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益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最高法发布案例聚焦利用AI侵权,提出要防止技术向害发展
Xin Jing Bao· 2025-06-12 03:58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的新产业(300832)形态和经营模式不断涌现,AI技术的独特性能以及对 民事主体权利的影响,需要高度重视。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侵害人格权典 型案例,其中有两起案例涉及利用AI技术侵权的问题。 未经许可利用AI处理使用他人声音,应承担人格权侵权责任 在"殷某某诉甲公司、乙公司等人格权纠纷案"中,殷某某曾为甲公司录制录音制品。甲公司将该录音制 品的音频提供给乙公司使用。乙公司以该音频为素材进行AI处理后形成软件产品,该产品使任意文字 内容都能以殷某某的声音展现出来。乙公司对外出售该产品。丙公司购买该软件产品后,又包装成自有 软件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殷某某发现,一些短视频平台用户发布的视频中使用的是基于自己声音制作 的配音。经查,上述视频中的配音来源于丙公司的软件产品。殷某某并未授权上述任何公司将自己的声 音或音频作AI处理。随后,殷某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乙公司、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以 上三个公司连带赔偿损失共计60万元。 审理法院认为,殷某某声音权益及于涉案AI声音。自然人声音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稳定性,能够给 他人形成或引起一般人产生与该自然人 ...
APP自动续费不该沦为钱包窃贼
Ren Min Wang· 2025-06-12 01:33
经营者理应光明正大地挣钱,而非偷偷摸摸地从消费者钱包"掏钱",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充分感 受到尊重和公平,不再掉入"自动续费"的陷阱。 据媒体报道,唐某支出0.3元开通某网盘24小时体验会员;次日,某科技公司在未通知唐某情况 下,自动续费扣款29.9元,并连续扣款7个月。查看路径显示,APP并无消息标识,需进入网盘会员中 心后,点击"我的会员"进去查看。同时,在"连续包月"购买选项下有一行灰色小字体显示"到期后自动 续费20元/月,可随时取消",在"同意协议并支付6元"的支付选项下方有一行灰色小字体显示"开通会员 即表示同意续费协议/会员协议/付费授权服务协议"。法院认定该公司侵害了唐某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 权,判决退还被自动续费扣款的全部金额。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场景都需要使用各种APP,且很多APP推出了各种付费服务 和续费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但现实生活中,一些消费者往往遭遇报道中所提及的自动续费 陷阱,被莫名其妙地扣除相费用。而一些规则不明的自动续费,显然是给消费者"挖坑设陷",偷偷"顺 走"消费者钱款。司法机关判决偷偷自动续费行为败诉并退款,鲜明地纠正了这一蚕食消费者权益的不 ...
别让网红毒玩具成了健康隐形杀手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6-12 01:00
治理网红毒玩具,要先完善监管标准。相关部门应当加快对新型玩具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升级,将 甲醛、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纳入强制性检测范围;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将市场上出现的新材 料、新工艺纳入监管视野;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玩具安全水平。 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既要"长牙齿",又要"亮眼睛",加大对玩具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用 好用足抽检措施,提升线上线下抽检覆盖率,监督有资质企业严格按标准生产,端掉黑窝点、黑作坊、 黑工厂。对生产销售不合格玩具的企业、商家,该处罚处罚,该责改责改,该曝光曝光,倒逼其增强自 律意识和底线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同时,压实电商平台的管理责任。平台应建立更加严格的核查准入机制,加强对玩具类商品的监 控,要求入驻商家履行进货查验义务,并向消费者提供经营资质、检测报告等信息。一旦发现问题玩 具,及时采取下架、发布消费警示、取消推荐、封限账号、拉黑等措施。 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红玩具,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不盲目追求新奇刺激。如需购买,选择正规渠 道、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如果买到问题玩具,通过打差评、投诉举报或起诉等方式积极维权。 从捏捏乐到流麻、徽章、盲盒手 ...
搭售保险的套路不可取
Jing Ji Ri Bao· 2025-06-11 22:14
Group 1 - Consumers have reported being charged additional insurance fees when purchasing train tickets online, often without clear visibility of the insurance terms [1] - The design of payment pages on certain platforms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misleading consumers, infringing on their right to know and choose [1] - Regulatory bodies, including the China Banking and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ve issued guidelines to ensure transparency in insurance sales on online platforms [1] Group 2 - Effective regulation is deemed essential to protect consumer rights in the online marketplace, with calls for increased oversight and enforcement [2] - Platforms are encouraged to adopt a "technology for good" approach, prioritizing consumer interests and providing quality products and services [2]
国华人寿亮相2025上海老博会 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He Xun Wang· 2025-06-11 12:37
2025年6月11日,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AID)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 幕。作为国内优质的保险服务提供商,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人寿")积极参与此 次行业盛会,并由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部现场设立专项展台,向参会观众普及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知 识,传递"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聚焦消费者权益,传递保险保障价值 践行社会责任,共筑行业诚信生态 国华人寿相关人士表示:"参与2025上海老博会不仅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窗口,更是倾听消费者 需求的宝贵机会。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保险服务透明化、标准化, 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本届上海老博会汇聚全球养老产业前沿技术与服务,国华人寿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与消费者之 间的信任纽带,展现了保险业在养老保障领域的责任担当。 在上海老博会现场,国华人寿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老年群体及 其家属详细解读保险消费者的八大权益,包括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针对 老年消费者关注的"养老险理赔流程""防范销售误导""个人信息保护"等热点问题,工作人 ...
【发展之道】汽车行业深度内卷 消费者权益保护应双管齐下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6-09 18:01
中国汽车工业正经历一场深度内卷。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与此 同时,消费者权益也在悄然陷入一系列不易察觉、难以应对的困境。 多重因素导致了这场内卷风暴。残酷的市场竞争是首要推手。市场增量有限,存量搏杀异常激烈。2024 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但乘用车成交价却同比下跌1.3万元/辆,市场折 扣率也下滑至17.6%,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若以2023年折扣水平作为基数估算,2024年"价格战"导致 乘用车零售市场损失1956亿元。同时,汽车行业正处新能源崛起与传统燃油转型的碰撞期,新旧势力激 烈交锋,叠加市场整体压力,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 消费者天然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是深陷隐匿困境的根源。面对高度专业化的汽车产品,普通消费者在产 品可靠性指标、核心配置差异、技术成熟度细节,以及合同隐含风险、售后服务实际可及性等方面,了 解渠道有限,判断能力不足。反观车企和经销商,却娴熟地利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将营销重心放在宣 传可见优势参数和短期价格刺激上,对关键隐患避重就轻甚至绝口不提。消费者在此信息迷雾中,极易 蒙受长期权益损失。 破解内卷下的消费者 ...
要提的荣威新车库存近一年,轮胎出厂已近三年!车主退定遭拒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9 14:47
车主投诉 提的新车库存期近一年 价格战之下,厂家推出各种置换补贴,消费者也希望以更低的购车成本入手心仪车辆。然而,有消费者却在购车过程中,产生了不愉快的购车体 验。 荣威车主蓝女士最近就反映,经销商不仅提出购车需要办理挂名二手车的手续,才能享受相关优惠,而且提车时更发现新车库存近一年,轮胎几 乎已到质保期!蓝女士由于对新车车况不满,提出了全额退还定金的要求,但遭到拒绝。经销商称优惠已经给足,提出的解决方案对方不愿意接 受,店方也没有办法。截至记者发稿时,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轮胎已近三年,轮毂生锈 5月16日,蓝女士在茂名市上汽荣威体验中心茂南大道店选中一辆上汽荣威D5X DMH2 135豪华版,该车经销商报价为9.98万元。经协商,该车最 后合同价为10.5万元。经销商提出需要蓝女士配合办理挂名二手车手续,否则取消2万元置换补贴。据蓝女士了解,需要她挂名的是一款其他品牌 的车辆。 蓝女士的家人告诉湾财社记者,车行的人把一台二手车过户到蓝女士名下,然后一个月后再过户出去,车行就可以从厂家获得置换补贴。 两天后,蓝女士提车时发现新车是一台已经出厂近一年的库存车。通过该车的铭牌看到,出厂日期为2024年6月。不仅如 ...
发烧请假反被羞辱,可不是简单的个人纠纷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8 07:35
当日,有媒体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工作人员称"公司方面表示仅是两人因个人原因 吵架"。到底什么样的具体缘由能让HR如此怒火中烧不得而知,但哪怕就以个人纠纷而论,"饭桶需要 吃饭""38℃顶不住""脑子烧糊涂了"等言论,也足以让人质疑这名HR最基本的个人素质和共情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对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作出明确要求,职工因病请假需要 治疗休息合法且合理。这不仅要求公司在流程制度上给予劳动者权益保障,更意味着企业践行对劳动者 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尊重,要入心、入情、入行。试想,上级领导对一位发烧却仍在岗位的员工,不抱有 同情甚至嘲讽辱骂,即便员工在流程上被批准请假,又怎敢真的回家安心休息? 企业将事件归于个人纠纷,试图以此淡化侵权行为,这样的立场有必要进行纠正。既然走完了流 程,就不是侵权行为,这一思路显然并未意识到,HR对请假员工的羞辱已经给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心理 压力,即便被批假也是形同虚设,至于将员工工作账号删除、通知其绩效工资为零,这一系列操作早已 不是个人纠纷,而是对员工人格权、劳动权益的明显侵犯。 事实上,员工并非不能请假而是不敢请假,职场里这样的糟心事恐怕并不少见,隐形的 ...
超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搭建!从招聘、用工到离职
梧桐树下V· 2025-06-06 04:00
2025年以来,劳动法及配套法规迎来多项重要调整,涉及劳动合同、加班工资、社保缴纳、离职补偿 等,可以看出国家和打工人都越来越注重劳动者权益保护,这 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 求 。 但现实中, 人资合规作为企业合规的重要部分却常被忽视 ,暗藏许多风险。所以我们就分享一些相关 要点,帮大家理清楚如何应对: 背景调查: 背调需员工同意,且仅聚焦岗位相关信息;特别注意,录用前未核实候选人是否与原 单位解约,可能引发连带赔偿。 录用文件: 随意发放书面Offer后反悔,可能被认定"缔约过失"。 2 在职管理阶段——防控高频风险 试用期与考勤: 试用期 最长6个月 且试用期工资不低于转正后 80% 及当地最低工资;规范请假 流程,年假不可强制清零。 薪酬与绩效: 日工资=月薪÷21.75 ,休息日加班 2倍 薪资、法定假日 3倍 薪资;绩效指标量化, 考核结果需员工签字,不能以"不能胜任工作" 为由直接解雇。 特殊情形: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如存在严重违纪或因其他原因符合公司单方面解除 3 离职交接阶段——终止关系≠风险终结 解除程序: 协商解除双方应谈好补偿,过失性解除(如严重违纪)需保留证据 ...
消费者陷APP“自动续费”陷阱,商家被判全额返还扣款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04 08:28
唐某表示其于2024年5月得知被自动扣款后,向客服提出异议要求退钱,但客服予以拒绝,表示续费已 提前5天通过APP站内信发送通知,并附站内信查看路径。 但查看路径显示,APP并无消息标识,【消息通知】需进入网盘会员中心后,点击右上方"我的会员"进 去查看。 同时,唐某提交会员购买页面截图显示,在"连续包月"购买选项下有一行灰色小字体显示"到期后自动 续费20元/月,可随时取消",在"同意协议并支付6元"的支付选项下方有一行灰色小字体显示"开通会员 即表示同意续费协议/会员协议/付费授权服务协议"。 唐某认为某科技公司在其购买体验会员时隐藏了自动续费,且未能以有效的方式提前通知,侵害其知情 权,诉至法院请求退还扣除的费用共计239.2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某科技公司在APP界面对自动续费的提示使用的是极不明显的灰色小字体,降低 了用户注意到的可能性,且默认消费者同意,属于法律禁止的搭售行为,剥夺了唐某对接受自动续费的 自主选择权。在唐某购买的24小时体验会员尚未结束时,某科技公司在未通知、提醒唐某的情况下即采 取自动续费扣款;以及在后续自动续费日期前,仅通过APP站内信的方式通知唐某,而该APP界面并未 设 ...