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

Search documents
从感知能力提升到轻量化落地,具身这条路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30 12:21
技术驱动与应用牵引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具身智能产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些趋势不仅塑造着 行业的技术路线,也深刻影响着商业化落地的路径与节奏。这里也为大家盘一下这两年具身重点关 注的技术领域。 感知能力升级与多模态融合是具身技术路线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视觉感知之外,触觉感知则是这两 年发力的重点,特别是灵巧手领域,力控能大幅提升操作的精细度及结果反馈能力。多模态传感器 融合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同时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信息,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 在于算法层面的深度整合。大幅提升了环境感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大模型驱动的大脑算法正在不断地提升机器人对世界的经验认知与理解。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领 域,大模型基于多模态数据提升机器人的感知能力,推动机器人的自主学习、决策规划能力,并结 合动作训练、行为交互训练,有望提升动作的泛化能力。同时,轻量化的模型设计也成为行业落地 的迫切需求,我们更需要低算力、多模态、跨平台的轻量化模型作为支撑! 同时,仿真环境与数据生态建设也极为重要!仿真环境与世界模型的持续完善为具身智能提供了高 效的训练平台。基于对物理世界的规律认知经验,利用仿真平台进行物体运动、形变,环境的光 ...
IEEET-ASE|基于视触觉传感器的柔性接触仿真与操作学习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30 07:22
近期北京邮电大学方斌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 意大利比萨圣安娜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和德国汉堡大学 发布了基于掌状视触觉传感器的柔性接触仿真与操作学习,为基于视触觉传感器的柔性操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工作发表在机器人、自动化领域 JCR Q1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研究背景: 可变形物体操控是机器人领域一个经典且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相较于刚性物体,可变性物体具复杂的变形特性 (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大量的自由度 (DOF) 需要复杂的建模方法,这使该问题更加复 杂。同时,可变形物体广泛存在于医院、工业和家庭环境中。因此,可变形物体操控在机器人技术发展中发挥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本文开发了一款可变形物体与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器之间的软接触模拟器,该模拟器能够模拟视触觉传 感器与弹性、塑性以及弹塑性物体之间的接触变形。在此模拟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视触觉传感器的可 变形物体操控基准,包括可迁移的观测值、任务和专家演示系统。最后,本文搭建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完成了 相关任务的 Sim-to-rea ...
面对具身智能数据瓶颈问题!孙富春、赵明国、王鹤、庞江淼、赵同阳、仉尚航、卢宗青、高阳、唐剑都有怎样的思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30 07:22
数据被视为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核心在于,数据直接决定了智能体能 否从虚拟训练环境无缝迁移至复杂多变的物理世界,并实现稳定可靠的交互与决策。 与大语言模型数据不同,具身智能需要采集物理交互中的高维动态数据(如力反馈、材质摩擦、碰撞响应 等),但真实场景数据获取依赖精密传感器和硬件设备,且受限于场景多样性、安全风险及隐私等问题,目前 全国范围内具身智能最大开源数据集规模也只有百万级别,相比自动驾驶领域的单日上亿条数据,相差百倍以 上。 除数据规模外,在涉及具体智能体物理交互的相关问题(例如"抓取力度""滑动摩擦系数")时,这些数据难以 用语言进行精准描述。数据标注工作需结合动作意图与环境反馈,正因如此,大量数据的标注任务仍需依赖人 工完成。 针对具身智能数据问题,近日2025北京智源大会 上 孙富春、赵明国、王鹤、庞江淼、赵同阳、仉尚航、卢宗 青、高阳、唐剑 等行 业领军人物 ,分享了他们在具身智能数据方面的思考。 ▍ 孙富春:未来团队将采集200万条轨迹、数据总量52 TB 远超英伟达数据规模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 ...
英伟达涨超4%再成全球市值第一;特朗普:以伊冲突可能再次爆发;起火近20天后,载有3000辆汽车货轮沉没;小米YU7今日将发布丨每经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5 22:04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31%,标普500指数平收,道指跌0.25%;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英伟达涨超4%,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3.77万亿美 元,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谷歌涨超2%,微软、苹果小幅上涨;特斯拉跌超3%,英特尔跌逾1%,奈飞、亚马逊、Meta小幅下跌。中概股跌多涨 少,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6%;霸王茶姬跌超8%,满帮、小鹏汽车跌超3%,好未来、金山云等跌超2%,新东方、理想汽车、唯品会等跌逾1%;富途 控股涨约6%,中通快递、京东涨超1%,携程网、哔哩哔哩小幅上涨。 每经编辑|张喜威 王晓波 V 今日有203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2 小米的首款SUV 将于6月26日晚7点 1 3 美国5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数据将 4 第八届亚洲电力电工暨数字电网展览; 新型电力系统及储能展览会将于6月26E 在广州举行 5 2025中国AI算力大会将于6月26日举 1 隔夜市场 3 何立峰在河北调研时指出 积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23日至24日在河北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
展鹏科技: 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展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之回复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6-24 17:25
Core Viewpoint - The response from the company regarding the inquiry from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mpany in meeting performance commitments after acquiring Lingwei Junrong, with a significant shortfall in net profit for 2024 compared to the promised figures [2][3][16]. Group 1: Performance Commitments and Financial Results - The company entered into a performance commitment agreement with Lingwei Junrong, stipulating net profits of 41 million, 70 million, 83 million, and 93 million yuan for the years 2024 to 2027, respectively [3][28]. - In 2024, Lingwei Junrong achieved a net profit of 24.27 m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completion rate of only 59.20% of the commitment [3][16]. - The company recognized an impairment loss of 5.19 million yuan on goodwill amounting to 271.27 million yuan resulting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Lingwei Junrong [3][16]. Group 2: Industry Context and Market Dynamics - The military simulation industry is rapidly developing, driven by advancem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ies, with a focus on enhancing military equipment's intelligence and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4][6]. - The industry is closely linked to national defense spending and macroeconomic policies, with growth expected during periods of strategic adjustment or international tension [5][6]. - The market for military simulation in China has grown from 58.5 billion yuan in 2018 to 95.8 billion yuan in 2023, reflecting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10.4% [8][10]. Group 3: Competitive Landscape and Company Position - The military simulation market features two main competitor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companies, with the latter increasingly gaining market share due to improved production and R&D capabilities [7][8]. - Lingwei Junrong operates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ith approximately 300 companies in the military simulation sector, wher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old a brand and product advantage [8][10]. - The company’s gross margin is positioned at a mid-level compared to peers, with a focus on maintaining competitive pricing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to enhance market position [12][13]. Group 4: Future Outlook and Strategic Initiatives - The military simulation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expanding as technology matures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broaden, providing growth opportunities for companies like Lingwei Junrong [6][10]. - The company has initiated several strategic expansion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divisions and a branch office, aimed at diversifying its business and enhancing future revenue streams [15][16]. - Despite the current challenges, the demand for military simulation products is anticipated to remain strong, driven by the military'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realistic training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15][16].
DAC大会见证国产EDA壮大,STCO集成系统设计赋能AI新潮流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4 01:24
2.5D/3D先进封装SI/PI仿真平台Metis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2025年6月23日,中国上海讯——芯和半导体近日在美国旧金山西莫斯克尼会议中心举办的 DAC2025设计自动化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其EDA2025软件集。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计算效能需求的指数级攀升,构建支撑AI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需立足系统性思 维,突破单一芯片的物理边界,构建涵盖计算架构、存储范式、互连技术到能效优化的多维协同创新 体系。后摩尔时代,从芯片到封装到系统进行整合设计、从全局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已成为推动半导体 行业继续成长的共识。 作为国内集成系统设计EDA专家,芯和半导体此次发布的EDA2025软件集正定位于"STCO集成系统 设计"。这套"从芯片到系统"全栈集成系统EDA平台,涵盖了SI/PI/电磁/电热/应力等多物理引擎技 术,以"仿真驱动设计"的理念,提供从芯片、封装、模组、PCB板级、互连到整机系统的全栈集成系 统EDA解决方案,支持Chiplet先进封装,致力于赋能和加速新一代高速高频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 具体的发布亮点如下: 发布亮点 多物理场仿真平台XEDS 芯 和 半 导 体 科 ...
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112):机器人展会、长城汽车更新
Shenwan Hongyuan Securities· 2025-06-23 10:11
业 汽车 2025 年 06 月 23 日 及 产 业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券分析师 戴文杰 A0230522100006 daiwj@swsresearch.com 樊夏沛 A0230523080004 fanxp@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邵翼 (8621)23297818× shaoyi@swsresearch.com 机器人展会、长城汽车更新 看好 ——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112) 本期投资提示: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行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评 ⚫ 机器人展会:本次杭州机器人展虽整机厂商参与有限,但仿真训练与传感器方向亮点突 出。部分企业面向工业客户提供模型包与虚拟仿真环境,协助机器人训练,商业模式以 定制化数据收费为主,思路与巨一科技依托 Omniverse 平台构建数字孪生系统相似,若 形成闭环,有望提升行业价值密度。同时,玻璃微熔工艺扭矩传感器因其车规级路径、 成本优势与可量产性受到关注,售价预计仅数百元,具备替代传统六维传感器潜力。整 体看,车规成熟方案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迁移空间广阔,值 ...
海南推动深海智造全球对话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06-23 03:48
代表团在大会展商中定向筛选10家海洋科技企业,领域涉及高精度海洋探测仪器、水下机器人系统、海洋数据平台、水声通信技术等国际先进技术企 业代表,开展专项洽谈,涵盖多项关键技术和潜在合作,包括提升测试验证能力、引领海洋数据创新、深化产业集群联动、引进前沿智能装备、探索深海 标准合作、强化智能监控应用、发展高精度观测仪器、布局环境监测与水声物联等。 活动中,代表团定向宣传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展示海南自贸港在全球海洋科技领域日益增长的吸引力,以"技术需求匹配+政策红利释放"为国际企 业落地海南提供可行路径。 当天,"中国角"以"以场带产·深海智造"为主题举行开馆仪式。海南省海洋厅负责人在致辞中强调,海南正以全球视野加快打造深海产业高地,将围 绕物联海洋、孪生海洋、智能海洋、深海智造"四步走"发展路径,依托数值仿真、水池测试、实海测试"三位一体"概念验证与中试验证平台,打通试验测 试、研发迭代、成果转化、场景应用、智能生产"试研转用产"五个关键环节。大会主席RenéGarello教授表示,"中国角"的设立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国 尤其是海南在全球深海科技体系中的积极参与与合作精神。他认为,"中国角"将成为推动全球海洋科 ...
VR-Robo:real2sim2real,机器人视觉强化学习导航和运动控制新范式!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6-20 00:44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作者丨 Shaoting Zhu等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近年来,得益于强化学习与高性能仿真器的结合,足式机器人在自主运动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 而,当这些策略部署到现实世界中时,往往因"仿真到现实(Sim-to-Real)"存在差异而表现不佳。现有方 法难以复现真实场景中的复杂几何和视觉细节,限制了基于视觉感知的高层次任务(如目标导航)的开 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提出了VR-Robo:一个面向足式机器人视觉导航与运动控制的"真实-仿真-真实 (Real-to-Sim-to-Real)"统一框架。 作者单位包括清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星海图、上海期智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 项目主页/代码(现已开源):https://vr-robo.github.io/ 相关工作 以往研究为缩小Sim-to-Real差距做了大量探索。包括: 但这些方法多依赖特定传感器,难以在高保真渲染和真实几何建模之间取得平衡。此外,许多方法仅支持 低层次的运动控制,尚未形成完整的感知-理解-行动闭环。 解决方案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 ...
“中国速度”走向世界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18 01:54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效率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以"中国速度"为标杆,越 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掀起一场"效率革命",尤其是在研发领域。大众集团、日产等国际巨头已明确表态,将大幅缩短产品研 发时间;国际零部件供应商马瑞利近日也表示,其正在实施一项新的发展战略,将原本长达3年的产品研发周期压缩至12个 月,并将"中国速度"模式推向全球。 近年来,"中国速度"已成为跨国车企及零部件巨头高管最常说到的词汇之一,而这些企业正在将"中国速度"从中国市场复制 到全球,以加快研发,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车企自身也在凭借"中国速度"的优势加速全球化,以比亚迪、奇瑞、零 跑汽车等为代表的企业,正通过缩短海外市场车型研发周期、快速响应本地化需求,让世界直观感受"中国速度"的冲击力。 从中国到世界 跨国车企热捧"中国速度" "过去,汽车行业的产品研发周期通常需要3年甚至更久,如今在中国,这一时间已缩短至12到18个月。我们经常看到关于'中 国速度'的报道,而这正是'中国速度'的具体体现,且这也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马瑞利首席创新与技术官约阿希姆·费策 尔指出。 过去,车企往往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