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产率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国遭遇劳动生产率三年首降 用人成本飙升敲响通胀警钟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3:53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出现近三年首次下滑,因经济产出下降,打断了此前有助于缓解就业成本通胀压力的效率提升趋势。美国劳工 统计局周四数据显示,非农员工每小时产出年化下降0.8%,前值修正为增长1.7%。 劳动生产率下降导致单位劳动力成本(企业为生产单位产出支付给员工的费用)在1-3月期间飙升5.7%,创一年来最大涨幅。 生产率下降主要源于企业产出下滑0.3%,上周GDP数据已预示贸易因素导致的萎缩,尽管工时有所增加。短期内,在企业等待美国贸易和税收政策更明朗 前暂缓投资计划,生产率增长可能持续承压。 美国生产率自2022年以来首次下降 特朗普政府除寻求双边贸易公平和巩固国家产业安全外,正通过关税刺激国内制造业和投资。疫情后,生产率提升与移民激增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抑制通 胀的关键因素。 美联储官员密切关注该数据,因为包括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有助于遏制工资通胀。 劳动力成本是多数企业的最大支出,因此企业常寻求新技术和设备升级以提高效率,缓解加薪带来的通胀压力。 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工时增长0.6%,时薪增速加快。其他多项薪酬指标显示增长放缓,印证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劳动力市场不再是 ...
企业产出下滑拖累,美国劳动生产率自2022年以来首次下降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08 13:41
美国劳动生产率自202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劳动力成本或将飙升,企业利润承压。 周四,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美国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非农部门每小时员工产出)以年化0.8%的速度下降,结束了此前连续的增 长,超过经济学家预计的下降0.7%。去年第四季度该指标曾修正上升1.7%。 由于生产力的下降,单位劳动力成本(企业为生产单位产出所支付的劳动成本)在今年1-3月期间跃升5.7%,创下一年来最大增幅。超过经济学 家预计的5.1%。 美联储官员密切关注这些数据,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包括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有助于抑制工资通胀。对许多企业来说,劳动成本是最大的 支出,因此公司往往寻求新技术和升级设备来提高工人效率,帮助减轻高工资的通胀影响。 生产率增长与移民潮一起,被普遍视为提振经济并在疫情后帮助控制通胀的重要因素。 此次生产率的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产出的萎缩,下降了0.3%。这在上周公布的GDP数据中已有迹象,Q1实际GDP年化初值-0.3%,贸易相关 因素导致GDP滑坡。 美国劳动生产率下滑引发通胀担忧,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尽管整体数据不佳,但制造业表现亮眼。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制造业生产率飙升,年化增长4 ...
5月8日电,美国第一季度生产率初值环比下降0.8%,预估下降0.8%。
news flash· 2025-05-08 12:34
智通财经5月8日电,美国第一季度生产率初值环比下降0.8%,预估下降0.8%。 ...
弗格森定律
Hu Xiu· 2025-04-28 00:20
一 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其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观察性结论: 当一个帝国的债务利息支出超过其国防开支时,这往往标志着其衰落的开始,或伴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秩序的不稳定。 也被一些人称为"弗格森定律"或"弗格森警告"。 这个观点主要源自弗格森对历史帝国(如英国、奥斯曼、罗马等)的财政与军事支出结构的研究。 他指出: 当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尤其是利息负担压过了用于维持全球秩序(即国防)的支出时,就会削弱国家维稳和投射实力的能力,进而导致全球力量格局的动 荡。 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的变量之一,并且可能与我们的投资和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美国: 1、美国国防预算是全球最高,但其国债利息支出近年来迅速上升。 2、一旦利息支出超过国防开支,可能意味着美国难以维持全球领导地位。 弗格森定律不是严格的经济学规律,但具有很强的历史类比价值。 就财富而言,弗格森定律对我们的启示是: 1、当国家需要为巨额债务付息,财政无法支持军力、基础设施、福利,就可能诉诸货币贬值甚至隐性违约。 2、对你我来说,在一系列难以预测的连锁反应之后,存银行的钱可能"购买力下降",通胀成了隐形税。 让我们跳出宏大叙事,来看另外一个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大学和科研资金的削减正在某些城市造成重大影响,可能会对生产率产生长期影响。
news flash· 2025-04-16 17:57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大学和科研资金的削减正在某些城市造成重大影响,可能会对生产率产生长期影 响。 ...
经济史和实证证明,关税讹诈不会得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3 00:10
早在1 9世纪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提出了著名的"无效铁轨理论":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 课征关税,将抵消法国和西班牙之间修建铁路而降低贸易成本的利益,在本质上是毫无意义 的。 同样在1 9世纪的1 8 4 1年,德国著名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这位保守的德国民族主义经济 学家也认识到,无论要征收何种关税,都应当适度,不要使进口和消费因此而受限制,否 则,不但国内的生产能力将受到削弱,而且增加税收的目的也将受挫。 近两百年来,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从弗里德曼到克鲁格曼,几乎每一代的经济学家,无不 强调自由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经济史教授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对此 自然非常清楚,然而现在世界看到的是,政治立场表态已经超越了专业与科学精神。 然而这种关税讹诈,会得逞吗?会让美国实现制造业回流吗?一国的经济发展,本质上来 说,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那么滥施关税,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帮助吗? 作 者丨 黄智文(资深财税研究学者) 编 辑丨洪晓文 今年4月份以来,美国对各国使出了极限的关税讹诈大棒。这种极限的关税讹诈必将损人害 己,这早已被理论和实证所证明。 2 0 1 6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哈 ...
评论| 经济史和实证证明,关税讹诈不会得逞
黄智文(资深财税研究学者) 今年4月份以来,美国对各国使出了极限的关税讹诈大棒。这种极限的关税讹诈必将损人害己,这早已 被理论和实证所证明。 早在19世纪中期,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提出了著名的"无效铁轨理论":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课征关税, 将抵消法国和西班牙之间修建铁路而降低贸易成本的利益,在本质上是毫无意义的。 同样在19世纪的1841年,德国著名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这位保守的德国民族主义经济学家也认 识到,无论要征收何种关税,都应当适度,不要使进口和消费因此而受限制,否则,不但国内的生产能 力将受到削弱,而且增加税收的目的也将受挫。 近两百年来,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从弗里德曼到克鲁格曼,几乎每一代的经济学家,无不强调自由 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经济史教授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对此自然非常清楚,然 而现在世界看到的是,政治立场表态已经超越了专业与科学精神。 然而这种关税讹诈,会得逞吗?会让美国实现制造业回流吗?一国的经济发展,本质上来说,主要依靠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那么滥施关税,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帮助吗? 巴菲特曾说,对外课征的关税将最终转化为对内课征的商品税。开征商品税,是一项紧 ...
申万宏源王胜:我相信我们正站在中国资产长线上涨的前夜
晚点LatePost· 2025-04-09 15:09
几周之前曾被热议的中国资产重估逻辑,还继续有效吗? 制图 丨 黄帧昕 编辑 丨 王姗姗 4 月 2 日特朗普签署所谓 "对等关税" 行政令,宣布 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 10% 的 "最低基准关 税", 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给中国的 "对等关税" 税率达到 34%。此后连续三个交易 日(至 4 月 7 日),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美国股市蒸发了超过 6 万亿美元。港股则在 4 月 7 日抹平了 开年以来所有涨幅,上证指数创下 8 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本周,中美关税争端还在继续升级。4 月 8 日,美国针对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制,报复性地宣布对中国 输美商品征收 "对等关税" 的税率由 34 % 提高至 84 %。 中国并不示弱,4 月 9 日反制进一步升级 ——对美加征关税税率由 34 % 提高至 84 %。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经济和市场事件。" 美国著名基金经理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在上周表示,本 轮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形同 1971 年和金本位制的终结但会带来直接的负面后果,因此他呼吁 投资者不应该试图 "接下落的刀"。 反映市场波动率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VIX 指数,也被称为 " ...
亚太视角看中国|韩国之鉴:如何走出债务危机?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3-28 10:03
坚决化债与刺激企业资本投入是应对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有效方式。 坏账的问题并非仅在坏账本身,若坏账制约了社会资本投入的意愿,那么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韩国 在IMF等国际机构的协助下仅在3年时间内快速出清了坏账和债务问题,并未对全社会的资本投入意愿 产生强烈的疤痕效应。我们看到在债务危机发生后,韩国社会举债意愿仍较高,居民和企业杠杆率持 续增长。 外交政策需向出口优先倾斜。 韩国的经验显示,当东亚经济体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之后,并不仅有日本化一条路径。 韩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时,过度激进的资本投入策略导致企业和居民均陷入了濒临破产的状态。随后 20年韩国实现了4%左右的实际GDP增长,并通过重资本投入的模式,在出口品类升级的带动之下推动 人均GDP于2017年突破3万美元。在整理和分析韩国发展经验之后,综合此前比较研究的经验,我们 总结五点韩国发展的经验如下: 贸易环境变化风险、产业政策与发展路径错误风险等。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年3月21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韩国之鉴:如何走出债务危机?》 分析师 高挺 (SAC执证编号:S1720519120006) 宋劲 (SAC执证编号:S172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