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Search documents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今年7月份我国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Xin Hua Wang· 2025-08-15 22:36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国民经济稳中有进——透视7月我国经济运行态势 8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5年7月份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 付凌晖介绍,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 效。 从生产端看,工业生产和服务业较快增长。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暑期旅游出行增多,带动相关 服务业较快增长。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 从需求端看,市场销售继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受部分地区高温暴雨、项目工程建 设减缓等因素影响,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贸易环境急剧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7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 ...
Why Investors Were So Fired Up About First Solar Stock on Fri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8-15 22:31
If a high-level petition to Treasury Secretary Scott Bessent is successful, recent rules benefiting wind and solar companies might be preserved.The solar industry has struggled mightily for years to achieve meaningful growth and post net profits. During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the green energy sector as a whole received something of a break in the 2022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with a slew of tax incentives for building out alternative-energy solutions. In its attempt to reverse this, President Donald Trum ...
中国电信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8-15 22:18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30.69%,同比减0.49%,净利率8.54%,同比增 3.4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446.62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6.58%,同比减3.44%,每股净 资产5.1元,同比增2.3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1元,同比减19.38%,每股收益0.25元,同比增4.17% | 项目 | 2024年中报 | 2025年中报 | 同比增幅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元) | 2659.73亿 | 2694.22 Z | 1.30% | | 归母净利润(元) | 218.12亿 | 230.17 Z | 5.53% | | 扣非净利润(元) | 216.81亿 | 217.21亿 | 0.18% | | 货币资金(元) | 1007.54亿 | 899.32亿 | -10.74% | | 应收账款(元) | 549.2亿 | 689.88/Z | 25.61% | | 有息负债 (元) | 234.03亿 | 271.3亿 | 15.92% | | 手利率 | 30.84% | 30.69% | -0.49 ...
每家都有机器人还远吗
Jing Ji Ri Bao· 2025-08-15 22:16
成本也是制约机器人普及的关键因素。为适配不同家庭场景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机器人软件开发需 要大量数据训练和算法优化,迭代研发和生产成本高昂,导致市场售价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要让机器 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势必带来由数据隐私引发的伦理争议。比如护理机器人收集用户生理数据时,数据 使用权限难以界定,若机器人造成意外伤害,责任归属也不明确。全球范围内统一的针对机器人设立的 法律框架尚未形成,将给企业带来合规成本风险,增加消费者的使用顾虑。 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是科技进步的馈赠,为人们开启了便利与舒适生活的新大门;它也是一把双刃 剑,会带来风险与挑战,需要以包容且审慎的态度去迎接。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攻克环境感知、操作 精准度等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让机器人更"亲民";加快构建统一、全面的机器人技术标准体系, 避免企业在一些共性基础问题上重复摸索,提高研发效率,助力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此外,制定完 善的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规范机器人从研发到制作、应用的全链条管理,保障人类的安全和权益。 如今,机器人正处于规模化、产业化前夜。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 ...
用好大模型 “焕新”老照片(唠“科”)
Ren Min Ri Bao· 2025-08-15 22:11
人的大脑擅长识别画面里的人脸、物体等大轮廓,却不擅长还原毛发的纤细纹理、皮肤的细腻质感这些 细节,而图像复原技术恰好能填补这个空白。在图像复原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比人完成得更为出色。无 论是模糊不清的低分辨率图像还是布满瑕疵的老照片,人工智能都可以通过"神奇魔法"让其变成高清图 像。 第一步,得先给图像"大扫除",去除图像拍摄时的抖动、模糊,图像压缩留下的痕迹等"小毛病",这样 才能保留图像的真实信息,避免其他干扰。科研人员设计了一个专门的深度学习编码器,让它"吃进"有 瑕疵的图像,"吐出"没有缺憾的图像;还通过人为制造各种图像瑕疵的方式,构建了几亿组"瑕疵—完 好"的图像对来训练这个编码器。经过多轮训练,编码器就能熟练掌握去除图像瑕疵的技能。 不过,这时候的图像虽然干净了,但看起来会比较平滑,缺乏自然的细节。所以第二步就是给图像"添 细节"。这里就要用到文生图大模型了,它能根据文字描述生成自然图像。这一步需要输入两个信息: 一个是已经去除瑕疵的图像,一个是对图像的内容描述。此时,多模态大模型就派上用场了,它能"看 懂"图像内容,并输出相应的文字描述,作为文生图大模型的"创作指南"。有了这两个大模型的配合, 就 ...
经济日报:机器人正处于规模化、产业化前夜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15 22:09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不局限于以往的工业机械手臂,越来越拟人化的机器人出现在商业、家 庭、服务等多元生活场景,仿佛让人们看到了机器人走进日常生活的未来世界。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 皇冠顶端的明珠"。当前,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在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下,作为人工智 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以空前的广度 和深度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如今,机器人正处于规模化、产业化前夜。国际机器人协会预 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级别。相信在合理引导和科学发展之下,机器人 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得力助手,一幅智能、温暖的未来图景即将照进现实。 ...
92家金融机构线下参展服贸会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8-15 22:05
本报讯(记者 马婧)昨天,记者从2025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媒体通气会获悉,本届金融服务专题 以"数智驱动 开放共赢"为主题,全力打造全球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展示、重要政策和行业规则发布、 合作伙伴洽谈、前沿金融体验四大平台。目前,线下参展企业已达92家,包括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 业68家,国际化率达45.7%。 本届金融服务专题展览面积达1.1万平方米,两大主题展区各具特色——5号馆"融通开放"主题展集结银 行、保险、证券、基金、支付清算等内外资机构,展示在建设金融强国、推动"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金融业扩大开放等方面丰硕成果;6号馆"智惠共享"主题展聚焦金融机构与头部科技企业的 深度合作,呈现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相比往届,本届展览将联手参展机构加大AI技术在展览中的运用,通过前沿技术交互与场景化展示, 全面呈现人工智能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例如,北京银行将携智能交互数字机器人"京小宝"亮 相展台,并通过多种数智交互形式让观众体验金融服务和创新成果;工商银行将突出展示以大模型基础 支撑及应用范式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农业银行推出掌银特色服务——民宿专区,通过加入VR技术,使 客户 ...
畅通经济循环凝聚创新合力 ——看中国经济之“融”
Ren Min Ri Bao· 2025-08-15 21:5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 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纵深推进全国统 一大市场建设",强调"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产业融、市场融、内外融,中国经济之"融",既体现了对内统筹协调的智慧,也彰显了对外开放共赢的 格局。从空间到产业,从要素到生态,"融"的改革实践让中国经济更具韧性、活力与包容性,各类经营 主体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 产业融——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夯实融合的基础。 依靠传统方法开发新型高温合金材料,往往需要在十几种合金元素的排列组合中试错。中国钢研通过人 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构建起专用的"材料数据工厂",将通常10年以上的研发过程压缩到3年甚至1年左 右。运用新方式,企业高效开发出多种增材制造用高温合金材料,助力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重要 设备研发。 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居世界首 位……科技创新势能累积,为产业创新提供引擎和支撑。今年1至7 ...
一觉醒来,中国打碎美国关键科技封锁,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刻
Sou Hu Cai Jing· 2025-08-15 21:38
文/珠玑说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之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一个核心制约:关键的高带宽内存(HBM)技术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2024年底,HBM突遭出口管制,一度令所有高性 能计算项目面临停滞风险,行业氛围凝重。 然而,短短八个月后,局面彻底转变:国产HBM3样品研制成功,中国成功突破了这项世界级技术壁垒,中国是如何打碎美国关键科技的封锁的? 决定AI赛车速度的"隐形油箱" 想过没有?一台超级电脑,即便核心算力澎湃如海啸,如果数据供应跟不上,那强大的计算力也只能白白空转。 在AI世界里,这个限制速度、限制效率的"窄口",长久以来都是内存,而HBM,正是那辆AI赛车能跑出极致速度的关键——它不是发动机本身,却是一个 能瞬间灌注海量数据,绝不拖后腿的"超级油箱"。 "内存墙"之困与HBM的破局之道 计算机领域有一个叫做"内存墙"的,简单来说,就是CPU、GPU这些负责运算的大脑,进步速度简直像坐上了火箭,几乎每两年性能就能翻倍。 可负责喂给它们数据的内存,却是慢悠悠地往前挪,这导致了一个尴尬局面:计算核心常常等着数据过来,效率大打折扣。 为了推倒这堵"内存墙",工程师们绞尽脑 ...
工业第一城,比亚迪大疆之后还有谁?
Sou Hu Cai Jing· 2025-08-15 21:38
不久前,深圳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公布,深圳工业发展总体呈现平稳态势:数据显示,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但细究数据,也有隐忧:相较2024年同期数据,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传统产业增长动能有所减弱。规上工业内部正在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 考验。 回顾深圳工业发展史,华为、富士康、中兴、比亚迪、大疆等企业都是深圳制造业明星代表,当前,深圳传统动能增长高位放缓,谁能接力成为新一代引 领大旗? 众所周知,龙头企业对产业的牵引作用显著。深圳若要长久坐稳"工业第一城",或许需要下一个"比亚迪大疆"。 深圳工业,亟需"接棒" 深圳工业的稳健发展,正在2025年面临挑战。 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2%,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2%。 一方面,过去几年"高光"表现的优势产业,正在经历增长动能的换挡调整。 以过去几年表现亮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行业龙头比亚迪2024年销量超427万辆,同比增幅达41.1%,汽车出口43.3万辆,增速位列中国汽车品牌第 一。 而今年以来,受到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等因素影响,比亚迪上半年增速不及预期迅猛,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承压。这也给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