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

Search documents
10天30家!沪深北交易所现IPO“受理潮”,企业成色几何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23 13:27
Core Viewpoint - The recent surge in IPO applications on the Shanghai, Shenzhen, and Beijing Stock Exchanges indicates a growing interest in innovative and high-qualit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articularly in the technology sector, reflecting a shift towards becoming a hub for hard-tech companies [3][4]. Group 1: IPO Statistics - From June 12 to June 21, a total of 30 IPO applications were accepted across the three exchanges, with the Beijing Stock Exchange accounting for 15 of these, representing 50% of the total [1][3]. - On June 19, the Beijing Stock Exchange set a new record for the number of IPO applications accepted in a single day, with five companies receiving approval [3]. - Among the 30 companies, 16 are projected to achieve profits exceeding 100 million yuan in 2024 [1][7]. Group 2: Fundraising Amounts - The leading company in terms of fundraising is Shanghai Super Silicon, which aims to raise approximately 4.965 billion yuan, focusing on semiconductor silicon wafer production [4]. - Other companies with fundraising targets exceeding 1 billion yuan include Huikang Technology (1.797 billion yuan), Weitongli (1.594 billion yuan), and Hengyun Chang (1.55 billion yuan) [4][5]. Group 3: Unprofitable Companies - Two unprofitable companies, Shanghai Super Silicon and Zhaoxin Integrated, have also submitted IPO applications, reflecting a regulatory shift allowing unprofitable tech firms to list on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6][7]. - Financial data indicates that both companies have projected losses for the years 2022 to 2024, with Shanghai Super Silicon expecting losses of approximately 8.03 billion yuan in 2022 and 12.99 billion yuan in 2024 [7]. Group 4: Repeat IPO Attempts - Eight companies among the newly accepted IPOs are making a second attempt to go public, accounting for about 26.67% of the total [9]. - Notably, Shangshui Intelligent is attempting to list on the ChiNext after withdrawing its previous application from the Sci-Tech Innovation Board just over a year ago [9][10].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23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23 02:32
证券研究报告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 2025-06-23 宏观策略 [Table_MacroStrategy] 宏观点评 20250619:美联储全年降息或不及 2 次——2025 年 6 月 FOMC 会议点评 核心观点:6 月 FOMC 如期不降息,同时在声明中删除了更高失业率与 通胀的判断。经济预测中美联储下调了美国 GDP 增速预期,上调了失业 率与 PCE 通胀预期,判断经济前景将更加滞胀。虽然更滞胀的经济预期 并未让今年的点阵图中值发生变化,但点阵图分布明显更鹰派。发布会上 鲍威尔对经济保持信心、对通胀保持耐心,表示按兵不动是最佳策略。向 前看,相对于增长的下行风险,美联储仍然更担心通胀的上行风险与不确 定性,更晚降息更有利于确保关税带来的通胀冲击是一次性而非持续性 的;同时特朗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干预仍然存在,这或打乱、延 后美联储原有的降息进程。因此我们预期今年全年降息次数或不及 2 次。 风险提示:特朗普政策落地节奏与预期相差较大;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水平 时间过长,引发金融系统流动性危机;通胀下行速率不及预期。 宏观点评 20250618:"1+6"体系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 ...
广汽丰田与小米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合作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07:27
广汽丰田此前宣布与华为技术展开合作。12日宣布将在铂智7上引进使用华为操作系统"鸿 蒙"的智能座舱。驱动马达也将采用华为制造的产品。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将采用北京初速度科 技(Momenta)的技术。 丰田旗下的中国合资公司日前宣布,将在当地销售的纯电动汽车(EV)等新能源车领域与小 米展开合作。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支架等小米产品可轻松安装在车内。将推进汽车的本地化, 以提振销售。 丰田与广州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广汽丰田"将在定于2026年一季度上市的纯电动汽车"铂智 7"上采用小米产品。其他新车也可能成为对象。 配合车载音响的音乐而变色的灯饰、多功能手电筒、香薰设备等旨在提升车内舒适度的小米 商品都能轻松安装。 此外,还有通过车内触屏连接到小米的应用、使用家中安装的小米摄像头实时查看宠物等使 用方法。广汽丰田与小米的这种合作,在中国的纯国产厂商以外尚属首次。 中国有很多喜爱小米手机和家电的消费者。虽然小米也涉足纯电动汽车业务,属于竞争对 手,但广汽丰田希望运用小米的知名度,提高汽车的附加值。 广汽丰田将深化与小米的合作 广汽丰田将在定于2026年一季度上市的纯电动汽车"铂智7"上采用小米的无线充电支架、灯 饰等产品 ...
德勤:未来A股市场将逐步活跃,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上市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19 14:31
创业板以新股数量成为最活跃的市场板块,而上海主板则以融资金额带领其他的市场板块。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杨红梅表示,国家对科技及创新行业的支持将推动科 技、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到资本市场募融资金,并辗转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亮点。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6月19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2025年A股、港股新股市场中期回 顾与展望"。其中显示,随着中国证监会将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及在创业板正式启 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有盈利创新企业上市等政策的实施,未来A股市场将逐步活跃,尤其是高科 技企业的上市。 德勤表示,在2025年下半年,预计A股市场的表现将与今年上半年相若。整体来说,在目前的监管环境 下,预料2025年A股新股发行将与2024年看齐。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市场将有50只新股上市融 资371亿元,相对2024年上半年44只新股融资325亿元,新股数量和融资总额均上升14%。19只新股将于 上交所上市融资202亿元,同时深交所将有26只新股融资150亿元。北交所将有5只新股融资19亿元。 另外,德勤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 ...
科创金融加码,全国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
Tai Mei Ti A P P· 2025-06-18 09:43
试点银行体系呈现差异化布局,涵盖工行等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以及北京银行等 城商行,形成多层次服务网络。各银行需满足监管评级良好、并购贷款专业团队完备等硬性条件,确保 风险可控。 科技企业可通过并购快速填补技术短板或拓展市场,结合自主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试点政策为这种混 合模式提供资金保障,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核心技术攻关。 图 片来源:AI生成 "并购贷款政策的放宽使得科技企业的并购活动更加活跃,为VC/PE机构提供除了IPO以外的退出机会, 也能促进资金的循环和再投资。"一位业内资深投资人表示。 长期以来,科技企业尤其是处于成长期和扩张期的企业,普遍面临三大资金难题:融资门槛高、并购杠 杆低、还款周期短。传统并购贷款限制贷款比例不超过60%,企业需自筹40%资金,使得科技企业在并 购过程中需筹措大量自有资金,资本杠杆效应难以发挥。 外加上科技企业技术迭代快,技术整合周期长(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但原并购贷款期限最长 7年,可能导致"短贷长投"风险。 为了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促进产业整合与创新升级,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适度放款科技企 业并购贷款政策试点工作。对于"控股型"并购, ...
吴清,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8 03:57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综合整理 2025陆家嘴论坛正在进行中,监管重磅发声来了! 6月18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 来看吴清此次演讲的重点内容: • 深化科创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 吴清表示,证监会将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 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 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具体而言,"1"是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 市,更加精准服务于技术有较大突破、持续研发投入大、商业前景广阔的优质科创企业,在 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作出安排。 "6"是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对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 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 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支持在审未盈利科 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news flash· 2025-06-18 03:15
Core Viewpoint -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Chairman Wu Qing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mo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ices and public funds focused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ttract more medium- and long-term capital into technology enterprises [1] Group 1 - The CSRC supports the creation of addit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ices [1] - There is a pus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public fund products themed arou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1] - The initiative aims to guide increased participation of medium- and long-term funds in technology enterprise investments [1]
太火了!A股赴港上市热度攀升,高盛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2 22:50
"在2024年股票融资规模已较2023年近乎翻倍的前提下,今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市场股票融资总额应会超过 去年全年,相当于前6个月完成了去年一年做的事情。"6月11日,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 主管王亚军在接受证券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港股市场的大型IPO项目取得不错的表现,这在一定程 度上也得益于国际长线资金的持续回归。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的强劲复苏劲头令人瞩目,融资规模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一。在王亚军看来,这可归 因于三点:一是中国持续推出经济利好政策,以及中国科技的发展让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升温;二 是监管对内地企业赴港IPO备案的审批速度大幅提升;三是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普遍质量较高。 王亚军预测,如果2025年全年港股市场IPO规模最终在200亿美元-—250亿美元,那来自A股的公司大概能贡献 80%左右。 其实,早在2024年5月下旬与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交流时,王亚军就提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 在转变,由观望走向行动。彼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实际已有回温趋势。如今时隔一年,王亚军提到,2023年 时,一些IPO项目的国际长线投资者可能只有3—5个,但现在在港 ...
证监会放行!中央汇金新晋多家券商实控人;前5个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增逾45% | 券商基金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0 01:57
点评:盖文国正式任职中银证券合规总监,表明公司合规管理迎来新领导,这或对中银证券的内部治理 和风险控制产生积极影响,投资者可能更关注其后续执行效果。 NO.3 前5个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增逾45% 私募发行市场显著回暖。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今年以来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较去年同期增 长超45%。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增量资金进场脚步加快,存量资金也积极谋攻。据统计,截至5月底, 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环比4月底小幅提升,其中高仓位私募占比明显增加。在业内 人士看来,伴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增量资金加速进场,A股和港股的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演绎,尤其 是中国优质科技企业的价值重估有望延续。 日前,证监会核准中央汇金成为三大AMC公司旗下8家金融机构的实控人。8家金融机构包括:3家券商 ——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证券;2家基金——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3家期货——东兴期 货、信达期货、长城期货。至此,中央汇金旗下基金公司达到6家,包括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中 金基金、银河基金、国泰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中央汇金旗下券商共计8家,分别为银河证券、中金公 司、中信建投、信达证券、东兴证券、申万宏源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6月10日
Zhong Guo Jin Rong Xin Xi Wang· 2025-06-09 23:48
国家统计局6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5月份, 消费需求持续回暖,叠加假日和各地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等因素影响,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上涨 4.6%和0.8%,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其中宾馆住宿价格环比涨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夏装换季上新,服 装价格环比上涨0.6%。 转自:新华财经 实需求,与仍处于技术深水区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相比,家用机器人在技术成熟度、用户体验感等方面, 在当前阶段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6月5日,ST红太阳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调价函,宣布将97%氯虫苯甲酰胺产品价格调整至30万元/ 吨,限量供应。相较于去年市场价格低点21万元/吨,此次涨价幅度超四成。与此同时,市场迅速作出 反应。6月9日农药板块延续强势,长青股份2连板、广康生化"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联化科技涨停, ST红太阳等多股跟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氯虫苯甲酰胺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后续对于涉 及硝化、氯化等高危化工反应的项目审批和生产监管将进一步趋严,化工行业头部企业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