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

Search documents
顶级专家带队,这家创企宣布万台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5 06:35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2025年4月17日, 国内 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 "深圳八大金刚"之一[ 智平方]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全栈自研的全域全 身具身智能大模型 Alpha Brain 和新一代仿生机器人 AlphaBot 2 。 Alpha Brain: 全栈自研 的全域全身 VLA(GOVLA:Global & Omni-body Vision-Language-Action) 大模型 — Alpha Brain ,具备了从桌面到开放环境、从单臂到全身、从简单到长程的能力,能够让人形机器人实现在全身协同控制和全场景 任务覆盖中的高效交互与自主行动。 GOVLA大模型由空间交互基础模型、慢系统和快系统三部分组成。其通过解析用户指令(如语音指令)、实时环境信息和 机器人状态,双系统分工协作:慢系统System2负责复杂逻辑推理,任务拆解,输出语言交互内容;快系统System1输出机 器人全身控制动作与移动轨迹,兼顾实时响应与复杂决策能力。 值的注意的是,智平方首次将 DeepSeek 的技术融入到VLA大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提升GOVLA的推理能力,赋 ...
从造车到造“脑”,理想AI无人区的拓荒法则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15 03:29
理想VLA司机大模型,其发展呈现清晰的进化轨迹。昆虫动物智能阶段:通过机器学习感知配合规则算法的分段式辅助驾驶解决方案,需要有既定的规 则,同时依赖高精地图,类似蚂蚁的行动和完成任务的方式;哺乳动物智能阶段:端到端阶段通过大模型学习人类驾驶行为(类似马戏团的动物),但其对 物理世界的理解并不充分;人类智能阶段:VLA阶段可实现类似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VLA拥有自己的脑系统,不仅能看到物理世界,更能进一步理解物 理世界,可以像人类一样去执行一些复杂动作。 在理想汽车看来,VLA不是突变的过程,是进化的过程。端到端是VLA的基础,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如果规则算法都做不好,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端到 端;如果端到端没有做到相应的水平,那你连VLA怎么训练都不知道。" 在人类与VLA的合作模式上,理想提出了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 ——类似人与司机关系。人们如何与司机沟通,就可以如何与司机Agent交流。"我们只有 让它变成一个真正的司机,它才是一个生产力工具,不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李想以"雇佣司机"类比,这一逻辑揭示了VLA的商业本质,它不是技术的堆 砌,而是重构AI生产力的范式。它表明,AI 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产物,而 ...
理想汽车,压力山大
虎嗅APP· 2025-05-09 13:14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尽管账上有千亿现金,但理想还没有迎来躺着数钱的时候。 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比去年多了20万,而理想规划的新车型仅有理想i8和理想i6两款,且都在下半年发布,其他均为改款焕新。销量的重 担,依然落在L系列上。然而,L系列的销量疲势已经出现,近4个月都未能突破月销4万辆的瓶颈,不及去年下半年的表现。 一季度承压明显,进入四月,理想逐渐出牌。先是在上海车展发布MEGA家庭版车型,并在 5 月 8 日发布了 L 系列的智能焕新版(即L系列的2025 款)。 理想的打法是"加量不加价",除了全系升级智能辅助驾驶硬件,L7/8 是全系标配魔毯双腔空悬、新增 52.3kWh 大电池,L9 则是用上了双枪双阀魔毯空 气悬架、十八点热石按摩等配置。 理想的刀法落得很精确,增配的目的显然是保量。理想手上的牌仅剩理想i8和理想i6,接下来的战,理想要怎么打? 理想L系列,尚能战否? 理想的第一道难关,是要守住增程车型的基本盘。 今年以来,理想L系列车型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销量扛把子L6升至回到了去年刚上市的水平,L7的单月销量也都在一万以下。 数据来源: 车主之家 理想L系 ...
中国的“马斯克” 李想分享VLA训练细节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08 04:08
经观汽车 2025年5月8日,距离"AI Talk"第一季播出已有130天,面对镜头,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坦言:"人工智能 发展得这么快,但我每天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减少。"这一句话,道出了他对AI技术落地路径的冷静思 考,也预示着理想汽车在智能化道路上的阶段跃迁。 在这场持续数小时的访谈中,李想系统性地阐述了他对AI工具分级的理解——从信息工具、辅助工 具,到生产工具。而在理想的语境中,生产工具意味着AI真正进入价值创造的核心。这场技术演化的 关键,正在从模型的堆叠走向具象能力的整合与释放。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理想汽车正在训练一个32B规模(即320亿参数规模)的VL(视觉-语言)基座模 型。李想详细介绍了训练的三个关键部分: 过去四个月,中国本土大模型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李想在谈话中频频提及DeepSeek——这一国产 大模型体系,在技术架构、推理能力和工程效率上的表现,让理想汽车决策层重新评估了其VLA(视 觉-语言-行动)战略的实施路径。 "DeepSeek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李想坦承,原本计划在年底完成的基座模型,因DeepSeek的 开源提前了九个月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也正是出于这种"被帮助之 ...
自动驾驶未来技术趋势怎样?李想:现阶段VLA是能力最强的架构
news flash· 2025-05-07 13:27
今晚在《理想A Talk第二季》节目中,理想汽车CEO李想谈及辅助驾驶系统转向VLA架构时表示,VLA 能够解决到全自动驾驶,但是它是否是一个效率最高的方式?是否有效率更高的架构出现?我打个问 号,我认为大概率还是会有的。李想分析指出,因为VLA还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那Transformer是 不是效率最高的一个架构?我觉得这其实后边不知道,它是现阶段效率最高的架构,现阶段VLA是能 力最强的架构。(新浪科技) ...
进厂“试用期”一年,人形机器人“转正”还要跨过几道坎?
Di Yi Cai Jing· 2025-04-29 11:39
机器人想要进厂打工,一步到位难于登天。整个概念验证的过程,考验的是团队的工程化能力。 刚刚离开实验室的机器人,想要在实际的场景中创造效益,需要多久? 近日,具身智能初创企业灵初智能发布了Psi-R1大模型,并称搭载了这个"真正的VLA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机器人,能够 在开放场景下解决长程复杂任务。作为当前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看点,处在发展早期的VLA模型已然成为了各家机器人厂商秀技术的标的。第一财经 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以来,至少有七家企业都发布了VLA相关的模型,其中包括Physical Intelligence、英伟达、银河通用等。 另一边,具身大模型的发展,也让机器人在落地上找到了更多机会。截至目前,Figure 、开普勒、优必选、乐聚等多家机器人厂商也都已经宣布旗下机器 人"进厂打工"。不过,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从实验室到"进厂",人形机器人想要在泛工业、零售场景"上工",还需要走过漫长的概念验证阶段,如今的人 形机器人大部分还处在"试用期"。 相比拍出一段酷炫的打工视频,概念验证阶段需要证明产品——也就是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成功率、可靠性、效率 ...
你的机器人“牌搭子”,来了!北京人形创企发布最强分层端到端VLA模型!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8 16:58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全球首个支持"动作感知-环境反馈-动态决策"全闭环的VLA模型, 来了!! 2025年4月27日, 被业界称为 拥有国内"最强、科学家密度最高"具身智能创始团队的初创公司【 灵初智能 】 发 布了 分层端到端VLA+强化学习算法模型Psi-R1, R1能够让机器人基于Chain of Action Thought(CoAT)框架 的自主推理系统, 率先攻克了开放场景下的长程复杂任务挑战,开启具身智能新时代。 公司以麻将场景为例,展示了基于 Psi-R1模型下机器人 在开放环境中的长程灵巧操作能力, 达成了30分钟+持续 CoAT超长任务时长;视频中,机器人具备了翻牌、碰杠、算牌、协作等核心能力。 翻牌: 灵初智能的灵巧手攻克了触觉-视觉模态对齐难题, 实现100%准确翻起麻将牌; 碰杠:机器人能够根据牌友的出牌,构建牌局 ...
再获超5亿融资,“伯克利”AI大牛领衔,这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冲刺独角兽!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7 10:09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具身智能赛道共有19家企业入榜,其中成立仅1年、刚完成 5.28 亿元 Pre-A 轮融资的"清华系"具身智能机器人公 司[ 千寻智能 ]成为榜单中最年轻创企;除此之外,公司还成功入选"2025杭州准独角兽企业"、"杭州AI18罗汉"三 项重磅榜单。 —— 公司依托"顶尖团队+全栈能力"的稀缺性组合,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成立1年时间,公司已完成4轮融资: 2024年3月,完成种子轮融资, 由顺为资本("小米系")领投,绿洲资本跟投; 2024年8月, 完成天使轮融资,由弘晖基金领投, 达晨创投 、千乘资本跟投,顺为资本和绿洲资本老股东 加码; 种子轮+天使轮累计融资 近2亿元; 2024年11月,完成 柏睿资本 独投 天使+轮融资; 2025年3月31日, 完成 5.28 亿元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阿美风险投资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领投,招商局创投、 广发信德 、靖亚资本、东方富海、 东方嘉富 、 华控基金、达晨财智、 柏睿资本、弘晖基金、千乘资本参投;本轮融资后,公司将持续加速具身大模型的 ...
具身智能 “成长”的三大烦恼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24 13:0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展飞速。 从春晚上"福兮"的精彩表演,到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天工"的首次冲线,一时间"街头巷尾"都 在讨论人形机器人。 要支撑人形机器人与环境感知交互,就离不开具身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尤其是大语言模型 (LLM)、视觉语言模型(VLM)以及视觉语言动作端到端模型(VLA)等关键技术的迭代创新,显 著提升了机器人在交互感知和泛化能力方面的表现。 然而,具身智能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在数据采集、机器人形态应用以及大小脑融合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 战。 因此,厂商们正在从不同的领域切入,解决以上痛点。比如,英特尔和东土科技(300353)等提出大小 脑融合解决方案,采用单一芯片架构替代双系统模式,降低整体成本及软件开发、测试、优化与部署成 本。 破解数据匮乏桎梏 1950年,艾伦·图灵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时,并未引起轰动,直到在近两年才成为科技圈的热词。 图灵给出的基本假设是,具身智能是通过与环境交互获得知识并泛化应用能力。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 仁勋则进一步诠释,具身智能是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预计其将成为人工智能 的下一波 ...
3个月斩获两轮数亿融资,头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迎技术、商业化双重突破!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21 02:38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2025年2月20日,国外知名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公司【Figure AI】 推出自研通用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Helix ,并开创性采用 双系统架构( 负责"慢思考",处理高层语义和目标规划 S2和负责"快反应",实时执行和调 整动作 S1 ),开启双系统架构VLA模型先河,专为高频率、灵巧控制整个人形机器人上半身而设计。 2025年2月26日, 作为国外最早提出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拥有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最强创始团队的具身智能 大模型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简称 PI或 π )基于其公司端到端大模型π0( pi-zero) 推出"分层交互 式机器人"系统(全称: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Robot ,简称Hi Robot) ,它允许整合VLA模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