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出海
icon
Search documents
53亿美元!14倍价差!中国创新药,正在重构国际化新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6月13日,本土创新药企接连宣布了两项重大举措,在全球医药创新的版图上标注了自己的位置。 一方面,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双方将聚焦高优先级靶点,合作推进新型口服候 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这些药物有望治疗更多适应证疾病。 根据协议,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同意为多个靶点发现和开发具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潜力的临床前候选药 物,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临床前小分子口服疗法。 事实上,在5月30日,石药集团就发布公告称,正与多家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授权合作进行深入磋 商,其中涉及核心产品EGFR-ADC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此次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正是此前预告的 三项合作中的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亿帆医药(002019)高调宣布,创新药Ryzneuta(通用名: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国内商品 名:亿立舒,海外商品名:Ryzneuta )在美国市场终端定价为4600美元/支。而在2023年,Ryzneuta 正 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在接受抗癌药物后出现的中性 粒细胞减少症。 公开信息显示,亿立舒在我国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定价为 ...
21专访|华盖资本曾志强:创新药出海是一种双赢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迎来热潮,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快速攀升。统计数 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而2024年全 年的对外授权交易金额为519亿美元。 近期最为标志性的事件是,5月20日,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最高超60亿美元的全球独家开发权协议,刷 新了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的首付款纪录(12.5亿美元)。 在曾志强看来,2021年时,港股、科创板的生物医药指数达到最高点,随后行业逐渐遇冷,一级市场融 资陷入低迷,二级市场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也不佳。创新药企业需要想办法打开融资渠道,License-out 交易、NewCo模式都是有益尝试,利于企业获取资金后反哺其他管线的研发。 "对中国创新药企和跨国药企来说,创新药出海交易是一种双赢的选择。这让跨国药企获得中国物美价 廉的创新药产品,同时也让还处于成长期阶段的创新药企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全球的生意,这也意 味着更好的机遇。"他说。 创新药行业进入探底回升阶段 今年以来,国产创新药正迎来产业"DeepSee ...
ETF市场周报 | 指数走势出现分歧!创新药相关ETF估值修复持续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9:21
市场回顾: 本周(2025年6月9日-6月13日),A 股前半周稳步上升,后半周整体出现调整,5 月CPI 环比增速有所回落,市场成交量较上周有所上 升。从市场情绪看,当前上证指数已来到前高附近,指数短期进一步上涨的分歧有所加大。三大指数本周涨跌不一,上证指数、深证 成指微跌0.25%、0.60%,创业板指涨0.22%。 ETF方面,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资金普遍关注防御性资产。与此同时,管理层多措并举推动险资入市,高股息资产依旧有其较高 的配置价值。并且伴随地缘摩擦升级,大宗商品类产品或将迎来机会。从上周ETF走势看,全市场ETF平均跌幅0.03%,其中跨境类、 商品类ETF表现亮眼,平均涨幅达1.55%、1.43%,债券类ETF同样有尚佳表现。 ETF涨跌幅: 涨幅方面,创新药相关ETF估值修复持续 | | | 本周ETF涨幅 TOP10 | | | | --- | --- | --- | --- | --- | | 证券代码 | 证券名称 | 涨幅 | 基金管理人 | 投资类型 | | 513350 | 标普油气ETF | 12. 23% | 富国基金 | QDII股票型基金 | | 159518 | ...
21专访|毅达资本孟晓英谈创新药:“果实”可以卖,“树”要活下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2025年,中国创新药的出海故事仍在持续,但关于"卖青苗"的忧虑也多了起来。一边是频繁刷新的出海 BD交易金额,另一边是不少业内声音对"过早出售管线"的担忧。 在市场热度和不确定性之间,企业如何作出判断,投资人又在关注什么? "BD交易卖出的是创新药企研发能力的'果实',关键要看我们的'树'能否一直在。"毅达资本合伙人孟晓 英这样说。在她看来,BD交易是当下环境下企业走出去的一种方式选择——通过海外合作换取现金 流,反哺本土新管线的开发,是一种阶段性的战略选择。更长远的挑战,是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开发产品 的能力,能否把"树"真正扎根、长稳。 与孟晓英的对谈也将我们拉回到十多年前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拓荒期,和很多人记忆中,那些背包辗转于 中美市场,力邀同学、同事、好友回国创业的创业投资人们。 从那时开始,创投机构作为本土创新药企业的最早支持者之一,不只是出钱,更深度参与到早期团队搭 建、管线策略、资源连接等关键环节中。从企业投资人到行业共建者,他们的角色也在行业发展中不断 更新。 今年6月,《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孟晓英,围绕创投如何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BD交易背后的决策逻 辑以 ...
逢跌布局时机已至?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回调超3%交投异常活跃,成交巨幅放量超27亿元,盘中净流入已超5亿元!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04:06
流动性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盘中换手47.54%,成交超2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6月12日,港股通创新药ETF近1周日均成交31.0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再获资金积极布局,截至目前,该基金盘中净申购金额已超5亿元。 | | 港股通创新药ETF 159570 | ਕੇ | | --- | --- | --- | | | FOR B | | | 实时申购赎回信息 | 申购 | 岐口 | | 笔数 | ਰੇਰੇ | 0 | | 金额 | 0 | 0 | | 份额 | 3.22亿 | 0 | 截至2025年6月13日 11:15,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下跌2.39%。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凯莱英(06821)领涨0.19%,昭衍新药(06127)上涨0.12%,药明 合联(02268)上涨0.00%;云顶新耀(01952)领跌9.94%,君实生物(01877)下跌8.73%,荣昌生物(09995)下跌7.81%。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下跌2.73%,最 新报价1.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6月12日,港股通创新药ETF近1周累计上涨1 ...
创新药利好频传,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周四收涨4.39%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3 00:50
每经编辑|赵云 创新药板块6月12日发力走强,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开盘逆市上涨,全天收涨4.39%。生物医药 ETF(512290)收涨2.02%。 | 代码 | 名称 | 涨跌幅 * | | --- | --- | --- | | 517110 | 创新药ETF国泰 | 4.39% | | 512290 | 生物医药ETF | 2.02% | 来源:Wind 消息面,国产创新药BD利好频传。创新药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在医药行业中主要指 通过License-in(授权引进)和License-out(授权输出)等交易模式,实现创新药产品的商业化合作。近 年来,随着中国创新药企的崛起,BD尤其是License-out(对外授权)成为药企获取现金流、拓展国际 市场的重要途径。 继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SSGJ-707重磅授权、石药集团宣布潜在的三项大型海外授权交易后,中国生物 制药也发出预告,近期将有一笔标志性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落地。创新药板块重要成份股荣昌生物也在 与多家跨国公司洽谈BD。荣昌生物的BD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泰它西普传闻BD金额可能破200亿美元, 去年曾 ...
政策赋能产业发力 中国创新药掀起出海热潮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12 17:49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板块持续爆发,A股、港股上市企业股价接连大涨。国产创新药正迎来产 业"DeepSeek时刻"——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药企研发创新不断取得突破,BD(商务拓展)交易大 单频现引爆出海热潮。国内医药产业"创新输出""走向国际"的趋势愈发明显,带动我国向着"医药强 国"的方向不断迈进。 创新药板块持续升温 2025年以来,国产创新药板块触底回升,并走出了近乎火爆的市场行情。截至6月12日,Wind创新药指 数年内累计上涨27.46%,表现远优于同期大盘。板块内,舒泰神股价涨幅超360%,三生国健、科兴制 药、益方生物-U和荣昌生物等个股股价翻倍,78只成份股年内市值合计增长超4000亿元。 港股创新药板块的表现同样突出。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高达73.12%,在恒生价格指数中涨幅 最高。成份股中,三生制药累计涨幅超过284%,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乐普生物-B、诺诚健华 等涨幅均超过100%。37只成份股年内市值合计增长近7300亿港元。 2025年之前,创新药板块一直"跌跌不休",但今年以来该板块A/H股联袂上涨,其背后主要推动力是什 么? 中泰证券医药联席首席分析师曹泽运接受证券 ...
从FDA拒绝,到超500亿美元爆单全球!中国创新药十年逆袭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3:30
作 者丨季媛媛 闫硕 周亦洋 编 辑丨林虹 张星 图 源丨AI 凌晨两点,波士顿海港区会议中心,落地窗外的大西洋漆黑如墨。 而就在七年前,同样在波士顿,一个深夜来电曾击碎过王黎的幻想——当中国药企兴冲冲捧着实验室成果走向世界 时,国际监管机构冰冷的质疑往往成为第一道致命冰墙。 冰封航线 2018年寒冬,彼时尚任跨国药企研发骨干的王黎接到国内一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越洋电话。电话那头声音沙 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安排会议……他们说试验设计不符合国际规范。" 这不是孤例。当中国药企怀揣创新药勇闯深海,却在三个暗礁前接连触底: 临床试验设计如同闭门造车。某明星抗癌药一期数据惊艳,却在FDA审查中漏洞百出。"不是数据本身不行",一位曾 深度参与早期项目的CRO(合同研究组织)负责人回忆,"是我们根本不懂游戏规则,不知道FDA审评员真正关心什 么、疑虑什么。" 专利布局更成致命伤。某明星抗肿瘤药物license-out谈判临门一脚时,国际大厂突然亮出杀手锏——核心化合物专利 存在地域保护漏洞,交易瞬间冻结。"从立项之初,企业是否就将全球市场作为靶点,是否建立了贯穿药物全生命周期 的全球知识产权战 ...
港股创新药ETF集体霸榜,投资者应该怎么选?
沉寂了三年多的医药板块,今年终于迎来爆发。 在出海业务的拉动下,创新药公司正迎来扭亏。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 高达50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30%。 而新药研发也在蓬勃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报告显示,2024全年,药审中心共计批准48款1类创 新药品种上市,同比增加20%,创下近五年新高。 头部企业纷纷交出亮眼答卷,百济神州今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80.48亿元,同比增长50.2%,首次实现季 度盈利。 CXO"一哥"药明康德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5亿元,同比增长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7亿元,同比增长89.1%,交出营收利润均双位数增长的"成绩单"。 业绩拉动下,创新药相关指数也迎来上涨,简单拉一下医药相关指数年内涨幅,可以看到,涨幅靠前的 均为创新药相关指数。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6.6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均在港股通范围内选取创新药相关公司,从成分股来看 两者相似性很高,前十大权重股均超过了70%,呈现显著龙头效应。 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6.10 两大指数的成分股均覆盖了创 ...
中国创新药:十年破壁,深海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闫硕 上海、北京报道凌晨两点,波士顿海港区会议中心,落地窗外的大西 洋漆黑如墨。 王黎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玻璃,身后团队正为几小时后那场决定公司命运的谈判做最后冲刺。这位 中国Biotech公司的CEO坚信,他手中历经五年打磨的免疫肿瘤药物数据,会在2025年撞开欧美市场大 门。 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爆发的一年。 01 冰封航线 2018年寒冬,彼时尚任跨国药企研发骨干的王黎接到国内一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的越洋电话。电 话那头声音沙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安排会议……他们说试验设计不符合国际规 范。" 回顾十多年前,中国医药行业主要由仿制药主导。然而,短短十年间,中国创新药物实现了从me-too (模仿性新药)到fast-follow(快速跟进开发药物),再到first-in-class(同类首创新药)的华丽转身, 逐步攀登至"DeepSeek时刻",引领众多创新药企步入价值重塑的新篇章。 有几组广泛传播的业内数据可以作为佐证: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学者有 73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环节,创下亚洲国家纪录;今年1-5月,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