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焦虑
icon
Search documents
财经观察:关税挑战下,跨境电商得与失
Huan Qiu Shi Bao· 2025-06-05 22:52
"今年以来,我感到外贸市场的账期越来越长,最近我决定开设线上的跨境电商业务,拓展海外市场的客户资源。"在义乌经营定制鞋服的小梅 (化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近身边不少同行都注意到,国内跨境电商平台针对商家的推广内容指向欧洲市场,她也计划将出海的第一步 迈向欧洲。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王天晴】编者的话:在"中国制造+跨境直邮"模式下,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经历了一段出海 发展的"顺风期"。然而美国、欧盟、日本等纷纷实施或计划对小额跨境包裹调整关税政策,中国跨境电商行业逐渐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在这 段"迎浪"的时期,平台与商家在出海方向和模式的调整中打磨着竞争力。 " 老市场 " 成了 " 新蓝海 " "欧洲市场成为了新的风口。"国内某大型跨境电商的出海业务负责人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洲这个"老市场"已变成新的"蓝海",出现了一 些选品方向热点赛道:一是"银发经济"衍生产品,如医疗器械、防滑地毯以及大屏智能手表等;二是"懒人经济"主题产品,如扫拖一体机器人、 指纹门锁、真空封口机等;三是环保出行领域,如电动滑板车、反光骑行服等;四是"安全焦虑"相关产品,如空气检测仪、防过敏 ...
黄金狂飙突破3400美元关口,白银单日飙涨4%!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14:36
6月5日,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波澜:现货黄金价格强势突破34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创下近一个月新高,日内涨幅超0.8%;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更是 单日暴涨4%,价格冲至36.04美元/盎司。这场贵金属市场的"狂欢派对",折射出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深层焦虑。 金价狂飙 有观点认为,黄金突破3400美元,本质上是全球货币信用焦虑的具象化。自5月美联储释放"暂停降息"信号以来,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不信任感持续发酵。 尽管最新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通胀数据反复横跳,让投资者对"软着陆"叙事产生怀疑。 警惕"高处不胜寒" 尽管多头情绪高涨,但市场并非没有隐忧。这是一必要的提醒:"美联储官员近期频繁释放鹰派信号,若6月点阵图显示加息路径上修,可能引发短期回 调。" 技术面也存在超买信号。黄金RSI指标已进入80上方超买区间,白银波动率指数(GVX)单日飙升25%,显示市场情绪趋于极端。有分析认为,历史上, 当白银单日涨幅超过3.5%,未来一周出现回调的概率超过70%。 更深层的风险在于流动性拐点。日本央行本周或宣布缩减购债规模,若引发全球流动性收紧,将对贵金属构成利空。不要忘记2013年'缩减恐慌'的教训, 当时黄金单月 ...
“破1”时代,怎么打理“钱袋子”?
券商中国· 2025-06-05 09:59
存款利率"0字头"时代已经到来!近期,多家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行进行了新一轮的存款利率下调。调整之后的国有六大行的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一年 期利率在0.95%—0.98%。 降息浪潮下,存款收益不断"瘦身",理财焦虑却在"增肥"。既想获取超越存款和货币基金的收益,又难以承受权益市场的高波动性;既想为资金保留"随取随用"的 灵活性,又希望闲置资金能够"积沙成塔"持续增值。钱该往哪里放,才能在安全与收益、灵活与增值间找到平衡? 一类"低调"的资产正悄然走入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视野:短债基金。Wind数据显示,万得短债基金指数发布以来连续19年实现年度正收益,堪称理财界的"常胜 将军"。兼具低波动性、高流动性、较为稳定的收益性,让短债基金成为破解"理财焦虑症"的"金钥匙"。 相较于往年,滚动持有期短债作为一种"现金管理"工具热度正在持续攀升,这类产品设定一定持有期,为投资者减少了频繁申赎造成的择时困境,具有平衡争取阶 段性回报与流动性管理且低风险的优势,成为"闲钱理财"的重要选择。鹏扬基金目前多只产品如鹏扬利沣、鹏扬利鑫60天滚持、鹏扬稳鑫120天滚持聚焦"活钱升 级"替代,专注 "准现金管理"细分领域,兼具高流动性和低 ...
Chanel、Dior相继换帅,是行业面对新消费时代的一次集体转向?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06:50
当Dior宣布Jonathan Anderson将同时执掌女装、男装和高定系列时,业内人士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位40岁的英国设计师每年要负责18个系列的设计,这个 数字甚至超过了"工作狂"Karl Lagerfeld当年的工作量。与此同时,Chanel也迎来了新任创意总监Matthieu Blazy,这位在Bottega Veneta以精湛工艺闻名的设 计师正准备他的首秀。这两项人事变动看似独立,实则折射出整个奢侈品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这是自品牌创始人Christian Dior以来,Dior首次由一位创意总监全面掌舵女装、男装及高级订制系列。 如今的创意总监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Anderson在Loewe的成功已经证明,现代设计师不仅要会设计衣服,更要懂得如何讲好品牌故事。他创立的工 艺奖、策划的艺术展览,让一个曾经边缘化的品牌焕发新生。 过去11年,Jonathan Anderson擅长通过跨界艺术合作、文化项目丰富Loewe的品牌内涵。 同样,Blazy在Bottega Veneta时期就展现出了将精湛工艺转化为社交话题的惊人能力,他设计的"伪牛仔裤"皮革单品一度成为现象级爆款。这种全方位的 能 ...
张雪峰含泪赚了几个亿
3 6 Ke· 2025-06-04 11:34
「核心提示」 在高考焦虑与教育产业化交织的当下,张雪峰的"含泪告别"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又一场流量和利益的资本游戏? "干我这个行当不容易的,我动了太多人的蛋糕了。"5月31日晚,张雪峰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收官直播中突然哽咽,眼圈泛红。他坦言从业压力巨 大,并宣布将暂停直播两个月,甚至表示"可能是最后一次在网上出现",暗示或许会告别直播行业。 这位以耿直人设著称的网络名师,突然的"含泪"告别让直播间的粉丝措手不及,弹幕区一时间被"张老师别走"刷屏。就在不久前,张雪峰的直播 间还是另一番热闹景象——3月31日,"峰学未来2025届高考报名额"刚一开售便被疯抢,12999元的梦想卡和18999元的圆梦卡上线仅20分钟,多个 省份名额即告售罄。 镜头前的张雪峰,早已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超级网红的身份转型。他"自曝退出"登上热搜的同时,也引发了外界质疑:这个曾为普通孩子发声的 教育人,究竟是"平民灯塔"还是"收割焦虑"? 一夜成名,张雪峰的网红之路 2016年,张雪峰因一段《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凭借犀利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风格,他将枯燥的考研信息变成了生 动有趣的"段子",很快积累了数百万粉丝 ...
苑东生物:奥沙西泮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news flash· 2025-06-04 11:19
苑东生物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药品名称为奥沙西泮片,剂 型为片剂,规格为15mg,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3类,药品有效期为18个月。奥沙西泮片主要成分为奥沙 西泮,属于国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用于短期缓解焦虑、紧 张、激动等。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抗焦虑化学药销售金额超过5亿元, 而奥沙西泮片2024年销售金额约1亿元,同比增长9.58%,在抗焦虑药产品中排名第二位。公司已与江 苏恩华和信医药营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快推进奥沙西泮片的市场拓展和临床应 用。 ...
6岁割双眼皮,7岁打美容针:整容成日本小朋友必修课?
Hu Xiu· 2025-06-03 03:05
近年来,日本掀起一股"儿童整容热",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选择接受美容整形手术。不仅仅是割双眼皮、脱毛,"真枪实弹"动刀子的都大有人在。外貌焦虑 的代际传递正日益加剧,整形逐渐从成人的"选择",变成部分儿童的"起点"。究竟是什么推动了这一趋势?我们该如何看待这股"美"的浪潮?今天我们就 来好好聊一聊。 低龄化的美丽追求 根据相关报道,日本美容整形的低龄化趋势在过去十年间显著加剧。东京形成美容外科的弓削田浩主院长透露,近五六年来,未成年人的来院人数逐年增 加,尤其是2020年疫情后,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就诊量显著上升,每月平均有10名中小学生到访,大多为女性。 高须整形医院的数据显示,在接受整形的人中近四分之一的人第一次整形是在十几岁的时候,甚至有6岁、7岁的儿童在家长陪同下接受手术。常见的项目 包括双眼皮整形、脱毛、腋臭治疗以及唇部注射等。此外,部分小学生甚至每月定期接受价格约1万日元的化学剥脱或光子美肤等美容项目,以追求"更完 美的皮肤"。 小学生选择整容的动机多种多样,但大多与外貌焦虑和外界压力有关,许多儿童因被同学嘲笑外貌而产生自卑心理。例如有孩子因鼻边的痣被戏称为"鼻 屎"而痛苦不堪,还有人因单眼皮被指"眼神凶 ...
内心强大的最高境界:静待花开
洞见· 2025-06-02 19:1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 洞见·安娜贝苏 七分踔厉稳步前行,三分安然静待花开。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早前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内心强大的人都有哪些特征? 有个高赞回答只有简单九个字:不着急,不焦虑,沉住气。 内心强大的人,表面看起来淡淡的,不声不响的,内里却有坚韧的质地。 就像树,根深扎在大地,所以不惧风雨侵袭,就像花,心无旁骛地开着,不会为外界纷扰影响自己的花期。 不忧不惧,不骄不躁,顺应一切,接纳一切,是为内心强大的最高境界。 01 不着急 你知道吗,农民在种地的时候,一定会踩准二十四节气。 门采尔微微一笑说道:"年轻人,你把一天画出的画用一年时间去画,看一天之内能不能卖得出去。" 青年画家听了大吃一惊:"一年才画一幅,那得多慢呀!" 可门采尔却语重心长地说:"创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试试吧。" 种得太早,会影响幼苗的长势,甚至导致作物死亡。 所以才有了"秋分种麦正当时,寒露谷子割不得"这样的谚语,来作为农事的参照。 ...
“怎么养都不对”的迷茫,或许来自当下最分裂的教养方式
Hu Xiu· 2025-06-02 01:08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刚过去,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最近观网发布了一篇文章《为人父母的自我更新,是最珍贵的儿童节礼物》,怎么养育孩子、与孩 子"共成长"是每位父母的人生命题;而在家庭之外,学校是孩子们另一个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老 师、家长、同学,是孩子们成长中最亲密的人,来自他们的关切和竞争,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向上的 力,还是提前体会了社会的"卷"? 恐怕在我们说一句"祝小朋友节日快乐"的时候,要认真思考一下孩子们真的快乐吗?成长的快乐到底是 一种什么样的快乐? 笔者想从自己身边观察到的现象说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自2023年4月正式揭牌后, 其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00%,而且很多孩子和家长还在排队等待入院。 不止医院的心理科室,社区心理服务点的心理咨询师同样忙得轮轴转,不少病急乱投医的家长甚至找上 了"鱼目混珠"的课外辅导机构进行"心理咨询"。 不管线上线下,处处都有焦虑迷茫的家长和生病的孩子。很多成年人的心声汇成了一句话——"这个时 代养育孩子太累太迷茫了,怎么做都不对。" 而"怎么养都不对"的迷茫,或许来自当下最分裂的教养方式。 一、离知识最近,离生活最远 这一代的孩子,物质是建国以来物质最丰足 ...
后疫情时代,口罩重塑了日本人
Hu Xiu· 2025-05-28 03: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作者:四点半,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新冠疫情的阴霾逐渐淡去,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摘下口罩,迎接恢复常态的生活。然而,在日本,特别 是在年轻一代中,口罩却仿佛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难以轻易摘下。疫情改变了社交模式,也悄然重塑 了日本年轻人的心理与行为习惯。许多人即使在疫情管控措施放宽后,依然选择继续佩戴口罩,这不仅 是一种健康防护的选择,更反映出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为什么日本年轻人如此依赖口罩?这种现象背后 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影响?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从防护工具到心理屏障 疫情初期,口罩作为防护新冠病毒的必需品,迅速成为日本街头巷尾的日常风景。2020年,新冠疫情席 卷全球,日本政府宣布紧急状态,学校停课、社交距离成为新常态。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那时的口罩 不仅是一种健康工具,更是一种安全感的象征。然而,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口罩的角色却悄然发生 了变化——从物理防护变成了心理屏障。 以畠中悠洋为例,这位大学三年级的女生坦言,外出时不戴口罩会让她感到不安。每次在镜子前看到自 己的素颜,她的第一反应是"得赶紧戴上口罩"。这种不安并非个例,许多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