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遗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中国行】山西晋祠:跨越千年的古建博物馆
Yang Shi Wang· 2025-05-25 12:2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众多古建矗立在三晋大地表里山河。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塑碑刻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今天(5月25日)的 《文化中国行》,我们一同走进晋祠,感受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之美。 圣母殿前檐八根廊柱上姿态各异的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殿内保存着43尊宋代彩绘泥塑,写实且传神,其中33尊侍女像最为精 美,它们如真人大小,有的奉文印翰墨,有的负责洒扫梳妆、奏乐歌舞,各司其职,对研究宋代宫廷生活、衣冠服饰和彩塑艺术的发展具 有重要价值。 此外,晋祠唐碑亭内的"镇馆之宝"记录了唐王朝初创时期的壮志豪情。 西周柏树、唐代碑刻、宋代殿堂、明代牌坊,一处处古树古建,承载了延续千年的三晋历史文脉,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 晋祠博物馆持续开展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工作,保存文物悠久的历史信息,在这里还能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从明 清以来延续至今的晋祠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举办,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历史文化优势,晋祠博物馆经常性举办系列文 化活动,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 ...
马松胜的“造纸半生” | 陕西守艺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4 06:35
每经记者|张静 实习生 杨乐 西安 每经编辑|贺娟娟 在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办北张村,68岁的马松胜守着一帘一纸,把52年的光阴浸在楮皮与溪水的絮语里。 他常说自己是"笨人",初中毕业便跟着父亲学造纸,从17岁到68岁,双手在石灰水里泡出老茧,在纸墙上贴出裂痕,却把一门西汉传来的手艺,熬成了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艺耀奥运 1971年,马松胜的父亲用"家有万贯,不抵薄艺在身"劝他学艺时,或许想不到这门"薄艺"会让儿子在37年后走进北京奥运会。 2008年,他在陕西"祥云小屋"展示古法造纸,却因客流太大常被限制操作,前门进后门出的观展动线里,人们难有驻足的耐心。只有一些记者和领导来访 时,他才能捞起纸帘,让雪白的纸浆在帘上匀开。那一个月,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他的纸帘上。 楮纸循时节 马松胜的造纸坊里,时间按工序流转。春天砍楮树扒皮,夏天在河水里泡瓤,秋天踏碓捣浆,冬天在土墙上贴纸。这门传承两千年的手艺,每一步都跟着 节气走。蒸皮要等伏天的烈日,化瓤得用活水的溪流,连贴纸的墙面都分"夏五冬二"——夏天一天能贴五墙,冬天两天晒一墙。 最考人的是抄纸。纸帘在木槽里"人借水势,水借人力",手腕轻抖三分,纸浆便匀成薄如蝉翼 ...
推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160名高校学子获“雨燕奖学金”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传承古都文脉,培育遗产保护新力量。5月23日,2024年度"北京雨燕奖学金"座谈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 办。 座谈会由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承办。为加强北京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培养,推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 会联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起成立北京中轴线文化教育专项基金,并设立"北京雨燕奖学金"。本次 共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美 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共16所高校学生参评,共评出"北京雨燕 奖学金"本科生74人、硕士研究生59人、博士研究生24人、留学生3人,全部获奖共计160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柴明一表示,该集团在"北京雨燕奖学金"设立两年来,通过持续优化评选机 制和强化榜样引领作用,形成了鲜明的育人导向。首届获奖者们已投身参与到更多与北京中轴线有关实 践中。他谈到,未来企业将持续携手高校,以"教育+科技"的深度 ...
东方证券十年公益之路:守护文化遗产,培育艺术之苗
券商中国· 2025-05-24 02:11
从千年文化瑰宝的敦煌,到朴素乡村的儿童艺术教室,美的足迹用爱连接。 近日,"拾光益彩 悦享东方"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十周年公益展在上海举办,一场公益与文化交融的盛宴,展现了东方证券在公益领域的十年坚守与丰硕成 果。 文化公益展落地上海街区 2015年,东方证券发起设立上海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成立十年来,基金会立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开展"西遇知美|敦煌"及"传承非遗·遇见皮影"等系 列项目,同时聚焦儿童艺术教育,通过乡村小学艺术教室搭建等方式,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熏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 此次十周年公益展回顾了过去十年,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五季"西遇知美|敦煌"的成果。通过摄影展、书画展、诗歌集等多种方式展出 了心得益彰艺术教室十年来在乡村儿童美育教育方面的成果。此外,公益展现场还有皮影戏制作、泥板画制作等多个DIY手作区域,方便参观者参与,亲身体验传 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公益的力量。5月20日,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举办了公益展主题日活动,这一活动也开启了"西遇知美 丨敦煌"项目新的篇章。 据悉,过去十年间,东方证券以及心得益彰基金会为文化传承与" ...
探元计划香港站|AI 赋能历史溯源,解码九龙寨城中华文脉基因
腾讯研究院· 2025-05-23 07:47
5月20日, "探元计划2024" 香港场景 "在九龙城 阅见香港" 共创项目开放日活动在香港举办。开放日聚焦文 化与科技融合,旨在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来自文化、技术、运营方面的众多专家共同参与了开放日 活动。 参与共创日活动的专家在九龙寨城公园前合影 探元计划 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的指导下,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腾讯 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联合发起,旨在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 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在探元计划的推动下,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与华粹星光(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携手共创"在九龙城 阅见香港"项目,运用大模型智能体、三维虚拟空间和多模态知识图谱增强技术再现 九龙城中华文脉。 活动当天上午,专家们实地调研了九龙寨城公园、香港历史博物馆,并在现场体验了 大模型智能体、 AI互动叙事游戏与九龙寨城三维虚拟空间。 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刘思咏馆长对九龙寨城公园进行了详细介绍。九龙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宋朝时期就有中原移民在此设立防卫外敌的据点;清朝康熙年间,朝廷派兵驻守九龙,筑九龙炮台; 1846年开始兴建九龙寨城,加 ...
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2 13:02
Core Viewpoint - The Fuding White Tea Cultural System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creasing China's total to 25 such heritage system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2][3]. Group 1: Agricultural Heritage Recognition - Three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have been officially recognized as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2]. - The recognition aims to protect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enhanc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prosperity [5][6]. Group 2: Fuding White Tea Cultural System - The Fuding White Tea Cultural System is located in Fud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aracterized by unique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at have fostered specific tea tree varieties and tea-making techniques [13][14]. - The system includes national-level varieties such as Fuding Da Bai Tea and Fuding Da Hao Tea, preserving traditional sexual reproduction methods and enhanc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est control efficiency through ecological planting models [14][15][16]. Group 3: Economic Impact - The tea production value in the heritage area is projected to reach 1.293 billion yuan in 2024, accounting for 30.44% of the total agricultural,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output value [17]. - Industries related to tea, including food processing, logistics, packaging, tourism, education, and hospitality, are thriving, creating numerous job opportunities and providing a sustainable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success model for the world [18][19].
南农晨读 | 美“荔”到泉城
Nan Fang Nong Cun Bao· 2025-05-22 06:36
南农晨读 | 美"荔"到泉城_ 南方+_南方plus 日前,南方农村 报记者从农业农 村部官网获悉, 【今日关注】 28条措施出炉! 广东以改革更好 促进"百千万工 程" 近日,中共广东 省委全面深化改 革委员会印发 《关于以改革更 好促进"百县千 镇万村高质量发 展工程"的若干 措施》,围绕健 全县域高质量发 展动力机制、县 域产业发展体制 机制、推进新型 城镇化体制机 制、推动乡村全 面振兴长效机 制、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体制机 制,以及强化组 织保障提出28条 改革措施(下 称"28条"),助 力"百千万工 程"走深走实、 取得扎实成效。 新增三项!中国 全球重要农业文 化遗产数量领跑 全球 我国甘肃皋兰什 川古梨园系统、 浙江德清淡水珍 珠复合养殖系 统、福建福鼎白 茶文化系统三项 遗产系统通过专 家评审,正式被 联合国粮农组织 认定为全球重要 农业文化遗产。 其中,皋兰什川 古梨园系统位于 甘肃省兰州市皋 兰县什川镇;德 清淡水珍珠复合 养殖系统位于浙 江省德清县;福 鼎白茶文化系统 位于福建省福鼎 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请输入关键字 | Ministry of Agricultur ...
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增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Xin Jing Bao· 2025-05-22 06:34
从南宋传承800年的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 中国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在浙江德清县,是以鱼、蚌之间基于自然的互利共生原理为基础,以发 源于本地的附壳珍珠养殖技术为核心,逐渐演化并形成的涵盖蚌、鱼、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 等丰富水生生物资源的复合养殖系统。 在德清县,这一养殖系统已经延续了800年,自南宋时代开始,至今传承不绝。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系统科学咨询小组评价该系统称,该系统以珍珠蚌技术为核心,同时生产珍珠、水稻、丝绸等产品。这 一循环共生的养殖系统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粮食安全保障和文化遗产传承于一身,为全球可持续农业、 生态平衡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贝类凭借自身独特的过滤功能,能够显著改善水体环境,使氨、 亚硝酸盐、总氮含量分别降低40%、54%、38%,化学需氧量减少30%,实现水产养殖与生态系统恢复 并重并举。当地依托该系统,发展"种养一体"、珍珠加工、生态旅游和体验式教育等多元化产业,为超 过2.2万名居民提供稳定生计来源。 记者了解到,过去,珍珠多用于佩戴或观赏,近年来,德清推进"珍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如今,珍 珠产业已拓展至美容、保健、文旅等领域,逐步构建起"产学研游"一体 ...
故宫百年邮票发布仪式及文创展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Xin Hua Wang· 2025-05-22 02:09
新华网纽约5月21日电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生生不息——故宫文创走进联合国"主题展暨 特别事件邮票发布仪式19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由故宫博物院与联合国中国书会共同主办,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协办。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耿爽、联合国副秘书长哈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纽约办事处主任明钦伯 格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的常驻联合国大使、国际组织代表等共120余位嘉宾出席。 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于"国际博物馆日"首次为单一博物馆发行特别事件版张 ——"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整版10枚邮票以故宫典藏花卉纹饰为题材,选取涵盖绘画、 陶瓷、建筑等门类的代表性文物,展现中华文明"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该举措被认为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次重要亮相。 同期揭幕的"生生不息"故宫文创展聚焦文物活化、绿色环保、非遗传承、乡村振兴、无障碍文化等领 域,体现故宫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展区设有先导影像、沉浸体验与互 动展示环节,展品包括绿色材料文创、非遗花丝工艺饰品、残疾人文创等,旨在通过创新表达连接传统 文化与当代社会。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
Xin Hua Wang· 2025-05-22 01:30
Group 1 - The 9th China Chengdu Inter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estival will introduce a "Guest Country + Guest City" mechanism, inviting Malaysia as the guest country and cities such as Algiers, Penang, Chiang Mai, and Bari as guest cities [1] - Nearly 600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will be showcased at the festival, highlighting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cross the country [2] - The festival will feature a technology-enabl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ection, with 16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ech companies presenting over 30 interactive technology experience installations based on heritage projects [2] Group 2 - The festival aims to enhance the visibility and influe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ands through an IP authorization trading event, connecting heritage inheritors with innovative enterprises, designers, and brand institutions [2] - Chengdu city government is collaborating with major enterprises to host various events, including the "Douy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rnival" and the "2025 Ctrip Global Partner Conference" [2] - The festival is co-hosted by the Sichu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UNESCO, and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China for UNESCO, and will take place from May 28 to June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