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策略

Search documents
外资看海外债!策略新调整,短债与区域分散配置受青睐
券商中国· 2025-06-13 05:28
受美联储政策路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长期美债正逐步失去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短期美债则成为当前市 场中相对稳妥的选择。 日前,贝莱德、施罗德、安联等多家外资资管机构相继发布最新债券投资观点。整体来看,机构普遍对发达市 场长期政府债券持审慎态度,纷纷将配置重心转向短久期债券与区域多元化布局。在这一轮策略调整中,欧元 区债券受到明显关注,相关资产在全球配置体系中逐步显现出相对优势。 总体而言,外资机构正加速重塑债券投资框架,不再单一依赖长期持有美债以获取稳健回报,而是更加注重期 限结构的灵活性与区域配置的分散效应。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压缩久期、强化多元配置, 正在成为当前主流的债券投资路径。 长期美债承压,短久期成"避风港" 自4月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贝莱德智库指出,这是全球债券期限溢价正在回 归常态的体现。他们表示,对发达市场长期债券维持低配观点,更看好短期债券和欧元区信用债。 这一判断背后,是对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的担忧。3月时,基于外部机构对贸易、财政和移民政策影响的预 测,贝莱德预计美国财政赤字率将落在5%至7%的区间。此后,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下调,美国国 ...
债券周策略:等待还是买入?
2025-06-09 15:30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应根据央行是否买债或资金宽松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 如果看好央行买债或资金宽松,可以选择子弹型组合,如三五年的组合;如果 追求灵活性,则可以构建哑铃型组合。这取决于收益率曲线形态及未来预期。 债券周策略:等待还是买入?20250609 摘要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稳定市场预期,但投资者需警惕短端存单利率波 动,避免盲目追高债券,关注 6 月初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 未来两三个月利率下行概率大,10 年国债利率或探底 1.6%,关注央行 是否买债及年内第二次降息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可能推动利率进一步下 行。 当前市场环境下,应根据央行操作和资金面选择投资组合:看好央行买 债或资金宽松可选子弹型组合,追求灵活性可选哑铃型组合。 当前收益率曲线平坦,未来利率下行取决于央行重启买债或资金宽松。 央行买债易导致曲线变陡且持续,资金宽松则可能导致曲线变陡但后续 易变平。 在当前平坦的收益率曲线下,子弹型和哑铃型组合票面利率相近,哑铃 型组合更具灵活性和性价比,建议公募基金采用。 从稍长周期看,利率仍可能下行,但直接买入赔率降低。建议收益不佳 或久期未拉长的投资者可直接买入,但需承受波动风险。 可继续持有 5 ...
债券产品收益率跌至1.8%以下 私募机构转向跨境复合策略增厚收益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23:48
当前债券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传统债券投资收益空间急剧压缩。私募机构债券产品收益率中枢明显下移,不少产品今年前五个月 收益率已降至1.8%以下。这与去年全年平均7.91%的回报形成鲜明对比。债券产品收益率已缺乏吸引力,"躺赢"时代宣告结束。 回撤控制需要投资策略更有纪律性。明确的风险预算理念,设立仓位控制框架不可或缺。不仅要有严格的止损位,还需要根据动态的安全垫来控制风险资产 的敞口。交易能力成为债券投资策略增厚收益的重要来源。宏观择时、分析外界扰动行为以及与交易对手频繁沟通,从信息不对称中攫取更多交易线索,均 考验着机构的交易能力。 为提高交易胜率,机构需要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收集。密切跟踪债券价格变动、资金流向、新债发行等信息成为日常工作重点。当前债券市场缺乏趋势性机 会,不确定性较强,经常受到突发事件影响。从绝对收益水平来看,目前债券收益率已不具有吸引力,赛道非常拥挤。机构需要在有限的收益空间中,通过 精细化操作和策略创新来维持竞争优势。 策略升级成为破局关键 来源:金融界 面对收益空间被大幅透支的现实,私募机构纷纷升级债券投资策略。不少机构选择丰富产品策略,将重点转向跨境复合产品。通 ...
多招应对低利率 债券投资策略升至新高度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6-04 20:44
今年以来,受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影响,传统的债券投资收益空间急剧压缩。私募机构的债券产品收 益率中枢明显下移,不少产品今年前五个月收益率已降至1.8%以下,与去年全年平均7.91%的回报形成 鲜明对比。一些私募管理人不禁感叹,债券产品的收益率已缺乏吸引力。 当"躺赢"时代结束,升级债券投资策略成为私募机构破局的关键。不少私募选择丰富产品策略,将重点 转向跨境复合产品,获取跨市场利差,或通过增加波段交易增厚收益。 对于公募"固收+"产品而言,今年以来的市场波动使得主动择时和大类资产切换的难度显著提高,需要 基金经理更加精细化地进行择时交易和回撤控制。 ● 本报记者张舒琳 收益率缺乏吸引力 2024年底以来,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市场对于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充分,行业一致性的操作让债券投资 收益空间被大幅透支。近几个月以来,债券投资难以复制"稳稳的幸福",债基管理人集体"失重"。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有业绩记录的1101只私募债券策略产品2025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 为2.32%,其中955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86.74%。具体而言,可转债交易策略今年以来表现相对 突出,相关产品平均收益率5.48%; ...
债券周策略:资金有波动,债券策略怎么看
2025-05-19 15:20
债券周策略:资金有波动,债券策略怎么看 20250519 摘要 •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显示稳增长思路,但中美关税谈判结果的不确定性需持 续关注,系统性收敛资金中枢的逻辑有待验证,降准降息超预期反映了当 前稳增长的主要思路。 • 债券市场对双降提前交易不强烈,债券利率未明显下行,资金中枢系统性 抬升概率较低。若 7 天资金利率维持在 1.55%左右,一年期存单及短端信 用品种或有 5-10bp 下行空间。 • 信用策略上,建议继续持有 2-3 年普通信用债作为底仓,关注政府发行条 款、税期及月末季度末等时间点可能导致的短期波动,整体仍存在套息机 会。 • 4-5 年二级资本债的交易需观察资金利率宽松情况,目前性价比不如 2-3 年期,建议资金紧张时调整后再购买,以交易性思维对待,把握资金宽松 带来的资本利得机会。 • 4-5 年以上普遍信用债和永续债建议从票息角度持有,组合规模大可少量 配置高利率凸点或个券,如 6-8 年二级资本债,结合流动性好的信用债构 建高票息底仓。 如何看待 4 至 5 年以上的普遍信用债和永续债的投资策略? Q&A 当前市场资金面的变动对利率的影响如何? 近期市场投资者对资金面的讨论度较 ...
年内吸金近800亿元,债券型ETF迎阶段性爆发
Sou Hu Cai Jing· 2025-05-16 08:41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从2013年首只产品问世,一直处于小众赛道的债券型ETF,在今年迎来了阶段性的爆发。 Wind数据显示,近日债券型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500亿元。截至5月15日,规模达到2599.01亿元,较去年底增长799.28亿元。 拆解来看,其中一半以上的规模增量来自于新发,部分老产品也吸金超百亿。 新发数量创记录 不同于以往不温不火的发行节奏,债券型ETF今年上架了8只新产品。 这直接刷新了历史记录。在此之前,债券型ETF的产品数量只有21只,且最多的年度发行数量也只有5只,出现在2022年。 新上架的这8只债券型ETF,都是在1月发行成立。其中6只是信用债ETF,2只是公司债ETF,首募规模合计217.1亿元。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这些产品有些生不逢时,发行之时正值债市震荡回调,最终募集规模不及预期。但随着3月底债市逐渐回暖,资金申 购热情有所提升。 据Wind统计,截至5月15日,这8只债券型ETF规模合计434.54亿元,较成立初期增长超过1倍。而债券型ETF年内总的规模增量为799.28亿元,换言之,这8 只新产品贡献超过五成。 除了"新成员 ...
固收策略报告:追涨性价比-20250505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5-05 11:46
意料外的行情。 五一假期之前,10 年减 1 年国债期限利差悄然收窄至 16bp 的新低,10 年国债中债估值收益再度探至 1.62%低位,债 市讨论从持债过节是否安全,快速切换到是否追涨。收益快速下行催化剂有三:一是跨月节点,资金不紧反松;二是 市场提前定价 4 月 PMI 读数;三是 30 年国债切换活跃券,定价产生提振。考虑到交易量与行情的脱节,若是相对收 益考核账户还未能赚到这波行情,接下来将面临 4 月初一样的问题:如何执行追涨? 如何看待追涨性价比? 牛市行情间隔时间不长,期间信用债调整力度还普遍大于利率债,是不是可以认为跌出票息性价比,反而提升信用债 的参与价值?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仍需留一份谨慎。第一,脆弱的交易情绪,一般信用债距离年内低点即便高于利 率债,也并未展现应有的抢配,甚至是收益下行力度都谈不上修复过去两周的下跌,流动性较好的 AAA 信用债表现亦 平淡。第二,追久期的力度不足。第三,换手率亦未反映一般信用债的配置热度,无论是 3 年内还是 3 年以上城投债, 换手率都在年内较低水平。第四,票息增强不如博资本利得,4 月以来,关键期限城投债和中票平均票息收益与资本 利得收益占比各半, ...
债市剧烈波动,基金经理“排兵布阵”
Zhong Guo Ji Jin Bao· 2025-04-27 08:23
【导读】债市剧烈波动下基金经理"排兵布阵" 一季度,债市剧烈波动,固收基金经理及时调整投资布局。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贸易战相持背景下,后续在债券投资策略方面,需要改变过去的一些线性思维, 在票息安全垫偏低时期,更要强调绝对收益,策略上要注重对债券回撤的控制。 一季度增加利率债、减少信用债配置 浦银安盛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李羿表示,一季度发行市场结构偏向于利率品种,可能是造成主动偏 债基金持仓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一季度纯债出现调整,波动较大,基金经理可能更偏好选择流 动性更好的利率债券。去年,可转债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而纯债估值较高。今年以来可转债相对纯债表 现更好,偏债类基金增持转债的意愿有所增加。 兴银基金固收信评负责人、基金经理王深表示,一季度主动偏债基金出于流动性考虑,降低信用债配 置,增加利率债配置,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一季度债市波动较大,杠杆策略有效性降低,不论是从债基 备付赎回的角度,还是降低杠杆、波段交易的角度,都对资产流动性有所诉求。此外,在低利率环境 下,票息收益逐步降低,加上权益市场回暖,债券型基金对于通过可转债增厚收益的诉求更加强烈。 鹏扬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魏枫凌认为,从统计数据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