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宁夏发现枸杞新功效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7 10:41
据悉,宁夏先后开展枸杞基因组学、功效物质提取、栽培机理等基础研究,构建了枸杞高密度遗传连锁 图谱,建立了枸杞化合物数据库。为确保新品种培育取得新成效,宁夏创建了保存2000余份种质材料的 枸杞种质资源库,构建了枸杞资源圃、种子低温库和标本库"三位一体"保存体系。目前,"宁杞"系列枸 杞良种覆盖中国所有枸杞产区,占全国枸杞主栽品种的90%以上。 在关键领域,宁夏开展了枸杞种质资源收集与精准评价、枸杞重大害虫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枸杞原浆标准体系构建及功能性产品开发、养眼抗衰枸杞产品创制、枸杞根腐病菌拮抗菌及相关微生物 群落研究、枸杞蚜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挖掘与利用等系列研究。 研究中,筛选出杀虫作用明显的微生物菌株3个,研发植物源新制剂2个,枸杞害虫综合防治效果达 85.59%,化学农药减量30.92%。同时,科研工作中还筛选发现了以枸杞子为主要原料用于防治年龄相 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组方杞菊方,突破了枸杞汁发酵护肝等功能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出一批机理明确、 功能定向、活性成分提取工艺成熟的抗抑郁、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枸杞新功能产品。 与此同时,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宁夏先后引进集聚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 ...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拟建设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
仪器信息网· 2025-05-23 09:50
导读: 广州、深圳将联合共建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速集聚转化,实现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让更多高校科技 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今年4月,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获教育部批复同意启动建设,拟建设生物医药、智能出 行、高端科学仪器三个分中心。其中,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由广州和深圳两地联合共建。 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广州)将聚焦高端分析测试仪器细分领域,在黄埔区禾信质谱产业基地建设,打造1 4个公共转 化平台。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分中心(深圳)座谈会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会议由南 方科技大学杨学明院士主持,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圳市教育局、南方科技大学、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 交易中心、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十余家单位近4 0人参加。 南方科技大学作为分中心的牵头单位,已组织召开内部协调会,梳理了学校科学仪器领域教授资源,初步建立科学仪器 项目库,为分中心建设提供技术储备。 ...
昌发展十周年成绩单: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直接、间接投资超千家企业
他表示,未来十年,昌发展将持续发挥自身桥梁作用。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摆渡人",嫁接好从实验室 到生产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做好产业生态的"编织者",构建"产业孵化—加速—资本赋能"的全链条 服务体系;当好产业伙伴成长过程中的"同路人",热切呼应企业发展需求,进行持续赋能;努力成为区 域产业发展的"开拓者",通过对于未来产业的精准谋划,助推区域创建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5月21日,由昌发展集团主办的未来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昌发展产业生态伙伴交流会在昌平举行。会上, 昌发展集团亮出过去十年的核心成果,并进行多个项目签约和启动。 "昌发展在昌平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十年来在产业空间、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等方面不断深 耕,陪伴众多企业从初创到壮大,见证了区域产业的焕新升级。"昌发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彧在 致辞时说。 三是促进重大项目引进,增加区域经济贡献。投资引入近70家企业来昌平区发展,服务10余家企业加速 上市工作,带动10家市场化私募基金在昌平区设立。 活动现场还进行多个项目签约和启动,昌发展集团通过引入清华大学能源大模型创新团队、落位"清华 校友AI+场景创新工作营"、组建专家顾问团、启动出海服务中心等 ...
以科技鉴定护航成果转化 一季度55项轻工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China's light industr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role of the China Light Industry Federation in promoting these innovations [1][5]. Group 1: Innovations in Light Industry -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s launched a one-body three-drum washing machine,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washing different fabrics together, which has received high customer praise since its debut at the AWE [1]. -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in collaboration with Yili Group, developed a sensory preference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system to enhance the functional quality of infant formula, improving both flavor perception and nutritional absorption [1]. Group 2: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 Hengdian Group Debang Lighting Co., Ltd. has developed PAR lamps with adjustable color temperature, brightness, and beam angle, suitable for various indoor and outdoor applications [2]. - Guangdong Meiz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has innovated a method to balance electromagnetic losses, improving the power density and efficiency of permanent magnet motors while reducing rare earth usage by 28% [2]. - Guangdong Luofand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has created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bicycles,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and riding comfort [2]. Group 3: Biomanufacturing Innovations - Wuhan Yuanda Hongyuan Co., Ltd. has developed a high-end amino acid breeding technology, enabling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breaking foreign monopolies [3]. - The Tianji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has created a continuous catalytic technology for immobilized enzymes, achieving significant produc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3]. Group 4: Smart Manufacturing Enhancements - Jack Technology Co., Ltd. has developed key technologies for flexible fabric intelligent sewing, greatly improving adaptability in diverse sewing scenarios [3].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established a technology system for extracting active components from plants, achieving a production line capable of processing 10 tons per hour [3]. Group 5: Strategic Industry Development - Th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has developed large-area sulfur cathodes an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with a specific energy of 460 Wh/kg, meeting the demands of new equipment applications [4]. - Shanghai Lvyu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has achieved industrial-scale production of flame-retardant foam board materials, with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high-tech fields [4]. Group 6: Future Directions - The China Light Industry Federation aims to enhance the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nsure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productive force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light industry [5].
推动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双向奔赴” 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农业大学
Nan Jing Ri Bao· 2025-05-22 02:14
作为产业需求方代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南京乐惠芬纳赫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面向高校科研人 员,提出了高速灌装设备中高精度核心部件、控制系统、耐腐蚀合金材料等方面的校企合作需求。"希 望能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 表示。 5月20日上午,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农业大学,来自全市的51家精密制 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人员,在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 上"双向奔赴"。 南京农业大学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食品与工程学部包括食品科技学院、工学院、信息 管理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4个学院,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产业需求,坚持以科技创 新促进产业升级,与华为公司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与温氏集团、桂柳集团、雨润集团、江苏省食 品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食品与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 的焕新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活动中,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介绍了生物质利用技术与装备、农机先进制造技术等6个方向的科研 成果,食品科技学院、前沿交叉研究院科研人员分别围绕食品加工新技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八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发展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1 10:20
2025年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召开。18日举行的主题论坛 八上,"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核心议题。本次论坛旨在针对当前科技金融面临的痛点和现状, 凝聚各方共识,共同探讨金融如何更好地赋能科技创新与发展。 图为会议现场 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刘碧波主持。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 原市长黄奇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倪 泽望,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邱达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 署理院长郭健,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银行事业部总经理、中小银行联盟秘书长贾燕菁分别发言,展开 讨论。 黄奇帆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 重庆市原市长 以产业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科技是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 黄奇帆指出,金融科技经历了电子化金融1.0、互联网金融2.0阶段,当前正在发展的是 产业互联网金融3.0,其在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化。黄奇帆认为以产业互联网为基础的 金融科技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黄奇帆指出产业链集群既包括制造业的上中 下游,还包括与制造业强相关的十 ...
深圳技术大学:“成果赋权+收益捐赠”开辟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Ke Ji Ri Bao· 2025-05-21 09:21
"五一"假期,深圳技术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李和言教授团队正与比亚迪、华为等 企业工程师调试履带式巡检车。 该行动方案发布4天后,深圳技术大学借政策"东风"大胆改革,出台《深圳技术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创办 企业管理办法》《深圳技术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管理办法(试行)》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制度, 明确"学校赋予成果完成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学校与成果完成人签 署书面协议,合理约定转化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比例等事项,明确转化科技成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024年6月至8月,深圳技术大学将"综合能源系统电热联合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建立计算方法"等5项发明 专利赋予李和言10年无偿使用权,并许可李和言创办的龙坪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独占使用,未来 个人部分收益可捐赠学校。这种"赋权成果转化+约定收益捐赠"的创新模式,一方面使高校在支持科技 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占企业股份,充分保障孵化企业自主经营权,另一方面可通过接受被赋权人利润捐赠 形式实现收益共享,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赋权改革解开了束缚科研人员的制度绳索。"李和言感触颇深,学校建立"先确权后转化"机制,设置科 技成果转化 ...
奖项评选延期!医美企业速来!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20 09:26
为给予更多优秀医疗美容技术公司、医疗机构、医疗美容医疗器械制造商及其他相关单位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完 善申报材料,主办方 探美医界、思宇MedTech 现决定将 奖 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 2025年5月26日 24:00 。 此次延期旨在为有意参选的各方提供更充裕的时间窗口,以便大家能够更全面、深入地展示自身在医疗美容医 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卓越贡献,分享前沿经验,推动医美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 大会将汇聚来自全球医疗美容产业的临床专家、顶尖科学家、科技创新者、投资机构与政府监管部门,共 同探讨医美科技前沿动态、创新技术产业化路径、政策监管趋势以及市场新机遇。 举办时间: 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 举办地点: 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 会议规模: 现场500人 参会对象: 涵盖政府、医院、医美上下游企业、投资机构等综合性高知人士 全球医美产业趋势与市场洞察 医美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 再生医学、生物刺激等技术前沿 AI赋能、数字医美与个性化治疗 监管政策与市场准入分析 医工交叉与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投融资环境与国际合作机会 大会议程要点(拟) 为表彰医疗美容科技领域内的卓越贡献,思宇MedTech及旗下专业媒体将组 ...
新成果转化要用好“科技红娘”
Jing Ji Ri Bao· 2025-05-19 22:05
构建协同发展环境,优化执业生态。利用生态"撮合",让技术、人才、资本在同一个平台上流动起来。 建立统一的技术经理人数据库,归集各地技术需求、成果和资本信息,打破区域信息孤岛,实现跨区域 资源对接。积极推广技术经理人合伙人计划,鼓励技术经理人以"服务入股"或"分成制"深度参与项目, 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宁夏、山东、贵州等地积极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破解企业发展技术难题,推动科 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技术经理人又被称为"科技红娘",是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专业人员。多年来,我国 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职业化、规范化发展迈出关键步伐。2022年,"技术经理人"这一新 职业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截至2023年底,高校院所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超1.7万人。 科技部印发的《"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技术经理人数量突破3万名";今年3 月份,我国首套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出版,涵盖初、中、高三级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标准化 发展奠定基础。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仍面临数量不足、激励不足、专业不专、职业不职的发 ...
加速先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转化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1:58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促进国防工业科技成果民用转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释 放激励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国防领域企事业单位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 阿米检测等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加速落地。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防科技重点 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优化重组,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加速先进科技成果向产 业转化。三是建强专业机构,重组火炬中心,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职能,加强央地协同、上下联动、同 题共答,持续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四是发挥基金作用,利用好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小企业发展 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引导带动社会投资,汇聚成果转移转化合力,加力加速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将其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作为推动制造强国、科技强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的关键举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