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标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近两百份“非标”样本解剖:时隔七年再现内控与财报“脱节” 审计意见成退市风向标
"非标意见"正在成为A股退市的风向标。 随着一年一度年报大考落下帷幕,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意见也引发关注。wind 数据显示,剔除 8 家年 报"难产"的企业,截至目前A股市场5403家上市公司中,有191家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准审 计意见"(简称"非标意见")。 其中,20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99家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72家为保留意见,尚无否定意见 案例。 相比于 2023 年的 206家企业被出具"非标意见",今年的非标意见数量下降了7.3%,这反映出上市公司 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在持续改善。 不过,由于2024年,创业板、北交所首次被要求全面实施内控审计,市场上另出现了155份内控非标意 见,其中,38 家企业内控被出具"否定意见",5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112 家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 的无保留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A 股市场时隔七年再次出现了财报审计为"无法表示意见",但内控审计却为"标准无保 留意见"的情形,暴露了个别公司内控与财务报告脱节的风险。 持续经营风险成核心矛盾 记者梳理发现,大部分遭遇"非标"的企业,无论是财报还是内控,均存在问题。当前有 98 家企业的财 报与 ...
贵阳银行2024年净利润下滑7.16% 拟10派2.9元
Xi Niu Cai Jing· 2025-05-07 07:02
4月28日,贵阳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同比下降1.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4亿元,同比下降 7.16%;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90元(含税)。 | 经营业绩(人民币千元) | 2024 年 | 2023 年 | 本报告期较上年 同期增减(%) | 2022 年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14, 930, 908 | 15, 096, 125 | -1.09 | 15, 642, 966 | | 营业利润 | 5, 421, 345 | 5, 956, 075 | -8.98 | 6, 809, 066 | | 利润总额 | 5, 431, 274 | 5,986, 033 | -9.27 | 6, 794, 812 |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 163, 587 | 5,561,921 | -7.16 | 6, 106, 642 |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5,080, 079 | 5, 453, 130 | -6. ...
5.6犀牛财经早报:年内27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 超40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Xi Niu Cai Jing· 2025-05-06 01:58
存量强势吸金 新品密集成立 今年以来27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险资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从持股数量看,险资持 有银行股的数量最多,对交通运输、房地产、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公司的持股数量也较为靠前。整体 来看,险资对高股息资产较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险资追求长期稳健收益,高股息资产较为契合险资 的投资需求,未来险资对高股息资产的持股比例或进一步增加。 (中证报) 机构:2025Q1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上涨11.5% 根据洛图科技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63.0M片,同环比分别上涨 11.5%和4.8%;出货面积达46.7M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上涨13.8%和3.4%。出货面积的同比增速大于出货 量,反映了面板出货平均尺寸向上升级的趋势。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为49.5英寸, 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2英寸,但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还是下降了0.4英寸。(智通财经) 外骨骼机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黑科技"加速落地 尽管开年以来遭遇资金净流出,但在4月7日中央汇金等机构强力增持后,今年前四个月ETF净申购额依 然 ...
非标转标阵痛中重构版图 信托业加速布局资本市场
积极探索入市 资本市场成为不少信托公司2024年的重要布局方向,这在最新披露的信托公司年报中有所体现。例如, 2024年平安信托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超5900亿元,同比增长84%;国投泰康信托证券化业务的发行金 额与单数均处于行业前列;五矿信托63.09%的信托资产投向证券市场。 "近年来随着转型步伐加快,很多信托公司凭借信托制度优势积极加强同业合作,加速布局资本市 场。"北方地区某信托公司总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多家信托公司日前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一些公司同步披露了信托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情况,包括证 券投资信托规模增长态势等。伴随"非标转标"监管路径逐渐明确,曾经依赖非标业务的信托公司正带着 破茧的阵痛,在资本市场重构业务版图。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信托公司将迎来加大参与资本市场力度 的重要节点。 ● 本报记者 吴杨 "资本市场一直是我们重要的投资方向。积极发展和培育资本市场业务,是因为这类业务符合信托公司 定位、契合行业发展趋势。多年来,部分信托公司在信用逻辑、投资标的选择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 验。"前述北方地区某信托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据悉,该信托公司前几年进一步理顺组织架构,顺 应行业发展趋势 ...
重庆信托:2024年信托业务实现净利润83.32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5 14:55
2024年,重庆信托实施"固收+投资+非标+资产经营"四轮驱动新战略,在破产重整、QDII业务、绿色金 融等创新领域发力,信托业务实现业务收入91.38亿元、净利润83.32亿元(受益人收益为主)。 4月30日,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信托")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 重庆信托(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8亿元、净利润2.0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 司的净利润2.08亿元。 报告期内,重庆信托从以非标融资为主的业务形态,逐渐转变为以资产服务、资产管理及公益慈善为核 心的多元化业务模式。积极布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业务,中标新光控股等35家企业实质合并破产重整 案,设立规模高达539亿元的重整服务信托;新华联、供销大集等项目顺利落地,台海核电、奥瑞德重 整项目分别实现投资收益率28.57%、90.12%。TOF、股票直投、家庭服务信托产品不断丰富,设立首 单家庭服务信托"聚富2号单一资金信托",落地首单家族信托与QDLP合作的服务信托,与消金公司合作 推进开展消费金融ABS业务,累计规模已达90亿元。 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始终坚持以推进国家战略、服务实 ...
重庆信托三大举措历时两年化险超70亿元
4月30日,重庆信托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重庆信托(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实现利润总 额2.58亿元、净利润2.04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8亿元。 在权益投资赛道,重庆信托TOF、股票直投、家庭服务信托产品不断丰富货架,设立首单家庭服务信 托"聚富2号单一资金信托",落地首单家族信托与QDLP合作的服务信托;与消金公司合作推进开展消费 金融ABS业务,累计规模已达90亿元。 此外,记者还从重庆信托方面获悉,在房地产业风险全面爆发、地产类信托项目遭遇重挫的背景下,该 公司全流程、各环节、多层次压缩风险敞口,2023年以来,累计化险规模超70亿元。 上述重庆信托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一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风控理念,灵活运用司法处 置与协商谈判等多种方式,全力以赴处置风险项目。 首先,采取线上沟通、书面催收、现场催收、高层约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催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 在"保交楼"的前提下,监督借款人正视房地产市场现状、降低价格预期,尽快销售房产变现。 其次,主动对接AMC和外资PE等机构,争取债权整体转让。同时,与借款人或其实际控制人沟通谈 判,积极引荐大型央国企、建筑公司 ...
内斗再起波澜,凯利泰将被ST
Di Yi Cai Jing· 2025-04-29 13:02
在内斗的同时,凯利泰也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新任董事长选举存分歧、对赌回购再起波澜……凯利泰(300326.SZ)内斗继续上演。 除了选举新任董事长之外,凯利泰的管理层也进行了换新,聘任夏天为总经理、刘威为副总经理、郭海 波为董秘和证代,续聘张劲羽为副总经理。其中对于董秘和证代的选举,内斗双方也存有分歧。 另外,此前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凯利泰对赌回购争端再起波澜,近期的董事会会议再度对是否行使回购 权一事进行了审议,但是最终未获得通过。近期凯利泰二股东对撤销2月28日回购议案决议,进行了撤 诉。 在内斗的同时,凯利泰内控存在问题,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因为针对该公司的权益工具投资的期末 价值、关联方清单及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完整性,审计机构无法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对凯利泰 的2024年度财报、内部控制出具"非标"意见的报告。 管理层大换血背后存诸多分歧 继3月29日的股东大会选举出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之后,4月29日,凯利泰披露了管理层换新的情况,在 选举过程中二股东推选的董事与一、三股东推选的董事存有较多分歧。 在此前袁征落选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之后,凯利泰便面临改选董事长,这也成为股东方的一大争夺点。 第一 ...
恒立液压(601100):25Q1扣非归母净利率大幅提升,对Q2挖机板块满怀期待
GOLDEN SUN SECURITIES· 2025-04-29 09:20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Buy" rating for the company [4][6]. Core Views - The company achieved total operating revenue of 9.39 billion yuan in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4.51%, and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2.51 billion yuan, up 0.4% [1]. - In Q1 2025, the company reported total operating revenue of 2.42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56%, and a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618 million yuan, up 2.61% [1]. - The company's non-recurring net profit margin reached over 28% in Q1 2025, reflecting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1]. Summary by Sections Excavator Sector - The excavator market in China saw a total sales volume of 201,131 units in 2024, mark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3.13%, with domestic sales increasing by 11.7% [2]. - The domestic market shows strong growth momentum, particularly in sectors such a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are driving demand for small excavators [2]. - The traditional peak season for t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industry occurs from March to May, with revenue recognition expected in Q2 [2]. Screw Rod Business - The screw rod business is currently in a phase of temporary scale disadvantage due to ongoing investments in electric drive strategies and linear actuator projects [3]. - The company has invested 1.4 billion yuan in the linear actuator project, which is now entering the mass production phase [3]. - Early investment periods may exert pressure on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as significant expenditures are required without immediate revenue generation [3]. Financial Projections - The company is projected to achieve net profits of 2.8 billion yuan, 3.1 billion yuan, and 3.5 billion yuan for the years 2025, 2026, and 2027, respectively, with growth rates of 12%, 11%, and 12% [4]. - The current stock price corresponds to a price-to-earnings (P/E) ratio of 34, 31, and 27 for the years 2025, 2026, and 2027 [4].
一些商场已经想清退星巴克了
投资界· 2024-12-28 07:29
以下文章来源于镜相工作室 ,作者镜相作者 镜相工作室 . 商业世界的风向与人 (ID:shangyejingxiang) 进入商业地产行业1 4年,蒋昱松在今年秋天选择暂时离开了这个行业,开起了艺术中 心。 2 0 10年大学毕业后,蒋昱松进入长三角某城市当地一家老牌百货公司做管培生,后来先 后在两家港企、两家国企任职,做过早期的拿地、策划,也负责过前端招商、后端营运 调改,积累了一个商业体从0到1的经验,最终做到了项目总经理。 他也经历了疫情之后购物中心的冷清和复苏,随着客流量的下降,在生存压力下,商场 的经营逻辑也在转变——传统的商场不再受欢迎,更细分、更下沉、体验性业态更丰富 的商场受到欢迎。十年前最强势的星巴克,如今成了商场想要"清走"的品牌;二次元、 谷子店成了不少老商场的救命稻草…… 蒋昱松觉得,商业是一个常常需要更新的行业,而许多商场的问题在于没有跟上消费趋 势的变化。我们和他聊了聊这几年商场的一些新现象,比如年轻人扎堆B1、B2,餐饮业 态占比变高,一些品牌店陆续退场,以及这背后隐藏的消费趋势。 以下是镜相工作室与蒋昱松的对话: 不更新,就会被淘汰 镜相工作室: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觉得"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