪里, 我建议大家就看两个指标就好了: 一个是 利率的高低 ; 一个是 黄金的价格 黄金越跌,越要投资;黄金越涨,越要存钱。 大家千万不要随意反驳这两句话,因为这两句话都是经过历史验证过的。 黄金这一点我想其实大家是有感受的。 从2022年开始,国内的黄金价格从300多一克涨到了现在接近800一克。 黄金上涨,是因为其他投资品都没有了稳定的 ...
凯投宏观:印度的通货膨胀可能已经触底
news flash· 2025-06-12 11:45
金十数据6月12日讯,凯投宏观首席新兴市场经济学家希兰•沙阿表示,印度总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在5月 份触及75个月低点后可能已经触底。这将证明印度央行提前降息的决定是正确的,该行也强烈暗示宽松 周期已经结束。他补充说,核心通胀率可能在5月份继续徘徊在4%左右。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未来几个 月潜在的价格压力可能会加大。但鉴于家庭通胀预期仍然低迷,我们预计核心通胀不会大幅上升。通货 膨胀的任何回升都可能是渐进的,这表明印度央行的回购利率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5.50%。 凯投宏观:印度的通货膨胀可能已经触底 ...
贵金属价格上涨助推非洲货币反弹
news flash· 2025-06-12 11:27
贵金属价格上涨助推非洲货币反弹 金十数据6月12日讯,贵金属价格的飙升正在帮助几种非洲货币从年初的疲软中反弹。赞比亚货币克瓦 查六月迄今上涨了约8%,是全球表现最好的货币。紧随其后的是坦桑尼亚先令和尼日利亚奈拉,分别 上涨4%和3.1%。在这三种货币上涨之前,从铂金到钯金、黄金、白银和铜等金属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 上涨。加纳于2022年底发生债务违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和可可出口国之一,今年迄今为止,加纳货 币塞迪表现创全球最佳,兑美元升值超过43%。去年非洲货币大幅贬值,加剧了通货膨胀,并在尼日利 亚、加纳、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等地造成了生活成本危机,这些国家的货币在2024年表现最差,从加纳的 19%到埃塞俄比亚的56%不等。 ...
德国智库IFO:预计德国2025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2.1%,2026年为2.0%。
news flash· 2025-06-12 08:34
德国智库IFO:预计德国2025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2.1%,2026年为2.0%。 ...
“降息100个基点”!特朗普再次施压
第一财经· 2025-06-12 03:09
2025.06. 12 本文字数:161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樊志菁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宣布对等关税决定,外界普遍认为5月可能是物价波动的转折点。然而,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此前相差无几。 数据出炉后,特朗普再次喊话美联储降息。不过,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除非发生实质性扭转,关税政 策的影响预计未来几个月将推动通货膨胀加速,从而影响美联储的政策决定。 机构认为,通货膨胀对特朗普全面关税反应缓慢,因为大多数零售商都在销售进口关税生效前积累的 商品。惠誉评级首席经济学家库尔顿(Brian Coulto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关税上调前积累的库存 可能导致关税效应延迟传导,而美国贸易政策的巨大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了企业调整价格的速度。" 除了关税前的库存,不确定的需求环境可能会使一些企业对提价犹豫不决。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 经济学家斯威特(Ryan Sweet)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写道,关税导致一些商品(尤其是汽 车)的购买量提前增加,但需求已经疲软,这在新车和二手车的价格中显而易见。 美联储何时降息 关税影响尚未波及 美国政府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 ...
1929年经济大萧条:股市震荡、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历史在重演
Sou Hu Cai Jing· 2025-06-12 02:27
Group 1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signs of a new economic crisis in the U.S., drawing parallels to the 1929 Great Depression, as predicted by Tesla's CEO Elon Musk [1][17] - It highlights the causes of the 1929 Great Depression, including excessive consumer credit and inflation driven by overproduction and insufficient purchasing power among the populace [5][10][12] Group 2 -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impact of World War I on the U.S. economy, leading to a false sense of prosperity and increased consumer spending, which was unsustainable [6][8] - It emphasizes the widening wealth gap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ith urban areas experiencing greater economic growth compared to rural areas [10][12] Group 3 -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peculative bubbles in real estate and the stock market during the late 1920s, fueled by easy credit and investor enthusiasm, which ultimately led to the stock market crash [13][16] - It details the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of the stock market crash on the U.S. economy, including widespread bankruptcies and soaring unemployment rates [16][18] Group 4 - The article draws attention to current economic risks in the U.S., including inflation,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exacerbated by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geopolitical tensions [18][20][22] - It notes the significant inflation rate of 7.9% in early 2022, alongside a GDP decline of 1.4%, indicating economic instabilit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