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载人航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2030年登月计划再获重大突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30余年的接续奋斗,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历程中,中国航天不仅 圆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还突破并掌握了太空行走、空间站建造等关键技术,最终建成自主可控的 空间站。这些里程碑式成就,不仅创造了航天奇迹,更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展现了科技自立 自强的硬核实力。 李英良认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举国体制优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方法。这种模式既强调"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又注重建立竞争与激 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共谋发展、共保成功的强大合力。 6月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总体技术局局长、研究员李英良在会上表示:"我和我们的团队以运行好、应用好、发展好我国空间站 及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他向现场记者宣布了一项最新进展:"就在发布会前,我们收到前线好消息——新一代'梦舟'载人飞船 逃逸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航天人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打磨各项 ...
“感觉良好”背后,中国航天员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
Group 1 - The core message emphasizes the confidence in China's space technology and the rigorous training of astronauts, highlighted by the phrase "I feel good" upon exiting the spacecraft [1] - The communication coverage during manned space mission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rom 15% in 2003 to nearly full coverage today, ensuring smooth audio and video communication between astronauts and ground personnel [2] - The management of China's manned space program involves a dual-lin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command and designer systems, ensuring comprehensive oversight from top-level planning to individual components [2][3] Group 2 - Unified management of overall technology, research quality, and infrastructure is crucial to avoid disconnection in traditional models, allowing for rapid problem-solving across all levels of the project [3] - The design management philosophy focuses on "overall priority, participation from all parties, and global optimization," integrating over 14 major systems and numerous research units into a cohesive operation [3] - The Chinese space station is currently operating safely in orbit, hosting nine mission crews and conducting various space application experiments, with plans to enhance its capabilities further [3] Group 3 - The team is actively working towards the goal of operating, applying, and developing the space station effectively, with a target of landing Chinese astronauts on the moon by 2030 [4] - A recent successful escape flight tes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crewed spacecraft marks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the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 [4]
高微重力、高精度时频、超冷原子,从零开始到国际首创……航天人讲述把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生动实践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7 14:07
6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来自载人航天工程建设一线的5位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 者见面交流。 为了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几代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30年。探索永无止境,如今,中华民族的千年登月梦想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 月。 在飞天梦圆的背后,是举国同心的团结奋斗,是无数奋斗者的齐心托举。载人航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由14个大系统、上百个分系统组成,参与单位多达上 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人员,是彰显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典范,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 在记者见面会上,5位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围绕载人航天的主题与记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谈到航天人的奋斗精神,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当年先辈们在戈壁滩'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干成了'两弹一星'。现在我们年轻一代建成了空间 站,正在实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我认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传承的精神密码。"张璐表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研究员李英良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方面是我国坚持举国体制优 势,丰富和完善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产品亮相第55届巴黎航展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7 12:18
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本届航展上主要展出了长征二号丁、长征三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八号、 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三号E全电推小型通信卫星等模型;同时,通过视频和多媒体对探空火 箭、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产品及应用,以及我国在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和国际合 作等各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介绍。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为首次在国际航展中展出。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是中国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可满足未来 卫星多样化的密集发射需求。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 箭继承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效的单芯级串联构型,简单、可靠、任务通用性好,提高了太阳同步轨 道入轨能力和低轨多星座组网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拓宽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助力中国航天运 输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将单芯级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和大整流罩包络提升了一个新台阶。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马帅莎)第55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简称"巴黎航展")当地时间 16日开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台通过多种方式向国际客户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 ...
出大事了?马斯克才遭遇星链卫星大批坠落,龙飞船发射又无限延期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12:30
发生了什么?出大事了?有人针对马斯克?才遭遇星链卫星大批坠落,这还没有缓过气来,其龙飞船任务又遭遇重大创伤,再次延期发射,而且这一次是 不给时间了,属于无限延期了,这发生了什么? 的确,这有点"皱眉头"了,其实事情都是正常的,并且没有任何的针对,但这一次发射任务的改变,可能让印度有点崩塌,这事情怎么就被自己遇上了, 因为印度这一次是乘坐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其印度航天员飞往国际空间站之后,将刷新印度41年来首次飞天,没想到这么难?这还是真的难,因为龙 飞船已经不是首次延期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在Ax-4安排计划下,完成了波音宇航员太空救援的问题之后,其最初预计是在5月29日进行发射,结果出现了问题,美国宇航局(NASA)也是公开说 明了,这一艘飞船未通过飞行前检查的线束,以及在发现这些降落伞袋内有湿气后,需要更换降落伞,所以,将这个日期延期到了6月8日。 结果呢?时间还未到来的时候,也就是6月8日还未到来的时候,6月4日的时候,SpaceX再次宣布了延迟计划,那就是其猎鹰9号火箭出现了液氧泄漏,这 问题需要进行解决,这一次又将任务额度时间表,延期推迟到了6月11日,没想到延期之下这个问题还没有结局,其Spa ...
凌晨3:00,马斯克曝出特朗普最大“黑料”
凤凰网财经· 2025-06-05 22:42
美东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25%,纳指跌0.83%,标普500指数跌0.53%。 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英伟达跌超1%。金属原材料与采矿涨幅居前,泛美白银涨超7%,美洲白银公司涨超4%,南方铜业涨超2%。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54%,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跌超14%,盘后仍跌超3%。特斯拉中国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61662辆,同比下降15%,同月特斯拉在欧洲多国的销量暴跌。 据了解,当前美国的载人航天活动极大依赖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 不仅如此,马斯克还 直接在社交媒体爆猛料,称特朗普涉嫌爱泼斯坦性犯罪案,这就是美国政府没有将爱泼斯坦档案公布的真正原因。 马斯克@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帖称:"是时候扔出重磅炸弹了:@realDonaldTrump出现在爱泼斯坦的档案里。这才是这些档案至今未被公开的真正原 因。祝你今天愉快,DJT!" 此外, 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们表示,他对马斯克"很失望",因为马斯克比其他人都了解"大而美"法案的内容是怎么回事,却"突然之间"掉过头来反对法 案。接着马斯克迅速发帖"反击",称特朗普说谎、他之前根本没 ...
科学大讲堂传递科技创新“火种”
Xin Hua She· 2025-05-24 13:25
从十年"飞天"备战期间的种种极限挑战,到飞船发射时承载的巨大生理负荷,到太空俯视地球的奇妙体 验,再到天宫课堂里的趣味实验……航天员叶光富娓娓道来的讲述里,不但再现了载人航天的诸多幕后 故事,也再现了坐在石板上看飞机的少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奋斗人生。"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 心人,只要坚持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仰望星空的梦想,一定能成为摘星星的现实。"叶光富说。 新华社成都5月24日电(记者李力可、胥冰洁)在地下2400米的深度如何观测宇宙?中国高铁为何能跑 出世界第一的运营速度?脑机接口未来是否能人人接入?……5月24日,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到 来之际,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一场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上,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航 天员叶光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岳骞等科学"大咖"登台演讲,讲解科技前沿话题。 成都科幻馆举行的科学大讲堂现场。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心中,从绿皮车厢的拥挤记忆到高铁时代的技术攻坚,科学技术的发展彻底 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 对宇宙的探索,不止发生在"天宫"。在四川雅砻江锦屏大河湾地下2400米处,藏着世界埋深最深、空间 ...
铺就航天员回家路的“娘子军”
原标题:铺就航天员回家路的"娘子军" 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下午,红白伞花再次在空中绽放,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蔡旭 哲、宋令东、王浩泽3位航天员安全回家。 "把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 晾伞大厅里,一顶红白相间的伞衣高高地挂在中间,这是试验飞行回来的"功勋伞",穿着白大褂的 设计师隋蓉正和检验、加工人员一起给降落伞做"体检"。 "每一顶经过飞行试验的降落伞都是宝贵的财富。"这句话她经常挂在嘴边。 "很激动""很自豪""动力更足了、信心更强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的背后,有一支由 80后、90后姑娘组成的回收"娘子军",她们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08所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研制团 队中的"主力队员",潜心守护航天员从太空返回的最后一段旅程。 "对生命负责" "成功着陆!" 设计师包进进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飞控中心的监控屏幕,激动地说:"大伞给力,这颗心总算放下 了。" "测试数据正常!"发射场技术厂房里,神舟飞船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组合体矗立在中央, 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不足百斤的包进进看起来更加瘦小。 每当回收着陆分系统产品测试进入发射前的关键阶段,作为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主任设计 ...
“欢迎你们回家”——跟随空中分队执行神舟十九号返回舱搜救回收任务见闻
Xin Hua She· 2025-04-30 18:44
新华社酒泉4月30日电 题:"欢迎你们回家"——跟随空中分队执行神舟十九号返回舱搜救回收任务见闻 刘一诺、韩学扬、李朗 4月30日清晨,东风航天城外的某机场场站,5架直升机整齐待命,机组人员正在做最后检查。 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将迎来一项等待已久的任务——作为空中分队,迎接神十九航天员回家。 受天气影响,神舟十九号比预定时间推迟一天返回,返回舱着陆点也由东风着陆场西区变更至东区中 部。 东风着陆场东区中部以软戈壁地形为主,与西区相比,土质较为松软。"软戈壁地形,直升机降落时地 面扬沙更高,我们要根据返回舱位置,提前规划航线,选出土质较硬的降落点。"空中分队指挥机副驾 驶胡敏涛说。 过去的几个月,空中分队在东风着陆场及附近区域完成了近百次针对性飞行训练。 "我们将着陆场划分为小网格,哪里有丘陵起伏,哪里多植被覆盖,都要详细标注,确保不论返回舱的 落点在哪个位置,我们都能以最快速度抵达现场。"领航员桂保涛的电子地图上,标注着着陆场200多处 地形特征,这是机组一次次实飞实勘的结果。 针对这次任务,空中分队列出了包括天气、装备、人员、管理等在内的26类共62条应急预案与风险预 想。"风沙是我们最先预判到的问题,因此针 ...
新华全媒+|大漠长风起 神舟破云归——写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天外凯旋之际
Xin Hua She· 2025-04-30 18:37
新华社酒泉4月30日电 题:大漠长风起 神舟破云归——写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天外凯旋之际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黄一宸、刘艺 4月30日,祖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传出喜报——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为国出征太空半年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 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14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183天,3名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和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9小 时时长的世界纪录;参与实施了88个空间科学与技术实(试)验项目,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 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万众一心迎舟归 三十余载勤作桨,飞天万里梦为帆。 中国航天人以长风破浪之姿,在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奋勇向前。 4月29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大风呼啸,黄沙漫卷。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原计划在这天实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不得 不因气象原因推迟一天。 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 "大风扬沙天气会影响到飞船的姿态控制、返回舱的落点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