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Search documents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弘扬传统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
Yang Guang Wang· 2025-05-31 04:0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 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 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生动注脚,端午节彰显出新活力。端午前夕,2025年全 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示范活动暨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嘉兴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大师现场 教学裹粽技艺、畲族草木染·凤凰彩蛋、云南甲马画、大拙螺钿等。民俗文化节还推出18个古镇集市及 非遗巡游展示,让广大市民游客徜徉水乡古镇、品味浓情端午。 嘉兴市文化馆副馆长王晓初:我们不仅看到了非遗项目,包括今天手工技艺类的项目,更是体现了 古镇的文化。 千百年来,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风骨,感召中华儿女。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引用屈原诗句阐 述思想、寄情言志,体现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 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 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 ...
人工智能时代 育人如何向未来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5-30 22:42
将人工智能融入育人实践,既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应有之义,也是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创新潜能的 重要路径。针对青少年多样的学习需求,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个性化支持;围绕教师备课、授课与课后辅 导等工作任务,人工智能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效能;对广大家长来说,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家庭 教育的得力助手,给亲子关系带来新的体验。 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也给育人工作稳健开展带来新的疑问:当人工智能扮演起学习和生活的"伴侣", 青少年从何处获取精神养分,又如何保持成长的"现实感"?当人工智能简化了学习任务,青少年如何保 持独立思考?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新规则亟待确立,育人常识需要重申,育人航向更需始 终锚定。 育人要坚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善于打开他们的"心门"。青少年处在拔节孕穗期,信息爆炸和竞争压 力不可避免地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不确定因素,可能让他们面临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挑战。对此,一 方面要秉持"技术赋能而不越位"的原则,既发挥人工智能的效率优势,又坚守有温度的育人底色;另一 方面要搭建沟通对话的平台,让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多倾听青少年的心里话,多做有益于他们 打开心扉的实事。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关 ...
国务院发布新政,鼓励现代企业制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Jing Ji Wang· 2025-05-28 04:37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便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部署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并强调传统文化应"融入生产生活"的要求。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 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 5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发布,首次 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意见》第十六条提出,"鼓励企业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守正创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运 用于企业管理实践,融入公司治理。"据了解,这被业内分析为"中国式现代企业管理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次融入现代企业制度 据了解,此次并非首次提出传统文化与企业结合,但却是首次在"现代企业制度"顶层设计中明确要 求制度化融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也提出,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而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管理,"中国企业管理,过去也是照着西方讲,现在也到了接着讲中国的时候 了。" 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文化自信也与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屡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Xin Hua She· 2025-05-22 10:46
肇兴侗寨始建于北宋,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侗寨里,流传千余年的蜡染、刺绣、靛染等非遗技 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85后"陆勇妹是侗族蓝靛靛染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和6个小伙伴一商 量,利用从小耳濡目染的技艺,打造增收致富的产业。"回忆起10多年前的创业之初,陆勇妹话语间透 出果敢之气,"既能实现技艺传承,还能赚钱,两全其美。"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特色文化产业焕新姿 新华社记者刘伟、张丽娜、魏婧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我国各地创新实践,推动绚烂多彩的地方非遗技艺不息传承、韵味悠长的 古城村落文旅深度融合、民族特色传统文化IP加速国际化……特色文化产业正焕发新的光彩。 一方技艺"育商机"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 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晨光熹微,黔东南,黎平县肇兴侗寨里,冒着热气的小蜡锅旁,陆勇妹和姐妹们围坐一圈,用融化 的蜡在棉布上绘出"三鱼共首"等精美图案。 ...
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扬光大
Ren Min Wang· 2025-05-22 08:28
班永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新时代 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1年7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 十大报告开宗明义点明大会主题,特意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真理, 扎根于中国具体实际,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文化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精神的提出,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力量,将新时代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推向了新高度。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 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 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 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着丰厚滋养。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在20世纪初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创造的宝贵 精神财富 ...
繁荣文化 赓续文脉
He Nan Ri Bao· 2025-05-21 23:33
"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习近平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念兹在兹、亲自擘画,多次亲临中原大 地,并就涉及文化传承发展的诸多不同领域作出重要指示。 这两天,在工作之余,张笑蕾密切关注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的消息,不禁也回想起5年前的情景。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黄河博物馆参观,张笑蕾就是现场讲解员。 "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张笑蕾说,几年来,自己和同事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全面 提升业务素质,助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 近年来,河南各地牢记嘱托,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故事,努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黄河文化代代传 "欢迎来到黄河博物馆!在黄河流域,不仅有我们熟悉的炎黄二帝、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更多的是祖先留给 我们的文明遗迹。"5月21日,在位于郑 ...
学习进行时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和博物馆的故事
Xin Hua She· 2025-05-18 11:17
【学习进行时】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延文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博物 馆事业发展,强调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新华社《学习进行 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和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到地方考察,都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目的是更好了解一个 地方的历史文化沿革"。 多年来,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习近平都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他在考察调研期间常常 走进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留下许多生动故事。 不一定规模很大,但一定要有个性和特色 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立着一块刻有"关怀石"三个大字的景观石。石头的背面,刻有习近平关心 支持博物馆建设的文字。 在浙江工作时,有一次习近平到龙泉调研,当地领导向他"小心翼翼"地提出,希望建一个像样的龙 泉青瓷博物馆。为什么说"小心翼翼"呢?因为龙泉是个山区欠发达县,缺钱。 听完汇报,习近平明确提出,龙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有必要建一个青瓷博物馆。他还特别叮 嘱,新馆不一定规模很大,但一定要有个性和特色。 在习近平的关心下,省财政部 ...
小县城有所“大学校”
Ren Min Ri Bao· 2025-05-16 22:12
文物陈列厅一楼展厅入口处,两幅示意图格外瞩目。一幅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另一幅是汉代长 安至合浦郡水陆交通示意图。建馆伊始,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就十分明确自身的主题特色——向海之 路。向海之路自古就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古人巧妙地将环保理念融入羽纹铜凤灯的制作中。它曾远赴日本、墨西哥、比利时、法国等国,向世 界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博物馆二楼碧海丝路展厅内,合浦县实验小学的詹子豪正声情并茂 地对观众讲解馆藏文物。 近年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机构职能不断健全,新设了文物保管、文物修复、社会宣教等机构。他 们先后联合北海市第十一中学等3家中小学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并从廉州镇第 七小学、合浦实验学校培养30多名像詹子豪一样的"小小讲解员"。 夜幕降临,广西合浦海丝首港景区华灯初上,来自辽宁鞍山的李明轩穿上汉代合浦郡太守孟尝的道具服 装,开始了今晚的巡演。 每天傍晚,6个多小时交互式情景演出,讲述合浦郡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繁华景象。"2021年 到合浦之后我才知道,这样一个小县城,居然埋藏着上万座汉墓。3年多来,我经常去合浦汉代文化博 物馆参观,每次都有新发现、新收获。四 ...
安徽省委宣传部答每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去年邀请媒体、大V创作推出微短剧、短视频等作品1万多件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4 09:48
每经记者|周逸斐 每经编辑|陈旭 5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网信办、安徽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大会现场提到了"徽文化""徽元素"。近年来,安徽在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与安徽文化融合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分享?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提出的上述问题时表示,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去年安徽邀请媒体、网络大V前往安 徽采访采风,创作推出微短剧、短视频、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作品1万多件,有力推动了安徽文化"出新、出圈、出彩"。 其次是红色基因圈粉引流。安徽精心组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制作推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成为网络热播剧,"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等热点话题 口口相传。 与此同时,安徽连续举办7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创新开展"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推出《忆烽火》系列短视频、《我在安徽金寨 寻访红色历史》系列VLog(视频日志)等网络红色故事作品4000多篇,引导网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再次是好人模范引领风气。目前,安徽有175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数量居全国第一名。安徽发挥"中 ...
传统健身渐成青年“新宠”(健身视野)
Ren Min Ri Bao· 2025-05-11 22:30
图①:姜西在户外练习八段锦。 受访者供图 图②:苏煜(左)和同学在学校操场练习太极拳。 梁天昊摄 从八段锦教学视频的高点击率,到太极拳成为大学生的抢手课,原本更受中老年群体青睐的中华传统体 育项目,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丰富了人们的健身方式。 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传统健身在一招一式、一呼一吸间传承,并焕发新的生机。 ——编 者 办公室打一段八段锦 本报记者 闫伊乔 "云手这个动作,要注意重心的虚实转换、气息的升降开合,仿佛春蚕吐丝、连绵不断。"世界武术锦标 赛男子太极拳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柴云龙一边仔细讲解,一边示范动作。学生们跟着练习, 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近年来,太极拳课越发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每学期选课时都很抢手。"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帮助年轻 人强身健体,还有利于调节情绪,发挥静心、养心的功效。"柴云龙说。 得益于扎实的功底和多年习武心得,柴云龙的课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从清晨的机场到寂静的森林,从城市出租屋到雪山脚下,一个人、一首轻快的音乐、一身舒适的装扮, 随时随地练起八段锦……打开90后女生姜西的社交媒体账号,松弛感扑面而来。她在社交平台分享练习 八段锦的视频、记录日常生活,如今已经是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