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用漆艺“绘”人生:老匠人五十载守真守艺 千年非遗焕新生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5 01:22
原标题:用漆艺"绘"人生:老匠人五十载守真守艺 千年非遗焕新生 14日,在梁中秀的工作室里,几个年轻人正在练习"手掌推光"——这是平遥漆器的绝活,得用手掌 反复打磨漆面,直至器物出现玉石般的光泽。"漆器会说话,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这是他常对徒弟 们说的话。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梁中秀不仅在工作室培育青年匠人,还通过晋中学院客 座教授、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向社会输送漆艺人才。 近年来,梁中秀培养的徒弟中涌现出7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市级大师及4名"三晋技术能手"。 徒弟们建立的十几个工作室,为平遥漆艺注入了丰富的艺术元素,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22年, 梁中秀投资建成的"平遥中秀漆艺文化研制基地",集设计、展览、工坊于一体,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 要载体。 让世界看见中国漆艺 梁中秀在漆艺领域中不断创新,他把对传统文化、文学、哲学、诗词的喜爱,融于自己的漆艺创 作,从而增加漆艺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在山西平遥中秀漆艺文化研制基地的工作室里,梁中秀大师拿着画笔,认真地揣摩着一幅漆画的制 作。这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穷尽50多年的心血与漆 ...
文化中国行丨从中国到世界 这项非遗传承千年
汨罗的龙舟赛多以村为单位,进行组队。"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这句湖南当地流传多年的俗语,记录着龙舟竞渡自古至今激烈的氛围。龙舟,是龙与舟 的结合,一条传统龙舟要经过选材、伐木、放样、组船、捻缝、上漆、绘鳞等10余道工序才得以诞生, 总台央视记者 黄达:一条龙舟可以有多长?比如我身边的这艘可坐66人的龙舟,如果通过镜头您的感受还不是很直观,那我给您一个数字,如果把它立起 来,它的高度相当于10-11层楼。而这里的工人们介绍,他们做的最长的龙舟可以乘坐126人,长度达到62米。如果同样立起来,相当于20多层楼的高度。 赛龙舟,作为一项传统习俗和体育活动,承载着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精神追求,在我国已传承千年。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名录。龙舟竞渡也是我国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一起追寻赛龙舟的历史文脉,感受龙舟竞渡的 激情与拼搏。 锣鼓声起,水花飞溅,龙舟飞驰,在被誉为中国龙舟名城的湖南省汨罗市,66名龙舟健儿在汨罗江上,形同一人,挥动桨柄,向终点奋力前进,这是大家在 为5月下旬即将在这里举行的国际龙舟赛进行训练准备。 从陕西到云南,再到广 ...
高职院校串起校园非遗“遗珠” 助力学生闯出新天地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3 14:14
"我们的'故事'始于8年前一名学生用窗花纸剪出的一列'高铁'。"该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程伟超 说,彼时,他无意间看到了这位同学的作品,经详细询问得知,其父亲是山西剪纸技艺的传承人,自小 在耳濡目染中也学会了剪纸。 中新网株洲5月13日电 (记者 徐志雄)走进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承协会社团活动室,一幅幅 精美绝伦的剪纸、一件件绚丽多彩的湘绣、一张张五彩斑斓的扎染布立马映入眼帘。这些作品在展示传 统文化的同时,也助力从协会走出的毕业生在社会上闯出一片新天地。 程伟超(右)与学生讨论剪纸作品创作。 受访者供图 程伟超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承协会成立至今,先后有上千名同学加入,他们在学习的 同时,通过网络直播传播非遗技艺,开网店售卖自己制作的非遗产品。"协会学生毕业后开设了'铁韵手 工坊''缠花艺术坊',将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打造了多个爆款文创产品,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 展。"(完) 于是,程伟超萌生了一个想法: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应不乏掌握非遗技艺的学生,他们就像洒落 在校园里的"遗珠",如果能将其"串"到一起,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 传承与发扬。之 ...
2025中国平安“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在深启动
Cai Jing Wang· 2025-05-12 13:18
5月11日-13日,由平安集团、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千 年非遗 时尚赋新"——2025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在深启动。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柯尔克孜族、蒙古族、 苗族、独龙族、瑶族、傈僳族等10个民族的18位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深圳,与深圳的时尚设计师、行业专家及公益组 织代表,共话中国千年非遗之美,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 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出席"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座谈会,并与18位非遗传承人围绕各民族技艺传承的实践经 验、跨界融合创新、代际传承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他表示,每一件非遗产品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平 安集团立足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创建非遗跨界融合的新场景,构建"公益+商业"可持续生态,创新乡村振兴的 产业帮扶新模式,让"妈妈的针线活"成为乡村振兴、非遗公益领域的示范项目,成为中国文化的国际名片。 现代时尚助力传统非遗换新升级 11日下午,在"千年非遗 时尚赋新"——2025妈妈的针线活年度焕新计划启动仪式上,来自玛丝菲尔集团的设计师,以 多元化的苗族风格服装,精心策划了"走进苗,回到苗"主题活动分享,模特们身着融合传统非 ...
博韵同舟:在多元领域的投资足迹与展望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06:34
在风起云涌的投资领域,博韵同舟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在过去十几年里参与了众多独具特色的项目投资,在多个行业留下了成功的印记, 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投资方向,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潜力。 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创投资 (一)汉服店:传承古韵,绽放新光 汉服作为承载着深厚中华文化的服饰,近年来迎来了复兴热潮。博韵同舟投资的汉服店,以手工制作、还原传统形制为特色,从设计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 精益求精。在运营上,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不仅在电商平台收获大量订单,还通过举办汉服文化体验活动、参加各类文化展会,吸引了众多汉服爱好 者。如今,这家汉服店已经成为当地传播汉服文化的重要窗口,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在汉服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年销售额逐年递增,为投资人带来了丰 厚回报。 (二)手工剪纸:指尖艺术,商业新篇 (一)儿童写真摄影:记录童真,定格美好 儿童写真摄影行业一直是消费热点。博韵同舟投资的儿童写真摄影店,注重拍摄风格创新和服务品质提升。店内配备专业的摄影师和引导师团队,能够捕捉 孩子们最纯真、自然的瞬间。同时,引入先进的拍摄设备和个性化的后期制作技术,为顾客提供独一无二的摄影作品。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和客户 ...
天姥山五一再现李白诗中奇幻仙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8 01:29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月3日上午,阳光洒落在天姥山的林 间,苏州研学团的9岁女孩罗若询,在"李白"NPC面前声情并茂、完整流畅地背诵出《梦游天姥吟留 别》,赢得了现场游客的满堂喝彩。这场诗词接龙活动贯穿整个"五一"假期,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诗词 盛会,截至5月5日下午5时,已吸引了1000余位挑战者踊跃参与,最小的对诗小友年仅5岁,五六位游客 均完整背诵了李白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非遗传承在此次活动中成为一大亮点。直径达1.2米的大铁锅在柴火的烘烤下热气腾腾,非遗传承 人李阿姨熟练地在锅中制作镬拉头,那娴熟的技艺让人赞叹不已。她还展示了"透如蝉翼"的蒸汤包技 艺,一边忙碌一边感慨:"柴火灶才能唤醒传统味道。"手作区更是热闹非凡,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 6岁的女孩朵朵专注地完成了"敖丙踏浪"烧箔画,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上海游客母女则用七彩 衍纸,巧妙地重构出"霓为衣兮风为马"的诗意画面,仿佛将李白笔下的奇幻世界呈现在眼前。 "这不是简单的角色扮演,而是文化解码。"张家港东湖书院负责人带领着37人的研学团,在天姥山 进行深度体验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孩子们亲眼目睹"天姥 ...
好食材看源头 解密全聚德烤鸭的味觉密码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提到北京,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除了故宫、长城等知名景点,大概就是那道香气四溢的烤鸭了。而全 聚德烤鸭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口感、考究的非遗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过160多年的岁月而历久弥 新,成为京味儿的代表性名片之一。 不是所有的鸭子都能叫"北京鸭" 全聚德烤鸭之所以风味独特,高品质食材是关键。鸭子的品种繁多,像樱桃谷鸭、骡鸭、绿头鸭、赤麻 鸭、白眉鸭等。而全聚德挂炉烤鸭选用的全部都是北京鸭。 北京鸭是北京的特有品种,又名油鸭、白鸭、填鸭,源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体形 硕大丰满、挺拔美观,肉质细嫩,在明代,北京鸭已经成了皇宫的贡品。现在,"北京鸭"作为优质的食 用鸭品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了国家品牌目录。 作为最关键的原料,北京填鸭的品质和风味也同样在现代育种和饲养技术的赋能下不断改良。161年 前,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就努力寻觅北京最优质的填鸭制作鸭坯,让全聚德烤鸭拥有了独特风味。如 今,全聚德采用的"南口1号北京鸭配套系",更是为烤鸭而生,肉质、外观、脂肪含量比例等指标紧密 契合北京烤鸭对鸭坯的要求。 作为与全聚德紧密合作多年的"老朋友",金星鸭业为全聚德生 ...
东风送暖  沙燕满天
Ren Min Ri Bao· 2025-05-07 23:00
东风送暖,草木勃发,不少北京市民走出家门,到户外放风筝。"想让风筝飞起来,你得跑快点!""再 拉几下,线放长,飞高点!"北京太阳宫公园内,放风筝的人互动切磋,热闹非凡。 天空中,数只风筝随风飘荡,有筒子状的灯笼风筝、串状的龙风筝、平面的葫芦风筝……如今,风筝材 质不断更新,品类也越来越丰富。琳琅满目的风筝中,北京金马派风筝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吕铁智最爱沙 燕风筝。 "沙燕风筝,模仿的是北京雨燕的形态,因为是手工扎制,所以被称为'扎燕',后逐渐演变为'沙燕',以 做工细腻、绘制精美著称。"自1984年拜师学习,吕铁智4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沙燕风筝技艺。"沙燕风筝 虽形态相似,但寓意各不相同。一些风筝将雨燕嘴巴的位置画成蝙蝠,寓意福到眼前。如果蝙蝠是红色 的,则寓意洪福齐天,都是好彩头!"吕铁智告诉记者。 沙燕风筝怎么做?"按照传统技法,扎、糊、绘、放,一步都不能少。"吕铁智说。扎,就是扎骨架:多 是取一年陈竹,留皮去瓤,制好上膀条、下膀条、门子条和两根腿条,经过一番烤制,5个部件才能严 丝合缝地组成四平八稳的骨架。"如今也有改用现代材料的,但对比例、弧度的要求依然要遵循传 统。"吕铁智解释,糊和绘就是将纸面裱糊在骨架 ...
送春迎夏大运河畔“非遗竞秀”
Hang Zhou Ri Bao· 2025-05-07 02:49
非遗民俗巡游展演令市民游客大开眼界。 5月5日,第十四届"中国二十四节气·人类非遗半山立夏"民俗活动如期而至。这是半山立夏民俗活 动首次走进大运河杭钢公园,蒙蒙细雨阻挡不了市民游客的热情,工业遗存与传统民俗碰撞出精彩的火 花,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 场内排起长队的,是每年立夏的必体验项目——称人。一杆大秤,下方用红绳吊住椅子,小朋友坐 上去后,站在条凳上的司秤人移动秤砣,大声报出体重,讨个平安度夏不会消瘦的好彩头。玩斗蛋、编 草鞋、尝乌米饭、品七家茶等活动,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参与。 除了半山地区的民俗活动外,来自杭州各地的特色民俗活动和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大运河畔,为市 民游客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民俗巡游展演。 打头开道的是半山当地的送春迎夏方阵,紧跟着的蚕花姑娘方阵、歇夏安康方阵,生动演绎了立夏 时节的传统习俗。随后,来自临平的滚灯方阵、余杭的鸬鸟鳌鱼灯方阵、建德的李村抬阁方阵、临安的 吴越雄狮方阵、余杭的高头竹马方阵等轮番上场,引得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像。 看完展演,自然还得逛一逛特色市集。在"非遗竞秀·运河有喜"花伞市集内,市民游客可以体验王 星记扇、木版水印、土布纺织、天竺筷等传统技艺,学习 ...
传,五代人共绣芬芳
Ren Min Ri Bao· 2025-05-06 22:12
王秀英和孙女孙歌尧共同制作的莲花荷包。 孙歌尧供图 潘安湖湿地公园,满眼绿色,硕大洁净的木棉花骄傲地立在枝头,再穿过一座小桥,就到了王秀英中药 香包馆。门左侧,鱼纹的藤椅上,齐整铺着碎花蓝布。87岁高龄的"香包奶奶"王秀英,身着大红色中式 盘扣上衣,黑色裤子,银发一丝不苟,眼神带光。 5月的徐州,天蓝得一尘不染。 在这种环境熏陶下,儿子、儿媳都成了"香包人"。说到这点,老人其实满怀愧疚。2012年,潘安湖湿地 公园建成运营,当地政府特意找到老人,分她门面房作为香包工作室来经营。想到自己一辈子的爱好竟 然受到如此重视,老人激动万分,立马答应下来。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也接踵而来。 "香包自古就有人佩戴,主要是驱邪去味,寄托美好寓意。"话匣子由此打开。儿时的王秀英看到外婆、 妈妈一次次做出喜鹊、荷花等栩栩如生的香包,无比羡慕。但由于布料、针线稀缺,家长们不让她碰。 直到10岁那年,实在按捺不住,她偷偷取了大人用的针线,悄悄跑到僻静处,模仿着平时看到的做法, 做了起来,错了就再拆再缝。等她把偷做好的人生第一件作品拿出来时,大人们惊呆了。那是一件玫红 与翠绿色组成的香包,粉红的穗子飘垂下来,绳上穿着几个五颜六色的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