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

Search documents
拿什么手段破解“学步鞋”收割套路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2 15:44
"孩子穿上这双鞋,学走路能少摔跤!"据媒体报道,当前,童鞋市场热炒"机能鞋""学步鞋"。商家宣 称,一双"科技含量十足"的专业学步鞋能"减少摔跤""矫正步态",这让不少家长甘愿为之买单。动辄数 百元的学步鞋何以备受家长青睐?这类热销产品到底是"玩概念"还是"真实用"? 报道提到,市面上不乏商家以"科学育儿""给孩子最好的"之名,将商品包装成成长刚需。其背后,是被 标价待售的"育儿焦虑",此前已有不少商家通过"基因检测""婴儿饮用水""儿童食品"等制造育儿焦虑, 进而收割家长"智商税","学步鞋"则是商家收割家长的又一种手段。 以"学步鞋"为例,其卖点基本"大同",多包含大底、三分之一弯折、较硬后跟、方便穿脱等适配婴童行 走的设计,但同时还有"小异",即宣传自己的"独门科技",如"对孩子脚部发育有好处""专为减少宝宝 摔跤次数而设计",这样的宣传确实戳中了部分家长的"育儿焦虑"。 但这种自称含"独门科技"的学步鞋,真的能防止儿童摔倒受伤吗?从其"鞋底增宽""触地更稳""多项专 利"等关键词来看,似乎比普通儿童鞋更有安全保障。其售价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千元,也从某种程度 上印证了"好鞋不便宜"的说法。很多家长愿意为 ...
电动化的尽头,是更大的油箱?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15:43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制图 丨 赵宇 黄帧昕 编辑 丨 龚方毅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绿牌越开越远,油箱越装越大。 文 丨 赵宇 曾最坚定推动纯电化的汽车品牌之一,正在为留住油箱寻找合理性;而在全球电动车竞争最激烈的中 国市场,传统与新造车公司早已就保留油箱达成共识。 6 月 18 日,奥迪全球 CEO 高德诺(Gernot Döllner)向媒体确认,奥迪已撤回原定于 2033 年停止研 发和销售燃油车的计划,目前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 奥迪的官方解释是全球汽车市场复杂多变,为保持竞争力,奥迪需要以尽可能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 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内燃机车型在内的多样化产品组合。 在奥迪决定调整电动化战略、继续研发燃油车之前,已经有更多中国车企意识到油箱对消费者购车决 策的重要性,多家原本专注纯电车型研发的车企转向插电混动车型。 这一趋势得以成立,首先要归功于电池技术的日趋成熟。当前,部分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达 300 公里 以上(是 2019 年市场平均水平的 3-6 倍),基本摆脱了此前 "续航短、体验差" 的尴尬 ...
什么才是好产品?
Hu Xiu· 2025-06-19 12:25
最近一篇文章《如何做出好产品》在朋友圈里很火,读后我认为文中的方法在执行层面的确是有效的,是好的手段。但在目的上,有挺大的问题,在这里 和大家探讨一下。 要搞清楚"如何做出好产品"之前,首先需要探讨清楚什么是"好产品"。否则走得越快,可能错得越远。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机器人总动员》(WALL-E)中的悬浮椅? 从技术和功能来说,这是近乎完美的产品:用户只需要舒服的躺着,饮食、娱乐唾手可得。但电影中长期使用它的人身体机能大幅退化,失去自理能力, 甚至丧失了下椅子走路的能力;后来在AI黑化,要控制一切时,人类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能力。 从它对用户的长期影响来看,我们很难说悬浮椅是好产品。这些功能没有错,对于本身就残疾、无法自如行动的人来说,悬浮椅就非常好。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们需要再退一步,谈一谈人。 人很强大、同时也很弱小,有各种缺陷:贪心、懒惰、无知、盲目。面对弱者,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作为复杂的人、我们心中有贪也有爱。 同样的技术、在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下会催生出表面相似、但实质上不一样的产品。 爱是个模糊的概念,实操上缺乏指导意义。我最近在"q9adg"的文章中看到了一个很有启发的具象的描述:爱就是"为 ...
5万元买不来一个大厂面试,求职中介收割应届生
3 6 Ke· 2025-06-19 12:03
2025届应届毕业生麦智伟,在小红书上找到了一家A字打头、规模不小的求职机构,并加上了联络方式。销售和顾问老师都有自己的英文名,显得很是高 大上,服务态度很热情,项目也介绍得很详细。 "因为我一直在美国留学,对于国内的就业环境,现状不太了解。我没有什么资源,也摸不清门路,所以想找人带一带。" 麦智伟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专业是商业管理。他想进入深圳大厂,找一个PR类岗位,但兜兜转转好几个月,他也没找到理想的工作。 今年4月初,他在小红书上刷帖时,终于看到了希望——有自称"留学生"的用户发帖,自称通过求职机构找到了理想工作,拿到了大厂Offer。麦智伟立刻 就心动了,但彼时的他并不知道,从这"钓鱼帖"开始,自己掉入了一个靠着就业焦虑精准收割应届生的精准骗局。 "保Offer"承诺落空,5万元买不来一个面试机会 "我们可以提供简历精修、职业规划、笔面试辅导、远程实习、实习/全职内推等等全流程的服务。保全职Offer的项目价格是57800元,不保Offer的项目是 37800元。" "我们这边是全流程的辅导,价格3万到5万不等。" "会有专门的一对一主带老师,24小时,保姆式服务。" "我们有为留学生准备的一 ...
有些关系,从聊天开始就该结束了
Hu Xiu· 2025-06-19 02:2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 Keyi,题图来源:AI生成 那段时间,我总是打开又关掉微信,一条未读消息都能让我心跳加快。 我们并没有在一起。Ta甚至没有给我明确的回应。但只要对面弹出一句话、一个表情,我的情绪就能瞬 间高涨;而当对方几小时都不回我,我又会莫名心烦,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够好。 我不断地给自己找理由:也许Ta最近真的很忙;也许我主动一点就能改变什么……但越靠近,Ta越后 退。 后来朋友问我:"你是真的喜欢Ta,还是只是上头了?"我一时答不上来。 是啊,哪怕连一段正式关系都没开始,我就已经在这段"暧昧"里,反复经历期待、失落、幻想、心动和 自我怀疑。 我以为这是爱情,其实可能只是一场自我投射的迷恋。 01、不是每次"心动"都值得奔赴 我们常说"上头",是一种失控感。 你感受到极致的悸动与快乐,但也会很快陷入患得患失、紧张焦虑,就像坐上一趟脱轨的过山车。 心理学上,这种状态通常对应的是"迷恋"(infatuation),它是感性、强烈却不稳定的情绪体验,经常 出现在一段关系的最初。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大脑会迅速分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 让你感到快 ...
这届家长,开始指望AI帮孩子冲清北了
3 6 Ke· 2025-06-19 01:36
"只要会用AI,全中国的孩子都能冲击清北。" DeepSeek爆火之后,教育营销号集体找到了自带流量的新选题:不会吧?你家孩子还没用上AI学习? 它们的标题越来越振奋人心,内容越来越有煽动性,"普通孩子,学霸打法""新高考时代,谁掌握了AI谁就赢在了起跑线"。 AI闯进教育圈,大家都变得更忙了。老师忙着琢磨怎么用AI赋能教育,家长忙着用AI帮孩子弯道超车,学生忙着用AI改作文、查错题、练口语。 连带着一大批AI学习宝典诞生,《Deepseek高效学习法》《零基础掌握DeepSeek》《Deepseek高考志愿填报不求人》,最畅销的已经卖出了30万册。 一位(明显没有孩子的)网友在评论区好奇提问:所有人都会辟邪剑谱,那谁是赢家? 另一位网友热心解答:卖纱布和消毒液的。 01.AI教育,自成闭环 美国教育家萨尔曼·可汗是一个技术乐观派,他坚定地认为AI可以拯救(而非摧毁)教育行业。 在他美好的设想中,AI的参与首先能够解放老师:老师不再需要处理琐碎的日常事务,比如做课件、改作业,可以专注于陪伴和鼓励学生,让每个孩子 都感受到关注和支持;学生相当于有了一个私人家教,一边做功课,一边就能得到实时反馈;家长会定时收到A ...
心理学|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虑”,三招走出“假性成长”的陷阱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8 00:54
(原标题:心理学|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虑",三招走出"假性成长"的陷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仿佛被卷入了一场名为"努力"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向前奔跑,却常 常在越努力的过程中,越陷入焦虑的泥沼。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假性成长"。它如 同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以成长之名,行焦虑之实,悄然侵蚀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一、表演式努力:在仪式感的幻象中迷失自我 "我制定了年度计划,每天凌晨5点起床读书,可坚持了三天就放弃了,是不是太没毅力了?""我在朋友 圈晒健身打卡,可健身卡最后只用来洗了个澡。"这些看似努力的举动,实则是表演式努力的典型症 状。我们热衷于制定完美的计划,享受着仪式感带来的满足,却在实际行动中屡屡受挫,陷入自责的循 环。 大脑很容易被仪式感欺骗,将计划制定等同于目标达成。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行动恐惧症的影子。我 们害怕真实的努力会暴露自身的局限,于是用"准备充分"的幻觉来替代直面挑战的勇气。我们沉浸在计 划的完美构想中,却忽略了行动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四、从"进度条焦虑"到"过程信仰":拥抱真实成长 要打破这种表演式努力的怪圈,我们需要砍掉伪需求,放弃那些"别人说好"的标准,选 ...
谁在“制造”和“收割”消费者的“防晒焦虑”?
3 6 Ke· 2025-06-16 10:26
"养儿不一定防老,但防晒一定防老"。 图源:微博截图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曝光了防晒衣市场乱象:部分宣称具有防晒功能的产品,实际防晒效果远不达标,甚至存在严重的虚假宣传;有些不仅随意 标注紫外线防护系数,甚至还找非法厂商伪造检测报告。 谁在"收割"消费者的"防晒焦虑"? 入夏后,街上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人,防晒装备从头裹到脚;随着"紫外线恐惧"从年轻人蔓延向全民,防晒衣被捧成了夏日顶流。然而,看似轻薄简单 的防晒衣也处处埋着雷。 01.防晒衣造假黑幕曝光 紫外线会破坏皮肤的胶原蛋白,因此很多人都十分注重防晒。 如今,抹防晒霜已经满足不了追求美白、护肤抗老的群体,社媒平台经常有网友戏称自己有"防晒焦虑症",出门一定要"全副武装"遮挡严实。 图源:小红书截图 普通人的防晒焦虑,以及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需求,使得防晒服从原本小众的功能服饰,逐渐被推成"全民必备"单品。有数据显示,我国防晒服配市场规 模预计在2026年达到958亿元,其中防晒衣占比将超50%。 今年618大促期间,防晒衣再次成为各电商平台的热卖品类。天猫销售榜单甚至还分出了男士、女士、凉感、防晒服配等细分类目。 其中,蕉下的防晒衣几乎占据了所有 ...
川普欢迎中国留学生,我却想回国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5 04:00
以下文章来源于表外表里 ,作者洞见数据研究院 表外表里 . 洞见数据研究院 从"强制撤销国际学生签证",到"欢迎中国留学生",美国上演了7天极限变脸。 莉莉的朋友们松了一口气,她却订了回国的机票,等收拾完行李,就告别这个曾经做梦都想留下来的地 方。 留美10年,一路本硕博连读的大雄,已经抢先莉莉一步登上飞机。望着窗外的景物逐渐缩小,直至变成一 幅遥远的背景图,他心里没有不舍,反而感到了解脱。 大雄不是第一个走的,他身边的留子,有一半已经"逃离美国"。 据美国国务院数据,截至今年3月,中国学生签证数量同比大跌42.5%,一年之内几乎腰斩;把时间拉长 看,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跌回10年前的水平。 这些消失的数字里,有随着中产家庭滑落而破碎的"留美梦",也有对美国祛魅的大雄们,现在又多了一群人 ——被突然撤销身份的冤种们。 过去踏上美利坚,等于迈入了藤校起步、机会遍地,轻松过上自由、优越生活的"应许之地"。现在一切都变 了,留学生们找不到工作,作为边缘人活在被歧视、被驱逐的阴影里。 虽然川普改口了,但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留子,却想回国了。 01 人均百万,圆一个"美国梦" 英硕毕业后,想离家更近的余阳申请到港澳深 ...
川普欢迎中国留学生,我却想回国了
创业邦· 2025-06-14 12:56
以下文章来源于表外表里 ,作者洞见数据研究院 表外表里 . 洞见数据研究院 来源丨 表外表里(ID:excel-ers) 作者丨陈梓洁 编辑丨 曹宾玲 图源丨Midjourney 从 "强制撤销国际学生签证",到"欢迎中国留学生",美国上演了 7 天极限变脸。 莉莉 的朋友们松了一口气,她 却 订了回国的 机票, 等 收拾完行李, 就告别这个曾经做梦都想留 下来的地方 。 留美 10 年,一路本硕博 连读的 大雄, 已经抢先 莉莉 一步登上飞机。望着窗外的景物逐渐缩小, 直至变成一幅遥远的背景图,他心里没有不舍,反而感到了解脱。 大雄 不是第一个走的,他身边的留子,有一半 已经 " 逃离 美国 " 。 据 美国 国务院 数据, 截至今 年 3 月 , 中国学生签证数量同比 大跌 42.5% ,一年之内几乎腰 斩;把时间拉长看,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已 跌回 10 年前 的 水平 。 英硕毕业后,想离家更近的 余阳 申请到港澳深造,结果差点被判为 "家门不幸"。 " 港澳 在广东隔壁,和在国内读 有什么 区别 ? " 老爸 撅着嘴 斥责余阳,叔伯姑姨们也围上来,苦 口婆心规劝: " 一定要去美国读书, 博士 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