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

Search documents
渤海油田“新探”:能源供应“压舱石”是如何炼成的?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03:54
6月12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搭乘直升机飞抵的,正是为开发这一气田而建造的核心枢纽——"渤中 19-6"中心处理平台。从空中俯瞰,它如同一座巨大的工业积木,被精准地嵌合在蓝色的海面上, 钻井平台、生产处理模块、生活支持系统等功能区清晰可辨,通过钢铁栈桥相连,构成了一套完整 且高效的海上油气生产、处理体系。 这块曾被视为地质"硬骨头"的古老潜山,其内部蕴藏的油气资源,通过记者眼前的平台源源不断地 被开采出来,这不但使其成为了日产油气当量超万吨的"功勋油田",也是渤海油田冲刺年产4000 万吨目标的核心枢纽之一。 以"渤中19-6"中心处理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相继落地,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一系列技术突 破和持续的资本投入,共同指向一个更为宏大的议题:以安全、高效、环保的方式开采现有自然资 源,为社会提供清洁、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 渤中19-6凝析气田是中国东部第一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 米、技术可采储量超亿吨油当量的整装凝析气田,以"渤中 19-6"中心处理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相继落地,以 及背后所代表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持续的资本投入,共同指向 一个更为宏大的议题:以安全、高效、环保的方式开采现有自 然资 ...
渤海油田“新探”:能源供应“压舱石”是如何炼成的?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0 02:09
然而,正是对这块"硬骨头"长达十余年的持续攻坚,以及在地震勘探技术和地质成藏理论上的关键突破,最终孕育了渤海上巍峨的石油钻井平台。它所依托 的,是中国东部第一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超亿吨油当量的整装凝析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 6月12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搭乘直升机飞抵的,正是为开发这一气田而建造的核心枢纽——"渤中19-6"中心处理平台。从空中俯瞰,它如同一座巨大的工业 积木,被精准地嵌合在蓝色的海面上,钻井平台、生产处理模块、生活支持系统等功能区清晰可辨,通过钢铁栈桥相连,构成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海上油气 生产、处理体系。 经济观察报记者 郑晨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渤海湾水下数千米深处的太古界变质岩潜山(指深埋于海底之下、由古老山脉演变而成的坚硬岩体),是中国石油地质专家们眼中一块 既诱人又棘手的"硬骨头"。 "诱人",是因为地球物理信号模糊地暗示着那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棘手",则是因为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一度认为,这类在漫长地质年代中经受 了高温高压"变质"的古老岩石,已变得致密坚硬,难以形成可供规模开采的储油空间。 这块曾被视为地质"硬骨头"的古老潜山,其内部蕴藏的油气资源,通 ...
连云港石化产业链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Xin Hua Ri Bao· 2025-06-19 23:31
在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方洋水务厂区内,每天都上演着令人惊叹的"工业水循环交响曲"。方洋水务的"水 魔法工厂",通过"一企一管一罐"的精准分类收集系统,结合分质处理工艺,将园区废水回用率提升至 70%的行业标杆水平,这一成绩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已然成为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典范, 实现了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突破。 在推动水污染处理企业服务石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连云港市石化产业联盟党委始终坚持聚"链"优势, 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成为企业坚实的后盾。联盟党委积极指导江苏方洋水务等企业申报国家节能降 碳专项资金,为企业争取到宝贵的资金支持,全力推动节能降碳项目顺利落地实施,不仅优化了产业结 构,更构建起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近年来,连云港市深挖产业链优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 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新路径,将组织阵地建设、服务保障、协同发展深度融入'链'上,创新构建了 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的产业党建新模式。"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沿着产业链,连云港市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链,将先锋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嘉澳新能 源有限公司100万吨/年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项目(一期工程)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低碳先 ...
400场绿色盛宴!2025节能宣传周打造“绿动申城”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18 11:50
通气会上,申能集团、上汽集团、上海银行、冯氏集团、立邦、万物新生等获颁本届上海市节能宣传周"绿色低碳合作伙伴"。 活动期间,上海各政府部门将推出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市经信委同期推出"媒体开放周",报道绿色低碳新赛道的最新成果,讲述沪上企业绿色转型 的生动故事;市商务委力推"家电家居家装以旧换新",线上线下双轨补贴,让旧物焕新、让绿色入心;市教委开展"学生碳索营",引领学子走进生态课堂, 播撒绿色未来种子;市科委开展科普进楼宇,"节能知识驿站"+互动游戏点燃市民热情;市生态环境局举办低碳日市集,邀请市民以绿色行动兑换生态福 利;市市场监管局聚焦"计量赋能",为用能单位精准把脉,手把手指导企业"算清碳账、走稳低碳路",让节能降碳有标可依、有据可循;市机管局将举办公 共机构专题宣传,将前沿绿色技术与产品引入机关集中办公区;市交通委将发布《上海绿色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权威解读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新趋势;市妇 联启动"美丽中国·家庭绿色行动"。 今年节能宣传周将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出涵盖绿色家电、家装、家居、3C数码、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活动,助力绿色生产生活 品质跃升。其中,上海苏宁易购践行公益初心,推 ...
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王思联:绿色生产力引领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7 23: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 为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深刻揭示了环保产业走出传统基建思路、在服务全社会绿色低碳转 型中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规律。绿色生产力之于环保产业,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技术范式革命、 要素配置重构、制度创新协同的系统性变革,目的是将企业参与生态治理的底层驱动力由外部委托转化 为内生创造,以推动环保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绿色生产力是环保产业升级的力量之源 党的二十大以来,环保产业开启了一场从定位、逻辑到内涵的全方位变革,产业定位突破传统末端治理 的范畴,产业逻辑告别粗放低效的模式,产业内涵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重构。环保产业正以绿 色生产力为支点,撬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的产业价值,在美丽中国建设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双重坐 标系中,锚定产业升级的新方位、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产业基础能力更加完备。研发投入快速增加,近5年我国环保产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率达12%,2023年 突破800亿元,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5%。基本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国产环保装备自给率从2018年 的65%提升至2023年的82%,拥 ...
碳中和周报(第189期)丨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试点;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6月下旬举行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6 14: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 刘宇博 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 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将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 元化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2、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6月下旬举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通知,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将于6月23日至29日举行,主题定为"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全国低碳日则定于6月25日,聚焦"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围绕碳达峰碳 中和重大宣示5周年、能效标识制度实施20周年等关键节点,聚焦节能降碳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两新"政策实施成效、工业领域 能效提升、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节约型机关建设、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产品碳足迹经验推广、节能标 准标识、绿色低碳知识科普等专题宣传活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做好节能工作需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 ...
减污和降碳 找到“连接点” 清华SIGS团队最新发现登上《自然》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6-14 16:54
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着深远影响。但 是,这两个环境议题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SIGS)环境 与生态研究院副教授郑博带领由中、法、德多名学者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题 为"大气污染影响全球甲烷收支的趋势和年际变化"的重要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减污和降碳的融 汇,为"减污降碳"赋予了全新内涵,为气候与环境政策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和启发。 另辟蹊径 这一创新发现,为大气科学领域两个重要概念——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连接 点",系统阐述了全球尺度上空气污染物如何影响甲烷的损耗及其源汇收支变化趋势,揭示了实施空气 质量和气候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关注甲烷消耗过程 甲烷,是引起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仅次于二氧化碳)。在新时代全球碳中和行动中,理解 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变化及其机制,成为研究气候变暖的重要科学议题之一。 "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变化驱动力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排放,二是损耗。"郑博解释道,"从排放的角度, 排放源包括湿地、能源、农业和废弃物等自然和人为源;另一方面,甲烷 ...
立邦携手拓高推出全新光伏涂层射流工艺,上漆率提升至95%以上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6-13 01:43
6月11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 海)正式启幕。在展会现场,立邦携手湖州拓高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高")推出了全新光伏涂层 射流工艺。该工艺突破传统喷涂技术,将光伏边框的上漆率提升至95%以上,每GW涂装可节省约60吨 涂料,为光伏边框制造带来"效率、成本、环保"的多重突破,加速行业的降碳增效进程。 立邦与拓高携手发布全新光伏涂层射流工艺 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光伏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持续攀升,GW级 量产对涂装工艺的效率、成本和环保性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然而,目前光伏行业的涂装普遍采用空气 喷涂、混气喷涂、静电旋碟喷涂等传统技术,不仅VOC排放高、涂料利用率低、原材料损耗大,较低 的自动化程度也导致生产效率提升受限,行业亟待突破性的涂装技术来实现提质增效。 全新光伏涂层射流工艺助力光伏涂装降本增效 基于对行业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深厚的技术积累,立邦携手具备15年智能装备制造经验、服务超1000家企 业的现代化装备制造企业拓高,共同创新开发光伏涂层射流工艺,为行业带来更高效、环保和低成本的 涂装解决方案。该方案平衡了射流 ...
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交出“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高分卷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13 01:32
亮点1: 厦门海天码头。 四季更迭,被碧海环抱的厦门,举目皆美景,处处迸发着生机与活力。 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一项改革为中央决策作参考;七项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五项试点先行先试取得突破;三项成果彰显改革综合效益……翻 开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生态"成绩单","含绿量"十足、"含金量"满满。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福建省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深化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接续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深化年"活动, 完善"一核两翼"(以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改革试点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创新为两翼)总体布局,积极构建"1+6"(1个市 级改革要点,6个一区一特色改革要点)全面深化改革矩阵,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谋定后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一系列亮眼成绩,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坚持与努力。"我们强化整体谋划,从探索美丽中国'厦门实践'的先行路径、提升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完 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体制机制、打造提升执法效能的工作机制、培育生态环保协作共治的支撑系统、构建一区一特色的改革矩阵6个方 ...
中国首个电厂废气微藻固碳联产项目在烟台试运行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1 15:28
中新网烟台6月11日电(王娇妮刘禹锡)电厂排放的烟气用于微藻固碳,成熟微藻变身生物肥与生物饲 料……中国首个电厂废气微藻固碳联产生物肥与生物饲料中试示范项目,近日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投入试 运行。 走进华能烟台八角热电有限公司内的一座玻璃建筑,动力室、保种室、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区有序运 转。"项目以玻璃为主体材料,确保充足光照,利于微藻光合固碳。"山发海岳环境科技(山东)股份有限 公司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郭腾飞称。 微藻如何固碳?郭腾飞介绍称,微藻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产物丰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固定二氧化 碳的能力是普通陆地植物的10倍至50倍。火电厂作为碳排放大户,具有巨大的碳减排空间与碳减排需 求。将微藻与电厂废气进行结合,采用生物法固碳,是目前开展生物降碳技术研究的高效途径。 该项目由山发海岳环境牵头,联合华能烟台八角热电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同打造, 目前已取得了涵盖藻种筛选、工艺优化等多项专利,后续将持续开发微藻生物肥与微藻生物饲料等相关 产品,打通微藻产品商业化应用的产业自循环体系。(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悉,动力室通过动力装置将电厂排放的烟气直接抽送至项目区;保种室保存着诱变、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