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绝对收益
icon
Search documents
“股债跷跷板”中寻机遇,国联稳健增益债券5月19日起正式发行
2025年以来,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5月,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同时实 施定向降息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成本。这一系列操作标志着货币政策宽松窗口正式开启,主要对 冲外部经贸环境压力并提振内需。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中美互降关税纷纷落地,市场整体已经修复到加征关税之前的 水平,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提升。 在此市场环境下,兼具稳健性和收益性的二级债基,正日益成为追求稳健收益投资者的核心配置选择。据悉,国联基 金旗下新产品——国联稳健增益债券将于5月19日起正式发行。该产品定位为追求绝对收益的低波动"固收+"策略产 品,通过严谨的风险控制和积极主动的资产配置,力争为投资者实现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 规模与长跑业绩双升 避险属性获验证 近年来,二级债基发行市场持续升温,在2025年一季度新发债基数量有所减少的情况下,二级债基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报,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平均募集规模达20.64亿元,同比增幅35.6%,总规模环比增长13.59%。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市场研究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4月5日)。) 根据公开资料,郑玲 ...
理财资金如何入市?当下市场环境如何实现绝对收益目标?哪些资产值得投资?南财理财通第十期策略会成功举办!
2024年,银行理财行业规模在变化中上升,银行理财市场2024年末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 长11.75%。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银行理财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资金端方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趋 向保守,青睐低波稳健型产品。资产端方面,随着债券利率中枢下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业绩比较 基准承压下行,理财公司获取中高收益资产难度加大。 4月3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成功举办了第十期策略会。在主题圆桌 论坛上,来自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广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的投资大咖就理财资金入市、多资产多策略探 索、大类资产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现身分享了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 拨开迷雾,提供资产配置参考。 如何搭建多资产多策略框架? 不少理财公司搭建了多资产多策略体系。曾翰文发现,对各类资产和策略的波动率作预估是相对可靠且 比较准确的。"在多资产多策略的组装中,我们把目标波动率作为核心框架,通过每一类资产或策略的 目标波动率来确定配置的上限,就能大致确定仓位中枢。在实现策略性配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基于宏 观经济、产业周期、市场判断去动态调整多资产配置比例和策略组装,以实现 ...
策略指数跟踪月报(2025年5月期):关税风波引发权益市场下跌,量化策略超额表现优异-20250516
HWABAO SECURITIES· 2025-05-16 10:46
2025 年 05 月 16 日 证券研究报告 | 金融工程月报 关税风波引发权益市场下跌,量化策 略超额表现优异 策略指数跟踪月报(2025 年 5 月期) 分析师:程秉哲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2110001 电话:021-20321297 邮箱:chengbingzhe@cnhbstock.com 分析师登记编码:S0890524100001 电话:021-20321081 邮箱:baiyifan@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 021-20515355 益还能保持吗?—策略环境跟踪月报 (2025 年 4 月期)》2025-04-16 2、《小盘风格强势,为何公募指增超额较 少?—策略环境跟踪月报(2025 年 3 月 期)》2025-03-12 3、《当前是否是中性策略止盈的好时 机?—策略环境跟踪月报(2025 年 2 月 期)》2025-02-13 —策略环境跟踪月报(2025 年 1 月期)》 2025-01-15 5、《市场成交活跃,Alpha 策略收益修复 —策略环境跟踪月报》2024-12-10 投资要点 本月报统计时间为 2025.04.01 至 2025.04.3 ...
天弘混合资产团队:打造绝对收益的系统工程
点拾投资· 2025-05-16 06:53
导读:绝对回报正在成为基金产品越来越重要的投资目标。 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5年3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2.22万亿元,连续两个月站稳32万亿大关。其中 具有理财替代属性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分别达到了13.3万亿和6.41万亿,成为了过去一年公募基金规模增量的重要来 源。 对于大众理财来说,公募基金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理财替代下的绝对收益也成为了投资者最重要的投 资目标。无论是买股票型基金、股债混合基金、货币基金还是QDII基金,持有人都希望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满足大众理财目标的难度也在提高。特别是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下行,纯债类资产能提供的收益变得有限,股票 权益又天然具有高波动的属性,再加上过去传统的相对收益考核方式。作为产品生产方的基金公司,又如何满足用户的需 求呢? 数据来源:有知有行《2024中国大类资产投资年报》 从长期年化收益率的角度看,债券+股票搭配而成的"固收+"组合确实能带来比纯债更高的收益回报。然而,由于股票权益 的高波动特点,会导致某些年份股债混合变成了"固收-"的结果。 对于购买"固收+"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是带着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希望通过 ...
兴银理财叶予璋:权益投资大有可为,“固收+期权”、多元配置模式前景广阔
对于市场近期讨论热度较高的指数策略权益理财,叶予璋认为发行难度较高。"因为指数本身以便捷性 著称,机构、散户都能购买ETF,但是银行理财的权益指数产品,一般情况下风险等级会比较高,有时 候对客户来说没有便捷性,这对理财行业发展权益指数产品形成一个挑战。" 多资产策略需打造可靠战略配置,风险收益边界先行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陈子卉广州报道 4月3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成功举办了第十期策略会。在主题圆桌 论坛上,来自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广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的投资大咖就理财资金入市、多资产多策略探 索、大类资产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现身分享了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 拨开迷雾,提供资产配置参考。 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认为,现阶段理财产品净值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利率处于较 低水平。这两个契机给理财公司发展权益投资带来了一定帮助。而理财公司权益投资实现绝对收益策略 有两个核心途径,一是"固收+期权",二是多元资产策略。 自主委外双驱动——打造理财公司权益投资策略 从自身经验来看,兴银理财坚持自主和委外双轮驱动的权益投资策略。自主投资方面,兴银理财投入较 多 ...
平安理财曾翰文:以目标波动率为核心框架,解密银行理财布局权益资产的道与术
4月3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成功举办了第十期策略会。在主题圆桌 论坛上,来自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广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的投资大咖就理财资金入市、多资产多策略探 索、大类资产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现身分享了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 拨开迷雾,提供资产配置参考。 理财资金应该如何更好参与权益市场?对此,平安理财混合投资部兼结构化投资部总经理曾翰文表示, 银行理财机构需要从自上而下完成对"绝对收益"目标的配置,综合资产价值、宏观周期等因素做好分散 配置,将权益资产做更细致、更科学的分类,优化风险收益比。 自上而下做分散配置,自下而上挖掘阿尔法 近期,在全球资本市场震荡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公司也在积极寻找配置机会,理财资金入市成为热门 话题。目前,银行理财的权益投资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实操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对此,平安理财 混合投资部兼结构化投资部总经理曾翰文表示,这与理财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着较大的关系。 "虽然银行理财已是存续规模达30万亿元的行业,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发展到目前大概是五年多 的时间。从目前理财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导向来看,理财行业尚未完全步入财 ...
广银理财张长彬:围绕“固收+”框架,将权益投资作为收益增厚工具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桂煊 广州报道 三方面提升权益投资增量空间 4月3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理财通成功举办了第十期策略会。在主题圆桌论坛上,来自兴银理财、 平安理财、广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的投资大咖就理财资金入市、多资产多策略探索、大类资产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现身分 享了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拨开迷雾,提供资产配置参考。 广银理财资本市场投资部负责人张长彬表示,银行理财的客户群体决定了银行理财应该将权益投资作为收益增厚工具而不是作 为单一赛道,也就是围绕"固收+"的框架做权益资产的收益增厚,而不是单独去发行纯权益类产品。 "此外,理财公司参与权益市场比较灵活的载体还有很多,比如定增,利用政策允许理财资金参与定增,获取折扣价与长期成长 收益;打新基金,享受新股的收益增厚;REITs,获取稳定分红,兼具抗通胀与稳定现金流特性等。"张长彬表示。 在能力建设方面,张长彬认为,理财公司权益投研团队普遍薄弱,投研能力是权益投资的核心瓶颈。一方面,综合宏观、中观 和微观层面,构建分层次的投研体系框架。理财公司立足自身实际状况,投研方面要主要着力于大类资产 ...
债市剧烈波动,基金经理“排兵布阵”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4-27 08:23
【导读】债市剧烈波动下基金经理"排兵布阵" 一季度,债市剧烈波动,固收基金经理及时调整投资布局。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贸易战相持背景下,后续在债券投资策略方面,需要改变过去的一些线性思维, 在票息安全垫偏低时期,更要强调绝对收益,策略上要注重对债券回撤的控制。 一季度增加利率债、减少信用债配置 浦银安盛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李羿表示,一季度发行市场结构偏向于利率品种,可能是造成主动偏 债基金持仓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一季度纯债出现调整,波动较大,基金经理可能更偏好选择流 动性更好的利率债券。去年,可转债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而纯债估值较高。今年以来可转债相对纯债表 现更好,偏债类基金增持转债的意愿有所增加。 兴银基金固收信评负责人、基金经理王深表示,一季度主动偏债基金出于流动性考虑,降低信用债配 置,增加利率债配置,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一季度债市波动较大,杠杆策略有效性降低,不论是从债基 备付赎回的角度,还是降低杠杆、波段交易的角度,都对资产流动性有所诉求。此外,在低利率环境 下,票息收益逐步降低,加上权益市场回暖,债券型基金对于通过可转债增厚收益的诉求更加强烈。 鹏扬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魏枫凌认为,从统计数据来 ...
可持续的超额收益是绝对收益的时间积分形态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4-18 05:16
超额(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真的是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吗?长期主义者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可持续 的超额(相对)收益本质上是绝对收益的时间积分形态。 物理学家费曼说:"量子力学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我们总用经典世界的语言描述它。"资本市场同样如 此——当投资者用线性思维理解非线性的收益获得机制,必然陷入认知困境,如粒子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 精确测定一样。 在投资领域同样存在"风险、收益、可持续性"的不确定性三角 : ★ 宣称高绝对收益者,往往承受隐性尾部风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陨落); ★ 标榜可持续性者,常以牺牲收益锐度为代价(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平庸回报); ★ 追求超额收益者,难逃时间维度的均值回归(连续跑赢市场的主动管理基金数量了了)。 对投资者而言,就像一场在迷雾中前行的冒险,收益的测不准性让投资领域充满了悬念与变数,许多投资 者陷入"超额(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对立"的思维困境。 这并非文字游戏,而是数学规律的必然。当某组合每年以2%的幅度持续跑赢标普500指数,30年后的累计 超额收益将高达81.1%,相当于在美股百年长牛的贝塔地基上,用阿尔法的复利魔法建造出一座收益金字 塔。 历史反复验证:当管理人以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