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Search documents
(经济观察)从“炫技”到干活 机器人何时展露“真功夫”?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8-13 09:01
中新社上海8月13日电 (记者 郑莹莹)智元机器人近期对外宣告,其近百台远征A2-W轮式通用机器人已 赴中国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工厂产线搬箱,实现规模化落地。 伴随具身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何时能大批量上岗,深入工厂、迈入家庭?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教授孙富春在受访时道出人形机器人真正能干活的关键——大的负载能力和拟人的"大脑"。 他认为机器人发展现在进入一个快车道,10年以后,会干活的机器人将在各个行业发挥作用,人形机器 人的形体结构会发生变化,其感知运动能力、认知交互能力、跨场景跨任务能力等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建政告诉中新社记者,机器人在"进化",要从"婴 儿"时期的慢爬、走路,逐步成长为能力出色的"技术工人",能精准干活之后,才能适应岗位。以一条 每小时生产90台车的汽车生产线为例,如果机器人发挥不稳定,每次作业有几秒甚至几十毫秒的延迟, 累积起来就会造成生产节奏失序。 今年2月,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计划到2027年,围 绕具身大小脑模型等方面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3月, ...
对话星动纪元陈建宇:坚持软硬一体,向人学习是构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最短路径
IPO早知道· 2025-08-13 08:50
通用大脑+通用本体的融合是构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范式。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截至目前, 星动纪元 已推出了 国内首个同时实现 "大运动+巧操作"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 「星 动 L7 」 ,性能甚至超越特斯拉 Optimus, 其 也是国内首个由 VLA大模型驱动、具备全身55个自 由度的双足人形机器人 ,将应用在工业、商服等场景;而 超拟人服务机器人 「 星动 Q5 」则面向 商场导购、文旅讲解、企业接待、医疗养老、家庭服务、学校教育等场景,并 已与海尔智家、世纪 金源、天悦酒店等企业达成战略签约,意向订单超百单。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在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主论坛上,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创始 人陈建宇发表了题为《构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演讲,分享了星动纪元打造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思路 ——将通用大脑与通用本体相结合,同时强调向人类学习是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最短路径。 在 陈建宇 看来, 之所以其 认为最短的路径就是直接向人学习, 是 因为人类是现实世界中唯一存在 的通用具身智能体 。 " 我们的语言模型为什么成功,正是因为它 ...
从实验室到生活场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现智能新突破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8-13 07:29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3日讯(记者 魏金金)8月8—12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 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期间,百余款机器人新品集中发布,展示了我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 强劲动能,吸引众多观众现场观摩、学习与体验。 2025年,"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下,AI 大模型与机器人、具身智能 的跨界协同,正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核心引擎。目前,我国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分别成立 了国家地方共建及各类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显示,与上届大会相比,今年参展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从27家增长到50家,机器人展品数量则从 600多件增长至1500余件,新品数量从60件增加到100余件。 大会现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覆盖工业、农业、零售、居家服务等多个领域。从 冲咖啡、摊煎饼、叠衣服、做按摩、陪下棋,到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零件质检,机器人的智慧化程 度和肢体灵活度显著提升,脑-眼-行动协同的系统水平明显提升。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技术的进 步,更为未来智能生活的无限可能描绘了蓝图。 ...
具身智能创业不能只泡在实验室,“先用起来比什么都关键”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8-13 07:13
"人形机器人要形成生产力,不能满足于娱乐化和遥控操作。" "做机器人不适合'掀桌子式'的创业,一定要在真实场景中迭代,不能只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没有短期落地,就没有机会、没有资格去谈长期布局。" 8月12日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商业化的迫切性被创业者频频谈起,场景落地已成为 具身智能创业公司的"必答题"。 尽管赛道上存在所谓"运动派"和"实操派"的分野,但这不意味着前者只表演不卖货。从"运动派"公司创 始人的表态来看,他们并非意识不到"干活"才是真谛,也并非不清楚科研教育、导览表演等市场的"天 花板",更多是对商业化的短期打法存在不同判断。不可否认,主打提供情绪价值的"运动派",确实从 流量红利中挣到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人形机器人"干活"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具身智能模型能力不足。这几乎是这条充满非共识赛道上的一 项共识。但对于如何提升模型能力,业内的关注重点显现差异。主流声音认为,数据不足是模型能力难 以泛化的短板。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则在WRC期间反思称,现在最大的卡点是模型问题而非数据 问题,"具身智能机器人模型架构都不够好"。 创业公司背后的投资机构亦愈发强调商业化能力。首程 ...
北京抢占机器人创新应用高地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8-13 04:37
姜广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总结"双百工程"的经验做法,聚焦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需求,持续在创 新产品和高价值场景两端发力。一是强化整机带动能力。探索仿生结构与材料等颠覆性技术,突破高精 度柔顺操作等运控技术,多路线布局大幅提升通用具身智能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快全域场景开放。三是 进一步优化产业要素保障,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 中化新网讯 8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发布《北京市 机器人"双百工程"成果》。记者了解到,北京机器人产业稳居国内第一梯队,特别是在新兴的人形机器 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阵营。 "双百工程"是北京市在2023年印发的第二轮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即"百项机器人新 品工程"和"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目标是到2025年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 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目前相关目标已全部超额完成。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 长50%,今年上半年又出现了40%的新增长,产业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王磊表示,今明两年北京亦庄将逐步释放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 人应用需 ...
上海加速构建具身智能产业优势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8-13 04:37
上海还将强化开源创新,搭建模型、数据、算法、操作系统、工具链等全要素开源体系;支持开源模型 和工具入驻,向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及开发者等各类主体提供标准化、低门槛的公共服务;对开源社 区、开源产品,按规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据了解,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已超10000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占全国1/3,上年产业规模逾 4000亿元。今年一季度,上海AI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人工智能已成 为拉动上海全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实施方案》显示,上海计划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 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 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据介绍,上海主要将从坚持模型驱动、打造算力等公共平台、支持应用示范标杆、发挥群链集聚效应、 完善发展生态几个方面来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将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 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 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人形机器人处于“ChatGPT时刻”前夜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8-13 04:29
中化新网讯 人形机器人何时能像科幻电影中一样,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ChatGPT 时刻"的前夜。 王兴兴介绍,今年上半年,由于整个机器人行业的火爆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整机厂商包括零部件厂商 平均每家企业至少有50%-100%的增长,需求端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是对于目前全球范围内具身智能和机器人发展而言,模型问题大于数据问题。当前VLA模型+RL的训 练方式效果有限,需进一步优化模型结构。他以OpenAI和谷歌视频生成模型驱动机器人为例指出,这 一路线相较传统VLA方案成果概率更高,但该技术视频模型过度追求视频生产质量,导致GPU消耗过 大。"对于驱动机器人干活来说,不需要很高精度的视频,只要能用就行了。"他说。 王兴兴表示,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有三:一是统一端到端的集成智能模型,实现任意动 作生成和任务执行;二是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和超大批量的制造;三是低成本、大规模的分布式 算力。受机器人体型尺寸限制,其本体算力有限,需控制在100瓦以内(常态工作几十瓦),以平衡性 能与消 ...
创投月报 | 锡创投:管理20亿低空经济母基金 时隔四年再投3D图形引擎研发商粒界科技
Xin Lang Zheng Quan· 2025-08-13 04:29
基于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7月新增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共16家,较6月激增77.8%,达到2024年7月的四倍;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 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分别为130只、245只,合计同比增长7.1%,环比下降3.4%。 出品:新浪财经创投Plus 编辑整理:shu 国内一级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552起融资事件,同比、环比分别增长5.1%、11.7%;披露总融资额约717.56亿元,较2024年7月提高142.0%,与2025年6月相比 涨幅超100%;平均单笔融资额接近1.3亿元,创下近7个月内最高点。 从投资阶段来看,锡创投本月的关注重点以早期为主,天使轮和A轮投资事件数占比超66%。从所关注的行业赛道来看,锡创投一半投向先进制造赛道,覆 盖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和通信制造细分领域。肿瘤创新药研发公司「诺未生物」在四个月内连续两轮融资获得锡创投支持,出资基金正是未来产业天使基 金。 新浪财经创投Plus本月聚焦市场活跃度较高的3家机构,围绕其投资节奏、阶段、行业偏好以及被投项目等方面展开解读。 20亿低空经济母基金落地 7月一半投向先进制造赛道 综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天眼查和官方网站公 ...
WRC2025聚焦(4):多场景加速落地,EAI与空间计算引领机器人产业新周期
Haitong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2025-08-13 04:04
wo[Table_Title] Research Report 13 Aug 2025 电子 Technology WRC 2025 聚焦(4):多场景加速落地,EAI 与空间计算引领机器人产业新周期 WRC 2025 Focus (4): Embodied Intelligence and Spatial Computing Drive Robotics' New Growth Cycle 姚书桥 Barney Yao 吴叡霖 Louis Ng barney.sq.yao@htisec.com louis.yl.ng@htisec.com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的多场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日本工程院、阿联酋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京东 集团以及中国工程院等机构与企业,分别从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战略、商业生态建设及核心技术路径四大方向, 分享了全球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十至二十年的发展蓝图。 点评: 具身智能的系统性进化,日本正以"人机共生"为核心理念推进具身智能。构建具备环 ...
WRC2025聚焦(5):自然仿生、行业痛点与AI能力升级
Haitong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2025-08-13 04:04
wo[Table_Title] Research Report 13 Aug 2025 电子 Technology WRC 2025 聚焦(5):自然仿生、行业痛点与 AI 能力升级 WRC 2025 Focus (5): Bionic Design, Industry Pain Points, and AI Capability Upgrades 姚书桥 Barney Yao 吴叡霖 Louis Ng barney.sq.yao@htisec.com louis.yl.ng@htisec.com 风险提示:1)AI 需求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环境干扰供应链;3)AI 数据中心建造放缓 [Table_yemei1]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多场论坛中,FESTO、Tevel、科大讯飞、穹彻智能及奥达智声医疗等多家企业与科 研机构,围绕自然仿生设计、农业自动化、具身智能 AI 能力构建、操作认知优化及产业化路径等议题,展示了全球 机器人技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