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博弈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美谈了,美国没赢中国没输,关税战打了个寂寞!
Sou Hu Cai Jing· 2025-05-12 14:31
中美在瑞士谈出了初步结果,基本上回到了4月2日之前,当时特朗普宣布搞对等关税,给中国加了34%的关税,然后其中的24%暂缓90天,相当于只加了 10%的关税,中国也对等加了10%的关税。 美国目前对中国的额外加的关税应该是54%,由于其中24%暂缓90天,所以实际加了30%;中国目前对美国额外加的关税应该是34%,由于其中24%暂缓 90天,所以实际加了10%。 为啥说额外加的呢,因为从2018年开始就打贸易战,就对不同的产品加了不少关税,比如说电动汽车就是加了100%关税,这次居然只谈4月2日加的,也 没完全取消,还是加了10%,还留了24%的暂缓尾巴。 只不过这样一来其他国家就被摆上了台面,他们肯定顶不住美国的压力的,搞到最后还是中美博弈,只不过有了这次的经验,后续对等反制已经是正常招 数了,美国出什么招也不好使。 美国非要说赢也有道理,毕竟关税确实比中国高,中国说赢也有道理,毕竟一杆子打回到4月2日,在这个基础上对等反制加了10%的关税,就看你从那个 角度去看了。 美国先发起关税战,现在还给他机会缓口气,其实加到145%索性大家断了念想也好,如今搞的不高不低的最难受,30%-50%的关税正好卡在中间,让 ...
和讯投顾徐梦婧:盘后暴击利好,哪些板块最受益?
He Xun Cai Jing· 2025-05-12 13:25
(原标题:和讯投顾徐梦婧:盘后暴击利好,哪些板块最受益?) 5月12日,A股收盘后直接给了一个暴击,那就是中美关税休战90天。明日A股怎么走,哪些板块最受 益。和讯投顾徐梦婧分析,为什么选择在北京时间下午3点A股收盘之后去发布协议,那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避免市场情绪的踩踏,北京时间下午3点之后发布重大政政策,可以避免盘前因为盲 目追涨去保护中小投资者,那同时也给予盘后机构消化信息的时间,减少我们散户因为信息差导致被收 割的风险。那第二个原因也是我们的外交策略,我们选择在日内瓦时间上午9点与北京和华盛顿时间错 峰发布,既体现了对等性,又避免了冲击全球市场的开盘节奏,这叫大国风范。 那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的信息,就是90天的缓冲期,这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博弈游 戏,我们来深层拆解一下,短期来说这90天的缓冲期是压力测试,那90天是中美博弈的经典周期,既为 供应链调整出窗口,也同时考验了双方的履约诚意。那包括我们看到瞅瞅那边中期选举是6月份6月份, 很多关键州都是初选在即的,他们需要向大豆出口,严重依赖我们的这些农业州去展示他们自己的战 绩。那在这里就算是90天之后谈判破裂,他们就可以把责任归 ...
中方明确表态,145%关税一点都不能留,美国已经没得选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19:53
中方明确告诉特朗普,145%关税一点都不能留,美国已经没得选 当特朗普政府还在盘算如何用关税大棒逼中国让步时,中国商务部的一记重锤已然落下——145%的对华关税必须彻底取消,一分一毫都不能留。这场持续 数月的贸易博弈,正在上演一场关乎全球经济格局的"极限拉锯战"。 一、关税谈判:中方亮明底线,美方陷入两难 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中方发言人直接戳破了特朗普政府的算盘:"想要谈判,就拿出诚意,取消单边加征的关税。"这番表态不仅是对美方"对等关税"方 案的正面回击,更是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打折式妥协"。 特朗普的算盘其实不难猜。据美媒《华尔街日报》披露,白宫曾考虑将关税从145%砍半至50%-60%,并试图以"对等关税"为幌子,保留10%的"基准税率"。 但中方早已看穿这种把戏:去年特朗普扬言对华加征60%关税,今年又分两次加码至20%和34%,如今想用"对等关税"包装成让步,不过是数字游戏。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日谈判的细节。日方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坚持保留10%基准关税,其余部分以"对等"为名继续施压。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在中国 这里注定碰壁——中方要的不是关税高低,而是彻底终结 ...
全部“叛变”了!2国传出消息,美国坐不住了,中国不愿再付钱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7:04
近期,美国农业部发布消息,中国取消约12,000吨美国猪肉订单,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看似孤立, 实则是中美贸易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贸易政策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中国在贸易博 弈中的坚定立场和积极应对策略。长久以来,美国在贸易领域频繁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不断加征关税, 试图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特朗普执政时期,就发起了关税战,对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造成直接 冲击。 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的这一举措反而促使大多数国家与中国有了更多团结合作的机会,西方媒体甚 至称特朗普亲自将大多数国家推入中国怀抱。在应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 施。在关税方面,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全部进口商品 加征关税税率同步提升至84% ,以回应美方单边主义行径。在出口管制上,中国商务部将12家美国实 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参与2024年对台军售的部分企业实施"全链条禁运" 。 与此同时,中国在能源领域也在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有报道称,多达7艘载有美国液化石油气(LPG) 的运输船原本要运往中国,现在却转向印度和东南亚,中国正从其他国家进口LPG。中国海关 ...
美国4月关税收入破170亿,特朗普高呼“胜利”,巴菲特批其“错得离谱”!钱到底谁买单?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16:36
美国4月的关税收入一下子冲破了170亿美元大关!特朗普那叫一个得意,到处宣扬这是美国的"大获全 胜"。可这背后藏着个关键问题:这钱到底是谁出的呢?是从出口国那儿多收的,还是从美国老百姓自 己兜里掏的?这可关系到谁才是这场关税游戏里的真正赢家。最近啊,就连股神巴菲特都忍不住站出来 批评特朗普了,这背后到底有啥门道?咱们一起来瞧瞧。 美国4月的关税收入突破170亿美元大关,这消息一出来,特朗普那可高兴坏了,觉得美国在这场贸易博 弈里"大获全胜"。他到处宣扬这个成果,仿佛这是他执政的一大功绩。在他眼里,这多收的关税就是美 国赚的钱,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证明。 可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这笔钱究竟由谁承担,又是从谁那里多收取的款项呢?这就像一场魔术表演, 大家都在猜背后的机关到底在哪。 假如这笔钱来自出口国,那美国确实能赚得盆满钵满。出口国为了把商品卖到美国,只能乖乖多交关 税,美国就坐收渔利。就好比你去市场买东西,卖家为了把东西卖给你,主动多给了你一笔钱,这生意 对买家来说简直太划算了。 但要是这笔钱是从美国消费者身上搜刮而来,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特朗普政府表面上打着贸易保护 的旗号,实际上却让美国消费者成了"冤大头"。 ...
中美贸易战,醉翁之意不在酒!几大消息来袭
Sou Hu Cai Jing· 2025-05-06 15:00
半夜,几个行业群炸了。Temu突然宣布暂停所有直邮美国的服务,没留一点余地,直接掐断。这消息一传出来,美国电商圈像被扔进冰水,一瞬间安静得 让人发毛。 有人说是物流问题,有人说是市场调整。但真相,远不止这些。 Temu不是普通电商。三年时间,它从无到有,从边缘跑到了亚马逊鼻尖。去年黑五,一场促销让美国消费者疯狂下单,亚马逊仓库一度空了半壁江山。便 宜、好用、速度快,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背后靠的,是中国制造的强大体系,还有数以万计的中小商户顶着汇率压力,把货一件件送出国门。 但Temu太快了,快到美国政府坐不住了。 最近几个月,美国官方开始频频提"数据安全",看起来像是出于保护,但说白了,就是不想中国平台在他们家门口跑赢。借口摆在那儿,刀子却砍向产业 链。关税、审查、封堵,一招接一招。这次直接断了Temu的直邮,受伤的不止是平台——商户的仓库货压着,物流的单量没了,美国那边快递公司先扛不 住了。 中国非但没动美债,还在悄悄加码黄金储备。2024年4月,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达7280万盎司,连续18个月增加,这是自2002年以来最长的增持周期。不动声 色,却处处关键。 美债,是人民币稳汇率的重要工具。动它,相当于自断 ...
货架马上就空,沃尔玛对华退了一大步,再多的关税也让美国人买单
Sou Hu Cai Jing· 2025-05-01 10:21
(中国制造出口海外多国) 为何中国商品如此出色呢?答案无非是完整而庞大的工业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定义 的所有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这不仅意味着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更是全球产业链上难得的稳定角色。 多年来,中国凭借其规模效应和过硬的质量赢得了世界市场的信任。 在特朗普对华加税的大背景下,沃尔玛的心路历程相当复杂,既然对中国强硬不起来,那就服软好了。 (沃尔玛) 随着特朗普的这场关税大戏持续上演,美国的零售商们,特别是沃尔玛,开始意识到自己玩砸了。经过 一番内部计算和外部压力,沃尔玛通知中国供应商:继续发货!至于那糟心的关税?则由美方自己承 担。 这一消息出现的很突然,也暴露出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窘迫。 当谈到中国制造时,不得不提到它的精良工艺、广泛的种类和超高的性价比。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 家,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几乎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0%以上,造船、无人机、钢铁等多个领域的产量,更是超过全球的一半。有这 样的背景,谁能说轻易替代就能替代? 反观一些欧美国家,却常因产业链单一而不得不面临高成本。例如,真正的"欧洲制造"可能质量不错, 但价格却让人望而却步。在一场全球化的商业 ...
730万桶!中国转头把石油大单给美盟友,特朗普急了,想跟中方和解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14:04
据彭博社报道,今年3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730万桶原油创纪录。这一动作背后,是中美贸易博弈下能 源格局的剧烈震荡,也让特朗普坐不住了。 液化天然气(资料图) 可加拿大在拿到中国订单后,态度却让人捉摸不透。加拿大一边靠着中国的订单发展经济,另一边却在 政治上向美国靠拢。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竞选辩论中宣称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胁",还指责中国在 俄乌冲突中"与俄罗斯结盟"。加拿大财政部也宣布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美国商品免征关税,想借此恢复本 土制造业活力。这种又想赚钱又要抹黑的做法,显然是自相矛盾。 中国和阿联酋的合作也在同步推进。中国和阿联酋签了为期15年、总金额预计达7000亿元人民币的液化 天然气协议,每年运输100万吨液化天然气,而且部分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不仅是中阿建交以来最大规 模的能源合作,更是对美元霸权的挑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一大步。同时,中阿合作还带来技术溢 出效应,助力中国能源产业绿色转型。 中美关税战升级,能源贸易首当其冲。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125%的额外关税,想借此压制中国能源 需求。但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大幅削减从美国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进口。数据显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 液化天然气直接降至零 ...
中国突然换将,特朗普赌输了!信号很不一般,美国算盘注定落空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08:09
据上观新闻报道,近日,商务部官网更新信息显示,李成钢现已担任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 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当天稍早前,人社部网站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其中,任命 李成钢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人事变动发生的时机极为微妙,正值中美"关税大战"进入新阶段。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中手段频 出,先是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达245%的关税,试图以这种"数字游戏"和高压手段压垮中方谈判意 志;另一方面,又秘密游说七十多个国家,妄图禁止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建厂、转口、设点,将中国商 品从全球供应链中剔除,以此孤立中国。然而,现实却给了特朗普政府沉重一击。欧洲松口,计划取消 对中国电动车的惩罚性关税,连"最低价销售线"也可能放宽;韩国迅速派出高规格代表团赴华磋商自贸 协定;日本和东南亚也重新评估与中国的投资依赖度。特朗普精心策划的"外部孤立"策略,还未真正实 施便已走向崩溃。 贸易局势剑拔弩张之际,李成钢的走马上任蕴含着深远战略布局。外国媒体纷纷解读,这一任命折射出 中方的两大关键态度。李成钢履历丰富,处事风格硬朗果决,未来一旦开启中美贸易谈判,他必将成为 令美方 ...
巴克莱银行今日早评-20250429
Ning Zheng Qi Huo· 2025-04-29 01:32
今 日 早 评 重点品种: 姓名:蒯三可 邮箱:kuaisanke@nzfco.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40522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5369 姓名:丛燕飞 邮箱:congyanfei@nzfco.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20240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5666 【短评-焦炭】Mysteel煤焦事业部调研全国30家独立焦化 厂吨焦盈利情况,全国平均吨焦盈利-9元/吨;山西准一级焦平 均盈利15元/吨,山东准一级焦平均盈利47元/吨,内蒙二级焦 平均盈利-53元/吨,河北准一级焦平均盈利46元/吨。评:供应 端,焦企利润有所修复,叠加焦企出货顺畅,生产积极性较 高,供应环比小幅回升。需求端,铁水产量大幅回升至2024年 来最高位,焦炭刚需增加明显,部分焦企因下游刚需及节前补 库出货顺畅,库存小幅下移。总体上,当前焦炭市场基本面矛 盾暂不明显,但季节性需求好转临近结束,需求持续性存疑, 基本面矛盾或随需求变化逐步显现,预计短期盘面震荡偏弱。 【短评-黄金】美联储公布的最新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全球 贸易风险上升、总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高 居美国金融体系潜在风险的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