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器人

Search documents
大厂竞相押注人形机器人,我们距离通用还有多远?
AI科技大本营· 2025-03-27 02:23
这两年,具身智能 的进展让人目不暇接。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在舞池跳舞 ,到宇树 Unitree H1 机器人在春晚扭 秧歌,再到智元机器人灵犀 X2 骑自 行车......这些场景不断刷新着大众对智能机器人的认知,也展示了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 适应能力。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每次成为焦点的,几乎都是人形机 器人。 为什么"人形"成为关注焦点?这或许可以从科技巨头的布局中找到答案。 今年 1 月,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采访时表示:"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将最为实用,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围绕人类需求建造的。" 他坦言,实现这一目标极具挑战,但随着 Transformer、大型语言模型(LLM)及基础模型的突破,已让通 用机器人迈入可 能实现的阶段。短短两个月后,在 GTC 大会上,他直言 直:"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也在 CES 2025 上做出过大胆预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史上最大产品",全球或将需要 300 亿台,远超任何其他产品。 其实从本质上看,具身智能指的是"有身体的智能",其核心在于智能决策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之所以成为当 前最受关注的 ...
美国机器人“四小龙”:通用机器人仍需十年,专用机器人即将出现,机器人的扩展法则会在五年内被探索出来 | GTC 2025
AI科技大本营· 2025-03-26 10:20
我们这一代人 出生得太晚,没能赶上探索地球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我们出生得又太早,可能无法亲身参与星际旅行,探索其他星系。 但我们却恰逢其时, 躬逢其盛,见证并参与到解决机器人技术难题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能够移动的物体都将实现自主化。 责编 | 王启隆 出品丨AI 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今天这篇文章将会回顾英伟达大会重点宣传的一个论坛:《 通用机器人的新时代:人形机器人崛起 》(A New Era of Generalist Robotics: The Rise of Humanoids),英伟达跟紧物理世界 AI 和具身智能的新风向,邀请到美国 四家 顶尖的 人形机器人 公司老板,参与这场对话。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全世界的人形机器人领域都有哪些顶级公司呢? 相信很多人和小编一样,只认识国内的宇树机器人,对国外现在的机器人战局不太 了解,所以我们先看一张图,了解当前的时局情况: | 特斯拉 | | Google | | NVIDIA | | | | --- | --- | --- | --- | --- | --- | --- | | 美国 | | 美国 | | 美国 | ...
黄仁勋年度演讲来了,Scaling Law失效只是假象,推理需求暴涨100倍,AI模型优化迎来新挑战|GTC 2025
AI科技大本营· 2025-03-19 01:49
作者 | 王启隆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北京时间 3 月 19 日凌晨,NVIDIA GTC 2025 的主会开场演讲来了! 在黄仁勋的这场演讲前,英伟达股票还是 119.53 美元 。刷推的时候又发现,马斯克的 Grok AI 都 在和网友们吐槽英伟达今年开年不济,相当艰难,需要一场演讲拯救股市,振奋投资者。还有些直 播,直接开了个股市页面实时盯着 NVDA 涨涨停停,画面相当喜感。 两小时的演讲结束后,股价居然还跌了将近 3%…… 今年的演讲主题是「 AI 工厂 」。 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身穿标志性的皮衣,潇洒上台。 下面先简单总结演讲的内容有哪些(正好黄仁勋自己在最后强调了一遍本次主会的 五大亮点 ),后 文我们再来个 "事无巨细"的 全面回顾 ,带大家云体验一遍全程。 Blackwell 全面投入生产 第一代 Blackwell 芯片还没热乎,英伟达就推出了下一代 Blackwell Ultra,旨在 提升训练和扩展 推理能力。主会上展示了两个版本: 顺带一提,看外媒的现场返图,英伟达这次在 GTC 大会会馆前 摆了个摊卖煎饼 ,黄仁勋 亲自上阵 边吃边卖, 里面穿着 ...
晚点对话梅卡曼德邵天兰:通用机器人的吹牛竞赛和现实路径丨具身智能对话#9
晚点LatePost· 2025-02-14 11:13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 邵天兰 "太多人关注终局,更重要的是路径和速度。" 这是《晚点 LatePost》 「具身智能对话」系列的第 9 篇。该系列将持续访谈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产业链头部公司。往期文章见文末合集#具身智能对话。 AlphaGo 用神之一手战胜李世石的 7 个月后,围棋爱好者邵天兰从德国归国创业,成立梅卡曼德(Mech-Mind)机器人。 换算到 2023 年的 AI 热潮里,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 "少年天才":清华本科毕业、德国慕尼黑工大机器人方向深造,在德国参与过机器人创业公司;回国创业 时不过 27 岁,相当于 2023 年的 "95 后"。 而经过 8 年真实场景的摔打,拿过红杉、IDG、美团、启明、英特尔等头部机构融资的邵天兰现在说,"自己是搬砖的人"。 梅卡曼德的 3D 高精度相机和与之配合的感知、规划算法已进入上千个场景:既在金库码钱,也在砖厂搬砖,能检测汽车电池,也给浴缸钻孔,码放 5800 元 一箱的五粮液。 他们的客户有上汽、蔚小理、丰田、宁德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