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

Search documents
董宇辉登顶一哥,小杨哥难回牌桌
36氪· 2025-05-29 13:23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薛亚萍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抖音一哥"之争,终见分晓。 文 | 薛亚萍 编辑 | 谭宵寒 来源| 字母榜(ID:wujicaiji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当董宇辉在618拿下单日1.76亿元销售额的时候,另一位顶流主播疯狂小杨哥却仍未回到直播间,只在半个月前,出现在导演王晶在抖音晒出的生日视频 里。 去年同期,疯狂小杨哥与董宇辉的"抖音一哥"之争尚在胶着中。当时,这位在抖音有超过1亿粉丝的超级主播,单场带货GMV(商品交易总额)屡破亿元; 而董宇辉则带着与辉同行,连续多月霸榜抖音带货月榜。 转折发生在2024年9月,小杨哥深陷虚假宣传的舆论争议之中, 连带着缺席了此前连续两年获奖的抖音电商作者峰会,反而是董宇辉带领的与辉同行获得了 这场峰会上唯一一个的年度卓越作者奖。 几天后,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三只羊的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抖音对"三只羊"旗下账号进行了停播处理。 这场因虚假宣传引发的监管风暴,直接将小杨哥的直播生涯按下了长达九个月的暂停键。尽管两个月前,监管方面有所松绑,但却迟迟未现身抖音直播间带 货。 "抖音一哥"之争终见分晓: ...
董宇辉登顶一哥,小杨哥难回牌桌
3 6 Ke· 2025-05-26 23:28
当董宇辉在618拿下单日1.76亿元销售额的时候,另一位顶流主播疯狂小杨哥却仍未回到直播间,只在半个月前,出现 在导演王晶在抖音晒出的生日视频里。 去年同期,疯狂小杨哥与董宇辉的"抖音一哥"之争尚在胶着中。当时,这位在抖音有超过1亿粉丝的超级主播,单场带 货GMV(商品交易总额)屡破亿元;而董宇辉则带着与辉同行,连续多月霸榜抖音带货月榜。 转折发生在2024年9月,小杨哥深陷虚假宣传的舆论争议之中,连带着缺席了此前连续两年获奖的抖音电商作者峰 会,反而是董宇辉带领的与辉同行获得了这场峰会上唯一一个的年度卓越作者奖。 几天后,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三只羊的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抖音对"三只羊"旗下账号 进行了停播处理。 这场因虚假宣传引发的监管风暴,直接将小杨哥的直播生涯按下了长达九个月的暂停键。尽管两个月前,监管方面有 所松绑,但却迟迟未现身抖音直播间带货。 "抖音一哥"之争终见分晓:小杨哥淡出直播间,而董宇辉登顶2024年度抖音带货宝座,更以企业家身份开启事业新版 图,带货、综艺、音乐、文旅等多领域开花。 回溯二人走过的路,两位主播的成长轨迹形成鲜明对比。董宇辉成长于新东方体系,以文化人 ...
讳疾忌医的,不止拜登的前列腺
Hu Xiu· 2025-05-26 13:05
最近国内又是一波新冠流行的高峰期,笔者的家人朋友中招的不少,作为一个至今仍然注意防护的人来说,看到社交媒体上一大 堆"原来新冠还没有消失"的言论,总会容易一种无奈。 不过最近,有一位著名的人物生病的消息,似乎更有新闻学价值,那就是美国前总统拜登,宣布自己被确诊了前列腺癌,并且已经 伴有了大规模的骨转移。 平心而论,前列腺癌是那种老年男性很容易得的癌症,拜登的年龄更属于高发期。而前列腺癌因为它一些独特的特性,就算出现了 转移,治疗空间往往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结合其他一些新闻,那拜登患癌这事透出的味道就变得很不对了。之前在任上时,拜 登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是被怀疑的焦点,而美国官方说法则是怒斥这都是特朗普粉丝和右翼媒体造的谣,一直声称拜登健康得很。 这种联想有其合理性,虽然肿瘤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但总归有一个局部到扩散的过程。美国是全球较早展开前列腺 癌筛查的国家,对于这一套流程应该说是很熟悉了,拜登自然也不是没机会享受医疗检查的homeless,相反他接受的是美国最优秀 的医疗服务。类似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这样的基本筛查,自然是不在话下。 虽然有人可能会辩解,说指南上说,70岁以上的人不推荐进 ...
撕拉片出圈:火的是情怀,烧的是钱包
3 6 Ke· 2025-05-26 10:18
之前我认为6-7块钱一张拍立得相纸已经不便宜了,直到前几天我刷到小红书看到了400块一张的"撕拉片"——就是一张普通的富士FP-100C相纸,只不过 停产了,所以价格疯涨。 我带着困惑搜了搜有关"撕拉片"的信息,发现以前这些放二手市场"没人要"的机器,现在成色好的能卖四五千,能拍摄撕拉片的宝丽来Bigshot相机价格从 3000元涨到了7000元,就连在照相馆的单次拍摄体验都要400块...... 评论区有人问:"这玩意儿为啥这么贵?"有条回复是:"你不懂,这是情怀。" 情怀?400块一张的情怀? 一撕一拉几百块 在这个手机拍照比眨眼还快的时代,"撕拉片"这种老古董以一种近乎荒诞的姿态重新闯入大众视野。 不是因为它有多好用,恰恰相反——因为它太难用了。 你得把相纸塞进特定的相机,拍完还得手动拉出来,相机内部会碾破药水包,让显影药水与光线、温度共同作用,等上几分钟才能看到效果,最后还得小 心翼翼地揭开底片。更绝的是,这些相纸大部分都已经过期了,拍出来的照片可能发黄、褪色、漏液、缺角,甚至完全显影失败。 但就是这样一种"大概率翻车"的摄影方式,现在一张相纸能卖到400块左右,比一顿火锅还贵。不过你以为这样就得到一 ...
今年520静悄悄,年轻人正在逃离消费骗局
3 6 Ke· 2025-05-21 11:32
今年的520是一枚哑弹。 哪怕被巧妙包含在了618期间,也难掩浪漫外衣下的消费褪色。 品牌营销投入少了,最多不过一条公众号;双人餐开始走平价路线了,之前1314元的团购价消失不见;奢侈品的节日限定也越来越草率,原来 的走心设计,都被现成的粉色爱心模版替代。 鲜花、巧克力、珠宝柜台前冷清的客流,还有社交平台们褪去的热搜,都在宣告一个不争的事实。 曾经被消费主义捧上神坛的"520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崩塌。而这不仅是某个节日的滑铁卢,更是消费市场深层变革的缩影。 一方面,年轻人正在对"爱情KPI"祛魅,不再为仪式感而买单。 相比在节日被迫"表演"爱,被商家的各类促销裹挟,他们正在经历情感表达的去符号化,褪去爱情冲动上头的外衣,认真理性衡量其中的性价 比。 另一方面,人们正在用情绪和行为上的双重摆烂,来对抗消费下行所带来的系统性焦虑。不消费,尤其不在性别对立的营销下消费,成为他们 无声的抗争。 520后被丢弃的礼物 图源:网络 就像只有泡沫越大就越会让投资者上头,而当泡沫不在行业也将被打回现实。当消费下行,人们也重回理性,会对许多细碎的消费行为重新估 值,做最有性价比的选择。 "花300块买束花"和"花一千 ...
学会真正的爱,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3 6 Ke· 2025-05-21 00:48
我要说的是,当谈到真正的人类福祉时:生活的真谛总是爱。而爱与流行歌曲、浪漫喜剧或心形糖果无关。 没有爱,生活就会像梦游一样浑浑噩噩。而真正的爱,不能简单等同于在情人节当天去购买巧克力、鲜花等商品;它需要你从消费主义中摆脱 出来,需要你去投入、牺牲和关怀。这是管理思想家乌麦尔·哈克的观点。听听他谈论我们该如何真正去爱。 你的情人节过得怎么样? 至于我嘛,我在一家酒吧同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灵魂一起度过了一个"反情人节",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生存危机,还喝了一瓶像样的葡萄酒。 以下几点是我处在焦虑中时的所感与所想。 我之前已经说过,我们的经济似乎特别擅长生产大量的有毒垃圾。比如让我们营养不良的食物、使我们厌烦的娱乐、不是新闻的"新闻",等等。所以,在 瓶中的酒要见底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老生常谈的思维定式之中,一些人对这种思维定式可能很熟悉:情人节是一个非常可疑的消费主义庆祝活 动,它的目的是卖出那些粉色(或蓝色)的、毛茸茸(或光滑)的一次性垃圾(或高价血钻)。在情人节,你会看到充满魅力的微笑,听到信誓旦旦的诺言,还有 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屏气凝神地宣布:"我的人生目标实现了。" 因此,以下 ...
服饰年报|欣贺股份上市后首亏 高端女装的失速与转型阵痛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5-16 06:52
欣贺引以为傲的"高端女装矩阵"正在崩塌。这背后是品牌定位的全面失焦:JORYA的"名媛风"与当下盛 行的松弛美学格格不入,ANMANI试图复刻的"轻奢潮牌"定位又未能建立差异化认知。更致命的是,公 司核心客群年龄层上移,而Z世代消费者占比不足,品牌老化速度远超行业均值。 产品创新力的衰退在研发数据中暴露无遗。尽管研发费用率维持在4.4%,但绝对投入金额同比下降 20.87%,且研发方向仍停留在浅层创新。对比之禾、玛丝菲尔等竞品在生物基面料、3D编织技术上的 突破,欣贺的产品技术代差愈发明显。这种创新惰性直接导致爆款缺失。 欣贺股份的困局本质是高端女装商业逻辑的坍塌。当"高定价+重渠道"模式遭遇"高性价比+内容驱动"的 新消费主义,企业的转型必须触及灵魂。破局需在三个维度重构价值:产品层面,放弃"全系列开发"的 路径依赖,聚焦核心单品打造超级符号;运营层面,构建数据驱动的敏捷供应链,将库存周转效率提升 50%以上;品牌层面,通过艺术联名、可持续时尚重塑高端认知。但转型窗口期正在关闭——随着之禾 收购国际品牌加速高端化、设计师集合店瓜分细分市场,欣贺若不能在未来实现模式突破,或将彻底沦 为行业变革的代价。 责任编 ...
400块一张的天价撕拉片,年轻人拍完就后悔
Hu Xiu· 2025-05-12 14:42
在如何给自己拍出人生照片这件事上,年轻人可以说是铆足了劲儿。 大家先是带火了苹果高管照,用纯色毛衣加极简背景衬托高智感;后又迷上了县城写真,在粗糙野生的氛围感下,cos伤痕文学的男主女主;前 阵子横空出世的"苏州公主",更是让折伞、汉服、簪花成了新的中式变美三件套。 就在大家纳闷年轻人还会为了拍照卷出什么新花样时,400一张的"纸片茅台"撕拉片,直接把这场跟风的客单价,拉升了好几个段位。 图源:Nodss 撕拉片,原本是一种即时成像的胶片,早些年间不是什么稀罕物。属于是影棚里测试灯光用的边角料,摄影助理随手就能撕掉一沓的消耗品。 但是自从多年前传言停产后,就被玩成了"拍一张少一张"的饥饿游戏,在二手市场击鼓传花。 "5年前1张100块左右,最近已经卷到四五百块一张了。"一些摄影圈的人看着当年论斤卖的废片如今论张炒也开始懵了:"不是早就说绝版了, 怎么好几年了还没撕完?" 起初撕拉片大多是一些明星、博主在拍,宣称是"氛围感神器",直到普通人开始试水的时候,发现撕拉片确实有点东西。 不用等待冲洗胶卷,撕拉片"出片"更快。比起同样立等可取的拍立得,撕拉片出片后,需要手动将相纸从底片上拉开,等到药包破裂覆盖到胶 片上 ...
Labubu已经成了当代人的新佛牌
虎嗅APP· 2025-05-10 13:44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Labubu是什么了吧? 这个呲着小尖牙的精灵正在风靡全球,凭一己之力打通欧美明星和名媛圈层,甚至被时尚媒体称为"与爱马仕Birkin包的天作之合"。前几天第三代挂件 发售后,全球豆沙疯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阿珂可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阿珂可 编辑、题图 | 渣渣郡 可能各位对它没啥兴趣,那如果我说它可以放工位上防小人,挂在包上能转运呢? 脖上挂玉牌、摆香炉供台早不流行了,泡泡玛特才是现代五路神。 以前买盲盒纯为好玩,现在我还得虔诚地算一下命理适配性,弱弱地默念一句:接。 消费主义这词在社交媒体上从来都是被集火的对象,但并不妨碍有更多的人把好运和物品绑定出售。 比如说,招财这个词无论被安在哪种东西上,哪个年龄段的人们都飞蛾扑火似的向上冲。 好运也是一样。现在我们干啥之前,都想先图个彩头。 网上的舆论鄙夷着这种盲目的购买行为,把他们叫做"那些老了之后买保险的",实际上,不知道手上戴了多少手串,又转发 ...
泡泡玛特修炼成仙
Hu Xiu· 2025-05-10 02:06
Core Insights - Labubu, a character from Pop Mart, is gaining global popularity and is being compared to luxury items like the Hermes Birkin bag, indicating a strong cultural and consumer trend towards collectible toys and accessories [1][26][31] - The character is associated with good luck and positive energy, appealing to consumers' desires for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through physical items [5][15][20] - The rise of Labubu reflects broader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behavior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markets,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plush toys and accessories [38][41][47] Group 1: Cultural Significance - Labubu is seen as a modern talisman, with consumers attributing protective and luck-bringing qualities to it, similar to traditional Feng Shui practices [9][15][28] - The character's design and backstory allow consumers to project their own desires and aspirations onto it, enhancing its appeal [24][47] - The popularity of Labubu in Thailand, where it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local culture and spirituality,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s adaptability and resonance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26][28] Group 2: Market Trends - The blind box trend,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Pop Mar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Western markets, with Labubu being a key driver of this trend [32][43] - The search for "bag charms" has reached a ten-year high in Google searches, indicating a growing interest in personalized accessories in the West [43] - The cultural preference for softer, plush materials in Eastern markets contrasts with the Western inclination towards harder, more direct expressions in accessories [44][45] Group 3: Consumer Behavior - Consumers are increasingly seeking emotional connections with products, using items like Labubu as a form of psychological comfort in stressful environments [20][47] - The phenomenon of "Kidult" culture, where adults seek comfort in childhood toys,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in East Asian markets, influencing the popularity of plush accessories [47] - The emotional value attached to items like Labubu transcends their material worth, reflecting a deeper need for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support among consumers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